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 正文

研究经济危机条件下的中小企业管理

来源:UC论文网2015-12-31 17:24

摘要:

摘 要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局势风起云涌,全球无数大大小小的企业,历经千难万险,大浪淘沙。本文在分析经济危机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的

摘 要: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世界经济局势风起云涌,全球无数大大小小的企业,历经千难万险,大浪淘沙。本文在分析经济危机条件下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探究改善中小企业管理的对策思考,以期能够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经济危机 中小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 竞争力
 

  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全世界的经济危机,并且波及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及无数企业。我国的中小企业,也经历了此次经济危机的历练。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到现在,在管理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成为其继续蓬勃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动力。但同时,因为此次经济危机,存在的管理问题也凸显出来,并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束缚着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一、经济危机条件下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小企业管理观念落后
  管理观念,主要是指中小企业管理者用以指导其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和一系列思想。包括改革创新思想、智力开发思想、竞争观念、战略观念、人才观念、决策观念、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市场观念等。在经济危机下,中小企业仍然因循守旧,死守旧观念,导致中小企业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进程被束缚。管理思想、观念的陈旧与落后,将会使企业在应对生存问题时行动迟缓,思考发展问题时缩手缩脚。
  (二)中小企业管理制度陈旧
  中小企业管理制度是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式、方法、行为准则等。它同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一起构成企业的内部支柱。一般而言,中小企业设计有符合本企业需要和特色的管理制度。但管理问题或管理中的许多不足正是与这些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执行不力密切相关。在经济危机下,有一部分中小企业,较为具有管理意识,在管理基本制度建设上成效显著,形成了一整套完备、详细的制度,并订立在各个相应部门、机构、岗位的墙上。但在执行上极为不力,最后的结果是“有制无治”,使制度形同虚设,最终成为纸上的、墙上的或口中的制度。
  (三)中小企业缺乏管理战略
  战略管理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决定企业的市场定位。如果战略管理出了问题,即使运行层面的管理再精细,企业也可能会出大问题。中小企业必须有战略,无论多小的企业都需要并且完全有能力制定一个战略。明确的发展战略对中小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经济危机来临之时,很多中小企业一般仍然采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办法。认为搞战略是大企业的事情,中小企业搞不搞无所谓;认为战略的事太遥远,还是抓现实问题更重要;认为抓改革更重要,来不及抓战略;认为战略问题太高深,中小企业没有能力搞。这些错误的认识根源于对战略问题的认识错误以及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成长出路问题。
  (四)中小企业管理组织滞后
  我国中小企业明显表现出管理组织滞后,既有组织设计意识的滞后,也有组织设计、再设计能力的滞后,还包括中小企业自身吸纳新机构,进行结构整合能力的不足。例如在经济危机复苏之际,经济发展的信息化、知识化、科技化趋势要求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必须在组织结构上体现出对信息、知识的敏感捕捉及处理能力,或设立相应的信息处理部门,或搭建快捷的信息传递通道。再如经济全球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朗,要求中小企业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国经营和管理。
  (五)中小企业管理文化薄弱
  任何一个中小企业都会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对象作为本企业追求的最高目标、理想和宗旨。一旦这种最高目标、基本信念成为统一本企业成员行为的共同价值观,就会构成企业内部强烈的凝聚力和整合力。落后的企业文化往往在共同价值观形成上遭遇障碍,难以形成为全体员工认同、理解的共同价值观。因此也就难以从精神上统领全体员工,从行动上协调员工行为。中小企业在创建自身文化过程中,本来处于一个常新常态,向外界不断吸收、释放出合理因素和能量。但同其他意识形式、思维模式等一样,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容易形成固定模式而被固化,难以应时而动。企业文化是一种渗透在企业一切活动中的东西,它是企业的灵魂。因此,可以说中小企业文化的落后是中小企业灵魂力量的薄弱。
  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解除中小企业管理观念障碍
  具备与较强竞争力相匹配的管理思想和观念,是提升和可能提升相应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中小企业需要尽快转变思想观念,解除观念障碍,提倡管理观念创新。一个经济危机之后,往往会诞生新的经济观念和思想,中小企业要及时借鉴更新,才可以使企业与时俱进。
  (二)规范中小企业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的方向,应该是不断调整和优化企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配置(取得和使用),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制度保证。在完善制度建设基础上,寻求更高层次的制度平衡,使员工和企业都从中获益。这种新的制度均衡对企业而言,塑造了有序,低耗,高效的内部环境;对员工而言,遵守制度则获得最大自由和报酬。这种自由既是工作生活方式上的,也是充分实现自我这一追求上的;这种报酬既是物质上的回报,也是精神上的愉悦,享受和振奋。
  (三)确保中小企业管理战略优势
  9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表明,20世纪企业战略管理的范式正在发生变化,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一种新的“为未来而竞争”的战略观正在形成。这种新的战略观,要求企业在面对竞争性挑战方面,具有更前瞻的眼光和更强的战略主动性,而不仅仅是适应和内部调整;在发现未来方面,它要求企业勇于预见、善于预见并积极构造战略架构,而不仅仅是定位和传统的战略规划;在动员起来面向未来方面,它要求企业更关注能力发展和资源积累,而不仅仅是能力配合和资源分配;在领先到达未来方面,它要求企业塑造新的产业规则、在核心竞争力方面领先、合作与竞争并重,而不仅仅是适应现有规则、在产品上领先或作为单个实体参与竞争。
  (四)整合中小企业管理组织结构
  企业的组织创新,在经济危机之后,较之前更加呈现出一种明朗的发展趋势。新的组织结构重点强调的是用扁平化组织来改进垂直型的结构,用流程再设计来降低时间成本,用工作小组来增强应变能力,用“文化人”来代替“机器人”。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能够选择的组织形式受到行业、实力、技术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同时,创新后的组织形式,必须符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率。所以,适宜的就是最好的。
  (五)培育中小企业管理文化
  文化是人有意识塑造、形成的,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文化来创新文化就是可行的,而且也必然是经过选择的。企业文化的积淀过程实际上也同时是一个企业文化的创新过程。文化作为一个系统,也必须不断与外部环境保持动态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背景下,企业文化推陈出新,顺利时代潮流,才能为企业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
  三、简单的小结
  我国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适合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道路进程中,中小企业也有如无畏的穿山甲,穿山过岗,英勇求生,勇敢的闯过无数难关。经历过这次的经济危机,我国中小企业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妥善的解决及改善这些管理问题,有助于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历过经济危机的历练,中小企业必将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 李玉霞.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特点、问题及创新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下半月,2009年8期
2. 胡飞.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年18期
3. 施敏.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商情,2009年1期
4.徐意翔.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10期
5. 张成龙,池景存.论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J].商场现代化,2009年11期
6.肖鹏.提升中小企业管理之管见[J].中国外资,2009年6期
7.张雪慧.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中小企业管理创新[J].企业活力,2008年11期
8.王林.试论我国中小企业管理问题[J].技术与市场,2008年8期
9.郭佑.民营中小企业管理与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2期
10.李建成.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年6期
11.李素英.加强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几点思考[J].江苏商论,2007年12期
12.朱瑞珍,蒋晗晖.我国中小企业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年01期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