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数学教育类 > 初中数学论文 > 正文

关于初中数学中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思考

来源:UC论文网2016-06-23 14:06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很多教师都采用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便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它

  作为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问题解决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也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得到科学的培养和提高。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原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问题解决教学首先要遵循有效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把握好有效性原则’利用问题的训练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人地思考,主动地获取相关的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能力。其次要遵循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围绕数学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最后要遵循针对性原则。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计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与之相符的问题,从而来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二、在初中数学中应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策略
 
  1.创设情境。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好地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首先要充分地创设问题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问题思维。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充分地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实际情况,设置出一个科学的情境,提出有效的问题去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以及探究’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例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鸡兔同笼”的问题教学情境:古时有一个商人,专门收购鸡和兔子,并将鸡和兔子放在同比一个笼子中。在商人的笼子中,从上面数,其中一共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试问:在商人的笼子中,鸡和兔各有多少?这样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设置一些疑问,然后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和提出问题的机会,使学生在困惑后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促使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数学教学,这时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讨论等方式来完成教学过程,获得所学的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例如:教师在讲解数学课程“三角形的全等判断”时,可以设置相关问题:同学们请各自拿出三支长短不一样的铅笔,并且将其组成一个三角形,分别利用4S、/IC、SC来表示三角形的三条边。同时若是保持三角形的定点4不动,旋转4S、4C两边,最终观察Z/1的大小变化情况,之后学生要进行探究思考,在乙4不断变化的同时,三角形中的其他元素是否存在变化。经过教师的提问之后,学生将会进行相关的思考,不断提出自身的建议。有的学生在思考之后发现,若发生变化,那么原来的铅笔将无法组成三角形;有的学生则发现,当乙4发生变化时jfljC的长度保持不变:若Z/1变小时,那么相关的BC边将会变短;若乙4变大时,那么SC边长度将会增加。教师再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3.做好合作与交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小组交流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例如:教师在讲解“相似三角形性质”的内容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测量旗杆的高度?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提出自身的看法,最终进行总结,在全班进行交流。有些学生提出:可以在观测者以及旗杆之间地面放镜子,利用反射的原理构造出三角形,最终测出旗杆的高度;有些小组人员提出:可以利用一些高度适当标杆,进行实现调整最终构造出相似三角形,最终测出旗杆高度。在经过小组学习后,提升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提升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力。
 
  三、结语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讲,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将问题解决教学法科学灵活地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郑书梅
                                                                                                     (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