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信息科技类 > 计算机信息管理论文 > 正文

分析如何建构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教学模式

来源:UC论文网2017-01-04 11:20

摘要:

分析如何建构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教学模式 一、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能够在各个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处理、信息检索、数据库开发与维

分析如何建构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的教学模式
 
一、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
 
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的,能够在各个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处理、信息检索、数据库开发与维护、各种软件管理系统开发、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日常维护、计算机网络建设与管理、图形图像制作等相关工作的人才。高职院校应寻找新的突破来解决这一教学根本性问题,形成科学规范、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1.培养目标模糊。以往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很模糊,对专业内容和专业范围见解不一,导致培养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教学设计不合理。
 
2.课程设置重叠。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计算机软件专业相似,不具有动态性和开放性;必修课程多,选修课程少,限制了学生的发展和专长竞争力的形成;实践环节设置薄弱,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技能的提高。
 
3.师资力量不足。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师基本上都从事计算机应用方向,缺乏将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和相关管理知识有机整合到一起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单一地讲授计算机的相关知识,管理知识往往需要另外的教师讲解,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独立,学生所学知识之间也是相互独立的。
 
二、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特色教学模式建构
 
1.创建特色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树立工学结合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以企业的用人需求为依据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且能够直接参与整个调研、组织和实施过程。培养目标应该具备以下特点:第一,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第二,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设置,以工学结合为依托,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设置直接面向企业用人需求、偏向于实训的课程;第三,形成与职业能力相关的知识链,侧重于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第四,多证书的培养。
 
2.采用“项目化”教学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要求课程的设置体系与岗位群相匹配,实现教学理论与工作实践相统一,为学生提供能够参与整个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和工作角色转变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提前预习的方式了解简单的理论知识,教师重点讲解重难点知识,学生最后完成整个项目报告,来模拟整个工作的过程。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如下:讲课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课程课件、教学的任务书、与实践相关的案例;授课开始后,教师布置工作任务单,学生完成角色的分配,在给定的案例中,掌握预习的基本知识,在模拟工作的过程中进行讨论,讨论后没有结果的由教师统一讲解,形成知识连线;每个工作步骤都有相应的工作成果来进行展示,通过评价表来进行评价,由教师给出评论和总结,最终以项目报告的形式完成一个工作过程。课后教师给出与本次课程相类似的案例,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完成,学生能够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时间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比赛促教学。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既能促进教学,也能促进学习,使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实际的锻炼。技能大赛项目都是由行业专家通过对职业岗位的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设置的,让学生更进一步地接触企业的用人需求和岗位能力;也可以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来细化专业方向,使专业课程的设置更接近企业需求。从另一角度来说,技能大赛涉及知识面比较广,不仅需要更专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一方面,通过各种技能大赛的磨炼,学生不但经受了实践能力的锻炼,也会得到相关的技能大赛的证书,使将来的就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技能大赛的同时,自身教学水平和专业技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4.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学生有良好的专业水平、职业素质的前提是教师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一线的工作经验。大部分教师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去企业参与一线的工作,不了解当前企业的工作岗位到底需要哪些专业知识和能力,无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教一学一做”的过程。培养既有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有企业需要的“技师”的实践能力的'学ff教育“双师型”教师,是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的工作。因此,应该委派相关的专业教师进行下厂实践锻炼,掌握第一手资料。同时在师资结构上进行不断的调整,使之整体结构趋于合理,职称结构不断优化,学历结构得到改善。
 
另一方面,聘请企业一线工作人员来为学生教授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采用智力引进的方式,聘请一线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提高实习指导环节的水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各项专业技能。同时,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能够为学生提供企业需要的人才所具备怎样的能力和相关的企业文化,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到真正的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职业目标,让学生在就业时具有竞争力。
 
5.加强培训实习环节。由于在平时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各门课程之间缺少相互的联系和衔接,使学生对本专业培养目标的认识仅限于对课程的认知,大部分学生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是特别了解。综合实训也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实践教学最终端的一个环节。综合实训能够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需求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进入社会的平台。综合实训是一项能够模拟社会工作岗位的实战性训练,通过综合实训的模拟练习和训练能够缩短理论与实践、书本与技能的距离,使学生对将来所面对的行业和所从事的职业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从学生的身份转换成职业者做好准备。综合实训能帮助学生进行个人能力的初步定位,帮助学生以正确看待企业用人需求。综合实训的设置在体现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突出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必须体现出本专业学生所特有的职业技能。综合实训的合理设置主要是从学生应掌握的技能角度出发,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特点来设置内容,系统化、模块化地设置一个综合的课程实训方案,让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亲自经历整个模拟的工作过程,让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专业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和技能,由浅入深,采用任务驱动的、逻辑性强的实训内容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在每个综合实训后附加两个拓展内容的强化练习,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的训练。综合实训的能力,最能体现一个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失败中不断地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郑茵(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信息管理与计算机应用)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