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外语文学类 > 外语翻译论文 > 正文

高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

来源:UC论文网2016-06-23 10:21

摘要:

高校翻译课程是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翻译已成为各行各业人才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翻译课程对于高校英语专业生来说是一门举足轻重的专业课程,其开设过程中进展的好坏与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英语专业生水平的提高、素质的提升及就业率的上升^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从过去的设想到正式面向学生虽然走过了一段路程,为各行各业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商业贸易培养了大量的外语翻译人才,为我国的经济与文化建设作出较大的贡献,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赞扬但在大好形势下,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人们思想变革的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在此情况下,我们培养外语翻译人的手段或方式是否应该有所更新。另一方面,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日益市场化,人才参与社会竞争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高校是否应该面向市场开门办学培养新型的市场型人才?这无疑给高校的外语翻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课题、给广大英语专业生的学习与成才提出了新挑战,也给培养人才的广大教师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为了迎接这种新挑战、克服相应的压力,英语专业生培养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在不断思考同时也在反思所做过的许许多多的事情,如过去为此而做的、为此所思所想的,甚至感到虽说过去成功了,但在新形势下是沿袭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做法不思进取地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还是要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与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地与时俱进,进行大胆的改革,使自己培养的外语翻译人才适应市场的需要?当然回答是很肯定的,即如今的翻译课程教学应紧跟形势的发展,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努力进取,不断改革,以实现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质量的新飞跃。
 
  目前翻译课程教学改革,在笔者看来对广大翻译教师来说是一种新课题,在该课题的改革中如下方面是应该涉及的:
 
  (一)关于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师教学的指南,教师要读懂精通,要针对大纲反复思考,活学活用一般而言,遵照大纲而进行的教学谁都会认为不会有问题,因为大纲代表的是总纲、是要点、是准绳但大纲也并非是神圣不可变的,毕竟大纲是人制定的,在制定之初总有不到位的时候,或者没有考虑到各层面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然怎么会有对大纲进行修订的时候呢?所以说在变中贯彻实施大纲更具改革的意味,针对市场需要变通翻译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更具挑战性与针对性。
 
  (二)怎样选定翻译教材
 
  笔者认为,翻译教材是保障学生正常学习翻译的基本条件,翻译教材的编写自然开不得玩笑,因为什么样的教材培养什么样的人,教材质量高对外语翻译人才的影响是正能量的^但是翻译教材的选定自然也是多层面多角度地进行的,既要看作者的水平,也要看作者编写教材时的指导思想,是否照顾到绝大部分学生,是否大体切合学生的实际,是否符合大纲的基本要求与更高要求,是否符合一纲多本的理念。
 
  (三)翻译教学的内容
 
  翻译教学的内容是翻译教学中很重要的方面,从翻译本身来看它不是很多人认为的外语是一种工具的概念了,尽管翻译似乎无法与作为工具的语言分开,但翻译是绝对不可以视为工具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甚至有许多人已把翻译视为一门重要课程并试图建立翻译学,这与翻译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的跨学科性与科学性分不开的。笔者认为要动态地看翻译,如果静止地看翻译,翻译定位就有问题了也有些认为外语专业是高中阶段理科成绩不怎么太如人意者学的,所以学习的内容都是一些平平常常的日常生活的语句,都是与其他学科毫无关系内容,他们除了当中小学幼儿园英语教师再无其他可为的领域了,笔者认为这里提到的其他领域可以认为是如此方面,如航空、土木建筑、信息科学、机电、计算机科学、软件、交通运输、数学、物理、经济贸易,等等事实上,目前的市场竞争已把翻译教学的内容推向了这些领域,如果不走入这些领域,翻译教学就走向枯竭,直至被淘汰,因此思变也成为翻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甚至成了教学的主旋律,使师生们感到不变是不可能的了。
 
