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经济危机论文 > 正文

通过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想到的经济衰退应对方案

来源:UC论文网2015-12-31 17:28

摘要:

摘 要 :结合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分析美国、欧盟及中国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危机及衰退的本质,并给出应对经济危机及衰退的方案。 关键词: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

 

摘 要:结合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分析美国、欧盟及中国三大经济体的经济危机及衰退的本质,并给出应对经济危机及衰退的方案。

关键词: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危机、衰退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著作,提出了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归纳来说就是通过国家、政府的投资,以拉动经济复苏的引擎,避免经济衰退。这里,我们暂且不做结论这个措施是否有效,至少它已经成为当前各经济体在经济危机时期的一个指导方向。在《通论》中,凯恩斯还对经济周期进行了论述,(商务印书馆,重译本,第六篇第二十二章,《略论经济周期》)。这里,我想依据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结合美国、欧盟和中国当前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原因分析,给出对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和一些应对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方案。
  首先,我们来看凯恩斯关于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观点。
  在《略论经济周期》篇章中,凯恩斯给出了他认为的经济周期变动的原因:资本边际效率1,并指出其“不仅取决于现有的资本品数量的多寡和生产它现在所需要的成本,而且也取决于对资本品将来收益的现行预期2”。根据凯恩斯的观点,经济危机、衰退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对危机的更加典型的、而且往往是决定性的解释在基本上并不是利息率的上升,而是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溃3”。
  繁荣阶段的后期,投资者对未来预期收益极大的膨胀,从而忽视了作为资本收益的主要因素,必要成本和利息率的上升。在新进入市场的资本在认识到由于成本上升,利息率上升导致的收益完全低于预期,甚至会导致亏损时,其行为及举措将引发雪崩式的连锁反应,投资将大幅下降。同时作为流动性源头的大银行,考虑风险将会惜贷,中小银行的银根紧缩,从而衰退会迅速波及虚拟和实体经济的各个层面。简单说来这个循环就是:收益丰厚—〉大规模投资—〉成本、利率上升—〉预期收益下降—〉投资急剧减少、中断—〉经济萧条。
  此外,凯恩斯也简单论述了在经济崩溃到复苏之间,大致需要一段比较固定的时期,这个周期大致在5年左右。他给出了两个原因:“第一,既定时代的经济正常发展所决定的耐久性资产的寿命;第二,多余的存货的保管费4”。简单理解,由于在繁荣期,因高成本的投资而产出的耐用品以及大量存货,不愿降价处理或者在一定时期内无法消耗,阻止了新投资。同时因为要吸收存货,在萧条后一段时间内,产生大量“负投资5”,负投资也直接影响了就业率的提升。就业率作为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指标,只有在负投资吸收结束时才会得到改善。
  在《略论经济周期》中,他还简单论述了资本边际效率的严重下降也会对消费倾向产生负面影响。其观点可以从就业市场(个人收入)以及民间资本市场两个方面进行大致说明。就业市场中有效就业数量的大幅下降以及暗淡的经济前景,必然使个人收入整体水平大幅下降,个人消费将严重收缩。此外,民间资本将随股票市场的大幅下滑而导致严重缩水,而新进资本会持币观望,静待市场的走稳。两者同时作用,毫无疑问会对消费倾向产生负面影响。
  在大概了解了凯恩斯对经济周期的一些观点后,现在结合此次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或萧条中,来简单探讨各个经济体的危机过程及其本质。这里将分美国、欧盟和中国三部分进行分析。
  先来看看美国的次贷危机。美国的危机简单说是源于信用危机以及其导致的联带的债券、评估、担保、保险及交易各个环节全面崩溃。危机开始之前,美国的GDP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3%左右的高速增长,当时的美国经济,PPI、新屋开工量都已经达到经济繁荣期各指标的高点。各经济指标均已达到高峰,各项资产资本的成本高企,再加上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的“2+28”计划,使得大量中低收入、低收入家庭因支出增加逐渐开始拒绝偿还房屋贷款,而甘愿房子被银行收回拍卖。大量房产短期内积聚到银行和贷款机构(两房)手中,且没有接盘者,导致资产急剧贬值,引发相关的评估、担保、债券等行业连锁反应。信用违约风靡北美大陆,对虚拟经济以及依赖信用体系的现代经济体系的打击,使得历年积累的财富大幅缩水。实体经济,特别是与虚拟经济相关性极高的房地产、汽车等行业也被迫卷进了漩涡,就业率比危机前急剧下降,个人消费紧缩,形成经济衰退。这里面我们看到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子。美联储采取的措施是“定量宽松”,甚至不惜自印钞票自购国债。而其主要将流动性投入到了虚拟经济领域,效果甚微。
  接下来,我们转到欧洲。二战后,欧洲经历了近60年的高速发展,科技、发明极大进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欧洲采取了与美国不同的发展模式,即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的模式。而此次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就源于此。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借债,特别是由国家主权担保的债务,可以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也是发展的推进剂。这时没有人会考虑国家的偿还能力甚至国家可能会破产。但随着稳定时间的增加,国家需要支付的政府支出以及国民的福利越来越膨胀。一旦经济发展的步伐趋缓,国家财富创造的能力落后于政府支付和国民福利的总支出的时候,国家的信用以及国债的偿还能力被打上了大大的问号。当前,希腊、西班牙和意大利的国债利率一路走高,但无人问津。在国家偿还能力遭受质疑的时候,国债就成了烫手的山芋,政府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得融资以缓解主权债务危机,短时间内紧缩财政支出的方案也只是少花钱却不能创造财富,只能通过向欧洲央行寻求援助。但当前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又如何肯轻易释放这为数不多的流动性呢?欧盟的应对措施是要求各高负债国缩减政府支出,以及想通过延长工龄来减少福利支出。欧洲央行是否入市购买国债,也是正在考虑的措施之一。
