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职业教育论文范例鉴赏(共4篇)

来源:UC论文网2017-12-04 11:42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在追求自身文化素质提升的同时,对社会的改变也尤为敏感。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中,劳务工作的类型逐渐被网络代替,很多企业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在追求自身文化素质提升的同时,对社会的改变也尤为敏感。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中,劳务工作的类型逐渐被网络代替,很多企业在应聘员工时不仅看重其自身的相关工作经验,对其文化的背景和程度也比较关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职业教育论文的范例,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第1篇:关于加快发展地方现代职业教育的思考


  新世纪国家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国务院、省政府制定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这一系列部署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行动指南”[1]。在此形势下,汉中应该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怎样创新思路和举措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值得深入调研和思考。


  一、汉中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摆到了重要地位,这几年是发展职业教育的最佳时期”[2]。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科教兴汉、人才强市”战略,把职业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积极提升办学质量和层次、扩展职业教育服务功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1.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十一五”以来,汉中累计争取投入职业教育资金12亿多元,新征土地330畝,新建校舍8万余平方米。目前,全市共有各级各类职业院校31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所、技工学校15所、中等职业学校14所;建成3所国家级重点学校、3所省级示范校、3所省级重点学校、18个省级示范专业、5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专业实训基地、9所县级职教中心。


  2.办学特色适当凸显。“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而且影响甚至决定着整个民族的前途和命运”[3],职业学校办学水平直接影响地区乃至国家的发展,其中特色化很重要。汉中实施“一县一品“战略,南郑县、勉县、宁强县、汉台区、西乡县职业教育中心和汉中市科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分别设立汽车、电子、秦巴茶艺、模具等专业;实行定向培养,探索“教学实训一体化”,创新育人方法。近三年来,汉中组织参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大赛,综合排名位列全省前三名,成绩在陕南首屈一指,影响力不断扩大。


  3.招生就业形势暂好。目前汉中将职业院校招生就业工作列入县区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实行春秋两季招生,其与富士康集团、青岛海尔集团、深圳吉利公司等70余家全国知名企业建立校企联合办学关系,积极在珠江、长江三角洲、北京、天津、福建、山东等地建立劳务就业培训网点,近三年来,全市年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7000余期,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约10万人次。


  4.服务发展能力提升。汉中根据需求培养地方技术技能人才,增强其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全市建成31个职业教育精品专业,两个职业教育现代农业示范县,实习基地20个。“十一五”以来,全市累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近50万人次,建成13个绿色蔬菜基地、11个茶业基地、50多个中药材和加工技术培训网点。西乡县已被确定为全国茶业示范县,南郑县、宁强县创建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示范县。


  二、汉中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职业教育虽在一些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其应该扮演的角色之间存在很大的反差,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面临重重困境,生源危机、毕业生就业错位、缺乏吸引力等问题成为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4]。目前汉中职业教育问题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1.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虽然汉中职业教育在宣传引导上花了不少力气,但受“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的束缚及当下流行的“上本科”观念的影响,某些汉中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仍心存偏见,并不看好其发展前景,把其作为“备胎”,“从社会层面看,‘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仍然存在”[5]。加之,各地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级技术人才的匮乏和初中级职业人才的短缺,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后难以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这些问题正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企业的发展和进步”[6],总之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偏低。


  2.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受投入政策和财政压力的影响,政府虽不断增加职业教育投入,但与基础教育等的投入相比,汉中职业教育的办学资金投入仍有很大缺口。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没有生均经费或公用经费,公办职业院校主要靠争取中、省项目专款支撑运转。


  3.教育资源比较分散。职业学校既有教育、人社部门审批举办管理,又有农业、卫生等部门办学管理,还有企业行业办学管理。职业学校数量虽多但规模小,教育教学标准和规范程度不统一,公办、民办学校差异较大,学校专业设置重复,如汉中市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普遍开设机械加工、计算机专业等,不能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


  4.招生形势不容乐观。这一点主要在中等职业学校里比较明显,虽然采取了有效招生措施,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并不乐观。从教育系统中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和容量看,汉中市中等职业学校满负荷招生运转还能容纳1万多名学生,但受思想观念、地理位置、地域就业形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汉中赴外地发达地区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较多,本地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较困难。


  5.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汉中市就教育系统而言,中等职业学校教职员工1152人,其中,专任教师997人,占教师总数的86%,“双师型”教师330人,占教师总数的37%,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实习指导教师数量偏少,“双师型”教师紧缺,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技术水平不高、专业技能操作欠缺等问题。


