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管理论文 > 正文

谈高校思政课青年教师师德提升策略与修养现状

来源:UC论文网2015-12-14 21:36

摘要:

1 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问题 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高校思政课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他们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

  1 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问题

    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高校思政课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他们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近些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师受到市场经济和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在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等方面暴露了不少问题,尤其青年教师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1 政治信念淡薄,政治立场不坚定

  政治立场正确且坚定是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最基本要求。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青年教师学历高、思维活跃、敢于创新,勇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如果政治信仰不坚定,对政治缺乏敏感度,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浪潮的影响下,很容易迷失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各种思潮面前。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不会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政治倾向做到及时正确的批评和引导,个别青年思政课教师甚至在课堂上发表一些有悖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违反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言论,用扭曲或者过滤的历史矮化执政党,造成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与思政课的育人目的相去甚远。

  1.2 马克思主义信仰弱化,理论功底不深

  高校从事思政课教学的教师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教师,后者可以注重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能力,而思政课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和讲解课本内容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践行党的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要求,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仰。这就需要教师坚信马克思主义,用激情强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坚定信念中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信服马克思主义。然而不容乐观的是,作为主力军的青年思政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甚至有些持怀疑的态度。由于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部分青年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不深,专业素养不高,对马克思主义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也不重视自己专业理论的学习,更谈不上对马列原着和相关专业着作的学习和研读,因此。在课堂上只能寻章摘句、照本宣科,对思政课教材做字面解释,不能做到以理服人。

  1.3 职业认同感匮乏,敬业意识淡薄

  一方面,有些学校和部分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够,甚至认为只要看得懂中文谁都可以上思政课的现象,特别是在职业院校,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虚的,对学生的专业成长无用。让部分青年思政课教师觉得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相比,自己是高校的“二等公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对自身教育价值的认同,职业认同日益匮乏,敬业意识逐渐淡化,甚至怀疑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逐渐显现的过程,其作用和效果不像专业课学习那样立竿见影,也没有办法用直接的、量化的方式去体现,这就难以证明自己教书育人的效果,因此有些青年教师不愿付出太多的努力,而是投入更多精力发展副业,实现自己的物质利益和个人价值,将教书育人置于次要地位。

  2 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目前,导致高校思政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宏观层面的影响,也有微观层面的影响;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又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2.1 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和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拜金主义、使用主义、享乐主义等不断冲击着处在象牙塔中的青年教师,因与其他职业的利益分配相比较,过去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逐渐削弱,原有的价值取向逐渐改变。从现实角度来说,青年教师入职时间不长,刚刚走上工作岗位,薪酬待遇相对较低,而巨大的生活成本、高昂的房价让他们感到巨大的压力。因此,必然造成他们更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物质的满足,更有教师为了改善自己经济条件另谋副业,甚至把教师职业当成旱涝保收、提供最低生活保障的副业,这就影响到青年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逐渐忽视自身品德修养与职业素养的提升。

  2.2 思政课学科地位相对弱势的负面影响

  2015 年,宣传部和教育部联合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自身存在许多困难和不足,一些地方和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仍然重视不够,政策条件保障尚未落实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考核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够突出。目前,高校思政课有着较高的政治地位,但却没有相应的学科地位。一些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对思政课不够重视是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滑坡的重要因素。刚刚踏出校园又走进校园从事思政课教学的青年教师往往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和系统的专业培训,对自身职业道德和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认识不够。高校往往也忽视青年思政课教师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这一事实,对他们缺乏足够的重视和引导。而学校对思政课的设置也是采取大班授课、开卷考试等形式,对多数学生来说上思政课只是为了完成相应学分,因此学生上课不听讲、玩手机、甚至逃课现象时有发生。面对学校和学生的不重视,一些思政课教师渐渐对工作产生失落感和厌倦感,因此也弱化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和工作热情。

  3 提高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的对策

  在新形势下,面对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存在的问题,找准着力点,积极采取对策,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品德修养较高、治学态度严谨的高素质青年思政课教师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学校层面

  3.1.1 加强青年思政课教师师德的引导和培训工作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思政课教师来说,高校应建立完善培训机制,切实加强青年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教育引导工作,将师德培训纳入学校总体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青年思政课教师学习培训计划。可以充分运用高校学科和人才优势,健全青年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以报告会、研讨会、培训班、座谈会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增强政治理论学习的感染力和时效性。也可以加强“传,帮,带”工作,选择思想素质过硬、教学科研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作为青年教师的师傅,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另外,通过开展青年教师实践活动加强师德教育和培训,如安排他们担任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等相关工作。

  3.1.2 进一步提高思政课的学科地位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所依托的学科是我国特有的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高校必须根据意见的指导要求,把思政课和其它专业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科学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同时,应落实基础保障工作,保障青年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经费投入,注重提高青年思政教师的薪酬待遇,改善教学和科研条件,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术氛围,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3.2 个人层面

  3.2.1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职业认同感

  康德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一个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素养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思政课教师,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也很难想象他怎样面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种种责难。只有青年思政课教师坚信并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原则,才能理直气壮地对广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因此,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修养,首先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教育。

  3.2.2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专业素养

  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政课教师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专业素养是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因此,只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深刻的理解,才不会把思政课变成了空洞的说教。

  相对来说,青年思政课教师理论功底不够深厚,通过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论着,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动态、多看新闻,多读报纸,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真正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首先进入自己的头脑中,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使自己成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4 结束语

  总之,新时期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积极探索,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使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申晶晶“.80 后”青年教师群体师德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2]孟宪东,高东。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北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3]闫晓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培养问题的思考[J].晋中学院学报,2011,02.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