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正文

探讨制造企业逆向物流管理模式

来源:UC论文网2015-12-13 15:37

摘要:

摘要 如何有效地利用逆向物流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当代制造企业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在分析逆向物流运作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企业逆向物流管理模式做了初步探讨,并提

摘要 如何有效地利用逆向物流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当代制造企业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在分析逆向物流运作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企业逆向物流管理模式做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制造厂商逆向物流管理的五种可供选择的模式。

  关键词 逆向物流 退货 回收 供应链 
   
  前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法规约束力度的加大,对企业伦理道德的呼唤,原先被忽视的逆向物流逐渐受到物流学者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逆向物流战略已成为制造企业强化其竞争优势,维系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其供应链整体绩效水平的重要手段。逆向物流运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社会信誉、在公众中的形象和知名度,产品的质量评价、客户服务水平、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效益。我国在逆向物流方面起步还比较晚,制造企业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在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下,制造企业不得不开始着手于建立自己的逆向物流系统,使自己的企业能够在这方面具有竞争力。 
   
  一、制造业厂商逆向物流的作用 
   
  (一)保护环境,提升企业的社会信誉 
  在我国,制造业“三废”污染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500亿元。废旧产品的无序回收,以及原始落后的拆解处理造成的资源浪费、使得环境污染情况十分严重,首先是对废旧产品中大量难以回收的有用资源被当作垃圾随意丢弃或者填埋;再就是废旧产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没有进行专门处理,特别是拆解过程中“三废”直接排放,给周边环境及居民健康造成了危害。社会对于商业道德的呼声越来越高,一个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不能忘记自己社会人的责任。实施逆向物流不仅仅是对于所售出产品的负责,同时,也体现出对于生态环境的负责。这种责任感能够传达给消费者,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另外,由于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以及对环境污染日益重,各国都制订了许多环境保护法规,为企业的环境行为规定了一个约束性标准,企业的环境业绩已成评价企业运营绩效的重要指标。为了改善企业的环境行为,提高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许多企业纷纷采取逆向物流战略,以减少产品对环境的污染及资源的消耗。 
  (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减少物料耗费,提高物料利用率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点,也是制造企业挖掘“第三利润”的重要手段。然而,传统管理模式的物料管理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物料,不重视企业外部废旧产品及其物料的有效利用,造成大量可再用性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由于废旧产品的回购价格低、来源充足,对这些产品回购加工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物料成本。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日益加重,资源的供求矛盾更加突出,回收物流将越来越显示其优越性。 
  (三)提高顾客价值,增加竞争优势 
  在当今顾客驱动的经济环境下,顾客价值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众多企业通过逆向物流提高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赢得顾客的信任,从而增加其竞争优势。对于最终顾客来说,逆向物流能够确保不符合订单要求的产品及时退货,有利于消除顾客的后顾之忧,增加其对企业的信任感及回头率,扩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而逆向物流战略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对于供应链上的企业客户来说,上游企业采取宽松的退货策略,能够减少下游客户的经营风险,改善供需关系,促进企业间战略合作,强化整个供应链的竞争优势。特别对于过时性风险比较大的产品,退货策略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 
   
  二、制造业逆向物流运作面临的问题 
   
  尽管逆向物流能给企业带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具体运作逆向物流业务时,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 
  (一)对逆向物流的意识不强,重视度不够。由于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在加工、库存、配送等环节都可能会相互冲突,制造企业为了确保常规业务正常运作,不得不放弃逆向物流业务。同时制造企业作为逆向物流供应链上龙头,在产品进行设计时缺乏 “易于再生”意识,这样在选择材料时、产品结构设计时很少考虑到以后的分拆、处理等工作的成本。 
  (二)供应链上逆向物流风险逐级扩大。逆向物流虽然能使下游客户减少或规避经营风险,但由于采取宽松的回收策略而加大了自身的风险,即风险由下游往上游转移。另外,供应链也存在需求信息逐级放大效应,即“长鞭”效应,致使上游所获信息严重失真。上述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供应链的逆向物流风险逐级放大效应更加明显。 
  (三)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的矛盾。由于环保法规的约束,企业必须通过产品回收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危害,以达到国家的环保标准。然而,产品回收、退货、二次加工利用却不一定能带来经济利益,甚至造成亏损。 
  (四)逆向物流的不确定性。逆向物流系统往往难以确定回收产品的时间和数量,造成回收产品的需求和供给难以平衡。从信息获得的角度来讲,许多企业不容易获得可以正确分析逆向物流处理问题的信息。因为这些相关的信息通常都相当的分散,有的信息在公司内部,有的在整个企业链中,有的信息甚至是无法取得的。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逆向物流在管理上比正向物流复杂得多,而究其原因在于逆向物流比正向物流增加了许多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恰恰是这些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往往会使整个逆向物流的绩效变差。
  三、制造业逆向物流管理模式选择 
   
