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中国哲学论文 > 正文

时代与哲学——浅议当代中国哲学生成的三个问题

来源:UC论文网2016-06-25 17:06

摘要:

当代中国哲学,是对时代自我的生成、时代价值的追求、时代理想的生成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理论表达。

  一、时代呼唤时代的哲学
 
  黑格尔曾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这样表达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是时代的思想,是时代精神最盛开的花朵。1我们身处的时代,并不适合用狄更斯式的“最好”与“最坏”简单概括,2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选择、机遇与困惑的时代。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蓬勃发展,加速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在带来中国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也为中国人生活开启了多层次的复杂维度。我们享用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但也不得不正视技术所带来的限制和异化;信息大爆炸带来了知识的极大丰富,同时也需要直面德性的失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必须反思精神生活的式微。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中国,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问,我们应当拥有怎样的时代精神?我们应当坚守怎样的道德理想?我们应当追求怎样的意义价值?
 
  高清海先生在《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哲学理论》一文中3指出,哲学是民族之魂。哲学标志着一个民族对它自身自觉意识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体现着它的心智发育和成熟的水准。中华民族的生命历程、生存命运和生存境遇具有我们的特殊性,我们的苦难和希望、伤痛和追求、挫折和梦想只有我们自己体会得最深。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它内在地要求人们从理性的高度来判断中国社会的历史方位,澄明社会发展的价值前提,反思未来发展的可能道路,也即是说,创建当代中国哲学理论,乃是中国人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理解自己的生存境遇,创造“当代中国哲学”,实质就是要创造中华民族的“思想自我”。一个在思想上不能站立的民族,哪怕它黄金遍地,也不可能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内心状态的最实际呼声o”4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时代问题、生存境遇与理论表达。当我们面对时代意识的剖析、时代自我的生成、时代价值的表达、时代理想的生成,这一系列重大的理论现实问题时,我们不得不去走进问题的根源:我们应拥有怎样的“思想自我”,应该生成怎样的当代哲学?
 
  二、构建当代中国哲学所面临的三个问题
 
  首先,构建当代中国哲学,要直面中国发展的“现代性”问题的历史与现实。
 
  一八四零年的鸦片战争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使古老的中国被迫纳入世界体系。战争所带来的折磨,民族所遭受的痛苦,使中国人在近代意识就有了中国现代化的争论与反思。从清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的马克思主义;到五四运动高扬“德先生”“赛先生”大旗,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再历经革命实践、生产发展等一系列曲折漫长的道路,中国正走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相:会的当代。当我们还未澄明中国的现代化问题的实质与逻辑时,中国社会迎来了更为复杂的发展境遇。“时空压缩”式的改革开放进程使中国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几何式发展;伴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中国也遭遇了一个“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同时出现,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思潮同时交织地存在的遭遇。
 
  现代性问题的产生和出现源于西方,在处理中国的现代性问题时,我们必然会参考西方现代性问题的解决路径,而不同的学者也参照西方学者的思想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模式:一种主张继续“五四”以来一直倡导的以“工业化”、“市场化”、“科学”、“民主”为标识的韦伯式经典现代性模式;第二种主张直接导人后现代模式,通过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抑或创新社会等途径实现跨越;第三种主张以吉登斯、贝克、哈贝马斯和鲍曼等人主张的或“流动的”、“反思的”现代性模式为准绳,走“第二次现代性”道路。5
 
  但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我国现代性问题的解决,不能简单嫁接西方的理论,更要从我国的社会现实出发,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出发。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直是探索中国现代性问题重要的理论场域。6有的学者认为,中国通过马克思主义确立并获得现代性的资格与身份,完成了中国的个人的群体性启蒙和民族意识的现代性启蒙;有的学者认为,在马克思现代性视域中,以超越现代性地平线的后现代向度来引领、改造的现代性,构成新现代性。
 
  现代性是人的生存状态的一种表征,是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与超越。生成属于我们自己的当代中国哲学,必然深深根植于与中国社会发展超越的过程,直面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所遭遇的艰难与曲折,解读中国现代性问题的逻辑与困境,找寻当下社会现代化转型的方式与出路。
 
