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家庭教育论文 > 正文

分析社会支持理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应用和启发

来源:UC论文网2016-01-01 19:33

摘要:

摘 要 :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家庭内部支持严重不足,家庭外部支持严重缺乏。本文在认真分析社会支持理论的基础上,把其理论应用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上

摘 要: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家庭内部支持严重不足,家庭外部支持严重缺乏。本文在认真分析社会支持理论的基础上,把其理论应用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上。

关键词:社会支持 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家庭教育缺乏亲子沟通。外出务工的家长没有时间与精力过多地关心孩子,家长和孩子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对于有些单亲教育的家庭来说,在家的父亲或母亲忙于操持家务,和孩子交流沟通的时间也不多。
  第二,隔代监护弱化了家庭教育。在农村地区,隔代监护是比较普遍的,但这种监护方式存在很多问题。隔代监护中的祖辈对孙辈的影响是溺爱大于教育,容易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不遵守纪律等坏习惯。隔代监护弱化了家庭教育,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
  第三,寄宿学校教育不能完全补位。由于外出打工,部分留守儿童的父母就把教育子女的重任放在了寄宿学校。但是现有的教师和学生人数的比例差距还很大。对于留守儿童的课外学习辅导、日常生活照顾和情感关怀老师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照顾到,毕竟寄宿学校不能完全代替家庭。
  二、社会支持理论的内涵
  国外社会支持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最先应用于精神疾病及医疗康复领域。其后社会支持的研究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开展起来。国内的研究主要有:从社会学角度看,陈成文、潘泽泉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一定的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1】从社会互动关系角度来看,程虹娟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或人们能感知到的他们能与他人交流、被关心、被接纳、被爱、有价值感,并在他们需要时给予帮助。【2】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者李强认为,社会支持是指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可以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3】从社会支持的方式上,有学者把社会支持分为正式社会支持与非正式社会支持。正式社会支持是指各地政府部门、学校、群众组织和其他相关部门所采取的措施。非正式支持主要指由父母、亲属、同学、邻居等构成的初级群体对留守儿童提供的支持。
  整合诸多学者的看法和建议,笔者认为:社会支持就是支持主体在社会互动过程中给予支持客体物质和精神帮助,满足支持客体需要和解决其问题的一种社会行为。社会支持的主体是多元的,按其来源和方式可以分为正式支持:包括来自政府、社会团体、企业组织等的支持。非正式支持:包括父母、亲戚、朋友、邻居等的支持。
三、启发与应用
当我们看到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严重缺乏时,我们应该在认真分析社会支持理论的基础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支持不足的问题。
首先,明确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多元参与的社会支持主体。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主要来自家庭内部的非正式支持。由于自身的原因,家长和监护人无法完成家庭教育的重任,还需要依靠强有力的正式支持。在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社会支持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那么,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体将不仅仅是家庭,还应该包括政府、学校、社区、企业、个人等多元参与主体。明确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多元参与的社会支持主体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不足的第一步。
   其次,扩展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关于家庭教育的定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定义为:"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层次地对子女进行教育。"【4】本文试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为:以农村适龄儿童为教育对象,以政府、社会个人等为多元参与主体,以多元参与主体的社会支持为其良性运行的保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实现目标,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存的教育形式。这一概念扩展了我们对于传统家庭教育概念的理解。
  最后,构建多元参与主体之间协调配合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理论强调参与主体多元,能够保证资金和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时间的持续投入,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多元参与主体之间也要协调配合、有效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否则就不能良性运转。如何更好地来挖掘这些资源配置并整合好这些资源,建立多元参与主体之间协调配合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陈成文.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2]程虹娟.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2004,(1).
[3]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
[4]《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40.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