  有着“绿色物流”美誉的逆向物流,不仅能降低成本,提高顾客满意度,也是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但是我国企业在具体运作逆向物流业务时,常会遇到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相冲突、供应链上的风险扩大化、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相矛盾、核心业务与附属业务相争权等问题,因此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逆向物流运作和管理模式。 
  (一)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一体化管理模式。实践中供应链流程往往是双向的,即包括正向物流,也包括逆向物流。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相比,也需要经过运输、加工、库存和配送等环节。大多数企业很关心管理物流的正向部分,对管理逆向物流的投入很有限,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常常会放弃逆向物流。要有效地管理逆向物流,就必须统一规划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考虑货物的双向流动。大型制造企业可建立自己的逆向物流中心,负责安排废弃产品的收集、分拆、处理、退货及等工作。逆向物流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收集和运送废旧物品及退货。该系统可以建立在原有的传统物流渠道上,也可以另外单独重建,或是将传统物流与回收退货物流系统整合在一起。 
  (二)横向结网设立集中返品中心管理模式。集约化处理已成为逆向物流管理的主导方式。目前,外国跨国企业的配送中心都设有专门的退货集中地,逆向物流流程上所有的产品都会被先送到这里,经过分类、处理后,再送到其最终的归属地。一般而言,返品中心的活动与逆向物流资讯系统的指令是相一致的。我国的企业除了有个别大型企业有实力设立自己的集中返品中心外,大部分的企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自身没有实力去建立返品中心,因此可以考虑几家合伙的方式建设返品中心。而且我国行业协会在管理逆向物流的过程中,也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将类似的很多企业联合起来共同面对逆向物流的问题,从而实现规模效益和技术进步。 
  (三)构建供应链集成的逆向物流管理模式。也就是在供应链的网络内构建企业的逆向物流系统。成功的供应链管理确实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明显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论何时,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依靠供应链上的每个节点,包括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顾客,倾听顾客的呼声,满足顾客的退货需求。逆向物流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牵涉到供应商、制造商、中间商等节点企业和顾客,如果其中有某一节点企业没有处理好退货问题,就会影响到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因此企业要实施逆向物流,还必须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合作,建立契约式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 
  (四)逆向物流外包管理模式。第三方逆向物流已经成为逆向物流发展的趋势。随着大型企业的脚步逐渐向边缘地区延伸,有些销售网络的布局相对分散,企业不利于设立自己的返品中心对逆向物流实行集中管理。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制造企业可委托从事第三方物流的公司承担逆向物流管理业务。这些公司也由此逐步发展成为以逆向物流管理为主的专业化公司。对于我国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无力投资进行逆向物流系统的建设,第三方逆向物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大型企业,为了集中精力形成核心竞争力也非常有必要将部分或全部逆向物流活动外包。 
  (五)逆向物流联盟管理模式 
  物流联盟是为了达到比单独从事物流活动所取得的更好效果,企业间形成的相互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在现代物流中,是否组建逆向物流联盟,作为企业物流战略的决策之一。选择的联盟厂商,应是与本厂商目的相同或相似,且在运输的产品、路线等方面比较接近,同时还应对潜在联盟伙伴的成本状况、长期发展的能力、信誉等进行评估,看其是否能够帮助厂商提高灵活性并能充分利用运输和仓储的规模经济降低成本。 
  结束语 
  我国制造业必须充分认识到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和价值,在实际操作中给予逆向物流充分的资源和支持,这是逆向物流发挥作用的关键。随着时间的发展,逆向物流在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厂商将逐渐开始重视逆向物流,加大对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资。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逆向物流管理模式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胡继灵,方青.供应链的逆向物流管理.物流技术,2004;(1) 
  2.曾宇运,杨超.逆向物流管理初探.管理科学文摘,2003;(12) 
  3.崔介河.企业物流.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4.曾凡婷,孙蛟.浅析逆向物流.物流技术,2003;(10)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