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管理论文 > 正文

语文教学论文范例采编(共5篇)

来源:UC论文网2017-12-05 11:39

摘要: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们教授语文基础知识,更要积极的去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它具有相当强的德育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全面认识生命德育...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给学生们教授语文基础知识,更要积极的去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培养。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它具有相当强的德育功能。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全面认识生命德育的重要作用,将生命德育的相关理念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语文教学要以教材探究为主阵地,以写作教学为突破口,以实践活动为创新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生命德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范例,欢迎欣赏。


  第1篇:谈育人功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一、树立德育为先的大教育观,提高育人功能融入意识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中小学德育大纲》也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首要地位。语文新学科课程标准实施要求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融入育人功能,亦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能否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也是考核一个语文学科教师是否具有“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内容之一。因此,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我们站在《纲要》的高度上,充分理解立德树人、德育融入等育人理念,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我们要用“让学生知,让学生信,更要让学生行”的思路来梳理教学,我们再系统地进行语文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开展育人功能融入的有效途径、方法、方式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也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解决自己在成长中所遇到的制约自我发展的疑难和困惑,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能用、有用、管用,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动情、明理、导行,成长为一名具有积极生活态度、良好心理品质、健全法律意识、敢于承担责任、幸福阳光的社会公民。


  二、以育人功能融入为导向,设计好教学目标


  1.深挖内涵,有机结合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内涵,使教材知识点与育人点有机结合起来。奥古斯特·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应该说,语文学科的教材不缺乏丰富的育人资源,而是需要自己挖掘这些“育人点”,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或是抒情感人的故事,或是英雄豪迈的章节,或是尊老爱幼的桥段,或是爱国守家的诗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声情并茂、图文音频的形式给学生讲解展示出来,一般都能引起学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所以,课前认真备课,整合教材资源,才能在课堂知识的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然流露,潜移默化,以提高育人的功能。


  2.降低重心,适度分层


  我们坚持从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出发,我们认为,学科育人价值的深入和深化要通过源于生活和学生的实际,才能到达润物细无声,这就需要教学降低重心,贴近实际生活。逐步深入,适度分层,使育人目标具体化。在教材育人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侧重点,要细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行分层设计,进而具体化育人目标,这有利于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发挥主渠道育人作用


  1.教学流程设计要体现育人要求


  这里,我们强调课前延伸不是单纯对教材知识的预习,而是对学习材料、学习背景、学习心理进行必要的搜集,是课堂探究的必要准备。课内探究要立足于教材的二次转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明确哪些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让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等。课后拓展要设计发散思维型、观察思考型、实践体验行型、调查研究型、迁移应用型为主的作业,让学生走进生活,为自己或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服务于他人,服务于社会。


  2.奏好课堂“四部曲”,唱响育人主旋律


  我们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走好“四部曲”,即:自主感悟。通过创设情境,实现整体感知;合作探究。通过活动引领,实现参与体验;走进生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辨识问题;实践平台。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动手实践。在此步骤下,进一步让学科课堂充满观点、充满智慧、充满文化、充满民主和尊重。


  3.借助合作学习方式,推动育人目标落实


  “独学而无友”。同样,“独育而无效”,育人功能的融入更需要放在一个群体内进行。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实现智慧共享,锻炼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培养集体主义观念,也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我们要注重合作小组建设,细化合作学习要求,重视教给学生在互助中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听课,学会讨论,学会质疑,学会评价,学会归纳,学会批判。这样,在参与、互动中实现道德的内化。


  四、延伸课堂教学,提高学科育人的实效性


  语文学科育人工作具有长效性、持续性、渐进性,仅仅靠课堂教学上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形成长效机制。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活动,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心灵,把课堂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內化为真正的认识和素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到达知与行的统一,才能促使良好行为的形成,从而提高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实效性。社会实践是一个大课堂,其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样。要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及班级的集体社会实践活动,诸如社区服务、参观以及学科相关的研究性活动等。充分挖掘这些实践活动中所蕴藏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内涵,并与课本知识相辅相成,形成有机整体。对实践的内容和要考察的目标,老师事前一定要明确指导,予以安置,才能达到预期的育人效果。


  作者:尹慧琴


  第2篇:自主命题对语文教学好处多多


  很多老师认为一线语文老师的工作很简单,只要备好课、上好课、讲评好作业就可以了,其他的很多技能可学可不学。笔者给年级命了几次试题之后,惊奇地发现自主命题竟然给教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它让课堂更加充实、丰富多彩,让教学更加有方向感。


