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学术论文范文10篇赏析参考

来源:UC论文网2017-11-03 16:23

摘要:

 高等学校学术道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在我国,200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发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2006年颁布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2009年颁布了《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2013年发布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强调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之中,制约和规范高校学术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2]

  第一篇:高校期刊编辑参与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对策性思考


  1引言

  高等学校学术道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1],在我国,2002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年发布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2006年颁布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一步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意见》,2009年颁布了《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2013年发布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强调把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纳入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教育教学之中,制约和规范高校学术道德教育和学风建设[2]。尽管有关部门和高校加大了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制度建设的步伐,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管理规定和规范,但是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等学术道德失范行为在我国高校并没有销声匿迹[3],现在论文的直接抄袭比较少,大多采用各种隐蔽的方法,不易被发现,如采用拼接发表、转换发表、虚假标注、一稿多投、伪造数据等,这种现象仍令人堪忧[4]。教育部和高校都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大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和学术研究活动[1]。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未来学术研究领域的主要承担者[5]。在大学生科研创新和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高校进一步研究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觉遵循学术道德规范仍是一个重要课题。


  2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现状

  大学生入学之初,怀着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渴求,并不知道“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是什么[6],这就需要高校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在培养大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然而,高校教育在“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学术道德教育等问题。


  2.1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没有很好地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中把“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做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要以“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高校在新生入校之后,一年级一般都安排《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这是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思想教育的良好开端,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学术道德教育并提高大学生学术道德意识的时机。在这门课程中有许多内容都可以将学术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尤其是“树立科学的学习观”、“加强科技道德修养”等内容。然而,由于教师自身对学术道德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很好地去研究目前大学生学术道德缺失的类型、原因及案例,在教学中鲜见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从而失去了一次有益的学术道德教育的良机[7]。


  2.2专业教育与学术道德教育相脱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高校工作的重点放在规模和层次上。近年来,高校构建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并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改革中,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因此,课程论文、课程实验等以动手能力为主要考核项目的考核方式不断推出,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学科竞赛等方面的实践性环节课程更加重视,这些改革措施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校管理部门和教师注重学生的成绩和科研成果,忽视了对学生学术道德教育[8],所以也带来了学术道德失范的问题。由于教师所带的学生人数多,批阅课程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或实验实习报告的工作量很大,难免出现批改不认真或不批改就给个成绩的情况,至于学生课程论文是否是抄袭、实验数据是否是编造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在科研训练、创新教育、各种学科竞赛等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多为分组进行训练,而每组学生是否都真正参与其中,是否存在挂名现象等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学术道德教育没有融入其中,导致学生为完成任务取得成绩而“失信”为之,久而久之,大学生对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没有足够的认识,学术不端行为便屡见不鲜,从而影响了高校的学风建设。


  2.3管理制度的缺失

  学生入校后接触到的第一本管理制度就是学生手册,而在高校学生手册中很难见到有关学术规范和学生道德教育的规章制度。在学生手册中一般可以看到两个学生关心的内容,即转专业规定和学位授予规定,在这两个规定中一般有给予学生特殊的通道,即“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相关专业论文者”,可转入到相关专业学习,或也可取得相关专业学位。这种制度的设计有其积极的一面,但这种政策如果没有相应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来约束,就会引发写作论文、买卖论文、挂名论文等不良的行为,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高校要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制度建設,并将其纳入到学生手册中进行宣传教育。


  3高校期刊编辑参与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的建议

  高校期刊作为传播先进学术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期刊编辑长期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对防范学术道德失范有着实践工作经验,可以在学术道德教育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1宣传教育作用

  高校期刊的稿件来源主要是依托教师和学生这个群体,期刊网站是高校期刊对外宣传的平台,期刊编辑可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对师生进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方面引导宣传教育。期刊编辑运用自已的编辑知识和实践经验,配合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撰写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相关文稿或文摘,发布到期刊网站专栏上供师生们学习,达到对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引导教育作用。


  高校期刊学术规范专业化程度较高[9],在学术道德方面意识较强,与相关专家联系较多,可以通过聘请期刊专业人员为师生进行专题讲座,或通过组织学术交流会议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


  3.2协助教师进行教学研究

  期刊编辑要了解高校开设课程,在学校已开设的课程中找到与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内容关联突出的课程,如学生思想教育课程、创新教育、科研训练、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并主动与课程任课教师联系,为任课教师提供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案例,与任课教师探讨如何将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以便任课师充实教学内容,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3.3参与高校“选修课”的建设与教学


  高校期刊编辑相当部分是从各个领域的专业教师转岗从事期刊编辑工作,有多年的教学工作经验,懂得编辑规范,也拥有许多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理案例,应主动参与到高校的学术道德教育教学工作中,面向学生开设《学术规范》、《科技论文写作》、《文献检索》、《著作权法》等有关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的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也可开设相关的专题辅导报告课,对学生进行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促进学校学风建设。


  3.4通过作者辐射学术道德教育

  高校期刊是高校师生的科研展现平台之一,其主要稿源也来自高校师生作者群,高校期刊与作者是相互提高的关系。由于退(修)稿数量较多,而且退稿原因有多方面,但是,高校期刊应坚持退稿不退人,高校期刊除了严把质量关外,还要耐心与退(修)稿作者进行沟通,帮助作者端正治学态度。尤其是遇到作者有学术不规范和学术不端行为的,要明确与作者交换意见,帮助其提高对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的认识[10]。针对学生作者,如果作品中有指导教师参与的,还要与作品中的指导教师沟通,以便通过这些作者和指导教师去影响周围潜在作者,以达到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辐射教育的目的。


  4结语

  高等学校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要贯穿大学期间的全部教育教学过程,采用多途径和多方法进行实施,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学术道德意识,对大学生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教辅人员的责任。高校期刊编辑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能力及经验,理当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融入到高校的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教育教学中,为推动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和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永华.关于本科生学术规范教育问题的思考[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0):16-21.

  [2]崔晓明.大学学术规范教育策略探究[J].黑龙江教育,2015,1134(4):74-75.

  [3]刘彦超.高校学报在高校学术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5,31(9):54-58.

  [4]张敏.高校学报与学术道德建设互促共进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2015,30(2):99-106.

  [5]刘赛尔.大学生学术道德失范:归因及思考[J].郑州师范教育,2016,5(5):31-34.

  [6]李艳,寸晓宏.高校实施学术道德教育的思考[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1(2):110-114.

  [7]杜晶波,王仁波,吴厚强.论开展大学生学术道德教育的意义[J].辽宁行政學院学报,2005,7(6):135-136.

  [8]李艳,寸晓宏.高校学术道德教育现状分析——以云南省为例[J].保山师专学报,2008,27(4):31-35.

  [9]刘彦超,李志.高校学术期刊应对学术道德失范对策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6,40(9):42-46.

  [10]杜利民.高校学报的功能与定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2):328-330.


  来源: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作者:熊熹


  第二篇:信息环境下学术图书馆的建设探讨


  在信息环境中,现代高校图书馆应更加突出在学术科研中的作用。这需要重新审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与图书馆使命和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并进行相应改革,以创新的服务模式和重塑的馆内资源最大化发挥对教学科研的支撑作用。有研究认为,当前高校图书馆要建设成为学术图书馆,需要在9个方面进行突破:1)研究数据服务;2)数字学术交流;3)馆藏评估趋势;4)ILS系统与内容提供商的合并;5)学习支持;6)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新方向;7)替代计量;8)新创馆员职位;9)开放教育资源。因本文研究能力所限,仅分析学术图书馆的提出背景,并从重在交流与互动、培养思辨和创新、挖掘长尾智慧、提供無差别服务4个方面论述学术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最后提出相对应的建设措施,以供参考交流。


  1学术图书馆的提出背景

  在信息环境下,文献、信息、数据都日益数字化,传统学术研究受到“第四范式”的强烈冲击。所谓第四范式,是由美国著名资讯工程学家、数据库专家JimGray所提出的第四种科学研究的方式。他认为,现在以及未来科研发展的趋势,是随着数据量的快速增长,计算机不仅能做模拟仿真,还能进行分析总结,得到理论。也就是说,以往那种由科学家进行研究的科学理论工作将来有可能被计算机代替。JimGray将这种科学研究的方式,称为第四范式,即数据密集型科学。


  第四范式的实现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需要新工具的促成,需要所有科学文献和数据都处于在线状态并且能够彼此交互和操作。对于图书馆而言,它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提供者,而应当是知识的经营、交流与创造者。也就是图书馆在学术科研中,将从被动提供者的身份转变为主动参与者的身份。图书馆的本质决定了建设学术图书馆势在必行,它既是新形势下图书馆“交流说”的体现,是基于知识传播与学习的知识增值与创造,也是未来图书馆的核心价值。高校图书馆若仍将发展重心置于传统的图书、报刊、编目、馆舍上,将无法在信息环境立足。因此,图书馆应当将建设学术图书馆作为重要目标,在服务理念、建设措施、馆员业务等方面全面转型。


  2学术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所谓学术图书馆,主要是指具有研究性质并能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大学图书馆,也包括主要为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信息服务的图书馆。从某种角度来说,学术图书馆是一个能够提供主动、全面科研服务的大数据的集合地。在这种功能定位的前提下,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储存、分析和利用成为重要工作内容,也相应地给图书馆带来一系列新要求和新变革。


  2.1重在交流与互动

  传统图书馆重在提供,总体来讲属于一种被动服务。学术图书馆重在交流与互动,是一种主动服务。主动服务主要体现在学术图书馆对图书馆发展战略的重新思考与定位,它更注重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业务的规划和服务的提升。从本质上说,图书馆将成为一个巨大的信息交互系统,可以满足用户自主与协作研究的需要。也就是说,学术图书馆是以用户为中心,以“联络馆员”与“功能利用专家”混合服务作为模式,组织过程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协同合作是关键。学术图书馆对于馆员的要求更高,不仅要能够提供空间信息分析服务、多媒体制作与集成服务、分布式教育或在线学习服务、版权管理服务、数据管理服务、新技术应用推广服务,还要能够参与教学设计等。


  2.2重在培养思辨和创新

  未来的学术图书馆应当是创新思想的发源地和培养地。学术图书馆本身就是新理念的产物,不管是其建设理念还是服务内容,都是多元化与交流创造知识的体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建设也有了新的面貌。图书馆作为创新思想的发源地,更注重对各种知识的挖掘与激发,尤其是更加注重决策咨询、前沿研究等课题资源的搜集、整理、挖掘与提供。如目前已经建设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学术图书馆,不仅注重知识传播与交流,还更加注重对学习者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与指导,并从课程设置、资料研读、研讨室等都非常注重对于个性化、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设计,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非常值得借鉴。