  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我们可以发现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本质上是一场劳动力透支的危机。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劳动创造的价值超过政府支付和国民福利,人们可以在收入水平提高的同时享受社会福利。但当经济从繁荣走向衰落,劳动力创造的社会价值极大萎缩。此时社会的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的模式已经入不敷出,国家只能通过透支未来的劳动力,也就是借债,来不断填补当前的窟窿,而劳动力的透支不是无限的。在劳动力创造的价值有限,而国家举债无止境的情况下,必然带来债务的危机,导致国家信用的崩溃,国家的破产。
  下面我们回到我国的现实中来,回到从07年开始延续至今的经济滞胀(我国的市场经济尚处于不完备阶段,这里我没有称之为经济危机)中来。当前,与其刚发生初期比滞胀已经有了些细微的变化,如主要的通胀指标CPI已经回落到1%左右水平,汇丰PMI指数长期处于50的荣枯线之下,表明经济已经从4万亿后的滞胀慢慢向通缩转化。
  07年,我们先于美欧的经济危机开始在房地产行业进行全面调控,这如同在烧的正旺的炭火上泼上了一大盆冷水,房地产以及其后整个产业链从一个高速行进轨道上突然刹车到停止。行政指令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将资本边际效率从高处直接拉低的角色。打击了行业投资信心的同时,在各相关行业产生了大量存货,为之后的长期消化吸收埋下了伏笔。而08年末09年初的政策反复,就像股市里的诱多,再次深套了不少资金。08年末,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政府推出了4万亿的经济恢复计划。这4万亿的资金构成主要是:1.18万亿来自中央政府,其根本是中央财政收入和国债;另约3万亿则以地方政府债,地方部门贷款和企业债的方式筹措。除了税收外,其余都是借的钱。我们再来看看这4万亿的投资方向:一、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加快铁、公、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他如生态环境、灾区震后重建以及税收改革减免等就不一一列举。对于政府出资,投资到这些公共领域本无可厚非,但我们仔细来分析这些方向,会发现这些公共投资除了能带动有限的水泥、钢铁等行业投资外,无法拉动更广泛的,如机械、玻璃、汽车、家电、电子、日用品等行业的投资和发展。且因为投资的主要是公共、公益项目,并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从长期来看其可以通过增进其他投资的效率来获得收益,而短时间内其产生的收益几乎为零。这里我们暂且不说大量基础设施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由于当前投资不能获得回报,仅有的不多的收益还要支付借债的利息,使得投入的资金的流动性短时间内衰竭,不仅没能达到预期目的拉动经济向上发展,反而巨大的债务为后续经济的复苏埋下了雷。
  探讨了三个经济体的危机(滞胀),我们回到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因为信用、欧洲因为劳动力而我国因为行政指令分别造成了资本边际效率从高到低的变化,从而引发了经济危机(滞胀)。经济周期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普遍的现象。凯恩斯主张的通过国家、政府举债,国家投资的方式来拉动经济发展借以摆脱经济危机的做法,却值得商榷。粗略的原因,我们大致可以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找到。依据《资本论》,我们可以把国家、政府投资等同于货币资本,通过购买劳动和生产资料货币资本投入到生产领域,产出增值的产品,变现后再投资,实现增长。但由于国家、政府投资的主要产品(公共、公益设施,如桥梁、道路、保障房等)根本不能出售无法变现,不多的收费还要用于偿还利息。投资的流动性无从延续,如何能够拉动经济?
  此外,国家、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不外乎税收、国债、政府债等。这部分资金可以看作国民经济收益的“纯利润”,其投资的收益率必须超过通胀率以及基准利率(国债还要加上债券利率)才能增值。如果不能达到这一水平,其亏损部分必然需要后续的税收和发债来弥补,形成寅吃卯粮的格局。在经济向上发展的时期,这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且社会价值的创造会带来超额收益,故此问题不用做过多考虑。反之,在经济下行周期,则会形成恶性循环为经济复苏带来阻碍。
  结合凯恩斯的经济周期理论分析了三个经济体的危机和衰退的差异后,在此我们作一个小结并给出一些建议的措施和方案。首先,我们必须肯定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不要试图通过某些措施将衰退这个环节去除;其次,行政措施干预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是肯定的,但依不同的时间、方式、领域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
  由此,我们给出的建议方案如下:
  一、不要试图在经济衰退下行的初期进行干预,这样的措施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二、在经济下行的末期,按经济周期理论,大约要在衰退开始的4-5年左右的时间后,可以进行适当干预;
  三、要分多次、小批量进行干预,而不是一次性、大剂量的投入,虚不受补;
  四、将主要资金投入到实体经济的快速周转性行业,而不是公共、公益行业。投资公共公益项目应该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这个时期的流动性至观重要,不能沉淀到大量不产生收益的水泥钢筋中。同样,将流动性灌入到虚拟经济中,犹如将水倒入沙子中,没有草木根茎的把持很快会干涸。快速周转行业的复苏可以拉动消费从而消耗耐用品存货,带动耐用品投资逐步恢复,使经济回到正轨。
  综上,希望以上建议可以开拓一些思路,为经济的早日复苏助一臂之力。
  
  
  参考书目:
  1、《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 商务印书馆
  2、《资本论》 马克思 人民出版社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