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信息科技类 > 计算机应用论文 > 正文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教学模式的探讨

来源:UC论文网2016-06-27 14:24

摘要: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能力素质差异较大,导致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情况也参差不齐,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的,绝大多数院校都设立了这一课程。但是,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的多样化特性,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应采取何种教学模式已成为高职院校里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教学的关键。分层教学逐渐应用于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本文对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分层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原因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来源不同,导致学生的起点差异较大。再加上学生个人因素或家庭、社会因素的影响,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的学习态度也各不相同。参差不齐的学生质量给教学目标的实现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学生自身素质存在差异。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其自身特有的素质。例如,文科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理解能力,理科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种情况往往导致听课效果各不相同。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分层教学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学习起点不统一的问题,切实做到了因材施教。弹性较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使得整体教学达到了一个动态的平衡,促使高职院校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的教学出现了明显的层次化、阶段化、个性化’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
 
  多层教学使得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了整体的教学效率,促进了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升了其对于计算机技能的掌握能力。分层教学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学生分层
 
  教师要事先考察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掌握能力,在教学之初,就根据各自对于计算机的掌握情况进行初步的学生分层。分层过程中,教师要切实考虑学生意愿,注重分层的科学合理性。
 
  (二)分层教学
 
  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特性,教师对于各个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过程都进行初步分层。备课之初就应根据整体教学大纲,参照学生自身情况,制定多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初步设计出各个层次教学内容的数量、范围、深度和难度。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均衡各层次之间学生的学习状况,缩小各层次之间的差异,使其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实现共同发展。教师一定要切实考虑到每一个步骤的具体操作,实现学生总体学习质量的提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的不同情况进行各方面的调整,确保达到分层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分层评价
 
  课程结果评价过程中也要注意分层评价。充分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具体评价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特殊性、针对性、鼓励性。通过不同层次的评价,学生会产生一定的竞争意识,还可以激发他们对于该项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分层教学的最优效果。
 
  (四)分层引导
 
  在高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互动式教学尤为重要。无论是在计算机的理论知识还是操作实践上,教师都应在互动式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尊重。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而引导法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对高职院校的学生采取分层教学模式,有助于他们重视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充分激发其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分层教学模式还可以适应多种类似的教学情况,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薛慧君,旭日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