  2.3重在挖掘长尾智慧

  长尾智慧是基于长尾理论而提出的,是指群体智慧的力量。长尾效应由里斯·安德森提出,最初是用于描述商业和经济模式,是指一些本不受重视的、零星的产品或服务,由于总量巨大慢慢累积,最终收益超过主流产品的现象。现有研究认为,在学术界同样存在长尾现象。同样,在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不应当只重视占少数比例的专家群体和核心用户的参与,更应该重视更广泛的潜在用户的积极参与,建设开放、协同创新的环境,尽量挖掘处于长尾区的智慧型知识,从而聚沙成塔,将一些零星的智慧火花加以集聚和整合,实现相关智慧的大集成。


  2.4重在提供无差别服务

  无差别服务理念的提出与上文提到的长尾智慧有一定的关联。提供无差别服务的重要目的是要打破壁垒,畅通交流渠道,鼓励和支持用户共享图书馆的无差别服务,也就是构建一种泛在的、综合性的知识环境,使用户能够最大限度地,在各种空间和时间内,广泛获取各种形式与内容的服务。在这种服务模式中,图书馆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支持平台的角色,满足用户随时随地地交流互动和协同创新需求。


  3学术图书馆的建设措施

  3.1充分挖掘用户需求

  建设学术图书馆的首要工作便是了解服务对象的特征与需求。相比传统图书馆,学术图书馆为读者和用户而存在的定位更加突出。由此,图书馆更应当始终将读者和用户的信息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挖掘并掌握用户信息需求是做好与用户需要相一致的资源保障与服务的基础,也是为科研和创新提供更有力的信息支撑的必要条件。


  挖掘用户需求主要包括:1)信息的范围、类别和内容,即哪些信息是用户需要的;2)明确用户可以从哪些渠道获得信息,其中有哪些是其能够自主获得的,哪些是必须要通过图书馆获得的;3)用户希望以怎样的途径和方式获取并利用信息。在当前信息环境下,具体的实施手段是:必须选择科学合理且能够实现的、操作性强的技术方法。因为只有技术方法得当,数据准确,才能真正了解和掌握用户的真实需求,从而设计出切实可行、针对性强的学科服务方案。当前,在图书馆需求分析中应用广泛的是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两门技术,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应用。


  3.2构建新型业务模式

  学术图书馆构建新型业务模式应以“以用户为中心”理念作为准则。根据用户需求的特点深入调整数字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业务布局,以用户为中心调整确定业務重点,重组业务结构,优化服务水平,改善馆内设施。大力开展面向科研一线、嵌入科研过程的学科化、个性化、知识化服务,切实发挥馆员作用,使其充分起到信息利用咨询、定题服务、情报跟踪、信息分析、信息环境优化等作用。


  在新型业务模式中,用户将占据更多主动性。例如,只要是图书馆的合法用户,即使不到图书馆,也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社区论坛等各种社交网络工作甚至二维码等及时获取所需的课程、报告及其他各类服务信息、通知等,真正享有无缝式服务和无差别服务,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


  3.3扩大馆际协作共享

  建立协同和共享机制既是信息环境的外在要求,也是图书馆进一步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为馆际间的资源、服务和管理提供了实现手段,更对其提出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学术图书馆应在积极扩大馆际间合作范围,强化合作利多的基础上,加强与科技出版商等非图书情报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优势与竞争力。因为就目前高校图书馆现状而言,馆藏纸本图书流通量逐年下降,利用率也随之不断下降。随着图书出版行业的跨界融合发展,高校图书馆的采购策略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十分有效的,有益于馆藏分类管理体系的建设,能够优选基本馆藏品种,扩展馆藏需求,覆盖核心馆藏学科,并形成资料馆藏特色。总之,馆社商业务的融合性发展有利于建设更加精细化的馆藏。


  加强馆际协作,主要是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揭示协调组织中各成员馆的文献资源情况,进行联合目录的汇集和专题联合目录的编制工作,并在协调中心设置目录中心;2)制定切实可行的馆际互借等具体方法及相应管理措施;3)研究确定系列服务中力所能及的项目和科研课题,进行专题和系列化服务。


  3.4提升馆员素质能力

  提升馆员素质能力是一个常谈的话题,也是一个核心问题,在学术图书馆建设中仍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关键一环。尤其是在当前的信息技术环境下,服务方式和内容产生了很大变革,馆员原先具备的素质能力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如果跟不上学术图书馆的新要求,将会落后于用户的信息需求,被新时代淘汰。学术图书馆馆员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新技能,使自己成为信息专家,从而在图书馆实体服务空间和虚拟服务空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提升学术图书馆馆员素质能力应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1)内外兼修,提高知识水平,并不断提高信息素养、知识素养、职业素养;2)具备创新意识,擅长建立创新思维和创新机制,提供个性化和高层次服务;3)特别要对计算机、物联网、云计算、互联网、数据密集型计算等相关理论和技术有一定了解,树立新型知识服务理念;4)能够提供包括文献获取服务、参考咨询服务、信息素质教育、技术服务、学科服务、知识服务、文化服务等在内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能力。


  4结论

  在现代信息环境下,馆舍规模与馆藏多少早已经不是衡量图书馆核心价值的标准,图书馆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的能力更加重要,也就是打造为学术图书馆。新

  结合距离变化率对PID控制参数的修正系数K现将参样周期设定为一个距离的变化率,修正系数如表3。


  4)专家修正参数计算公式。专家参数PID的计算公式为:形势下,图书馆应当得到创造性发展,成为知识、信息、思想的创造场所。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图书馆必须建设成为一个整体与系统的工程,如上文提到的,以用户为中心开展规划,充分提升学习者和研究者之间的互动交流频率和质量,以及利用各种途径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等等。总之,学术图书馆应定位于知识的经营者,通过内在的引进、挖掘、消化、吸收、整合,并集专家与普通用户智慧为一体,最大化进行知识服务。


  来源:科学家 2016年16期

  作者:王傑


  第三篇:知识分子的学术正义与民族良心


  2017年5月2日是一个永生铭记的日子,当晚的自己还在焦头烂额,想于工作琐事中腾出时间好好整理一下《鲁迅全集》的所有悼文。第二天一早猛然在朱师微信群中看到王富仁师因肺癌病逝的消息,是99级一位师兄转发的清华大学尹鸿教授的微博。当即心头一怔,内心隐隐作痛,感觉被什么无形的东西狠剜了一块,呼吸愈发沉重,端着手机的胳膊也变得僵硬。虽然近年发觉一向高产的恩师论著渐稀,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但又安慰自己事不至此……却不料诀别的这天竟来得太快太急促!


  回想十年前于汕大自由求学的那段日子,富仁师是我们中文系学生中最爱最敬却又最畏最惧的专业导师,他那满是褶皱却又慈祥仁爱的面庞总能给我们父辈般的和煦与温暖,当发现学生偏差的思想苗头时,又会无比严厉地当面指出,不管是在何种场合。我在读硕士生时,就曾亲见一位刚成为青年教师的他的学生在教师宿舍区的小路上挨老师当面批评。按理说,脸皮薄的学生见到严厉的先生应该绕路。但不知怎的,我最常拜访和请教询问的就是王富仁老师。


  遥想2003年富仁师以天价加盟汕头大学,当时我们200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还是大二升大三的本科生,加上我自幼受家庭宠溺,对钱财数目向来囫囵,于所谓“天价”是毫无概念的。只是在看《汕大校报》转载《南方日报》的采访时,对富仁师向记者谈及自己“日常花销不多,除了香烟之外,理发是数额最大的消费”这句闲聊深以为然,认为这是一位说实话、可亲近的长者,便跟着学生杂志《鹿鸣》的两位小编近距离采访了王先生。犹记得那时二十岁出头的自己,只是初谙世事的懵懂后生,在第一次读《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这样震撼性的著作后,除了感觉鞭辟入里、发人深省外,最担心的是著书人的安危,傻傻抛向先生的问题竟是——“像您这样的研究到很高的程度,研究的范围会不会因触及时政而有压力?”先生丝毫不因问题的浅稚而随意对付,而是尽量用20岁青年能懂的表达方式和形象譬喻袒露了自己赤诚而热烈的内心:


  “知识分子他要为社会负责,他要对自己的民族有所关心。知识分子就是说话就是写文章,你要是对社会无所关心,那你作为知识分子自身就感觉不到意义了。一件事如果我觉得说出来对大家有益的,那我说出来就不害怕了。为什么呢?假如我偷东西去了,别人都看着我,我就害怕了;假如我是救人去了,我就不会想周围人是不是怀疑我了。你怀疑就怀疑,不高興就不高兴吧,于我没有什么关系。当然你不高兴就说我几句,说我几句就说吧(笑),说明是你愚昧不是我愚昧啊,——这就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像鲁迅,面对那么大的压力,甚至周围的知识分子都给他压力,他还是无所畏惧的,他有心灵的支撑力。是不是知识分子说的都是对的呢?那不一定,因为人都是人嘛,其实我说的是我的观点,不一定对,但我觉得世界就这样啊,我说出来也不强迫别人支持我。但你要把我当一个坏人来打击……我心里就感到有一点可笑了,我有心灵的支撑力支持,不会害怕。所以你要是真的关心中华民族,有些话必须由知识分子说,一般人不一定会说的,说了不一定是对的,但是大家可以讨论,至少我说出来了,想一想我至少可以吧?这时就不会害怕。”

  质朴的语言、简单的譬喻(害人与救人),于我像打开了一扇窗,照进了一道光,播种了一株苗——对与错、正与邪、明与暗、是与非在霎时间无比敞亮与明晰。


  恰逢2002-2008年间汕头大学承办李嘉诚基金会的系列人文论坛,邀请了钱理群、温儒敏、陈平原、李欧梵、王德威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于在读学子是莫大福音,有如重返古希腊智者的黄金时代,呼吸着百花齐放的自由空气;而汕大中文系一批颇具魏晋名士风范且性格各异的中青年教师也以其特有的言传身教熏陶着我们,王老师作为学术带头人常常鼓励我们青年学生要勇于思考、敢于向学术权威发问。那时的自己怀着满腔的学习热情,在各种思想碰撞中总能捡拾灵感的火花,本科学位论文《<故事新编>中“独异个人”形象的嬗变与坚守》与硕士学位论文《“托尼学说”与“魏晋文章”的契合——论“个人—人道”思想下鲁迅“嵇阮情结”的形成及创作体现》就是在这种平等交流、相互辩难的浓郁氛围下完成的。而今重温,不能说写得有多好,但确实是在宁静、无功利的心态下扎实读书、自由思考而得的,这段刻骨铭心的学习经历无疑奠定着一生的学术方向。