  (四)口笔译能力要不要分开培养
 
  从改革开放的那天起,外语学习一直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据笔者调査,那时人们就开始在关注翻译的问题了当时除了有因外交需要作特殊培养的口译人才外,在全国绝大部分地方的高校没有翻译课程中的口译学科这一说,也无人提及笔译,由于没有口译,人们也没有把翻译分成口译与笔译,而是笼统地称为“翻译'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节奏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一片繁荣景象,各领域的交流也越来越多起来,口译与笔译也到了非分开不可的时候了^笔者认为,口译与笔译作为两门外语专业生的课程分开教学是没有任何问题,但笔者再认为,从培养外语翻译人才的角度出发,在培养人才时,培养任何一名外语翻译人才应同时兼顾笔译与口译能力的培养,但在培养的过程中在兼顾两者同时存在的基础上最多可以根据市场对外语翻译人才的要求结合学生自身的长处有所侧重其中的笔译或口译学习;人为地把一个人应同时通过培养得到的两种能力截然分开,是不科学的,也是不怡当的,无疑使得培养人才工作的结果多少会留下一些遗憾。
 
  (五)怎样提高翻译教学的能效
 
  翻译教学与其他各科的教学一样,从来都是重视教学能效的,成功的教学自然就具备了高能效,失败的教学自然就是能效不高的,要么就是缺胳膊的,要么就是少腿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应该朝着高能效的目标不断迈进。要获得高能效就得为此付出努力,其中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已成为要走的一条必由之路。尽管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但教学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改方法告诉我们,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能效才会高,教学效果才会好。但笔者一段时间以来看到虽然有人加入到教学改革的队伍中,但他们的教学改革给人的印象总是失败的,因为他们把教学改革视为走过场:虽吸取了目前教育界的教改新成果而且已在教学中予以了实施,由于缺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而在教改中总是不能实现教改的目标。
 
  (六)要不要在翻译教学中引进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
 
  保守者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从来都是不闻不问的,这也是常有的事情。在翻译课程教学领域尽管教师对学生进行了中外翻译理论与翻译技巧或方法的灌输,但还是发现学生做翻译的效果及所获得的译文质量不尽如人意,因而总是觉得好的翻译理论与好的翻译技巧或方法难觅^其实,只要做有心人一方面可以在自己从事的专业内不断地探索或对他人创造出的理论与技巧或方法做出改进,另一方面,又可以从其他学科中去借鉴自己认为确实适合所教学生的理论与技巧或方法,是否适合才是判断理论与技巧或方法好坏的根本一个时期以来,在教育界人们都在大力倡导学科交叉与学科融合及跨学科教学和科研,在这一形势下,理、工、文之间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理为文用,文为理用,或工为文用或理用,或理为工用,都是很有可能的,理与工的理论、技巧或方法是科学的理论技巧或方法,对于像外语翻译这样的学科的师生来说,是可以为我所用的,是能够用来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的,同样,文科的理论技巧或方法对理工科的师生来说也具有很强的人文性、科学性、可行性的,接受人文熏陶无论怎样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因而实现文、理、工科一家指日可待。至于怎样来实施这种一家之融合,还得靠实施者之作为了。
 
  (七)翻译教学中是否要同时提高专业生的汉语表达水平
 
  翻译是靠利用双语实现交际的一种活动^语言是文化的容器与土壤,思想与文化靠语言来传输,运用双语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文化交流质量的高低,由此可见,从事翻译教学与学习翻译的人都必须提高双语水平,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偏好汉语水平高的人具体来说,英译汉除了译者的理解能力,最重要的就是汉语表达能力;其实汉译英者也不是不要求译者汉语水平高,假设在做汉译英时,译者水平不高他或她是无法做到透彻理解好汉语原文的,一旦理解错了,自然译文就错了,从而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难怪,钱歌川教授也说:“大家都说翻译者须通两种语文,这似乎是起码的条件,否则是无从下笔的,不过两种语文的通法各有不同,即他对外国语文的知识,必须有判断能力(MiUed),而他对本国语文的知识则必须注重应用(practieal)。”^
 
  总之,高校英语专业英汉互译课程教学十分重要,已到了关键时刻,我们务必改革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编写优秀教材,具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英汉口笔译互译能力,引进先进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提高教学能效与学生的双语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无愧于我们的时代。
 
                                                                                                                      胡潇逸,李延林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