  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措施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呈现的是一种跨越式发展模式,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前景堪忧”[7],因此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势在必行。结合汉中实际且放眼全国职业教育发展,破立并举,突破关键难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并可在其他地区推广。


  1.推翻藩篱,统筹并优化整合资源。要促进改革取得突破发展,必须利益藩篱。职业教育办学归口比较复杂,导致学校办学目标和社会效益差异较大,各学校之间生源竞争激烈,国家投入分散,职业教育规模效益很低,所以应将整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总基调。首先是实行职业教育归口管理,分级负责。加强政府统筹,应将政府部门举办、财政资金供养的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划教育部门管理,明确市、县管理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建立职业教育现代管理制度;其次是加大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清理“一校两牌”,每所中等职业学校可保留1个名称,职业学历教育和培训业务整合并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以扩大其规模效应;再次是统筹专业建设。对定位不准、重复设置、低水平低效益的专业进行调整、撤并重组,严格专业设置,打造特色品牌。


  2.摆脱束缚,鼓励多种发展形式。应进一步遵循市场规律和教育规律,突破汉中现有体制障碍,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通过一定的举措支持各类办学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民办职业教育;落实民办职业教育政策,使民办职业院校在土地、政策、项目资金扶持上享有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的政策,努力推进公办、民办合作办学,形成灵活的办学机制。


  3.建立现代体系,创新发展思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改革的总目标。职业教育应按照“3456”的新思路实施,即搭建汉中职业教育集团、东中西片区职业教育联盟、县区职业教育中心“三层立体结构”,统筹全市职业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教育、成人社区教育和继续教育“四大功能”,实施职业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基础能力建设、办学模式创新、招生就业能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五项改革措施”,加强政府统筹、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强化宣传引导、健全就业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开展政府督导评估“六维支撑保障”,全面推进汉中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


  4.成立职教集团,促进校企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集团是推进职业教育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载体,也是职业教育对接市场的重要方式,“职业教育是一个跨界的教育,必须吸收行业、企业的参与”[8]。汉中可由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省内外工业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政府有关部门和中职学校等多方参与,建立汉中职业教育集团。首批邀请21所大中专院校、107个省内外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加入汉中职业教育集团,建立职教资源共享平台,开展校校、校企合作,提高科技创新生产力,全面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


  5.建立保障制度,提高职教发展能力。“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先后召开了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9],这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性支持,由此首先可以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建立由市政府牵头,教育、发改、财政、人社等部门组成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其次要严格落实经费保障。应落实国家规定的地方教育附加费30%用于职业教育,完善职教生均拨款体系,严格执行国家企业职工培训经费标准,各级政府要设立职教专项资金支持职教建设;再次要落实人才政策保障,建立绿色通道,允许职业院校可在编制总数20%内自主聘用具有专业职业资格的技能人才任教,推進校长聘任制度改革和公开选拔制度,改革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激励机制。


  6.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取得实效。一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在硬件条件改善和软件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在改善教学、运动、生活等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加强职业学校专业实训室建设,优化学校功能布局,建立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加快现代信息化建设,实现教研教学和现代管理网络全覆盖。二是加强职业教育招生就业工作。招生冷、就业热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困难之一。中等职业教育要抓好高中阶段招生统筹,按照普职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严格制订招生计划,科学引导学生就读职业学校。深入推进中高职衔接,认真抓好“3+2”招生,对接中高职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实习实训等,全面提升系统培育水平。高等职业教育要认真组织好分类考试改革,采取国家和省级示范院校单独招生、其他高职院校综合评价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试招生、面向“三校生”单独组织省级统考四种方式,不断扩大招生,打通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上本科、读研究生通道。积极在职业院校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将就业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积极推进就业创业教育。大力弘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风尚。三是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结合实际,职业教育要紧密结合移民搬迁、库区建设、扶贫等工作,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继续实施好移民搬迁户子女免费大专学历职业教育,实现“培训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对接本市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积极培育地方经济发展技术技能人才,增强支持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努力成为民生改善的推进器和人生出彩的金钥匙。四是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工作。职业院校主动开展“职业教育宣传周活动”,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引导,广泛宣传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灵活展示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贡献,提高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促进“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社会风尚的形成。