  在汕大的7年,是意识到独立思想之珍贵的7年。时至今日,王老师为我亲笔写在信笺上的话仍历历在目,这是为推荐我能被录取为博士生而写的,收信人是厦大的朱水涌老师,时间在2008年的初春。他是这样一笔一划地认真写道:


  “王初薇同学不是我名下的硕士研究生,但我对她的印象特别好。其一是该生对学术有真兴趣、真感情,绝非那种通过考研改善自己生活状况而并不热爱学术的学生;其二是她思想特别敏锐,艺术感受、思想感受力都很强,这对于一个女同学是很可贵的,一般女同学艺术感受力较强,但思想感受力很薄弱,到了博士生阶段,就很难有大的长进了,王初薇同学的思想感受力几乎是天然的,我一直认为,她是一个很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其三是该生道德品质很好,不属于那种睥睨一切、目中无人的狂傲青年,这在前一代人是常见的,而在当代青年学生中则是难能可贵的。综其三点,我看好这个学生,希望您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争取收下这个学生。我相信在您的指导下,这个学生是会有发展前途的。”


  原样抄录于此,绝不是彰显自我,相反在将近十年之后回看这封信,所有的溢美之词都已成谴责与鞭策的藤条,不断自责是否达成恩师在我整装待发前的叮咛——自2011下半年登上本科院校的七尺讲台至今,检点教学:对比老师当年的授课与自己给90后孩子的授课,技术形式上固然突飞猛进,多媒体课件知识点清晰,增加了精美的图片与眩目的视频;教学形式虚拟实体多样互动;但是那种理论构建的自信力、直面现实的批判性、融入个人情感体验的厚重感都很难复现;且不说基础课的学时都因应用转型而缩减,能否人为延长鲁迅作品的授课学时,而不被刻板的教学进度表、潜伏的学生信息员、巡逻的退休督导员等重重关卡所限制阻拦,本身就成了一场身心俱疲的敌我斗争。至于安身立命之本的科研,则被课题申请的造势运动、核心期刊的评量定等搅动得心浮气躁,只落得个零敲碎打,难以形成集中攻势。


  蓦然想起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休息时的一次闲聊,王老师突然批评我时常笑容满面,当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觉着有些委屈——不是说爱笑的女生运气不会差吗?爱笑怎么不好了?现如今真正进入社会,参加工作,处在各方利益矛盾纠葛的漩涡当中,开始逐渐有些明白了:自己在成长中由于受家庭呵护,过程较为顺利,没有深重苦难的磨砺,因而缺乏坚韧的品格,骨子里有趋利避害、惯于迎合的一面。虽然敏锐的感受力能看清不少事情的端倪,但风浪之前趋于避让以增加自我把控力,缺少拼搏斗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爱笑的表象背后很可能就是软弱与迎合。只是当时年纪太轻,不明白老师所指,错过了及时自省与更新的时间。人生当中的许多事就是这样的吧,不然怎有“世事难料,人生无常”之说。当而立之年后的自己好不容易挣扎着取得学位、获得教职、适应规则、直面人生、安定生活、打破束缚、重启学术之际,老师却又无情地被病魔攫去了……人生需要平衡之事太多,蓦然回首只落得两手空空,或许什么也留不住,或许什么也带不走。我只恨自己的软弱、怠惰、退缩与无奈!


  回味“终身教授”这一称号,凡人眼里只看到荣誉、名分、安稳与保障。然而在汕大校园学习生活的那些年,亲自接触王老师,我感到这个称号之于先生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与使命,以及由此而生的紧迫与动力。其实他本可以多休息少上课,多闲散少操心。每逢上课,多在晚上,先生往往是没吃晚餐便来的,水杯则从来不带,仿佛也不需要带,一旦讲开很少有停下的时候。汕大一节课是一小时,王老师为学生们宝贵的听课时间着想,主动取消课间休息,也没有所谓纪律与考勤,大家可以选择来去自如。就这样,一站、一讲就是三个小时。唯一迫使这如痴如醉、神采飞扬的场面停下来的,是那令人揪心、长时间、间歇性的咳嗽,那种持续不断、让人窒息的干咳……从微弱到剧烈,最后声震如雷……当咳得满教室的学生都起了内疚之心,都紧张地看着他,都想握紧水杯递上去时……他却竭力从咳嗽中挣脱出来了,露出先前的笑容,向我们摆摆手,表示一切如常,还要继续往下講。于是我们真的单纯的都相信了,以为老师是能随时满血复活的超人。下课后,我们又簇拥地围着他,一个劲问这问那,直到教师宿舍的路口,忘却了老师还没吃晚饭……是的,先生的宽厚使学生时常忘了,忘了他是位高权重的名人,忘了他是年迈体衰的老者,只错觉他是可以依靠的大山、完全信赖的父亲,乃至于原生家庭里或个人情感上的困扰也如竹筒倒豆般向他倾诉,而他也不厌其烦地每问必答,一点不比对待学术问题上的规格要低。唉,先生真乃一位宽厚的智慧老人,但他结实的身板就这样www.yulu.cc日渐损耗了!


  印象最深的是倾全力对待学术同仁的先生,他不仅用自身影响力主持召开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也认真聆听每一个会议每一位学者的每一场发言。学术会议不比娱乐演出,学者发言只需学理逻辑,不需趣味技巧,而先生听会双目炯炯有神,一直紧随发言者,神情严肃,在做认真思考,一连整天也绝无倦怠。毕业之后,我不过初出茅庐的小将,连工作与生活都未平衡好,但先生不忘散失各地的学生,每有新出版的学术专著,他都在扉页亲笔题字,用平邮挂号的方式赠予,信封都是手写,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处处记挂着我们。唉,先生真乃一位尽责的恩师慈父,但他矍铄的精神就这样日渐黯淡了!


  然而先生决不止于菩萨低眉的恩慈,也有怒目金刚时的愤激。回想亲见他的两次发火,极少为了一时一地的琐事,多是思想原则与做人底线上的绝不退让。他最憎恨的应该是鲁迅《破恶声论》所言的“恶声”与“伪士”——学者文人假借文化、道德、正义、公理之名,以谋个人之私利——这样扯虎皮、拉大旗,损民利己之事是他最难以忍受的。我见过他的两次冲冠发怒,一次是为了鲁迅的后人,一次是指向“学术超女”。他的动怒是真的,砸了碗,离了场,不许人辩驳……仍记得临离校之际去先生家里话别,王老师叮嘱好些关切的话语后,突然降了声调,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自己最大的毛病就是“固执”,硬脾气了一辈子,如他爱喝的苞米杂粮粥一样,一喝就是一辈子,怕是改不过来了……我当即立马明白,不忍心他说下去,迅速将目光投向他,认真地迭声说道:“老师您这不是固执,我们年轻人都能懂,都能懂!”再迅速将目光收回来,只觉有些嘘唏。唉,先生真乃一位坚定无私的斗士,但这种坚定也要后人能懂!


  忆念至此,想起王先生与鲁迅先生一样,都因肺病而逝。《野草》集子中有一篇《腊叶》(1926),里面记有一片生病的叶子——“独有一点蛀孔,镶着乌黑的花边,在红,黄和绿的斑驳中,明眸似的向人凝视”,这个如明眸一样的蛀孔,似是病肺的隐喻,也像张爱玲所言之人生: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却爬满虱子,让人爱不得舍不得——富仁先生与鲁迅先生一样嗜烟,文人嗜烟,吸到浓时,这个“香”是什么滋味?我怕是一辈子无缘知晓了,年少时曾偷尝一口,呛到不行便轻易放弃。但我坚信嗜烟如嗜辣者,定比寡淡之人更能品咂人生百味,虽然可能以生命为代价!鲁迅先生在医生那里被判定“如果是欧洲人,五年前就已经死掉”,富仁先生又何尝不是为了挚爱的中华民族及民族前途的代表——青年学生,硬是将自己有限的生命延长了一年又复一年,终因支撑不住而倒下呢?我哭我的先生!


  2017年5月6日先生出殡之日记于有不为斋

  (作者介绍:王初薇,博士,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

  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10期

  作者:王初薇


  第四篇:学术团队中工作投入的人际传导效应探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5年来,教育部深入实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重大人才工程,引进、培育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人才工程的一个重要目的是重点扶持优秀人才的科学研究工作,实现科技重大创新突破,产出高水平成果;另一个目地则是希望以点带面,借助优秀人才的力量培育学术团队,推动学术梯队建设和学科发展。


  1“大科学”时代的学术团队管理

  科学史已经正式迈进“大科学”时代。凭借一个人的智慧和想象力来实现科技创新如今已不再是明智的做法,推动学科发展与学术梯队建设更不是靠某个人的一己之力可以实现的。再优秀的人才也必须凭借团队的力量。然而,高效团队的建设绝非易事。因此优秀人才(通常为学术带头人)需要懂得团队管理,管理部门需要关注学术带头人的团队管理,才能实现人才计划的“帮传带”效应。


  研究显示,团队成员的工作投入程度是影响团队氛围、产出、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团队所有成员对工作具有热情、充满活力并专注工作时,团队内会形成积极奋进的氛围,绩效产出会随之显著提高。但现实情况经常是部分团队成员对工作高度投入,其他团队成员则消极应付,搭便车的行为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会严重破坏团队合作氛围,使积极投入的成员产生不公平感,在后续工作中降低工作投入。最终,合作沦为空谈,学术团队也因此名存实亡。


  在学术团队中,接受人才计划或学科发展项目资助的带头人的工作能力与意愿经过了管理部门的遴选,因此在工作中往往具有较高的工作投入程度。如果他们在工作中的投入状态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傳导给工作投入一般的科研人员,使团队每一个成员都能投入地进行科研工作,必将有益于团队的活力、战斗力与凝聚力。本文拟基于近年来团队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就学术团队中工作投入的人际传导效应及其机制问题进行探讨。


  2工作投入的内涵及影响

  工作投入是现代积极心理学关注的一种重要变量,它是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的结合,表现为一个人在工作中持续的、积极的情感激活状态,其特征为活力、奉献和专注[1]。其中,活力代表工作中的高能量水平和心理韧性,以及为工作投入努力的意愿和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奉献指的是高度的融入工作,能体验到意义、激情、激励、骄傲和挑战的感觉。专注是指完全地集中注意力并开心地融入工作,这时个体会感受到时间过得很快且不容易从工作中分离。影响一个人工作投入的前提条件有三个:意义感、安全感和资源可获得性。


