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中等教育论文 > 正文

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

来源:UC论文网2015-12-23 21:31

摘要:

地理新课改深入课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是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理想的地理教学应

地理新课改深入课堂,“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是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的过程。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地理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一、情感交流在课堂中尤为重要

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会有各种心理状态,有愉悦的,有紧张的,有厌烦的,有憎恨的……这些情感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对地理学习起着影响、调节等作用。学生的情感时刻发生着变化,上一秒心情是愉悦的,一瞬间也可能情绪一落千丈,课堂教学气氛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只有在和谐、民主、轻松的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才会高涨,思维和记忆的潜力才会挖掘出来,为了营造轻松平等的教学氛围,讲课时,我常常走下讲台,与学生近距离接触,学生也反映:当教师走下讲台,来到他们中间时,他们曾经出现了错觉:觉得自己不是在听课,而是正在和教师密切地交谈,甚至觉得我们谈的不是深奥的地理知识,而是一段精彩的故事。我还注意到教师的目光有稳定学生情绪的作用,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总是报以信任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当学生答题不畅时,我用期待专注的目光使学生用心思索,当学生回答跑了题,我的目光表现出安抚和惋惜,当学生的发言富有创造性,我就投以赞许激励的目光。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关怀和挚爱,感受到积极的期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就会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这种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预期效果。

二、运用互动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耶鲁大学的门口两侧各有一组浮雕,描绘的是老师给学生上课的情景,一组是台上老师侃侃而谈,台下学生昏昏欲睡,另一组正好相反,老师酣然大睡,而学生却在台下争辩得不可开交。这组浮雕对我们教学指导意义重大。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环境变化了,地理课已经不是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师应该改变过去单向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将师生“互动教学”引入地理课堂。然而,有人认为,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显然,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类师生互动将流于形式。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而不是教给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但一些老师常常把教师职业的性质和任务颠倒了。一个老师最重要的任务是教给学生学习的素养———兴趣、习惯和方法。我在互动教学中设计了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发现型:创设问题→猜想假设→分析探究→论证评价。地理湘教版课本必修一中有许多原理、规律需要学生掌握,常规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讲原理概念,学生听,老师再讲例题,学生做练习或考试,老师再讲错题,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在被动地学,思维没有调动起来,所学知识没有经过自己咀嚼,这样教学的结果就是题型稍加变化,学生就傻眼了。为了避免这种结果,我采用了上述模式教学,例如,在《地质构造》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各地质构造的特点,我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建造采石场、隧道、找石油、找地下水时分别应该选择什么地质构造,学生判断的时候也许会出错,但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他们经过激烈的思考和辨析,对本节课三种地质构造的特点了解得十分透彻,而且能够准确辨别它们,这部分知识已经植入他们的脑海。第二种互动教学模式———应用型:实际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决问题。现在高考试题多数联系时政热点、社会现象,复习到区域地理这部分内容时,往往采用这种模式教学,例如:在复习欧洲西部这一章节时,让学生先从网上了解与欧洲有关的时政热点,然后围绕本节有关知识,结合热点问题每人出两道相关习题,在课堂上,同学们随机抽题来回答,由出题的同学来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并作出解析。学生无论是出题还是答题都很积极,学习的热情达到极点。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是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形象地说,就是“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能把学生学习主体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就是老师最高的教育水平和艺术。我们的地理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传授地理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把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互动”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特别是在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方面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有效的教学反思提升教学质量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只能是工作的N次重复。教学后反思并不是新东西,但新课标特别强调反思教学,并赋予了它新的内容。在将备好的课进行实践后,把实践中和实践后所获得的信息,渗透到教案中去,进行修改和优化:记下课堂教学中的体会和感悟,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学生的表现和反应,突发事件的处理;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从而在以后的教学力图完善。例如,有一次讲“地球的公转运动”这一节课,课前我精心制作了课件,课堂上通过动画演示了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和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状况。一节课下来,没有板书设计,没有师生、生生的共同探讨,课堂气氛沉闷,检测效果也差。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这节课的失败在于过度依赖多媒体手段,忽视了其他更有实效的教学方法。之后,我又用晚自习时间重新讲了这节内容,这次改进了方法,我和一位学生分别扮作地球和太阳演示地球运动,随后又将全班同学俩俩结合,分组各自演示运动,大家在演示中明白了地球公转运动的实质,我趁热打铁,又安排学生将地球运动的图手绘在作业本上,这次教学效果十分好。这次教训提醒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考虑采用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更科学、更合理地设计好每一节课。

四、恰当的多元化评价是保持课堂张力的手段

新课标对教师在课堂评价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想要有效地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挖掘自身潜力,就不能以简单的“对”或“错”作定论,我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四种评价方法: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学生自我评价。四种方法并用,充分调动了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首先,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是激发学生乐学的动力。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学生问答中富有价值和意义的充满童趣的世界,体验学生的情绪,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说、敢议、敢评,形成真正互动的学习,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允许学生对知识有个性化的解读。这样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活力。其次,学生互评是提高认识,促发灵感的手段。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学生互评时,往往是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这样更容易被同伴接受;学生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身也会加深认识,对问题的理解也会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自己的比较、分析能力;在对同学进行评价时,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第三,学生评价老师增强学生自信。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更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地表现一番。最后,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监督、反思、调节的有效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评价自己,通过回顾自己成长的足迹,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提高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自赏自责中敢于肯定自我,提升自我,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不竭动力。对学生多元化的评价,不仅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业成就和能力发展水平,而且能反映出学生能力的结构、发展的过程及倾向,进一步激励学生主动、健康、全面的发展,实现课堂真正的高效。总之,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积极研究,勤于反思,不断总结,改进教学方法,倡导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不断成长。

作者:祁瑗 单位:石家庄市第27中学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