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优秀的就业问题论文范文采编(共3篇)

来源:UC论文网2018-01-03 12:05

摘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业问题越发凸显。现如今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而就业的岗位却没有相应的增加,这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面临...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就业问题越发凸显。现如今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多,而就业的岗位却没有相应的增加,这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上的热点问题。面临着相当严重的就业问题,如果不能迅速有效地解决,将对学生的专业选择和专业成长造成直接的影响。


  第1篇:经济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全面阐述了“新常态”的三大特点和四个机遇。经济增速放缓、结构优化升级、发展动力转换这三个特点势必会对就业形势产生广范而深刻的影响,就业形势呈现出就业岗位减少以及结构性失业风险变大等越发严峻的趋势。据人保部和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65万人,比2015年增加了16万人。我国经济新常态与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相互交织影响,“就业难”成为每一个大学生面临的不可逃避的问题。


  一、经济新常态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1.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放缓,虽然2016年GDP增长率维持在6.7%左右,伴随着其他经济指标逐步回升,却仍是以近年来最慢速度增长,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就业市场的需求与往年相比虽有所增加,但部分传统行业受到经济形势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还有淘汰过剩产能的问题的影响,用人单位岗位需求普遍缩减,钢铁、冶金等传统重工业尤为明显。再从就业市场的供给侧宏观数据来看,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65万,比2015年增长2.14%,毕业生总量不断上升。且参照GDP增速来看,根据奥肯定律,这是同期经济增速所不能消化的。因此,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供需矛盾不断激化,学生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加。


  2.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结构性矛盾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首先是就业方向选择问题。目前,我国抓住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历史机遇,做出“中国制造2025”的重大战略部署。很多制造业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然而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相比,毕业后从事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的学生比例较低,且呈逐年下降趋势,传统行业与新兴产业间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第二个方面是就业区域选择问题,毕业生流向和区域人才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经济发达地区人员饱和但仍受青睐,而中西部等经济较落后地区人才紧缺。我国中东部经济发展较快,多数毕业生更喜欢去东部沿海地区及北上广等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工作,导致这些区域的人力资源饱和。尽管各高校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毕业生了解西部、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的广阔发展机会,鼓励大学生去经济发展需要人才的地区工作,但总体看来东部地区依然是就业较集中的地域。虽然到西部地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规模近年来稳步提升,但所占比例依然很低。第三,毕业生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期望脱节。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准备就业时,不仅仅考虑薪资水平,而是更加综合考虑企业规模及未来发展空间等多个角度。从对毕业生的需求结构来看,当前企业对技术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是就业市场的主流方向,但多数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匹配,高校培养的部分毕业生专业技能和岗位实践能力达不到市场需求。


  3.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合理。受到当前经济形势和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大一部分毕业生还是持有比较保守的就业观念,将自身的职业定位于选择稳定、有保障的工作,仍期望进入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工作。从全国40所高校近两年就业质量报告统计数据来看,本硕博毕业生进入党政机关单位工作的比例逐年上升,2015年为4.7%,2016年上升至4.9%;去国企工作的情况也类似,2016年选取的样本高校中平均进入国企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为28.1%,相对于2015年提升了近两个百分点。在经济的新常态下,发展前景良好且急需高校人才的中小型企业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新支柱,但是由于稳定性、归属感及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欠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尚不足。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个人能力定位较高和眼高手低現象也是导致当前就业形势低迷的原因之一。大多数学生在物质丰富的环境下长大,存在着就业心理不成熟和危机意识不强等问题。很多学生认为从高校毕业之后就一定能找到高薪体面的工作,没有及时对自己的职业兴趣及方向做出规划,导致很多学生与企业签约后,也会很快违约或辞职。对此,毕业生应该合理调整自身定位,对职业选择进行合理的预期。


  二、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1.政府层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职能,通过不断强化引导管理和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政府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方面的关键作用。第一是要继续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着力缓解困难地区和行业的就业压力。政府应当通过创造条件,引导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就业。其次是结合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时机,提升创业带动就业的能力。政府相关部门应为这一通道保驾护航,给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好的资金支持。第三是要提高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匹配能力。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两会上也提到过,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不断地支撑国家经济发展。但是当前社会的理念是重视普通高校教育而轻视职业教育,因此政府部门应采取措施引导社会教学理念的转变,推动职业教育逐步发展。


  2.用人单位层面。用人单位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创设企业与学校间的长期合作机制。企业可以在高校中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基地,主动向高校提出人才培养需求,并参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同时,用人单位可以与本地高校合作办学,单位技术员工可以去高校讲授相关专业知识,高校教师可以到企业进行体验,建立一种“旋转门”机制。


  3.高校層面。首先,就业指导部门应向毕业生及时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毕业生通常会通过用人单位的职位需求来调整自身的就业方向。因此,高校就业部门应及时将企业招聘信息精准地传递给学生,保证毕业生充分了解市场需求,进而合理进行自身定位。其次,高校应根据当下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在经济结构转型的特殊时期,企业对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毕业生放弃去大型公司就职转而自己创业的比例逐年上升。


