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 > 正文

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育重点

来源:UC论文网2017-01-12 10:45

摘要:

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育重点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与传统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素质教育方面有哪些鲜明

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育重点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哪些素质?与传统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相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素质教育方面有哪些鲜明特色?基于这样一个思路,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我校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一步明确了“立足地方、面向社会、突出应用、强化能力、提高素质、办出特色”的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目标:以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为出发点,努力形成与国际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结构。
 
那么,如何构建一个既顺应时代发展、又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呢?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定,即:人才培养模式=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本文着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能力及知识结构进行研究。
 
一、教学计划的修订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
 
专业教学计划是培养塑造人才的具体规划,它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鉴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兼有对外经济贸易与跨国企业管理两重特征,按专业方向可以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为三个方向:(1)对外经济贸易理论研究人才;(2)对外商品贸易人才;(3)对外服务贸易人才。这种定位有别于重点高校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和高职高专培养“职业型人才”的模式,有利于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鲜明教学特色。
 
传统教学计划的设置存在明显的缺陷:()知识分割过细,有些专业口径狭窄;(2)课程内容陈旧,没有顺应时代的变迁,很少涉及学科发展前沿的东西;(3)课程过于求同,忽视求异思维,忽视个性的培养,其结果是学校无特色,学生无特长,不利于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的成长;(4)实践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较差;(5)课程结构不当:专业课比例过大,而对基础课的重视不够,必修课过多,选修课较少,重课堂教学而轻活动课程。
 
根据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培养轻社会需求的落后现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该率先走出传统高校的象牙塔式的教育模式,制定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适应型人才的目标,探索全新的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以,按照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培养目标除了统称为“应用型专门人才”外,其内涵还应集中体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上。在重新修订专业教学计划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把提高学生科学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在这种思路指导下,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单一规格转变为“合格+特长”,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上实现两个发展,即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做学问、做事和做人的协调发展。在教学计划修订后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理顺几个关系:
 
第一,在知识与能力、素质的关系上,知识是手段,提高素质和培养能力是目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本来就是一个整体知识处于表层,它是能力和素质的基础:能力属于里层,它是在掌握一定知识之后经过培养而成:至于素质,通常由知识和能力的内化及升华而成,作为内核,它涵盖了当今做人不可缺少的心理、情感、意志、道德、态度、人格、个性和价值观等,并与知识和能力相互促进,且有机发展,从而为实现人才的培养目标创造条件。
 
第二、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教学的关系上,既体现基础性,又反映专业性,同时使学生具备接受继续教育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中,既要保留培养基础理论研究人才的传统课程,又要増加一些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使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从事经济调查、分析、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工作能力,以有利于人才的分流培养。
 
第三、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上,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应用。在确保基础理论必要和够用的前提下,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増加内容的实务性与操作实践性的比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第四、在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关系上,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合理安排实践教学的课内外学时数比例,特别是将第二课堂纳入培养计划,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用课内和课外两方面的综合评价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构建了课外创新实践环节,要求学生至少利用两个暑假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将学期内的实践教学安排在期末,从而在时间上保证了有一个较完整的实践周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五、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于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的落后,教师在传授知识、学生在接受知识上所用的时间占了整个教学时间的绝大部分,师生都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创造性的交互教学。在以学生发展为本位观念的指导下,教师应注重精讲,为学生留下多练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关系。
 
第六、在学与考的关系上,建立素质教育的督导评估体系,改革考试评估方法。转变“唯卷唯分”观念,注重学习过程和创造性成果。
 
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通过教学,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主要载体,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正确处理好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三者的关系,这就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为此,基于“保基础、宽专业、重实践、强能力、高素质”的十五字方针,本专业向学生提出了明确的一专(专业知识宽厚)、二会(外语会话能力、计算机网络操作能力熟练)、三有(道德素养完善、文化底蕴充实、一定的社交能力)、四优(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工作能力、有国际视野、有创新能力)的学习目标。
 
二、课程体系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
 
21世纪的教育更加注重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和社会需求,实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真正结合,深化课程教学体系的改革和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
 
课程体系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将相互联系、衔接的课程组织成有机的整体并由此设置了六大教学模块,即通识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堂教学的课程体系中,通识基础课是指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都应选择学习的必修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的知识面,以处理好人的发展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而且能够在思想道德、审美情操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在这一方面,国家教育部己经有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各高校可选择的空间不大。
 
