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研究民乐素质教育中二胡的启蒙教育

来源:UC论文网2015-12-23 20:56

摘要:

二胡乐器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且最能够代表我们民族音乐乐器特色的弓弦乐器,伴随着我国音乐事业及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影响程度也在持续的增长之中,音乐的魅力程度能够与西

二胡乐器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且最能够代表我们民族音乐乐器特色的弓弦乐器,伴随着我国音乐事业及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影响程度也在持续的增长之中,音乐的魅力程度能够与西方音乐乐器当中的小提琴相媲美。伴随着我国二胡事业的快速发展,学习二胡的人群数量也日益增多,其中甚至有相当数量上的学习者为学龄前儿童。因为年纪尚小的原因在日常二胡实践演奏教学活动中往往令二胡老师感到无从入手,缺乏有效的教学方式;学龄前儿童对二胡乐谱难以有清楚地了解,孩子一旦学习的时间稍微延长便无法安稳学习,在对于二胡的理论知识一旦讲解深了孩子就会出现无法理解的情况,过于严厉担心吓到孩子,而过于温柔又无法有效管理。对于以上二胡启蒙教育当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将在下文就此展开详细的阐述。

1从兴趣出发,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作为培养专业二胡人才,促进民乐事业的长久发展,对学龄前儿童开展二胡启蒙教育是我国当前二胡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幼年儿童往往都具有极强的好奇心理,在对于他们刚开始接触二胡学习时,一开始应该积极的鼓励其亲自动手去波动弓弦,并且尝试去通过弓弦拉动胡弦,在孩子做出相应的动作后应当积极的给予其鼓励,对于其发出的噪音声响不应当通过皱眉等表情表达消极的心理情绪,幼儿的观察能力是极强的,一旦发现大人表现出这样的情绪时,往往极易被他们察觉,可能会使幼儿不再会愿意接触二胡,亦或是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从而故意制造出难听的声响,从而使孩子无法正常的对二胡产生学习兴趣。相对应的如果对于幼儿采取积极鼓励的态度,那么其在得到积极回应的情况下自然会希望能够再次得到大人的赞赏,因而在学习当中便会自然的集中学习的注意力。此时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教师立刻做出正确的二胡动作使孩子跟随模仿学习,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参加各类比赛及演出活动

幼儿一旦能够较好的演奏不同音阶的乐曲时,此时教师不应当再继续去过分强调对音准的联系,以及更加准确、科学的运弓姿势等,这样极易导致幼儿产生烦躁情绪,从而失去学习二胡的兴趣。此时应当适当的给予幼儿多教授一些简单容易的曲子,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例如教授幼儿《闪亮的小星星》、《上学歌》等简单易练习的小乐曲,同时鼓励孩子去模仿乐曲进行演唱,这样也能够增强幼儿对乐曲音符内容的了解,逐步掌握乐曲节奏感。当前举办二胡比赛的形式和数量均逐年增多,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去积极报名参加此类活动。许多幼儿在熟悉的环境中往往将曲子能够演奏的非常流畅,相应的演奏技巧也比较成熟,然而一旦在人多的环境下演奏时孩子往往会出现紧张、大脑空白,甚至会完全忘记乐谱内容,因此对二胡的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学生平常的锻炼机会不足,没有相应的现场演奏经验,因此教师应当多安排幼儿参加各类二胡比赛及演出活动,增加幼儿的演奏经验。

  加强二胡教学中的音准训练

二胡在演奏的过程当中并没有音乐节拍器,没有相应的音准辅助指导工具,因此对于音准的判断则基本要仰仗于听觉能力,以及胡琴演奏过程中对于手指的反馈程度来进行音准的把控。其中对于音域高度的判断能力即为音准,在音准的概念当中其一为固定音高概念,其主要依据为国际公认的音高标准要求,将演奏者对于音域高度的判断能力作为记忆性的音准概念。听觉上的音高判断能力同胡弦对手指的反馈程度两者相结合从而组成了二胡演奏者对音准的把控。在对于幼儿进行二胡教学的过程当中,音准的训练过程一直是关键问题,在实际的二胡教学当中,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了将白色胶布粘合于二胡相应的琴杆部位之上,不同的高度代表不同的音域,并借此来达到使幼儿年龄段的孩子能够快速掌握二胡的音准程度。采用此种方法结合听、看的方式互相辅助、协调,孩子的手指也就有了明确的按压位置,从而减少了二胡学习当中的盲目性,逐渐培养出孩子对于二胡演奏的手感。

4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民乐素质教育中,学龄前儿童的启蒙教育问题展开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针对民乐素质教育中二胡启蒙教育所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几点改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从兴趣出发,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其二加强二胡教学中的音准训练;其三注重对学生的兴趣教学,将小乐曲、练习曲等同日常教学相结合,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二胡比赛以及适合的演出活动。最终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相关的民乐素质教育中,关于对学龄前儿童的二胡启蒙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作者:陈赛君 单位:湖北省荆州市长江大学东校区艺术学院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