  一、自主命题引导语文教师研读大纲,依纲施教


  依纲施教本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对教学大纲的钻研,语文教学也不例外。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有语文教师会认真仔细地研读教学大纲,究其原因可能是有了教参。《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一张合格的语文试卷要客观反映学生对以上目标的达到程度,就要设计一道道试题对学生各方面语文知识运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如检测学生的积累运用、分析判断、联系想象、归纳梳理、筛选整合、语言组织等能力。在命题的过程中,教师对这些概念渐渐地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今后的教学就更有方向感。他会有意识地围绕“培养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这个教学目标来设计有效的教学环节,备课、上课更有目的性。


  二、自主命题促使语文教师研究学生,因材施教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因此,一张合格的语文试卷应该难度适中,让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不能过难,这样会让优等生如鱼得水而后进生望而却步;当然太容易了,也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命题人要掌握好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要充分地研究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所教学生中,哪些基础扎实,可以难易通吃;哪些基础薄弱,只能做一些基础性的题目;哪些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以做对中档题而对难题有些吃力。教师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在今后的教学中就能灵活地把握教学的尺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新的进步。


  三、自主命题可以让语文课内容充实,更有质量


  一位成熟的语文教师一定拥有娴熟的控场能力。因为语文课堂上教师常常要应对很多突如其来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在教师的备课范围之内,要靠教师临时随机化解,这就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知识筹备。一张语文试卷要考查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必然要调取各种各样的素材。包括各类文史知识、社会资讯、时政要闻、科學常识等,有的还要设计表格图形,插入各种图片。这些材料往往具有时代性、地域性,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且不得超出他们的理解范围,这就需要命题者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遴选并梳理归纳,如果平时没有随时浏览各类资讯的习惯,出题时往往会手足无措。因此,为了自己能命制出一张高质量的语文试卷,教师平时一定会逼着自己多看书刊杂志、浏览网页,在浏览的过程中,便可以积累丰富的素材。教师在命题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的知识,上课的时候把这些知识运用开来,既可以随机解决很多“意外事故”,同时还可以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到丰富多彩的知识,让语文课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更喜欢语文学科。


  四、自主命题让语文课堂与时俱进,实现新突破


  当今社会,素质教育虽然是主流,但是素质教育也离不开考试,而有考试就一定有考试趋向。社会在发展,对学生的考查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它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把握考试的动向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从而更快更有效地走向成功。一个老师要命好一道题或一张试卷,必然要找历年考过的试题来综合分析。哪些题目基本不会考,哪些题目是旧题新考,哪些题目是新题型。在分析的过程中,便可以发现试题的变化趋向。有了这些发现,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便可以将这些发现和教学实际相结合。上课时,重点突出一些应考性的知识讲解,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为考试做好准备,从而可以实现教学的新突破。


  五、自主命题让语文教研工作务实,有针对性


  语文教学离不开教研工作,课题研究、质量分析等工作不仅贯穿了语文教学的过程。搞教研是为了促进教学,而考试又是教学的指挥棒。学习命题可以让教研更有实效性。比如说,语文教师研究一个题为“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的课题,这个课题在考虑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的同时,必然也要考虑这种阅读能力能不能适应当今各类大大小小的考试。因此教师在研究课题的时候就会自觉地研究考纲,使课题不偏离考试的方向。再比如教师每次考试后都要搞质量分析,质量分析不仅仅是看学生考多少分,而是通过分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程度,教师对考试对学生的考查要求有了明确的认识,这可以帮助教师在质量分析中更好地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从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明确的方向。


  自主命题虽是语文教学中很小的一个环节,但却对语文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带动语文教师深思、积累,从而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一个层次。这对一个语文教师的成长、成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付华中(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


  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先学后教的实施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方式也应有一定的改进。先学后教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只在一旁辅助,对学生学习有很大帮助。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让学生会学习。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具备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要先入为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为教学提供一个前置性的平台,弱化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绝对权威。积极转变角色,走下讲台以服务者、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到学习中去,打破教师主动学生被动僵死的教学模式。必须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教学原理。培养师生之间的师生感情,促进学生愿学、乐学、爱学、会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新课程目标得到了较好落实。在教师的指导下解放学习力,让每一位学生富有个性地积极主动学习。


  二、明确目标,指导学生进行自学


  在使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时,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教师要告诉学生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针对相应的目标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再指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由于学生相对较小,学习能力也比较差,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再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


  比如在学习《卧薪尝胆》时,教师可以先在多媒体上展示这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比如这节课要掌握文章中的生词,然后可以向其他人来复述这个故事。认识到越王勾践的伟大品质,并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向他学习。明确完学习目标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能够认识文章中的生词,再给学生布置几个问题让他们来思考,找學生来回答问题。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越王勾践有哪些优秀的品质?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向勾践学习?”等问题。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他们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学习的主导者。这样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都会有很大提升,也会促进他们更好发展。教师在课前一定要认真备课,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促进我国教育教学的发展。