  实证研究显示,工作投入能激发个体在工作中做出更多的主动学习行为、寻求挑战的行为、以及利他行为[2]。工作投入对工作结果,如工作收入、任务绩效等也有显著的促进。同时,工作投入高的人还会有更高的工作满意度、更好的身心健康状态、更强的主观幸福感。可见,工作投入会驱使个体更加努力地工作,既有利于个体潜能的发挥,也有益于团队合作。在工作范畴内,它能促进工作结果。工作范畴之外,它还具有增进个体身心健康、幸福感等诸多积极作用。


  3工作团队中工作投入的人际传导

  人际传导指某个员工的心理状态对另外一个员工心理状态的影响过程。一个工作团队中,团队成员具有共同的目标、工作相互依存、需要通过合作来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团队成员之间在工作态度、情绪、行为等方面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这一过程即为人际传导。典型的团队包括团队领导和团队成员,所以团队中工作投入的人际传导存在“领导—下属”传导、“成员—成员”传导两种典型的形式。实证研究显示,压力、消极情绪、工作倦怠感等负性心理状态在团队成员间有显著的人际传导效应。


  工作投入这一积极心理状态会在团队中产生人际传导效应吗?团队中某个(些)人的积极工作投入状态会感染团队中工作投入状态一般或较低的其他人,使他们也变得更加投入吗?已有研究表明,领导的工作投入状态对对下属的工作投入状态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另有学者发现工作投入在“成员—成员”之间也具有显著的人际传导效应。工作投入状态高的团队成员与工作投入状态较低的成员的交流频率越高,工作投入的人际传导效应越大。


  工作投入的人际传导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呢?一般认为,团队中工作投入高的个体可能通过两条人际传导路径影响其他团队成员:工作资源支持路径和情绪感染路径[3]。高工作投入的个体拥有的工作资源如果较多,他们愿意将额外的工作资源投资到团队工作中,这将为团队其他成员带来有价值的工作资源的增加,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投入。另外,工作投入高的个体为了实现团队目标和个人目标,愿意给其他成员提供工作帮助,表现出更多的角色外行为,比如合作、建议、帮助等行为。这些人际帮助行为对于其他团队成员来说也是重要的工作资源,使其他成员更有可能表现出工作投入的状态。情绪感染路径是指工作投入高的团队成员在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情绪,如快乐、激情、乐观等会自然而然地感染其他团队成员的情绪,使他们也体验到类似的情绪,进而更加投入地开展工作。


  4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就学术团队中工作投入的人际传导效应及其意义做出以下三点推论。

  首先,团队成员的工作投入对于一个学术团队的运营与产出有重要的意义。一个学术团队中部分成员的高工作投入如果能够通过人际传导机制来带动工作投入一般的成员,达到团队整体的高工作投入状态,团队成员的合作、科研产出、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工作生活质量都将得到改善与提升。学术团队因此可能变得更加有活力、有凝聚力、有战斗力,使高质量科研成果的持续产出、学科的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其次,在学术团队中,不管是学术带头人的高工作投入状态,还是普通团队成员的高工作投入状态,都可能通过人际传导机制带动工作投入较低的团队成员,提高团队总体的工作投入程度。

  最后,在学术团队中,高工作投入的人际传导带动作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分享有价值的工作资源,主动帮助行为,密切的交流等,积极情绪感染的自然发生也有助于这一过程。


  当前,高校学科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大都实行学科与学术技术带头人制。而带头人必须凭借团队的力量才能实现创新与发展的目标。因此,学术团队的管理问题,尤其是如何激发学术团队全体成员的工作热情,是一个既关乎效率又关乎发展的问题。目前,鲜少有研究从管理学、组织行为学视角来理解学术团队的管理与效率问题。对学术团队中工作投入的人际传导效应及其机制进行究将为那些寻求提升团队效率、关注科研人员工作生活质量与长远发展的学术团队管理者提供理论参考。上述推论若能证实,将为高校中学术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学术团队带头人的遴选、培训与考核提供重要启示。


  【参考文献】

  [1]林琳,时勘,萧爱铃.工作投入研究现状与展望[J].管理评论,2008(03):8-15.

  [2]胡少楠,王詠.工作投入的概念、测量、前因与后效[J].心理科学进展,2014(12):1975-1984.

  [3]王桢.团队内工作投入的人际传导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2(10):1531-1537.

  [责任编辑:朱丽娜]


  来源:科技视界 2017年12期

  作者:廖化化


  第五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学术体系


  法学学术体系是法学知识(特别是有关实在法的知识)、法学理论、法学学术评价的系统化,是人类法律领域专门认识活动的产物,是法治文明的结晶,承载和映现了人类的法治精神。中国特色法学学术体系源自中国的法治实践,能够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推进时代進步。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法治实践为中国特色法学学术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扎实的实践支撑。


  新时期的法学学术研究应坚守法治的理想、信念与良知,少一些言必称欧美,多一些中国语言、问题意识、实践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时期,面对各种改革思潮,面对多种改革路径,法学研究者应当有所作为,适时完善中国特色法学学术体系。这是法学研究者的历史重任,更是对国家和民族应当担负的责任。我们应当以弘扬法的实践理性为己任,转变研究方法,深入法治实践,既立足当代又继承传统,既立足本国又学习外国,大力推进学术观点创新、学术研究方法创新和学术体系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法学学术体系。

  中国特色法学学术体系包括法学知识体系、法学理论体系、法学学术评价体系三大方面,下文分别展开论述。


  一、法学知识体系

  学术的载体主要是知识。中国特色法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及其运行。

  2011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吴邦国同志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时指出,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1]。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法律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1982年通过了现行宪法,此后又根据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先后通过了4个宪法修正案。到2010年底,我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了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目前,涵盖我国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各法律部门中主要的、基本的法律已经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总体来看比较完备,法律体系内部基本做到科学、和谐与统一。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已如期完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以宪法为统帅、法律为主干,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部部门法律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成为较为完备的系统。其中,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统帅,是国家的根本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领性地位,是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是法治国家的基础,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包括行政管理的各个领域,涉及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事务等各个方面。根据宪法和法律,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法律体系不是单个法律、法规的堆砌,而是由制度建构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说规范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律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律制度、规范和保障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度、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行政管理法律制度、司法与诉讼法律制度、涉外法律制度等等。在每个制度之下又包含着许多具体的制度,比如司法制度就包含着审判制度、检察制度、审查制度等等。就审查制度来讲,还包含着审计制度、辩护制度、证据制度等。而在证据制度下面,还包含着一系列规范所构成的具体制度,比如有严格的证据规则、非法证据排除、科学证据等。


  法学知识体系中除了有关法律、法律制度、法律运行的认知外,还应包括有关中国和外国法律的历史、国际法和比较法的认知。


  作为法学学术的重要载体,教材呈现最系统化的知识体系。通过教材编写,可以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我国普通高校法学专业目前开设16门核心课程,即法理学、中国法制史、中国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经济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围绕这些课程编辑出版了一系列教材。创新法学知识体系,必须重视教材体系建设,特别是把握教材内容更新的速度,使法学认知与法治实践同步,甚至适当超前。


  二、法学理论体系

  比知识体系高一个层次的是理论体系。知识体系是常规的、基础性的,理论体系是在知识基础上的升华,因不同法律制度文化背景而不同。中国特色法学理论体系包括法的一般理论体系、部门法理论体系和法学交叉学科理论体系三大部分。


  法的一般理论体系研究的是法学的核心问题及其体系化,是法理学法哲学层面的基础理论。尤其是对法的概念的理解,成为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和其他法学理论的分水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语境下的法的概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律观的同时,融中国传统法律思想和现代法律精神于一体的深刻认识。在对法的概念理解的基础上,对法律规范、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价值、法律发展、法律文化、法律方法、法治国家等研究构成了法的一般理论体系[2]。以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中国法学界在法的本质、法与经济、法与阶级、法与国家、法的作用、法与权利义务等问题上,推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形成了众多的理论共识[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表达,是对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精华的传承和对西方法治经验与理论成果的兼收并蓄,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开创治国理政新局面的战略高度,围绕全面依法治国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法治理论的新思想、新战略,主要包括:把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把法治作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全面依法治国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根本法治保障,是一项宏大系统工程,必须全面、协调、系统推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法治体系“三位一体”;坚持党的领导,处理好党与法的关系,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5],等等。


  部门法理论体系研究涉及的面比较宽,每个部门法都有自己起支架性作用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社会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概念体系,既相通相融,又各有特点。如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范畴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目的、刑事诉讼价值、刑事诉讼构造、刑事诉讼职能等,而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理论、正当法律程序理论、审判中心主义理论、刑事证据理论等是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法学交叉学科理论体系,是研究法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所产生的新的理论体系。法学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关系是内容,法律调整是形式,其中派生出交叉学科、复合学科,如法社会学、法经济学、法政治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体系。以法社会学为例,法社会学是研究法律与社会的关系的交叉学科,是法学与社会学相互结合的产物,又被称为“法律与社会”或“法律与社会科学”。法社会学关注社会制度和法律学说的实际效果,关注法律的作用而不是实际内容,并且注重法律与社会利益之间的联系。传统的法律部门对社会生活和社会利益的关注有所不足,而法社会学的研究注重保护公民的社会权利,尤其是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在法律与社会的关系这一分析框架下,几乎所有与法律有关的社会问题都可以放在其中加以研究。


  在中国特色法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中,法学研究人员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代中国丰富的法治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概括和理论创造,以新的法学思想、观点、论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法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法学理论研究,应敢于用“中国语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探讨中国的法学理论问题,不能总是试图在西方概念体系和理論体系之中寻觅法学学理上的依附作为自己立论之准则,更不能试图把西方的法学理论直接搬过来用,而不去细致剖析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成为一种新时期的“言必称希腊”。法学理论研究是对人类社会规则与治理之道的规律性探求,立基于中国社会并能够解释中国本土问题的理论,才是中国法学研究者的立足之本,才是具有世界性价值的故事。在中国语境下的法学理论研究,需要的是把脉中国社会中的真问题,需要解释的是中国社会的法治逻辑。也正因为如此,往往真正对欧美的法律体系和司法实践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更加关注中国法治的本土资源;而对西方的法学理论和实践浅尝辄止的学者,更加热衷于提出引进西方某项法律制度或照搬某条法律条文。


  中国特色法学理论研究,应善于用“世界眼光”看中国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在各种社会矛盾的相互作用下,总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每一阶段都呈现出特定的时代特征,构成了某一阶段的历史规定性,反映为一定的时代主题。中国特色法学理论研究不应对西方的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抱着固化、僵化的认识,而应当与时俱进,时刻关注西方法学理论研究体系的变化,从中汲取新的思想养料。少一些“言必称欧美”,绝不是要故步自封,法学理论研究不能搞闭关锁国,而应该既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又关注中国的现实问题,从中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发现理论问题、分析实践问题,并上升为法学理论并指导中国的法治实践,最终完善我国的法学理论研究体系。


