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初等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

来源:UC论文网2016-06-21 09:51

摘要: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重在推动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教师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尤要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服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培养学生搜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那种填鸭式的依靠增加课时来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法显然违背了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妨碍提高全民族素质这一总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在思想品德课门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的课程,尤其要加大重视实践,不能空洞地说教。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重在推动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教师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服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这样,培养出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构建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是提高思想品德学习效果的必要前提。因此,教师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地看待学生,对学生应有积极的期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使学生感觉不到课堂上的压抑。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设置巧妙的悬念,组织辩答、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无形中将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学习过程不乏枯燥,这是阻碍学生主动学习的一大因素。教师需要让学生处于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接受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师生双方才能平等、和谐交流。对于教师,首先应把微笑带进教室。微笑是教师职业的需要。教师微笑的面容、爱抚的目光、大方的仪表,会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的基调,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感染学生。在亲切与和蔼的同时,教师也需要树立一种威信。威信是一种可以让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教师应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这样有利于形成正常的师生关系。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热爱、尊重学生’学生自然会尊重并信服教师’从而也对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产生好感。
 
  三、提供"开放型”的探索材料
 
  “开放型”材料的提供,首先要遵循的一条原则就是能使学生投人多向思维,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换句话说,教师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既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又能够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做到材料与内容相吻合,使学生展开积极思维,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材料应注意以下几点:
 
  1.贴近学生。一是指空间上的接近,尽量能够做到就地取材,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靠近他们的心使学生产生信任感。二是指时间上的接近。即举例子一定要有新鲜感,过于陈旧的例子学生大多听过,会感觉乏味。教坪列举的材料一定要是近期发生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信息,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听下去。比如:在讲解“可持续发展”一课时,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的一些有关可持续发M的实例,上课时再补充一些材料和观点,课堂上,让学生积极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充分展示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2.实例经典。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因此教师所举实例必须少而精。毕竟一个知识内容可以用多则材料加以例证说明。比如对一个知识点用三到四个镜头来折射出,对学生理解该知识点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公平看待每位学生
 
  教师以班级组织形式授课,强调教学的标准化、统一化’忽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用一个模式毫无区别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必将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不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努力程度,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表面看是公平的,实质上则不公平。出身不同、家庭状况不同的学生,会受到不同的对待;智力、学习成绩不同,也会受到不同的对待。据统计,课堂教学中学习好的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超过差生与教师交流的两倍。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心理学、教育等知识进行德育教育。真正公平的教育首先要承认学生的+性差异,特别是初中时期的学生正直青春期,或多或少有些叛逆’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有教无类”,公平待入,这样就有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奋发向上的生活^^情,使每个学生均能够获得拓展才能与发展人性的机会,实现教育效率的全面提高。这样的关系一旦形成,教师就会对每一位学生都抱有积极热切的期望,乐于从各个角度进行全面评价、观察、接纳学生,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的潜能。
 
  五、明确教学任务与目的
 
  教师组织一堂课,首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教学目的一要具体明确,二要全面恰当。在知识技能方面明确哪些应该理解,哪些应该掌握。在能力、思想品德方面,要考虑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培养哪些能力和思想品德。一堂课下来,必须要有主要的一两项教学目的,如学习新知识或进行某种技能训练。同时要全面考虑发展双基和教育的各项任务及能力的培养。例如:通过辩论赛或模拟法庭现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一定的切身体验,来掌握相关的技能与知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节教学过程和方法,以适应实际需要,防止出现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思考不是漫无目的地瞎想,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与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游离于获得和运用知识这个过程之外,而是渗透在这个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只要告诉学生结论,还要让学生了解得出结果的过程,同时学会独立思考,自我发现新知识’体验自我创新的成功与快乐,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摆‘脱了长期以来教师传授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充^?发挥了创新精神,从而渐渐形成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寻疑。人类社会的创新与发明,都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不断地实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寻疑,肯定结果,从而激发学生寻疑的兴趣。其次,寻疑贵在主动。只有具有主动积极的精神品质,才能寻找到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乐于寻疑。
 
  七、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
 
  为了使良好的道德和健康的心理落实到实际的行为当中,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布置一些行为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的行为中去感受、去体验。例如:在向学生进行磨硕坚强意志的教育时,教师可以首先布置作业,让他们充当一次小记者去进行采访,采访对象是那些学业有成或事业有成的亲朋好友,主题是意志品质对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做好采访记录,然后举行记者讨论会。作业布置下去,学生利用适当的时间都做了采访,在记者讨论会上,学生讲了自己的采访感受,由此也感受到坚强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这时候对学生进行明理教育,学生会深信不疑,并且会将磨砺意志品质落实到行动上。还有,课堂上若要以某个人物事迹作为事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资料,这样学生会查阅大量书籍来了解这个人。这样,教师举例的时候就会有说服力。例如:在举雷锋的例子前,先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读完《雷锋日记》’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雷锋,并要求学生做助人为乐的小事,用行动践行雷锋精神,然后把自己的体会说出来。这样当检查时,学生真实地说出了自己在做好事时的感受。他们说一开始觉得做起来很是不情愿,可是当做完之后却感到开心。他们感受到了奉献社会、助人为乐的幸福,感到社会需要自己,自己需要社会等。这时教师告诉他们这样做人才是最幸福的
 
  总之,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实效,是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探索实践,需要学校及有关各方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不断改革,大胆创新,将教学目标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戴燕莉
                                                                                          (四川都江堰外国语实验学校,四川成都611800)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