  三、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实行先学后教的学习方法时,教师还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班级平均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选出一个有责任心且有能力的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进行学习。当教师布置好任务时,成员间可以互相帮助,共同学习,从而大大提升课堂效率。成员间也可以互相学习,增强自身能力。


  比如在学习《寓言两则》这节内容时,可以先将班级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成员间共同学习。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课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再给学生布置几个问题,让小组间进行交流,共同讨论问题。然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前发言,展示小组交流成果。教师可以问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我们分别学到了什么?”等问题,这样小组成员就可以根据问题自由发言。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大家互相交流。由于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所以教师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言,但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后,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学生还可以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缺点及他人长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改正自身过错,增强自身的能力。学生还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与他人的交流,培养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


  四、检查点拨,巩固学习的知识


  先学后教的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先进行学习,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补充。如教师在了解学生在小组讨论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针对这部分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掌握这部分的内容。对于教学目标的其他问题,教师可以找同学来回答,如果回答有不全的地方,教师可以再找其他小组的学生进行补充,最后再由教师自己来进行总结。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注意在教的过程中不能只传授给学生知识,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日后能自主解决类似的问题。教师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几个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根据当堂检测的结果,对优秀学生和小组进行奖励,鼓励他们继续学习,并及时改正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改善,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检查和点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巩固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缺点,使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严晓艳(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正红镇第三中心小学)


  第4篇: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


  1.微课符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


  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精力集中时间能够保持20分钟左右,教师要在20分钟之内为学生讲解重要的知识点,以加强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微课的课时长度大约在10~20分钟之间,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保持学生集中精力,让学生在精力较为集中的状态下学习微课内容。


  2.多样化的移动设备支持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其中手机、电脑、MP4等电子产品的发展为微课的应用提供了物质载体。学生可以自主使用电脑、手机、MP4等移动设备下载微课视频并进行学习。另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多数学校都建立校园网,学生只要使用移动设备连接网络便能够观看微课视频,互联网使微课视频的应用十分方便。


  3.微课适合小学生的碎片化学习


  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识字、写字、口语交际、阅读、写作这五个方面,且每一方面的知识都包含着大量分散的知识点。例如,写作内容包含写景、叙事、写人等不同主题的写作。因此,碎片化的学习方法十分适用于小学语文学习。微课教学视频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碎片化特征,微课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短时间内为学生讲解碎片化的知识,加强学生对专项知识的学习。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1.微课应用意识淡薄


  虽然微课作为新兴的教学方法,受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关注,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缺乏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重视,不了解微课教学,微课应用意识淡薄。具体来说,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缺乏系统化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教育,不了解信息技术的相关操作,没有制作并使用微课的能力。另外,虽然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具备信息技能,认为微课的制作和使用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弃了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对微课教学持怀疑态度,害怕微课教学会影响语文教学质量,没有积极采用微课教学。


  2.教师能力不高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开展微课教学,而且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微课制作能力,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制作高质量的微课课程。但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只懂得最基本的信息技术,缺乏微课制作能力。另外,现阶段我国缺乏专业的教育技术培训机构,小学语文教师的微课教学能力和制作能力得不到培训和提升。


  3.教师任务量大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进行备课,而且还要进行教学反思,对每节课的课堂教学进行总结,不断完善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批改学生的作业。学生的语文作业种类繁多,作文作业、生字作业、练习册、试卷、周记等都需要教师进行批改。在批改完作业之后,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并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对于一些特殊的作业状况,语文教师还需要叫学生到办公室进行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量很大,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制作微课。


  三、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优化微课设计


  首先,小学教师在设计微课的过程中应合理把握课程的时间,在短时间内为学生讲解重点知识,提高微课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应合理选择微课教学内容,保证微课内容的简洁性,最好选择具有归纳性的微課内容。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重视学生的语文水平差异和学习能力差异,根据学生的状况开展层次化教学,制作不同层次的微课视频,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开展微课教学。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鼓励学生运用微课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为学生的微课自主学习提供帮助和指导。


  2.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的微课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学校应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微课教学培训。学校应加强对语文教师的微课制作能力和多媒体技术的教育,使小学语文教师学会制作并使用微课课程;学校应加强对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学培训,强化新课改背景下先进教学方法的学习,不断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学校应加强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教育培训,引导语文教师学习丰富的语文知识,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树立微课意识