  中国特色法学理论研究应聚焦实践理性,发现并解决法治建设中的真问题。以司法文明和司法改革研究为例,不仅需要理论思辨,也需要以扎实的实证研究支撑看得见的司法公平、正义之实现。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在当前的一个主要抓手便是稳步推进并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特别是省级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完善诉讼制度等问题。相关改革既需要中央的顶层设计和地方的创新性实践,也需要法学研究者对司法规律、司法理念、司法权属性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结合逻辑实证分析和经验实证分析,提出具有创造性而又契合司法规律的理论体系和改革路径。


  三、法学学术评价体系

  学术的发展离不开评价,其首先体现了学术的价值取向和政治导向。学术和社会的贴近程度,立足国情贴近实际、接地气的程度,都是非常重要的体现政治导向的评价。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两为”方针(即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都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如果学术评价不是服务而是拆台,不是帮忙而是添乱,那么这样的所谓学术评价应该予以否定。学术评价体系要催生优秀成果,有利于促进学术的规范性、资料的翔实程度、数据的精准和对知识产权的尊重等。法学学术评价体系及其背后的评价标准是法学学科发展的领航者、风向标,直接关系到法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在法学学科发展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对法学研究的发展和繁荣起着关键性作用。导向鲜明、设计科学的法学学术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能极大地推动法学研究的繁荣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的创新,进而极大地发挥法学作为党和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


  学术评价主要解决的是“谁来评价”“怎么评价”的问题。谁来评价,要克服行政化趋向,完善学术委员会评价、第三方评价制度;怎么评价,要公开透明,在社会的监督下进行。对于学术成果的评价,要包括对学术成果主体的评价,要研究什么样的标准是科学的、合理的,标准面前人人平等。


  完善我国法学学术评价体系,应构建科学的学术委员会评价制度和同行评议制度。学术评价应当按照学术规律,首先应当在评价主体上去行政化,回归学术的本位。去行政化的关键有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学术委员会评价制度,就是要实现教授共同治理和评价学术的目的,其实质是一种学术的自治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学术委员会制度存在着合法性不足、合理性缺失等问题。2014年《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的颁布与施行,开启了我国大学学术委员会制度的改革,通过逐渐打破学术委员会的“附属性”状态,构建大学学术权力的新格局,实现学术评价的民主性。通过持续深入的大学治理改革,学术委员会评价制度将日臻成熟。二是构建同行评议制度,也称为第三方专家评议,是指由从事该领域研究或接近该领域研究内容的专家组成评议委员会,评定一项学术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或重要性的评价机制。同行评议制度是目前国内外广泛认可的较为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对于法学学术评价来说,同样如此。应积极建立候选法学专家库,对相关专业领域专家、学者的个人信息资料进行备案、存储并及时更新。应改进法学评议专家遴选机制,优化法学评议委员会组成结构,推广法学学术评价匿名评审机制。


  完善我国法学学术评价体系,应构建法学学术评价社会监督机制。具体包括:首先,透明是前提,应完善法学学术评价公示制度及其相关公示内容,增加透明度,以透明增公平;其次,学术委员会是权力主体,应规范高校学术委员会的学术管理职能,明确校级学术委员会、学部学术委员会、学院学术委员会及各级研究院、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等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和责任;再次,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学术评价,应完善和畅通公众、学术团体、社会组织等社会监督力量参与学术评价监督的渠道,保障法学学术评价活动接受广泛的社会监督;最后,应对学术评价中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行为采取“零容忍”,建立相应的法学学术评价信用体系,并运用到职称晋升、课题申请、人才计划遴选等关键性环节。


  完善我国法学学术评价体系,应注重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型。总体来看,我国法学研究的知识增量不断成长,但创新性不足,存在重数量而轻质量,重发表载体而轻学术实质的问题。从法学研究的理论成果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表了大量的法学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这带来了法学研究的繁荣,但数量上爆炸性发展并不必然带来法学理论的突破性发展。在法学学术发展的起步阶段,研究成果的数量是很重要的,但时至今日,如果我们还是片面追求数字,以發表的刊物级别片面评价学术成果的水平,将成为法学学术创新的阻力。从法学研究的应用层面来看,以智库建设为例,法学研究在国家智库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智库建设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传播、轻内容创新问题,要把重点放在提高研究质量、推动内容创新上,建设一批国家急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的专业化高端智库[6]。


  中国特色法学学术体系需要构建科学的法学学术评价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法学学术研究成果的政治向度,特别是是不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立足于中国法律实践的问题意识,基于思想与理论性问题还是实践性问题或者对策性问题之解决的研究目的设定、学术资源的利用情况、显性效果情况、在中外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以及与非法学学科的对话能力、学术规范化情况、学术品位与层次、学术风格样态、对于中国法学学术传统塑造的意义等方面[7]。


  当前,我国正处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也是法学学术研究迎来大发展的新时期。在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努力形塑中国特色法学学术体系。中国特色法学学术体系建设应紧紧围绕知识体系、理论体系和学术评价体系三大方面展开。以宪法学为统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知识体系已经基本形成。从理论层面来看,法的一般理论体系、部门法理论体系和法学交叉学科理论体系正在日趋成熟;从实践层面来看,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和党内法规建设,为法学学术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应把法学学术评价体系建设作为抓手,确立科学的法学学术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引领中国特色法学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邦国.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1-27.

  [2]张文显.法的概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10.

  [3]姚建宗,黄文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2).

  [4]张文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科学定位[J].法学,2015(11).

  [5]李林.论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新战略[J].法学杂志,2016(5).

  [6]张东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J].文化软实力,2016(2).

  [7]姚建宗.当代中国法学学术评价基准的构造与阐释[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5(1).


  来源:中国大学教学 2017年5期

  作者:胡铭


  第六篇: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研究与通俗演绎


  学术是指系统专门的学问,泛指高等教育和研究,是对存在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学术研究是博物馆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的基础,博物馆里拥有着一批专业的研究人员,他们的研究对象是文物,研究的目的是揭开文物背后所隐含的历史文化信息。在研究方向上各地博物馆都有着自己独树一帜的发展方向,它们的特点是以地方博物馆的保护、宣传和弘扬当地精神文化为主,最直接的学术研究交流,是每隔一段时间博物馆举办的学术研讨会、学术讲座和每月一期的馆刊。


  通俗是指浅显易懂,易于被大众理解和接受的一种表现形式。通俗这个词听来好像跟学术是反义词,但博物馆的任务恰恰就是将研究的学术成果转化为通俗的、易被大众所接受的知识。故,博物馆的展览既是学术的也是通俗的,学术是基础,通俗是表现。


  一、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研究与通俗演绎之间的关系

  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学术研究与通俗演绎,即是利用陈列展览设计对学术研究对象的全新演绎。在陈列展览的学术研究中,研究人员不能只专注于方案文本的创作,在布展、文物运输、文物保护等方面也得有一定的了解。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与学术研究相辅相成,除了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外还要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博物馆陈列展览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学术研究质量的高低,特别是馆藏文物的研究,只有不断挖掘出新的文物藏品特点,才能创造出鲜明特色的展览。


  一个好的展览需要一个优秀的学术研究文本,一个优秀的学术研究文本是深度挖掘展品的相关信息及其背后的故事所创作出来的。陈列展览的重点在学术研究文本的选题上,选题要有学术支撑和文物藏品,文物藏品又包含文献资料与文物实物。陈列设计是一种人为的空间创意,通过对展示空间的改造以及对文本的了解,对文本内容以陈列展览的方式进行宣传展出。如:历史遗址类博物馆的主要宣传任务是进行革命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陈列展览使人们正确了解历史、热爱祖国、提高政治性、遵守纪律性和弘扬伟大的民族主义精神,在陈列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对陈列主題的全新演绎,以色调的强烈对比,象征血与火,烘托雄伟、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用不同的色块进行部分区分,以叙事性的展示手法演绎事件的发展经过。


  展览的主题是整个展示空间的灵魂,是展示内容的高度概括,设计人员在展览设计初期充分把握主办单位和文本写作人员的意图,经过构思与小样,创造出有特色的符合本次文本选题的设计稿件供领导审阅批示,力求在展览作品的完整性、思想性、学术性和艺术性上达到和谐统一。陈列展览作品的最后完成,是整个展览不断修改、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践的过程,从最开始的基础构思到最终的展览完成,文本创作人员和陈列设计人员都会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提升,研究成果是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能力的肯定,通过展览的展出能激发学术研究人员对文物研究的更大兴趣和展览设计人员的设计热情。


  二、博物馆陈列展览对学术研究的全新演绎

  博物馆学术研究的对象是文物,文物通常在历史类展览中陈列。历史类陈列展览主要以反映历史的发展过程、历史的重要事件、历史的重要人物和历史给人类带来的启示为主题。历史陈列展览的主线通常是严格按照时间和事件的发展顺序来设计,这样的设计条理清晰、结构明了,但会有一些单调和乏味,观众会觉得没有新意。在设计时,通过与文本研究人员的沟通协调,看是否能从内容中提炼出一些有亮点有特色的展品或人物来突出演绎。同时,根据文本内容布置好空间分布、展线走向、展品数量和多媒体,从容不迫地、有序地进行着设计流程。


  (一)挑选展品与展品布置

  展品即文物,文物藏品是博物馆整体工作的基础和重心。每个博物馆里都有一定数量的文物藏品,有的还是国家重点一级文物,如: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就多达3000余件,其中一级藏品有227件、二级藏品284件、三级藏品2749件,这些文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博事业的发展,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佐证。优秀展览的文物藏品有两个特点:一是各馆的镇馆之宝,不论在文物的完整性、艺术性、纪念性是典型代表之作;二是文物能明确反映当代历史环境、社会性质,具有可研究性和学术探讨性。如:“皖南事变”后港澳同胞为新四军将士制作的百幅、童小鹏使用过的照相机、《新华日报》印刷机、冯玉祥题写的“民主之家”木匾、周恩来秘书李少石在重庆的市民身份证等等。在展览设计时,围绕主题挑选文物,确保藏品质量和数量的同时,留足展示空间,采取不同的文物展示方法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常见的文物展示方式有:壁挂式、展台式、悬吊式、场景式、排列组合式。在展厅里,除了考虑文物的展示方式,还要考虑文物柜的牢固性、抗震性、安全性;文物柜材料需用环保材料、注意空气、湿度、灯光对文物的腐蚀性;安置保护文物的报警装置等。文物柜在展厅里位置的摆放也有讲究,不能随意地靠墙摆成一排,作为整个展厅空间的某个构成元素,摆放位置的艺术性可以为空间增色不少,摆放方式可采取中央散点均匀平行式、沿展墙跟随图片文字内容嵌入式相结合,使整个展示空间看起来灵活通透、布置轻盈,营造陈列展览空间宽敞灵动的环境氛围。