  四、结语


  通过对陕西汉中的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通过六方面的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这对同类地区或相同情况的其他地方职业教育有重要参考价值。职业教育关乎民生和经济发展问题,国家现已逐步重视其在社会发展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但与国外此方面相比还有差距,情况不容乐观,并未发挥出职业教育在当今社会的真正优势。今后更需要不断更新理念、强化实践、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最终推动其有效发展,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


  作者:张莹等


  第2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科技推动了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大幅的提升,但同时也使人类面临了日益严重的资源、人口与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步转入了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发展的新理念。教育之功能集中表现为文化接续、技能传承及价值观的重塑,逐步融入与渗透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功能。在当前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职业教育理念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职业教育的核心工作不言而喻也是教育教学,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通于职业教育教学之内,培育认可及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职业人”,意义重大。


  一、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职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职业教育自身内在发展的诉求


  职业教育伴随人们的终身,是终身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为人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内在支撑,这高度契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理念对职业教育教学的顺畅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及指导作用,二者相互支持,协同前进。教学论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最重要指导思想,它指导并把控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育、职业能力的传授,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但职业教育教学论尚不完善,必须借鉴与吸纳普通教学论的精髓,并创造性转换及结合职业教育教学开展创新,契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同时积极容纳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学科的发展的科学性。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教育与融入社会实踐的需要


  在人类的生产及生活实践活动时,可持续发展提出人类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推动环境及生态的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育教学必然能够协助学生在个人利益与社会、个人利益与环境产生碰撞时,理性的做出科学的选择,在复杂多样的社会发展境遇中,权衡利弊得失,确立自己的正确发展路向。职业教学教学必然会逐步变革“技术工具理性”,践行“以人为本”,放眼于自然及社会的和谐、平衡及可持续发展之内,引导技术服务与服从全社会及生态的协同、协调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内置于教学教学,对社会的作用巨大,这得益于职业教学的强实践性,学生进入社会之中必然把技术付诸于生产、管理及服务之中,又在不自知的情势下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必然对人与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职业教育教学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构


  (一)目标转换:凸显职业行动能力


  所谓职业行动能力,是指个人在职业及社会和私人的情境中进行恰当的思考并能够做出对个人、社会负责任行动的决心和能力。这是人们独立的计划,实施和评估工作和任务的基础它有系统能力与设计能力两部分组成。系统能力指的是职业学院的学生能把某种单一的表象归类为某一系统之内,能厘清子系统之间的差异,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阐释;能认知系统变动模式及运作规律;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知识及能力的展现。职业教育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内嵌于教学,能培育学生系统学控能力,能够协助学生在各种生产方向产生矛盾之内开展科学抉择,在错杂关系与多元化的社群中平衡关系,引领正确的自我发展。设计能力是培育学生可以担当规划可持续发展维度上的意义、设计、产品及提供服务能力,能无意识的运用可持续发展知识与摒弃有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意识及能力。以可持续发展为引导,培育学生的动手设计能力,指导学生让技术服务于社会与生态,推动与调整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关系,让技术造福于人类。


  (二)内容提升: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


  职业教育教学不但是一个知识及技能传授与实践的过程,更应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实践方式,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人。职业教育教学就应当引入人类环境的现状、保护环境的可行性与科学性、珍惜资源及可能的方法、人类能源的现状及最新的科学利用方式等等,通过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获得,重塑价值观,培育环境理念,践行绿色与环保的生活方式,科学消费与绿色消费,使“绿色,理念成为其技能发挥指导思想。同时,职业教育教学在实践职业行动中,依托职业的形象阐释可以传递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找准二者之间的最佳的契合点,更加关注与体现职业的环境、健康保障、生态塑造。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也会对员工的职业行动进行深度缕析,关涉相关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注重过程与服务的质量。最后化为职业教育教学的课程及教材的研发。依据绿色发展的要求,自觉的调整教学内容,调整相关的专业设置。


  (三)方法创新:引导自主学习


  依照Dryen(2003)对当前职业教育教学与培训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这最契合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内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佳途径。学生以自主学习为方法,可以培育他们对知识的阐释、重构能力,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依据教学实际,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分工明确,交流沟通中共同攻克难点,多参与及多合作。问题破解应强化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应循序渐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考,自主探索,培养主体精神和批判精神。教师应体现与保障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合理融入职业场景。


  三、结语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植人心,成为人们对发展认识的“最大公约数”。我国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应用于职业教育教学,必然为“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演进提供理念指导,为工匠精神的传承、2025中国制造实现.提供新动能,从而探索出一条独具中国自身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