  其次,构建当代中国哲学,要放眼中西马哲学关系问题的理论视域。
 
  中国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哲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当代中国正处于复杂的现代化进程与艰难的文化转型的过程之中,中西马哲学的交流与对话、碰撞与转型也在不断发生。这样的现实情况既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也对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漫长的古代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哲学一直闪耀着其智慧之光,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根本性的影响。直至近代,由于中华民族受到战争的侵略,民族观念、民族自信心与自尊心也受到重创,导致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衰落。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哲学一直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处于“存”与“废”的无休止的争论中。直至当代出现了中国传统哲学复兴的气象与机遇。在经历了民族哲学遭受否定、批判的历史遭遇之后、在西方哲学思潮冲击与主导的当下,传统哲学的生存发展应走怎样的道路?这是中国传统哲学面临的首要问题。
 
  西方哲学,则是沉淀于西方历史现实之中所形成的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哲学传统。它起源于古希腊对世界的思考和智慧的向往,其传统哲学又在黑格尔庞大的逻辑概念体系中走向了“终结”。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依附于神学成为神学的婢女;也在庞大严密的知识论体系下孕育了科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西方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折点,它终结了传统西方哲学,开启现代哲学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的哲学变革,从根本上说,是其哲学思维方式的转变,由传统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转向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由追求完善圆满的客观本地转向到关切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
 
  正是因为中西马哲学的不同哲学性质、不同的哲学形态、不同的理论特征、不同的理论问题,使得中西马哲学成为了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的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视域。在全球一体化的当下,我们应正视各种的哲学思潮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也需要在中西马哲学这个广阔的理论视域中借鉴具有重大意义价值的思想成果,关注不同形态哲学所搭建的社会景观,剖析中国问题,反思思想自我,生成中国当代哲学。在这一视域下,世界发展和人类发展的问题能够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人性观念等得到更加立体、丰富的回答。
 
  近些年来,国内学者为中西马的对话与通融也做出了许多探索与尝试。我们不妨用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的表述表达我们的期 待:“西洋哲学及其方法己输人到了中国,人们虽一时不免为西洋哲学所震眩而低伏,但需要新哲学的呼声已可以听到,我们期待着这样一个可以媲美先秦的哲学灿烂的情形之到来。”
 
  第二,构建当代的中国哲学,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作为切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二十世纪初传人中国以来,和中国发展的命运紧密相连。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实践和国家建设发展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不断总结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同时,作为中国哲学的主要思潮之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参与创造中国哲学的现代形态与现代传统,进入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在中国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形态。
 
  汤一介先生曾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虽属西方哲学,但近一个世纪以来它在中国发生着特殊的重大影响,这是谁都承认的。中国当代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要把它中国化,解决中国哲学和中国社会的问题,并能和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对话,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中国哲学的因素,以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人类做出贡献。9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概念的理解,学者各有不同意见,而我们更赞同这样的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变成中国的东西,创造既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本质又具有中国的内容和形式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来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这一问题作为构建我们时代哲学的切人点,能够对时代哲学的理论根基做更好的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理论,是我们创造当代中国哲学的理论基础;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与中华民族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相契合,自觉地融合中国文化,在人性的生成和发展的层面真正内化于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完善中国人的发展,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勾勒中国的未来,建构中国人的精神自我。由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是不断变化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要要随时代、实践、各门科学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当代哲学在此进程中生成完善。
 
  三、在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通融中生成我们的时代哲学
 
  当代中国哲学的理论创新必然面对两个传统,中国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而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通融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两者的通融是建构我们时代哲学的根本途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是一个民族是其所是的根据一个国家若缺失了属于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那么久等于隔断了历史,埋葬了传统,失去了根基。在谈论:我们的时代哲学时,我们不能回避溶于我们血液作为人性根基的传统文化,更应看到,传统哲学肩负着中华民族实现的复兴的历史使命,也是走向独立、自强、屹立于世界的内在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中国的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推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当代的范式转换,破活了传统哲学作为思想资源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人追求幸福、理想生活的最优选择。马克思洞见了工业革命的巨大生产力使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而对资本主义和资本逻辑的批判使得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反思当下,改变现实的批判性力量,追求更好的生活。
 
  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融,归根结底在于“人”。“哲学的奥秘在于人”,两种哲学形态对于人性的发展、现实的人的生存、人的命运与未来有着相同的关切。11中国传统哲学关切人的道德生活、德性依据,与生存世界的和谐一体,寻求“安身立命之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哲学的目光从“天国”转向“人间”,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解读人类的生活实践,关切人性的生成与超越,构建未来世界历史的发展。我们时代的哲学,正需要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融,去提出我们自己的问题和境遇,表达我们自己的期望与追求,探索自己生存与发展的道理,不断发展、突破、超越。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通融中生成的我们的时代哲学,将在中国人的生存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作为“中国之道”的巨大现实力量。
 
                                                                                                                          李瀛霓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哲学学院)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