  (二)博物馆里的字体设计

  博物馆的字体设计是视觉传达的直接表现方式,它具有“信息传播”和“视觉审美”两大功能。博物馆字体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正确传达有效信息,字体结构和形状必须清晰,不得随意改造字体结构,在一般情况下字体设计采用严谨、规范的美术字。在创作中,如有特殊要求的展示效果,在表现艺术性的同时也不能偏离字体的基本结构,将创造性和应用性相结合。同时字体的排列和构成,在视觉上要有美感,在适宜的情况下可以提升字体构造的艺术性,让字体在展厅里有新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博物馆里序厅的文字是整个展览最重要的文字,也是展览的主标题,它的字体表现形式根据文本内容来创意,如:《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暨文物陈列》的展览,其中“千秋红岩”四个字以周恩来的秘书宋平同志亲笔题写,不仅有纪念意义还让人不由地回忆起抗战以来中共中央南方局光辉而丰富的历史事迹,该字体选用了名人书法字体,制作工艺采用了立体的不锈钢发光字,显得气势恢宏、光彩夺目。进入展厅,陆续出现文本里一一展示的各级大标题文字、段落文字、小标题文字、图片说明、文物说明等文字。大标题文字在展厅里是除了序厅主标题文字之外的重要文字,字体最好选用正方形黑体字,规整严肃,以显示重要性和概括性,字数控制在25字内最佳,这类文字在展墙上也处于醒目的位置,每个字的尺寸较大,制作工艺上用单个字组合排列利于操作。大标题下的段落文字,是每个部分主要内容的简介,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每个字的尺寸在50mm以内,不宜太大,每行字的字间距要均匀。小标题文字在提纲文本里不是每次都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若需要小标题和小标题下面的文字对文本内容进行细化和补充,在字体设计上根据大标题和段落文字的字体进一步缩小字号即可。图片说明文字和文物说明文字字体大小在10mm—15mm之间,根据展板大小可略微调整,图片说明文字字数控制在150字以内,以免观众视觉疲劳;文物说明文字字数控制在50字最佳,言简意赅地把物件说明清楚即可。这几类文字是展厅展出最基础的字体,在设计上最好都使用正规黑体字体,目的就是为了能清楚明了地传递展览信息。其次,还有一些特殊文字在展览中需做特殊处理,以突显重要意义。如:领导人的重要题词或伟大诗篇的节選。特殊文字可作工艺美术处理,在字体上可选用毛笔字体或艺术字体,材料选择上选用木刻的复古材料或立体材料,与其他字体有所区分。


  (三)挑选图片与制作图表

  在展览中除了文字和文物,图片更能起到充实展览内容和直接诠释文物背景的效果。省却繁琐的文字叙述,图片能更加形象地诠释展品背景和环境,有的图片将文物细节放大,让观众看得更清晰,更多的图片是丰富展览文本内容,对展览主题提供更多的佐证材料。


  图表制作同样是对展览文本的补充和统筹,通常用在数据的统筹上。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千秋红岩——中共中央南方局历史暨文物陈列》展中“国民党新闻检察机关‘查获’《新华日报》营业部‘违禁’书籍清单”表。还有的图表制作是复合性的,如: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光辉的历程不朽的丰碑》展中“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分布图(1937年—1945年)”图表就是在中国地图上用不同的符号分别标示出八路军与新四军办事处地点。不同的图表可采用不同的类别,如同word里的图表制作方式,可用表格、条形图、柱形图、折线图、饼图等来设计表现。


  (四)模型与场景的设计

  实物模型在历史遗址类博物馆里很常见,如红岩魂陈列馆里对白公馆、渣滓洞监狱的遗址复原模型,这类模型是根据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进行多倍缩放制作而成。还有的模型是实物模型已不存在,根据史料记载或故人口述,用计算机创意设计出三维数字模型,这样的模型可作为展品的替代品,让观众有联想的空间。


  场景设计是对某个历史场景进行全景场景复原或半景复原,场景设计是现如今较大型展览常用的展示设计,因效果逼真、场景震撼,深受观众的喜爱。如:铜梁邱少云展览中设计制作的邱少云同志在战争中匍匐在草丛里,为了不暴露目标忍痛被火烧的场景;红岩魂陈列馆里设计制作的“11.27”大屠杀半景画场景。这些设计是对展览内容最生动、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塑造了历史瞬间,提升了展览档次,还让观众在参观完毕后回忆和感叹。


  三、结语

  陈列展览的学术研究和通俗演绎都是为了能更好地为观众服务,以起到博物馆宣传知识和继承优秀民族精神的目的。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形式要美观,从建筑外观、陈列展示到观众互动,让观众都能轻易地接收到信息,了解展示的内容。观众在参观中流连忘返,参观后回味无穷。如果观众参观博物馆是一种休闲和愉悦的享受,博物馆也会有越来越多人自愿来参观学习,也就实现了博物馆展示的意义:启发、教育、思考和奋进。


  来源:艺术评鉴 2017年14期

  作者:刘媛媛


  第七篇:图书馆馆藏结构对高校学术水平的影响


  高校学术水平的提高,依赖于信息平台的建立。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及馆藏结构对高校的学术水平有很大影响。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强化自身的信息服务,提供充足的学术信息,才能有效地提高高校的学术水平。本文通过对我馆的藏书量、读者借阅量以及学术论文发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探索图书馆馆藏结构对高校学术水平的影响。


  一、研究现状

  JONES&AL.(1983)研究了美国大学教育项目质量和信息资源可得性的关联,发现了图书馆学术期刊的数量和博士生研究的效率有着很强的相关性[1]。BUDD,J.M.(1995)使用了图书馆的其他指标进行了分析,发现图书馆的藏书量、资料采购费等与教授发表的论文数量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2]547。LIU,L.G.(2001)使用美国的数据研究了美国大学学术项目排名和图书文献收藏量的关系,结果发现图书馆总收藏量有助于提高学术研究项目的排名和威望[3]49。


  二、学校概况、图书馆馆藏及读者情况

  1.学校概况。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形成了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形成了本、硕、博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工、管、农、文、理、经、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的大学。学校设有16个学院(含张家港校区),56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工程硕士、农业硕士、工商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类型,其中工程硕士有11个培养领域。


  2.图书馆馆藏及发表文章情况。

  截止2013年我校图书馆共有纸质图书136.1万册,纸质期刊1821种。馆藏图书全部实行开架借阅,实行流通阅览一体化管理。表1是截取2010—2013年的图书总量、期刊总量及借阅量,可以看出,我校图书总量在稳步增加,期刊总量在2013年也有大幅增加,能够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我校图书馆藏书及期刊的订购,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及發展方向,围绕教学、科研用书需求,形成具有本校专业特色的藏书体系。

  表2是我校在2010—2013年发表文章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发表文章总量在2010年至2012年是逐年上升,在2013年有所下降。而SCI、SCIE、EI等高水平文章的发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


  三、相关性分析

  下图为2010—2013年馆藏图书总量、期刊总量、借阅量及发表文章总量。

  图中显示馆藏数量在逐年增加,期刊总量在小幅减少后出现拐点大幅增加,借阅量在逐年递减,发表文章总量在小幅上升后出现拐点有所下降,而SCI、SCIE、EI等高水平文章则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我们对2010年至2013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回归分析的结果中得出的趋势是,馆藏数量及期刊总量的增加与高校的学术能力的影响是正相关的。


  但馆藏总量、期刊总量和发表文章的数量并非是线性的,从发表文章的数量上看,在馆藏总量及期刊总量增加的同时,发表文章的数量虽有小幅上升,但在2012年达到最大值后,在2013年有所下降。这说明相对于发表文章的数量,纸质资源已经趋于饱和状态,对学术水平的影响已不明显。


  在馆藏总量及期刊总量增加的同时,借阅量却逐年减少。而借阅量的减少主要是受到现代信息技术及多媒体的影响,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手段增加,而不是以前以纸质资源为主要渠道。电子资源以其方便快捷的特性更受读者青睐。我馆拥有电子图书270万册,电子报刊3.2万多种,引进和自建各类中外文大型网络数据库40个。并与全国多家高校图书馆建立了原文传递关系,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其中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本地镜像)的点击量超过97万,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的点击量超过48万,ScienceDirect数据库的点击量超过23万。而SCI、SCIE、EI等高水平的文章发表数量在借阅量逐年下降的同时,而逐年增加,学校整体学术水平仍处于上升趋势。这说明电子资源对高校的学术能力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四、结论

  电子资源数据库对于高校的学术水平有着明显影响。电子资源会提高教师论文的发表数量和被引用次数。这正对应了BUDD,J.M.(1995)的论文结论。图书馆的数据库等电子资源已成为高校教师进行学术研究及科研活动所必须的条件。


  纸质资源与高校学术能力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原因可能与纸质资源的使用效率及信息发现的难度和便捷性无法和电子资源相比,导致在学术研究活动中,电子资源的利用率要高于纸质资源。


  五、对策

  电子资源对于高校学术水平的提高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影响,这与国外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从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上来看,我国高校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在电子资源方面加大投入,为高校的科研活动提供一个强有力地支撑,以提高高校的学术水平,争取更大的学术成果[4]15。


  在纸质资源方面,我们并没有发现与高校学术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然而在国外,此项数据也是存在显著相关性的。这可能与我国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源的使用效率不高有关。因此,高校图书馆应重视文献的二次开发,充分发掘必要的信息,使纸质资源在高校科研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JONES,L.V.,LINDZEY,G.,COGGESHALL,P.E.AnAs?sessmentofResearch——DoctorateProgramsintheUnit?edStates[M].NationalAcademyPress,Washington,D.C.,1983.

  [2]BUDD,J.M.Facultypublishingproductivity:Aninstitu?tionalanalysisandcomparisonwithlibraryandothermea?sures[J].College&ResearchLibraries,1995(6):547-554.

  [3]LIU,L.G.Thecontributionoflibrarycollectionstoprestigeofacademicprogramsofuniversities:Aquantitativeanaly?sis[J].LibraryCollections,Acquisitions,&TechnicalServic?es,2001(1):49-65.

  [4]徐丽辉.图书馆支出对高校学术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J].图书馆学刊,2014(12):15-18.


