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安全教育论文 > 正文

深化对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来源:UC论文网2017-01-02 10:06

摘要:

深化对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安全是其他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安全保卫部门、学生部门、心理咨询部门等相关部门以多种形式针对全

深化对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安全是其他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安全保卫部门、学生部门、心理咨询部门等相关部门以多种形式针对全体学生开展的,旨在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技能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宣传教育活动。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但实际上,当前仍然有不少高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只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或者流于形式和走过场。近年来,由于学生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知识不足、防范技能欠缺以及心理疾患而屡屡导致事故的惨痛教训,这对高校安全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高校教育者、管理人员及高校学生事务研究者应该充分关注,并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安全教育。
 
一、深化对高校学生安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一)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教育事业的根本目的是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要求。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也包括安全素质。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认识、以及安全行为和相应的心理状态。安全素质是大学生成长、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开展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
 
(二)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校园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校园与社会已经密不可分。影响高校校园安全环境和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和心理健康的因素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而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安全意识薄弱、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安全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使大学校园和大学生成为各类案件、事故的高发地和易受侵害群体,有些教训非常惨痛,如2008年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火灾事件等;同时大学生的违法犯罪现象也时有发生。大学生安全意识薄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发展,并已成为影响校园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隐患之一,这对高校校园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挑战。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
 
(三}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是履行学校法定义务、依法治校的重要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有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也都明确规定学校应把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列入教育内容。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规定,高校对在校学生负有安全保障义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安全素质,既是保护大学生免受非法侵害的有效手段之同时又是依法治校、履行学校法定义务的重要体现。
 
二、当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应关注的重点内容
 
(一)法律法规知识和法治思想教育
 
从当前校园安全管理实践来看,大学生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法治思想明显缺乏。在一些交通事故中,一些大学生对道路交通法规不清楚或者明知故犯,这导致他们在遭遇交通事故时,往往不但自身受到损失,而且要承担主要责任。此外,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屡有发生,近期上海某高校学生因琐事投毒谋杀室友案、南京某高校学生刺死同学案等触目惊心。此外,“中国式过马路”群体中不乏大学生的身影,2012年北京某高校一研究生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想,势在必行。对大学生进行法律法规教育,主要是法律基础知识以及遵纪守法、依法行事的教育,可以通过举行模拟法庭辩论等形式增强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通过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安全素质。
 
(二)心理健康和心理安全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愈突出,因学习压力、就业竞争、经济困难、精神疾病、情感挫折导致心理障碍而自杀自残的案例增多。据一项针对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异常或心理障碍的约有22.8%,存在抑郁症状的约14%,存在焦虑症状的约17%,存在敌对情绪的约12%。3]而北京16所大学联合调查数据表明,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大学生身心疾病和导致休学、退学、离家、离校、死亡、犯罪的比例高达64%。4]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安全教育刻不容缓。高校心理健康和心理安全教育首先应包括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包括对大学生开展入学适应教育、人际交往教育、性教育、挫折教育、以及基本的心理学和心理卫生常识;其次是心理干预与心理救助,积极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适时开展心理干预和心理救助,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防盗防火防诈骗等常规安全知识教育
 
当前,我国的教育多以文化知识为主,加之社会普遍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导致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安全常识缺乏,人身财产安全不时受到不法侵害,交通事故、溺亡事故、火灾事故等多有发生。例如,2012年2月在北京市某区破获的一起高校系列盗窃案中,犯罪嫌疑人李某利用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这一弱点,在该区11所高校盗窃作案25起,窃得笔记本电脑58台,案件造成经济损失约20万元;前文所提到的上海商学院火灾事故也是由于学生使用违章电器所引发。发案情况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薄弱是导致案件、事故多发的重要诱因。对大学生进行人身财产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教育是减少和避免此类案件、事故发生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人身财产安全教育应包括财物保管、防盗知识,人际交往常识,防护知识和简单自卫术,自然灾害与自救知识等;交通安全教育应包括基本交通规范、遇到交通事故的处理应对常识等;消防安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安全用电、用火,灭火设备的使用,火场逃生的技巧,发现火灾事故的应对等。
 
(四)网络及信息安全教育
 
据国家互联网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网民人数已达5.13亿人,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达3.35亿。目前,高校校园互联网普及率为100%,学生手机使用率达到100%。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在校大学生78%以上的信息来源于互联网。5同时,网络犯罪、网络欺诈,大学生沉溺网络、在网上言行不当也逐渐成为高校校园突出的问题。个人的信息通过网络被传播泄露、个人电脑遭遇病毒或攻击、个人的网络账号被盗等事件频繁发生,而少数大学生网络失德现象也屡见不鲜。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教育已是当务之急。网络及信息安全教育应做好以下两方面:—是教育大学生识别网路欺诈等犯罪活动,保护人身财产安全;二是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宣传教育,规范大学生网络言行,不搞网络黑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守网络道德,不登录低级趣味网站,不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
 
