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信息科技类 > 计算机应用论文 > 正文

改进计算机应用教学的评价体系

来源:UC论文网2017-01-07 10:37

摘要:

改进计算机应用教学的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体系大致分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三个层次。计算机应用的教学目标是面向专业,为

     改进计算机应用教学的评价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体系大致分为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三个层次。计算机应用的教学目标是面向专业,为各专业的应用服务的。较前二个教学层次而言,它明显地带有学科的交叉性、实用性。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改革,虽说在这个层次的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由于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更新,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交叉、互相结合已突显出来,如何培养学生适应学科发展和适应广阔应用面的能力,是计算机应用教学应重视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进一步搞好计算机应用层次教学的几点看法。
  
  1更新教学模式
  
  1.1走出“传授型教学”,进入“研究型教学”,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传统的教学法(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仍占有相当的地位。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基本上只对教材和教案负责,尽管越来越多的学校采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手段,但还是教师满堂灌、学生疲倦地听与抄的单一传授型教学模式,课堂较死板、沉闷,教与学缺乏活力。而当今社会,信息发达,互联网已经成了年轻学子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重要来源,他们思想活跃,求新意识强,已不满足于教材以及教师在课堂灌输的那些知识,迫切希望自己能融入这个社会,跟上时代的步伐。形势迫使我们必须走出“传授型教学”,转向“研究型教学”。
  
  在“研究型教学”模式中,教师自身要通过强化科研、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途径广采博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并从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于给定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不仅通过老师讲,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教师的作用不再只是讲授,而应对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进行计划、指导、组织、协调,成为资源的提供者、教学的管理者、教学的设计者、学生的伙伴等多种角色,使“教”与“学”和谐而具活力。
  
  1.2引入任务教学法
  
  对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教师往往习惯于先原理(是什么和为什么),后方法(怎么做),再应用(做什么)的传统教学法。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开始学习原理、方法时,由于目标不明确,加之原理常常是抽象的,甚至是枯燥无味的,很难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习效果往往也就无法保证,直到最后应用时,方知前面学的知识重要。若在计算机应用的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引入与传统教学法相反的任务教学法,即先任务或应用、后方法、再原理的模式,首先强调教学的目标性和应用性,由目标任务引出方法,再探讨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由于任务在一开始时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因此这种以任务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过程的方法,更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2强化实践(实验、实习)环节
  
  良好的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个性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些主、客观的因素,不少院校计算机应用实验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上,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去操作。这种实验由于是以验证单科课程理论为主,因而知识面有限,加之实验时数少,且以教师指导为主,学生的潜能得不到挖掘与施展。为此,必须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体验实验的全过程,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强化综合性、设计性以及工程应用二个层次的实验培养。要给学生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条件,为那些可能脱颖而出的学生提供机会。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将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题目要有代表性、实用性、综合性、前沿性及可操作性。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应用是较高层次的实践,可以在高年级较优秀的学生中以课题小组的形式实施,实践内容应直接与科研、市场接轨,进入企业的横向项目,以实际的课题进行真刀真枪的训练,让学生精通某些平台及软、硬件开发技术的方法、手段,重点培养他们的国际化、工程化、规范化的技术素质及沟通能力、团体工作能力。
  
  3抓紧教材建设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而计算机教学又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过程,因而,计算机的教材、参考书对于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来说显得滞后。而计算机教材对于教学又是基本的、必须的,内容就应该及时更新。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按照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及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与趋势,组织有关的专家进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材编审工作,及时做好优秀教材的出版工作,确保教材的基础性、实用性与前沿性。特别是要及时引入国际上最新的原版计算机教材,让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尽快走进课堂。
  
  4改进教学评价体系
  
  目前,不少高校评价体系片面,评价一个学生的水平及知识掌握的程度往往凭二次试卷(期中、期末),背笔记考笔记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种考试背景下,学生被引导得只习惯于在固定的框架中思考问题,缺乏自主判断、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
  
  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光是掌握本课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去分析、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背得好、考得好,不一定用得好,这种不联系实际、死记硬背的考试方式一定要改进,建立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结合的立体多维评价体系,激励学生探索真理,锻炼能力。具体操作可采取削弱笔试分,加重能力分,总成绩用累计求和法:
  
  ① 课程末,安排1"2个课程设计任务,占30%;
  
  ② 课程教学中,适当地提出一些有难度的分析题,在教师的组织下,以小组形式讨论,阐述设计思想、设计方案,并予以实现,占20%;
  
        ③期中、期末的笔试要进一步加强和完 善试题库,应实行教考分离;还可以建立网上在线测试系统,自动生成试卷,保证考试成绩的公平性。
  
  5专业教师担任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
  
  计算机应用教学要强调与专业的融合,例如用VisualFoxPro开发一个财务管理系统,开发人员不但要掌握计算机本身的软件工程、数据库知识和VisualFoxPro环境下的开发方法,还得熟悉相关的财务制度、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折旧等方面的财务知识;又如计算机对工业现场的过程控制,其控制过程常涉及到数学、物理、机械、自动化等学科。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无疑,教师的引导是很关键的,只有教师的高素质才会有学生的高素质。这意味着从事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教师,不光要掌握计算机本身的知识,还得懂得其它行业的知识。目前,计算机应用教学的任务不少是由学计算机出身的教师承担,他们在计算机专业方面是行家,但在其他专业方面则力不从心,容易导致教学只注重计算机学科的知识,难以保证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这些计算机应用课程应由专业教师担任,他们能较好地找到计算机在专业应用方面的切入点,更好地开展计算机在各专业中的应用教学,并根据专业需求设置课程,有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
  
  6结语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教学,涉及到高校非计算机各专业,专业方向多,授课对象广,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只有不断开拓进取,不断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上一个新台阶。
  
  作者:朱家驹,王月姣(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