  管理人员应积极树立微课意识,加强对微课的全面认识,强调微课对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将微课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纳入学校教学战略规划之中。应积极鼓励教师运用微课进行学科教学,形成浓厚的微课使用氛围。学生应积极树立微课意识,充分了解微课对自身学习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教师的微课教学。


  朱赛赛(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白云小学)


  第5篇:高职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的相关性思考


  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即为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上主要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职业发展需求,语文是学生的必修类课程之一,需要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中提高人文素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强调职业人格的培养。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发展中,对不同行业的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加大,在职业人才的聘用与培养中,不仅要考察其实践操作能力与水平,同时还要对其职业人格和职业素养等进行考核[1]。我国高职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中,通过语文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将人格培养纳入课程教学考核标准范畴中来,全面提高高职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人格培养水平。关于高职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人格培养相关性需要从实践中展开研究与分析。


  一、高职语文教学对学生职业人格培养作用


  (一)提高交际能力


  高职院校在课程教学中,主张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要具备较强的与人沟通与交际能力,通过语文课程的教学,则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与文字交际能力。语文课程教学中是以文字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语文是一种沟通工具,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容结合起来,能够使学生在文字阅读与写作中锻炼自己的交际思维,强化交际能力。从这一点来看,高职语文教学虽然是以文字教学为主,但是学生能够在语言文字的接触与理解中强化自己的信息获取与知识学习能力,将其应用到人际交往中,有利于未来职业发展。


  (二)培养匠人精神


  高职院校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院校,在课程设置中以实用性和适用性为主,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中要具有一定的信息转化能力,即在案例学习中能够提取其中的中心思想,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起到思想上的教育作用。高职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中通过语文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人文性知识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学生的思想健康与价值观正确,这些对于学生的职业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2]。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职语文教学能够以文化教育的形式对学生起到人格培养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的职业价值,重点培养其匠人精神。


  (三)锻炼学习能力


  高职学生在毕业后面临多种就业问题,学生从学校过度到社会,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职业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学生需要重点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与人沟通能力以及超强的敬业精神与职业精神,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高职语文教学中学生可以以自学的方式完成自主化学习,再结合老师的课堂讲解,深化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立的学习思考模式,这种学习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未来的自主学习和能力拓展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其在工作实践中更加效率性的学习好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全面化的提升职业人格素养水平[3]。


  二、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职业人格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一)信息处理方面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信息搜集、信息整理和信息处理能力进行集中培养,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对相关课题展开自主化研究,应用多种不同的技术方式和网络平台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在影像、数据和文字资源的应用中制作多媒体课件[4]。学生在网络通訊工具的使用中,能够更加高效的处理语文课程中学习遇到的问题,强化其思辨能力,自主学习式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新知识、新技能学习中的自我价值,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观察、学习感受与学习关注中提高信息的准确捕捉能力与判定应用能力,对其自主性职业人格素养培养作用明显。


  (二)创新学习方面


  高职语文教学不能仅对学生进行理论性知识内容的讲解,需要学生在相关内容的理解基础上不断拓展思路,创新思维方法,对旧的内容进行新的解读。创新性学习是对学生的改革精神进行培养,使学生在面对学习难题时拥有挑战性精神,能够在关键问题的处理上迅速思考、应用多种不同的方案解决。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既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计划,提倡学生善于应用革新精神和思维对相关问题进行逆向化思考或连接性思考[5]。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看待问题,有利于在学习创新中通过渗透式学习,积极拓展问题的解决方案,对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能力考核方面


  高职语文教学中关于教学考核与能力测评形式应该多样化,不能采用单一化的考试形式,在教学考核中,要对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应用能力进行考核,其中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学习策划能力等,学生既要具备信息提取能力,又要有一定的文字组织、表达和转换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考察,能够促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不仅是被动式的知识获取或记忆,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加工,使之成为自己知识库中一部分[6]。在这种能力考核形式下,学生能够正视自己专业学习中的相关问题,认识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区别,也认识到理论考核与社会实践考核的区别,促使学生在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中更好的塑造自己的职业人格。


  三、结语


  人才市场中对于职业人才的考核要求、标准不断提高,通常包括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两大部分,而高职院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和输送的重要集散地,在专业教学中应该强调学生的职业人格培养,提升其职业核心竞争力。高职语文教学中以文化教育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使其在文化熏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政治素养和职业素养,提升实际应变能力,将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促进相关问题解决。高职语文教学与学生职业人格培养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能够系统化的对学生的职业人格起到启发式教育的目的,而在职业人格素养培养与提升中又能够促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能力与价值,符合人文主义思想教育要求。高职语文教学对学生职业人格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在人才市场的动态分析中,对高职专业教学以及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安排与调整,使语文等学科教学在学生职业能力和人格素养培养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作者:刘红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