  作者简介:张凤武,江苏科技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读者咨询服务。

  来源:兰台世界·上半月 2017年8期


  第八篇:省属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学术研究能力是一流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从国际范围看,国际一流高校的一个普遍现象是,所培养的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某方面的專业知识,还要接受严格的学术训练,自主深入研究某种学术问题,从事创新型的知识探究。“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对保证教育质量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1]教师的知识传授要取得好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在课下自主进行大量的专业阅读和深入的专题研究。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志不仅是培养了多少数量的毕业生,更重要的是所培养的毕业生是否具备创新能力。创造新知识、探究未知问题只有通过自主从事深入学术研究,才可能成为现实。因此,在本科生培养中系统进行扎实严格的学术训练,是培养有创新能力毕业生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2.培养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应是省属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作为一名在省属高校工作多年的教师,笔者经常听到同事或学生这样的观点: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是研究生阶段的事情,针对本科生只需要做好教学就很好了;本科生专题研究学术训练是“985”“211”等一流高校的事情,省属普通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和一流高校不同等。而笔者认为:其一,在本科学习阶段进行系统扎实的学术训练,应该是省属高校本科生培养的一个主要目标,否则就不能称之为一所大学。其二,无论国内一流高校还是省属普通高校,在本科生人才培养方面都要坚持高标准,尽管学校层次有所不同,但人才培养的方式和要求应该是相似的,这样才可能培养出一流人才,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培养潜力。


  二、本科教学中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的路径

  1.在本科教学中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

  教学作为本科教育培养的主要渠道,应该承担起系统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责任。在本科教学中,教师既要系统传授学科知识,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系统的基本学术训练,包括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规范,如何查学术文献,如何发现和提出问题,如何展开问题分析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围绕课程中的某个小问题,自主展开系统深入的学术研究。让学生在进行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提出有学术创新价值的小问题,围绕问题展开研究讨论。学生在多次训练的基础上,就能够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


  2.在教师科学研究中培养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

  “科研能力是科研工作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多高校教师都从事某一方面的学术研究工作,承担各种类型的研究课题,这些高校教师大多有较好的学术研究能力,因此,在课题研究中可以有意识地让本科生参加实际的课题研究工作。在理工科中可以让学生定期参加教师研究组的组会,通过课题组高年级学生手把手指导、教师直接指导等多种方式,实行课题组直接管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教师的研究不同于理工科研究组的模式,但也可以通过引导本科生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完成不同主题的研究任务等方式,对本科生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训练。


  3.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环节培养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是本科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利用这个环节对本科生进行系统的学术训练,是提高本科生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这个最后的培养环节,应由指导教师全程指导本科生进行基本的学术训练,这既是让学生做好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重要保障,又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受到了较好的学术研究训练。


  参考文献:

  [1]王定勇.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策略[J].亚太教育,2016(33).

  [2]俎云霄,李巍海,侯宾,等.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讨[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来源:求知导刊 2017年16期

  作者:薛金礼


  第九篇:详解中国学生学术写作“疑难杂症”


  经历过留学或者语言考试的学生几乎都感受过英文写作,即使是中国的英语考试,也会在卷末有英文写作题目。但有一个真相你也许不曾得知,那就是你以前的写作基本都是“假写作”。

  编辑_李不二供图_杜亚娜设计_杜亚娜

  众所周知,美国的高等院校,大量的作业需要以Essay的形式提交,很多项目的最终成果以论文形式呈现;申请大学、申请奖学金、申请荣誉项目、申请校内工作机会等都离不开写作;甚至和老师、教授、学校行政人员的大量沟通都需要以邮件进行,写作更被看作是与对方不曾谋面前的无声交流,如何用一篇文章吸引招生官、招聘者的注意力变得尤为关键。


  因此在美国教育体系里写作课程至关重要,所有学生在大学阶段依然在学习写作。而中国留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虽然很多人托福雅思考了不错的成绩,背过大量单词,口语也还算流畅,但真正到了美国留学后他们想要写出一篇优秀的英文文章,却还是困难重重。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为何?又该如何打破这样的桎梏?耶鲁大学老师EmilyUlrich对此有着深刻见解。


  Emily出身书香门第,从家庭到学校深受美式博雅教育的熏陶。Emily的父亲是达特茅斯古典文学系教授,母亲毕业于剑桥大学,主修英语文学。在之前的一次采访中,Emily概括了美式学术写作的精髓,并坦诚指出中国学生一些不好的写作习惯,引发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强烈反响。


  EmilyUlrich身上有着许多光环,她是耶鲁大学的写作讲师,她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是耶鲁大学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以及达特茅斯学院学士。她热爱阅读,热爱写作,因为写作能让人思考问题更加深刻。她的课程及讲座在网络上的点击率屡屡创下同类视频新高,只要有她出现的地方,就会有大量的粉丝。然而,褪去这些光环,站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个气质儒雅,温和文静的女生。她不说话的时候像极了安吉丽娜·朱莉,散发着一股迷人的气质。但当她开口讲解自己的观点时,倾听者就会被她的缜密思维、创新见解以及强大的气场所吸引。在采访时,《留学》记者发现Emily是一位热情洋溢,说话极具感染力的老师。不难看出,她讲起课来也充满活力,有丰富的肢体语言和饱满的情绪,不由分说,Emily是一个在课程上可以吸引学生全部注意力的好老师。


  在美留学写作课程非常重要

  美国教育体系重视实践需求

  在中国,写作基础教育通常在高等教育后就不是所有专业都重视的科目。一般来说,只有语言及文学类专业才会开设写作课程。但在美国的教育体系里,写作课程至关重要。高中和大学对写作课程都有较高的要求,而且美国学校在所有领域都给予了很多的写作评估,非常注重实践层面的需求。


  Emily说,写作不是个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不断进步与完善。而Emily在耶鲁大学工作的很大一部分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对于中国学生来说,Emily不但要帮助他们消弭中英文化方面的差距,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预期水准。在接受《留学》记者采访时,Emily表示语言本来就是有限的。当人们说话时,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克服语言的局限,例如使用面部表情、语调和肢体语言等来澄清意义。然而当学生在写作时,这些辅助性的方式统统消失了。例如“快乐”一词,快乐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词语,但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使人快乐。当人们说话的时候,一个微笑,一步跳跃和一个拥抱都表明“我很高兴”,简单的肢体语言就可以言辞达意。但当人们写作时,就不能依赖任何一个肢体动作,必须用言语阐释。然而这并不容易,因为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书面意义。“一篇高质量的写作往往比聊天谈话更能够有效地传达思想,形成高效的沟通。会彰显更大、更深远的影响,所以这对一篇好文章尤为重要。”Emily解释道。


  剖解中国学生英文写作困难

  思维与表达方式是根源

  为什么中国学生学习英文写作这么困难?面对这一问题,Emily老师谈及一个既在意料之外又于情理之中的答案。她认为,中国学生受中文母语的影响深远,他们的思维方式及写作习惯很难跳出中文的框架。中文写作崇尚辞藻华美,表达优雅,让人眼前一亮并為之折服,追求文字功底深厚的优越感,而这点与英文推崇的表达方式恰好南辕北辙。


  Emily认为,中国学生在写文章时会拼命找出更多表达方式去表达同一个观点和想法,想要把文章写得更加具有诗意;而美式写作偏爱言简意赅、干净利落的表达。英文的写作一般段落篇幅较短,一段只讲一个中心观点,然后所有的论点都围绕着这一中心展开陈述。所以Emily在教授中国学生的英文写作时会一直强调:缩短,缩短再缩短,简单点,直接点!


  跨越写作文化鸿沟

  大量阅读改善写作水平

  Emily在教授学生写作课程时发现,阅读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有着显著作用。她认为,写作困难的原因之一在于,相比较于口头交流,写作需要我们更加精确地措辞、以及更严谨地构思所表达内容的逻辑。而阅读则能够集中地锻炼这一能力。


  对于英语非母语的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加突出。Emily认为,阅读能够帮助英语非母语学生扩大词汇量,还能拓展他们的分析技能、文化适应能力等。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看到西方文化的思维想法,这对于写作来说大有裨益。


  同时,Emily表示读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坚持读。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日积月累呈现出来的效果就会是惊人的。当然,阅读可以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阅读应该充满乐趣,学生应将其当做一件值得享受的事。


  至于如何阅读,Emily提到了一个非常实用的方法—分级阅读。划出主要的论点,划出首次提出论点后作者屡屡重申论点的部分,划出作者使用的不同种类的论据,然后观察其中的模式,即所谓的分级阅读。通过这样的分解,学生们可以观察作者的论点是怎样被支撑起来的,又是如何传达出来的。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作用于今后的写作中。也因此,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不需要太计较,只要明白基本的含义并能够理解即可。一直坚持阅读下来,自然而然就能够更娴熟地驾驭语言,并在写作中利用语言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攀登写作三座大山

  “博雅教育”贯穿美国教育始终

  当被《留学》记者问到,学生在进行英文學术写作过程中应该如何掌握要义时,Emily表示掌握英文写作的表达方式尤为重要。具体说来,Emily总结了的三大法宝,即一手研究、文本细读和批判性思维。


  一手研究

  她鼓励学生做一手研究。一手研究是指从最原始的资料入手研究,而非从相关书籍入手。假设学生们做的研究课题是《人权法案》,Emily就会鼓励学生研究《人权法案》本身,而不是找一大堆二手的资料,因为那些二手资料是对原著某种意义上的重新剖析。


  此外,有了一手资料后还需要用见微知著的方法进行写作。关注的点要尽可能小,从小的方面入手,逐步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否则会额外需要处理大量数据,这样不利于更清晰明朗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再例如,要写一篇关于美国民权运动的文章,那么可以从某次集会中的某个发言或者报纸上的某一篇报道、一张图片或海报等入手,从这些微小的情节点着眼,观察文章的措辞,资料的表达等,并尽可能地展开论述。

  Emily的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学生们在能够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融会贯通。而在这些搜寻、观察、阅读、分析、写作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研究能力亦得到大幅度提升。


  文本细读

  美国高校提倡“博雅教育(LiberalArtsEducation)”,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思想者和世界公民,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广泛涉猎,并了解多种思路和方法,扩散思维。Emily认为,要适应美国高校的教育模式,必须充分认识“文本细读”的重要性。而中国学生几乎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思考和阅读方式,但这对于美国教育而言却是极为核心的技能,包括做研究和写作以及其他所有领域。在Emily的课程里,文本细读是一个重要课题,而且无数学生从中受益匪浅。


  Emily介绍说,“文本细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尽可能地慢下来,不仅要看到文本(一个短语、句子)的字面意思,而且要不断地深入挖掘,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更深一层次的含义,除此之外,还需要辨别出在整部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手法和模式。