  第3篇:对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发展的浅析


  从我国政府于2005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使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迅速壮大。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从当前形势来看,高职教育于成为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基础力量,非常有力地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大众化、实用化的发展。高职院校不管是校园建设规划、教学核心质量、文化建设和制度创新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旋律。


  一、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主要理念


  (一)“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概念理解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这一概念,可狭义的理解为高职文化是特指高职院校文化。校园文化是可以视为学生接受知识和道德的第二课堂,在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让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使学生的文化素养有一个全面发展。让校园的文化具有优美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浓厚的学术氛围、优良的人文精神,形成校园特有的学习文化。还可以借鉴“引企入校”模式,把企业的文化引接到高职院校文化当中,让高等职业院校文化与行业、企业的文化相融合,形成自己的一种文化。


  (二)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内核


  高职教育文化在内核上要保持“类型性”文化,把高职教育看作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的文化。把办学的理念、学校的传统,办学的特色及校园文化视为教育文化的核心。着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促进工学结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创新。融合其它文化建设形式,取长补短,形成高职教育一种开放、合作、创新、发展的特色文化。


  (三)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的功能


  任何教育文化都具有相应的功能,高职教育文化的功能表现概况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


  1)导向及教育功能。大学校园文化能够正确的引导大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网络下充斥着良莠不齐的文化信息,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误导作用,让学生上当受骗,迷失自我。而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能使大学生更好的辨别是非曲直,避免网络诱惑。提升自己各方面素质。


  2)凝聚及激励功能。校园文化越浓厚,其凝聚力就越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往往能增加了学生彼此间的信任感与凝聚力。在凝集力的精神下能强烈激励学生完成共同的目标。


  3)社会及辐射功能。校园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大学生在学校中接触的文化必能会影响他们进入社会后的思想观念与思考行为。良好的文化教育能够使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学会与他人交流、沟通,为人诚信、友爱、步入社会后能更快的适应社会,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二、高职院校教育文化建设的问题与探索


  (一)高职院校教育文化建设现状与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发展比较片面化,重视程度不足;即使做了一些相关工作,不仅停留在表面上,在自身发展的认识上有较大的偏差,主要存在的问题归纳以下三个方面:


  1.重专业技能、轻人文培养


  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以理工类为主,还有一些校企合作单位。学校注重培养学生技术能力,过分强调本专业的操作能力,强调技能技术对人的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让学生的知识面变窄。


  2.重表面形式、轻内涵


  在校园建设中大力营造一种表面的文化形象,对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比重大,趋于一种表象文化;不清晰自己的各种办學理念和思路。校园文化建设其实重在内涵,要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


  3.重短期成效、缺长远规划


  大多高职院校在进行文化建设比较单一,或者引鉴其他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短期内能凸显成效,而忽视自身学院文化的积累沉淀过程。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缺乏规划,没有更好的考虑在校园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下校园文化建设如何实施。当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中校园文化的建设存在着“基础比较薄弱”、“文化建设方向不明确”、“特色文化建设不足”、“重管理制度,轻文化熏陶”、“重技能培养,忽视人文教育”等问题。


  (二)高职院校教育文化未来趋势展望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方面,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比较大,优良的校园文化可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校园文化不仅是提升学生的知识文化,也要重视思想认识的灌输和道德行为的强化。校园文化不仅要加强校园建设、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也要加强学校制度文化的完善,加强学生对学校的认知,强化爱校教育等;让学生对学院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提升校园文化的凝聚力。


  2.加强大学生文化素养


  大学生不仅在学校有诸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也是显得不正常。往往不正常的现象表明大学生是否具备社会需要和认知的能力,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社会要求有明显差距;对大学生文化素养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第一,人文素质,文化素养的提高,自身要有广泛的知识面,多方面的知识理论。第二,提高身体和心理的承受力,在校园里大学有心理问题很普遍了,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意识,自我心理调节,进行心理辅导。第三,营造大学文化氛围,校园文化越浓厚,对学生在思想观念、自身认识、身心健康、价值取向等方面有认知性和可塑性。大学生不仅要在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成长,也要在校园广泛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质。