三、当前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高校提高了安全教育重要性认识,增设了安全教育讲座,组织疏散逃生演练等,并通过推进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计入学分等措施,推动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不过安全教育的实效性还亟待提高。目前高校安全教育大多还是采取面授讲课、展板、横幅等传统方式,实践演练和互动体验等环节所占比例不高,教育内容陈旧枯燥,缺乏吸引力。当前高校学生安全事件的时常发生更是说明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还不够理想。
 
(二)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贴近实际,提高针对性。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应该贴近学生校园和社会生活的实际。传统的安全教育模式由于轻操练、重说教,形式和内容与现实脱节等原因,越来越不被大学生所接受,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把安全教育与学生校园和社会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注重学生参与,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成为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然选择。如清华大学针对理工科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科研中实验环节多、许多实验本身就存在风险、个别院系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等情况,从2004年开始,学校保卫处、研究生院和相关院系联合开设研究生“实验室安全”必修课程,并计入学分,授课内容涵盖了消防常识、逃生演练、化学危险品使用、电气火灾的预防等。该课程2007年开始列为全校研究生选修课,很受欢迎。如上海海事大学2012年拍摄了“让安全飞”的宣传片,宣传片中对学生们身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形象生动地展示,并通过学校广场屏幕、食堂电视、网络媒体等播放,这种贴近生活的新颖形式吸引了学生的参与,也很好地教育了学生们要时刻注意安全问题。
 
2.反复宣讲和演练,保证经常性。学生培养具有周期流动性特点,即每年都有一批毕业生离校,同时又有新的一批学生报到补充进来。与其他学科专业教育一样,安全教育同样面临着送老生迎新生的问题。因此,每年都要对安全知识相对薄弱的低年级学生加强教育,同时还要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再教育。许多高校精心制作了以新生为对象的安全教育手册,配合进行新生安全教育,并通过每年的校园安全宣传周、宣传月以及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疏散演习演练等活动的开展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反复演练,使学生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及自救的知识与能力。
 
3.以生为主,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安全知识属于应急知识范畴,是一种人们在非紧急情况下通常不会主动学习的知识。因此直以来,学生对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被动接受较多,主动学习较少,这也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美国着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发现并提出的学习金字塔效率理论表明了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者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越高即主动性越强,其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即真正掌握的东西越多。因此,为了改变安全教育的这一现状,需要调动大学生自己学习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安全教育的实效。
 
4.积极运用网络媒体手段,体现时代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交网络、微博等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进行的“2012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报告”称,中国年轻人遇事更相信微博。在微博用户当中,44.4%的人更相信微博上的信息,比信任新闻联播的38.7%略高。微博、社交网络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传播、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不能忽视对网络媒体手段的运用。我们应该积极运用社交网络、微博等网络媒体,用贴近大学生的语言习惯发布、传播安全教育的相关知识、内容。2012年在高校新生入学之际,北京大学一名研究生撰写了《那些北大周围的骗子们一写给新生的防范指南》放到人人网上,其中总结了9种骗术,提醒广大新生注意防范,在短时间引发上千学生关注,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9]5.构建并不断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注重系统性。安全教育内容涵盖面很广,包括治安、交通、消防、保密、法律法规、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如果说学科专业教育是掌握一门知识和技能、成就事业的基础,那么安全教育则是学业和事业成功的前提,是每位大学生受用终生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安全教育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教育的水平和效果。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安全教育普遍受重视不够,没有建立起系统、完整的教材体系和专业、稳定的教师队伍,教学内容和形式与实际脱节等问题突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首要任务是构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体系,并将其纳入大学生在校教育体系之中统一规划和实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四、引入安全教育评估,着力提高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质量及实效性
 
(一)评估是安全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
 
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应包括教育目标的制定、教育活动的实施、教育评估的进行以及通过评估的信息反馈对其他环节的改进等环节,而这些环节应该构成一个闭合循环的过程。评估以改进为目的,通过准确评价教育的效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提高教育效果提供可靠的依据。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活动必须重视评估环节。
 
(二)构建安全教育质量保证及实效性评估体系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评估必须坚持科学性、可测性、全面性、动态性的原则,力图使评估真实、准确地反映安全教育的实施效果。安全教育评估既要评估安全教育活动的过程是否科学,如通过问卷调查、询问学生等方式了解教育方法、宣传手段是否为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内容是否符合同学的实际需求等;更要通过实际演练,对学生掌握安全知识与技能的程度等指标进行评估。如组织学生参与消防应急演练等,检验大学生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在火灾中的安全逃生技能、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等。
 
(三)安全教育评估应注意的问题
 
安全教育评估的目的是通过评估修正问题,提高教育的质量及实效性。评估的方法、指标、具体操作都应该围绕这个中心。安全教育评估不论指标设置还是评估方法,都要注意检验大学生应对安全问题的知识和能力,检验安全教育活动是否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安全素质。除此之外,安全教育的评估必须注重评估的信度与效度,更应重视对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制度、程序、人员、管理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评估,以提高管理组织水平,完善安全教育方法,优化人员、资源配置。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意义重大,应该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足够重视并予以加强。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应该从实际从发,改进和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和实施方法,重视安全教育的评估,着力构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体系,以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
 
作者:韩标 刘再起 黄学永(清华大学保卫处,北京100084)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