课程体系的第二个模块是学科基础课。所谓的学科基础课,也即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所特有的基础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在通识基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它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的铺垫和准备,关于这部分课程国家教育部己有定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经济学、统计学,主要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理论、国际贸易实务、会计学、统计学、财政学、管理学和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此外,工具性课程如英语、数学、计算机相关课程的设置,它的多少与深浅不仅决定着学生学业纵深发展的潜力,也决定着他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和发展前途。
 
课程体系的第三个模块是专业必修课。所谓专业必修课,是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特有的、在自己特定领域和学科向纵深发展的专业化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和知识深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学生的专业特色,使其成为通专结合的复合性人才。主要包括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技术贸易、国际结算、市场营销学、商务谈判技巧和电子商务及应用等课程。
 
课程体系的第四个模块是专业选修课。所谓的专业选修课,是指学生在专业课程的范围内,在保证一定的课程数量和学时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自由选择的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学完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专业上继续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在新学科、新领域、新知识、新动态等方面向学科前沿靠近,为毕业论文和毕业后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做最后的准备。包括企业战略管理、国际投资学、国际税收等十门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交融、动手与动脑相协调的实践性教学过程。为适应21世纪科技革命的需要,高等院校在实施素质教育、合理调整知识结构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实施上狠下功夫。实践性强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一大特点,所以需要科学地建立并运作校内模拟实践训练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在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专业课教学模式下,学生缺少对实际工作的体验,对相关的理论知识难以融会贯通,并且在完成学业后,也难以适应快节奏、多变化的社会工作。本专业由此引进“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项目,通过一个国际贸易模拟训练平台,使学生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切身体会贸易全过程,并结合专业联系的外贸、海关、商检等单位的实地见习,使学生増强实践操作能力,使其知识向能力转化。
 
在课程设置上,简化了专业设置,拓宽了专业面,控制总课时和周课时,宽口径专业下设置柔性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与专业有关的前沿课程与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为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而安排了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尤其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弱化毕业论文决定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份量。
 
三、课堂教学方式多样化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许多发达国家的人才培养经验表明,培养人的继续发展能力、学习能力、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迅速反应能力、新知识的及时吸取能力、以及知识的更新和创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日本大学生能力结构目标体系中,有1/3是应用能力,并且有具体要求,主要是培养大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交流表达能力、设计计算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等。为此,在我国21世纪初人才能力结构中,必须要把应用能力作为一个主要目标,针对目前教学环节中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创造开放式教育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多元化将使课程教学丰富多彩,不可能有什么固定的程式。
 
美国课程专家多尔说的一句话非常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平等者中的首席。目前在教学环节中还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教师教育观念落后、考试评价体系亟需改革等。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除了考虑师资的群体结构和个体素质结构是否合理、是否优化以外,教师能否认同并掌握新的高等教育质量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这首先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即:①从“传道”者转向获知的引路人:②从“解惑”者转向生惑的启发人:③从“授业”者转向创业的指导人。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大力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使教学方式与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与时俱进,从而带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探究性,营造适合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的学习环境。
 
1.建立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实验室。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学生可以在较短的实习期内,以较饱满的学习热情,通过仿真、互动的国际商务平台,学会用英文正确拟写外贸函电,填制单证,系统、规范地掌握进出口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
 
2.举办WTO讲座。学生可以通过高级教师的专题讲座,掌握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挑战与机遇、风险与防范,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工作。很明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至5年过渡期结束后,熟悉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备解决贸易争端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将成为应对市场冲击、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3.推广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读写议”教学法,引导和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借助信息网络平台,运用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现代化教育手段,不但可以提供动态、丰富的资讯,更可以使教材生动具体,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増加课堂信息量,还可开设BBS讨论区,加强老师与学生的课后交流,实现交互式教学。
 
4.注重数理统计学的运用。专业课程定性讲授、定量描述,使学生学会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社会需要应用型人才。21世纪是充满发展、变化和机遇的极具活力的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各部门对外围知识相当广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较高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将会大量需求。这种四位一体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是未来产业开发的中坚,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模式的主流。
 
作者:戴瑾(江汉大学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