  “文本细读”的精髓,是指从文本的原始含义出发,观察它与更大主题的共鸣,然后利用这种共鸣重新解读原来的对象。这种做法同样适用于研究历史、艺术史或者社会科学等学科。


  批判性思维

  在Emily的课堂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部分。Emily曾提出一个观点:写作会逼着自己更深入地思考。这其实就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训练方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把各层级的论点排列总结,并检查疏漏之处,再细化分点陈述等。


  Emily举了一个很生动的例子。在要求学生修改论文时,会让他们仔细阅读并做一个修改列表,之后再让他们进行修改。刚开始他们会信心满满,但过了20分钟左右之后,学生会发现自己的论文似乎没有真正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此时Emily就鼓励每一个学生坦诚地面对自己的观点与思想,直面他们写下的不合逻辑的句子及话语,并不断反复修改、编辑甚至重写,于是,批判性思维就这样逐步形成了。Emily告诉《留学》记者说:“这个过程经历得越多,未来犯错的几率就越小。”


  Emily以其独特的魅力,高效高质量的授课方式,成了颜值和实力双双爆棚的女神级写作老师。许多学生在接受Emily老师授课后,都会感悟颇深。美国高校的写作方式,与中国学生平时考托福,SAT及申请文书等的写作都相去甚远,如果没有真正学习英文写作的精髓,将来面对的问题则会更加复杂。


  抽文

  然而,褪去这些光环,站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个气质儒雅,温和文静的女生。她不说话的时候像极了安吉丽娜·朱莉,散发着一股迷人的气质。但当她开口讲解自己的观点时,倾听者就会被她的缜密思维、创新见解以及强大的气场所吸引。

  同时,Emily表示读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坚持读。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日积月累呈现出来的效果就会是惊人的。当然,阅读可以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阅读应该充满乐趣,学生应将其当做一件值得享受的事。


  来源:留学 2017年14期

  作者:孟蕾


  第十篇:“学术型教师”的内涵及培养建议


  在35年的教育经历中,我相遇、熟悉了许多“学术型教师”,像梅村中学的许伯敏、李德周,天一中学的胡琛、张颉,南通的李吉林、李庾南等,这些老师既有众多优秀教师敬业爱生的共同特征,更有“博学、深研、精进”等学术性特征。任校长20多年,还享受着一些前瞻又接地气的学者、教授的指导,像华东师范大学的霍益萍、陈玉琨,台湾师范大学的吴武典、陈昭仪,江苏的成尚荣、杨九俊等,与他们工作交流,聆听他们的主题讲座,不仅心潮起伏,更是收获满满。

  在江苏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向“深水区”推进,又实质性进行“重压性改革——高考改革”的关键时期,厘清“学术型教师”的内涵,关注学术型教师的培育,确有现实和深远意义。


  一、关于“学术型教师”的概念性认识

  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线教师中,成千上万的“敬业爱生型”教师正支撑着基础教育的常态运行;在近十年的课程改革和各类“赛课”中,也活跃着一群“表演型教师”。剖析这两类教师,我们会发现,这两类教师中的相当部分,离学术型教师的内涵标准仍是有差距的。尤其值得警觉的是,某些“表演型教师”在引导教师专业发展上起着错误的价值引领作用:这类教师常以“创新者”的面貌存在,总是千方百计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如诵读“名人名言”谓之“教育思想”,编造“新概念”“新说法”谓之教育创意,以“包装”“打造”为教育改革的基本形式,以“轰动”“媒体报道”“领导肯定”谓之成果,这样的价值导向是危险的,必须予以当头棒喝。


  在我看来,学术型教师与一般教师应有品质性区别,他们既有高校的文化滋养,也有长期实践的磨炼。他们不仅爱学生,也爱自己的职业生活,爱校园生活。他们内心宁静,心无旁骛,人格特征表现为“纯粹的教师”,他们的行为与浮躁、表演无关。他们虽然学富五车,但常态生活中仍以学习和研究为基本生活方式。他们对工作精益求精,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们的性格特征一般表现为儒雅、平和,言语间绝无显耀和狂傲之感,但绝对有自己的教育理解和个性化的教育行为,有自己的个性化教育语言。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他们躬身深耕,形成了既有前瞻意义,又可仿效的教育样本,如李吉林先生的“情境教育”,如于漪先生的“教文育人”。


  学术型教师,他们对职业之爱必是“从心底里长出来的”,因爱而生心,因爱而深情,他们践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仰,他们必有“学生为本”的教育信念,他们的思维、行为都是为了帮助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深研”“精进”是他们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关于“学术型高中”和“學术型教师”的实践认识

  当前,普通高中发展正经历着由外延到内涵的转变。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如何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我们认为,文化变革是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的“顶层设计”,育人模式的变革是走向优质特色的关键。


  36年前,笔者所在的江苏省天一中学和国内一批优质高中一起,开始了“超常教育”(台湾、港、澳称之为“资优教育”,欧美称之为“天才教育”)实验。在长期的教育探索中,我们和中国台湾、香港以及欧洲、美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地的很多高中有了学术型课程的系统建设和学术型教师培养等方面的交流。2011年,我校成为江苏省14所创新人才试点学校之一;2015年,我们成为中国中学生英才计划试点学校之一;2016年,我校又成为省首批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省课程基地联盟牵头学校。在STEM课程、AP课程、CAP课程、中学生发展指导等众多项目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大量研究了欧美(尤其是美国)一批“学术型高中”的课程结构和教师发展。2017年1月学校教代会上,我们明确了“高举‘学术型高中’旗帜,推进学校高水平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在深入的研讨中,我们对“学术型高中”和“学术型教师”培育有了一定的实践性认识。


  1.关于“学术型高中”的内涵认识。

  “学术型高中”(或者“学术性高中”)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准确定位其特征要素,逐步形成学术型高中的整体构建框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实践探索中有几个基本方向是可以先行界定的:


  ①有鲜明的学校教育哲学和独立精神;

  ②学校规模和班级规模适度;

  ③有完善的以追求卓越的学术素养与高尚人格为两大目标的丰富课程体系,有一定量的课程具有学术的前沿性、研究性,学生常态学习有较高的选择性、自主性;

  ④毕业生学术水平很高,绝大部分学生进入一流大学深造,学生关键性素养高;

  ⑤教师的师德修养与专业学术水平极高,有一批研究型教师,有一批具备跨学科开设选修课、指导社团活动能力的教师;

  ⑥有广泛的国际、国内交流;

  ⑦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⑧有丰硕的课题成果和可推广的实验性项目。


  2.关于学术型教师的培育。

  学术型高中是学校高位发展的品质性定位。在实践中,我们对学术型高中的任务有了如下认识:选拔具有创造潜质的高中学生,进行整体设计、系统培养,努力创新拔尖学生培养模式。但办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寻找一些突破口,形成一些工作课题。近几年,我校“资优教育项目”“AP课程项目”“课程基地项目”“英才计划项目”“CAP项目”等“内涵性项目”的推进,显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办学影响。在众多探索性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也实质性锤炼了一批教师,形成了一批教研结合的学术型教师工作团队。2013年,我校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获省人民政府基础教育改革成果特等奖。2014年,“天一科学院: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探索”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我校学术型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项目在省首届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中期评估时获全省第一名。


  但在这种以项目为抓手的深度探索中,基础是有一批潜心教育研究,在关注学生共性发展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基于学科又能超越学科进行教学和教育的学术型教师。可以这样说,没有学术型教师团队的形成,绝无学术型高中的品质发展。实践中,我们逐渐对学术型教师提出了以下行为要求:对工作有无限热情;对课程建设和教育研究有无限专注;对学生潜力有无限信任;对每天工作取得一点进步有无限渴望;对每天来到教室中的这些具有特殊才能和天賦的孩子有无限欣赏。

  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术型教师的培养是创建学术型高中的基础。


  三、对建设学术型教师队伍的若干认识与建议

  1.修正内涵定位,催生利于学术型教师健康成长的文化。

  为什么我们缺少学术型教师?或许我们首先必须对学术型教师的内涵予以重新定位。我们认为学术型教师一定是具有深度教育理解,具有学生为本的教育信仰,潜心教育研究的职业人。其次我们必须着力培育有利于学术型教师脱颖而出的肥沃土壤。这种教育人的培养需要各方面文化机制的支撑,有保证其潜心研究的学术文化,从而催生由内而生的成长激情。我们应该为这种“学术匠人”的成长,提供学术型研究院、项目研究实验室、科研助理和丰裕资金……


  长期以来,我们高度关注了教师队伍与校长队伍的普惠性建设,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我们确实缺少那种长期潜心研究教育规律、研究人的成长规律,在实践中逐渐形成校本性的教育哲学,实践模式形成了深远影响,教研成果具有超越地域性示范意义的学术型教师。扎根帕夫雷什中学33年、任校长26年的苏霍姆林斯基,潜心基础教育40多年、影响遍及全球的“三环理论学说”创立者——伦祖利教授,潜心研究“情境教育”40多年的李吉林先生等,为我们培育学术型教师树立了标杆。


  2.优化培养课程,促进学术型教师的成批成长。

  在大量的比较教育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传统的教师培养基本着力于两个方向,一是学科教学的方法,二是学生管理的技术。而我们可以发现,欧美教师的继续培训更多指向学生发展需求和课程规划与建设。直至今日,我们师范教育的课程体系仍然比较传统,我们的继续教育则直面问题不够,主题研讨不够,形式主义偏多,培训方式仍是传授式为主。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许多优秀的一线教师其实并不缺乏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但确实还需要开拓教育的视野,涵养教师职业之文化根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之境界……一方面,我们必须着力优化师范大学的课程体系,从培养学科教师走向培养学术型教师;另一方面,必须着力改变继续教育的方式,从“一碗水”“一桶水”的培训走向文化的滋养,走向主题研讨,走向师生相伴成长……


  3.优化教师管理,激励学术型教师自我成长。

  由于编制的原因,基础教育的许多一线教师课务偏重,加上目前的升学机制和教师考核机制(如职称晋级、岗位聘任、教师年度考核)存在的问题,许多责任心强、有能力、有潜力的教师负担尤重。可以确认,负担过重使人肤浅。由此,我们呼吁,为了更好的教育,为了学术型教师的健康成长,相关部门应加强投入,优化目前的编制管理,让一些有学术型教师潜质的教师有时间反省,有空间遐想,有资金去学习。我们还应该优化传统的教师考核,抛弃一些形式,更多一些直面问题的研讨;减少一些功利评估,让我们的教师更多一些宁静;去掉一些过分的苛求,更多一些职业的愉悦,让我们的一线教师有更多自主的学习时间和自然生长的激情。


  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17年6期

  作者:沈茂德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