  作者:龚良斌


  第4篇:武警院校职业教育方式的几点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语出《诗经》意为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以为本国效力,后比喻能够帮助自己改正缺点提升自己的人或者意见。自武警士官院校2011年转隶升级以来,各级首长高度重视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先后组织了多批次专题调研工作组到兄弟院校、部队进行考察学习。本文是通过近期在相关部门带领下,笔者先后走访了杭州一些地方职业学院,通过与职业学院老师进行探讨和地方院校专家辅导,以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地方职业学院的几个方面的做法给人很深的启示。对于他们的在提升办学能力方面取得的一些好方法,我们不妨使用拿来主义,借地方职业院校他山之石,用以雕琢军队职业院校建设发展之路。


  第一是破墙重构的精神。其所谓的破墙重构不仅在于打破房间建筑的墙壁,更在与破除学校教书育人思想和观念的壁垒,思路决定出路,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顶着改革的阵痛,能够以破墙重构的精神改进办学方法,从一个毫不起眼默默无闻的职专院校,通过改革一跃成为全国一千多家职业培训教育院校的中的佼佼者。他们果断放弃拘泥于教材,自娱自乐式的教学模式,打开大门融入社会,融入企业实际的研发生产过程中,真正实现了亦工亦学、产学一体的高效能人才培养。这种自我打破,重新塑造的魄力,让人肃然起敬。当前院校调整改革面临着大量新校区建设工作,只有高度重视实训场所的建设工作,便于在下一步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手来,逐步完成以教为主体,向以学为主体的转变,创造了有利的硬件条件。进行教战合一的教学不能仅仅依靠少数人的重视,要依靠从上至下,从老师到学生的共同努力,积极采取互动式教学、小班教学、现场教学的方式,筹措教育资源,立足于岗位,以部队实际需要引领教学,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推进专业建设。


  第二是校企共育的模式。杭州职业技术学校先后与有嘉实业集团、达利公司开展合作,并且积极融合政府和区域主导产业的主流产业,有效形成了一个互相开放、互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利益共同体。作为一个职业教育学校,他们始终以学生走出校门后创业成功是教学成果,创业失败也是教学成果,坚决摒弃了已经完全不能适应以企业需求为主导的现代人才培养要求的自娱自乐教学方式。培养受部队欢迎的人才,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学用不一致的问题。武警部队的特点就是单位分散度大,大多数单位不具备职业技术培训的能力,但是,有专业特长的人才是各单位所缺乏和急需的。通过调研发现,武警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回到部队以后,有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理论水平掌握的还可以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有的动手能力还可以,但作为一名士官管理协调能力相对较差。原因在于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对理论教学很重视,而对实践课程的培训力度相对较小,偏重于传授知识,而轻视学员工作能力的培养,学员回到部队缺乏相应的工作能力,影响了用人单位战斗力的生成,采取与部队相结合的方式,调配相应的资源进行联合培养因此在培养过程方面,把课堂搬到部队中,把教学带到任务中将会对人才培养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第三是当代任职教学创新方面。杭职院联合和西子航空、有嘉集团共同构建基于岗位实际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出了一套基于航空数控加工和航空钣金岗位的课程教学内容,合力打造师傅团队,并一起建立了联合教研室,走出了一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双师授课的形式完成定制课程,定期到航空制造企业进行认识实习,并邀请企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采用两个月在学校,两个月在企业工学交替模式,通过“学期项目”进行专业核心技能学习。校企双方选聘各岗位工艺主管作为指导师傅,以一对一形式,全程指导学生技术技能培养和操作养成,并对所带学徒进行综合评价。当前士官院校教育由任职中专教育向大专教育转型。学校党委提出了“面向现代后勤、建设现代军校、造就现代士官”办学理念,其核心就是提升教学质量,优化课程建设、创新学术科研,进一步提升各学科专业办学质量。教员队伍建设是教学质量提升的重点。使教员具有较强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要在“以老带新”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拓宽“双师型”教员培训渠道。第一,通过学习交流,拓展眼界思维。不仅要进一步加强与武警、解放军以及地方的交流与合作,还要和地方政府以及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学习,达到拓宽视野,紧跟前沿,更新理念的目的。第二,通过调研代职,提升实践能力。在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计划安排教员到一线部队代职调研和服务部队工作,促进教员不断提高“双师”能力。第三,通过聘请引進,提高能力素质。定期开展专业技能业务培训,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技师和一线工作人员担任教员,对教员进行不间断地帮带指导,提升教员的实践教学能力。


  以上是我根据调研走访列举的几点粗浅的体会,若有不足之处还请专家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作者:汪文军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