  4.毕业生自身层面。高校毕业生应尽早树立求职意识,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以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首先,毕业生应进行自我评估,主动了解相关专业市场需求,根据个人兴趣和当前的就业市场形势合理进行职业定位。其次,结合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第三,毕业生应充分认识到新的经济状态对当前高校就业形势的影响,切忌眼高手低,按照个人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自身职业目标。


  三、结语


  “新常态”影响的不只是国家的经济形势,也影响到包括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内的教育、文化等各个层面。在“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这些全新的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和毕业生都应抓住这次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入分析并解决如今就业工作中的问题,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帮助学生抓住合适的就业机会,实现自身职业目标。


  作者:孙欣然


  第2篇:浅谈智能时代农民工就业问题


  人工智能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我们提高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据不完全统计,会有50%以上的职业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社会就业问题突出,首当其冲打击最为严重就是农民工就业。据了解,我国城市农民工的数量十分庞大,已经达到了3亿左右,并且还在以高速增长的态势进行递增,如何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成为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经过调查和研究,本文将对农民工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为智能时代农民工如何更好就业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智能化对农民工就业带来的影响


  1.农民工自身素质低,无法跟上时代步伐


  农民工的收入水平并没有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而明显的提高,其原因归结于:一方面,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家政、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民工受职业能力所限,工资水平偏低。另一方面,不太健全的制度因素导致农民工在就业时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从而阻碍了农民工工资的提高。智能化并不代表社会不需要农民工的工作,社会需要的是能够跟上时代步伐的,顺应智能化时代变化的农民工。


  2.科技发展迅速,对农民工人力需求资源减少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机器人、3D打印机、5G时代的来临,对农民工的人力需求资源在不断减少。现在越来越多的的工作都可以交给智能机器进行处理,以求降低人力成本。如:广东东莞等厂房出现大批量智能机器人代替手工生产、快递行业使用机器人进行货物分拣、医院使用自助打印系统代替人工打印检查报告……越来越多企业愿意使用智能化机器代替人工,以求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省人工成本。


  3.政府支持智能化,忽略农民工处境


  因为智能化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为我们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為我们创造更多的效益。这种效益的创造能够促使我国的社会发展更加迅速,所以政府非常支持智能化。但是政府没有对社会中农民工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而解决,导致农民工问题成为了影响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为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差,就业率低、签订合体率低,工资拖延发放等问题,就会让农民工采取一些过激行为,从而对社会带来一些不良的影响。同时,我国的劳动保障法律不健全、法制存在漏洞,导致农民工得基本权益难以得到维护,很多农民工甚至于危及生命的情况下都得不到很好的保护。政府机关执法不严,对于一些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农民工大多缺乏法律常识,不懂得寻求法律帮助。


  二、智能化对农民工造成影响的解决对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农民工在智能化下进行就业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如果我们对这些存在的问题继续忽视下去,就会出现各种社会问题。所以,伴随智能化时代的来临,农民工就业等相关社会问题应当尽快解决。


  1.加大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为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政府和社会机构也举办各种培训班,但效果仍不理想。经调查得知:一是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培训结束,农民依然很难就业;二是培训多为短期培训,农民难以在培训时间内完全掌握培训内容,不能形成一技之长。所以,政府动员各类培训机构,统筹推动就业前培训、在职培训、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等各类培训,加快构建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紧密联系市场及用工企业需要,加强专业对口培训,使农民工能结合市场需求和职业需要得到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水平,及时掌握新技能,为实现就业和稳定就业打好基础。


  2.改善城乡就业环境,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实施有利于促进农民工就业的经济、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支持,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倾斜,加大财政政策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加强对预防失业和稳定就业的支持力度,以鼓励劳动者创业和企业增加就业岗位,有效增加农民工就业。同时,通过优惠政策和就业服务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灵活就业,加快完善和实施与灵活就业相适应的劳动关系、工资支付和社会保险等政策,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帮助和服务,大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和提高创业积极性。


  3.通过互联网搭建多维度就业平台,促进农民工就业


  通过移动互联网搭建多维度的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准确传递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趋势。快速变化的劳动力供需形势是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用工企业到农村现场招人、县乡劳动部门在服务大厅发布用工信息等传统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随着智能手机在农村的快速普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就业信息平台能够高效传递就业供需信息,并缓解“民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难题。


  4.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和基本生存条件


  对于农民工的问题,最需要的也是最有效的就是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为农民工提供法律依据,让农民工的工作、生命得到最好的保护。比方说对待拖欠农民工资压榨农民的企业,应该予以惩治,除要求他们支付农民工的所得报酬外并对管理者进行思想教育;严重者可以闭厂修整,这样才能够保障农民工的基本权益。同时,执法人员一定要严格执法,给农民工一个说法,为农民工发声,这样才能够为农民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够更快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并且应该按照“新市民”标准,采取措施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保、住房、就业等问题,让农民工的权益得到维护。同时,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总而言之,智能化下农民工就业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必须尽快提上日程,无论从农民工自身而言,还是社会政府而言,都需要尽快改革尽快发展,以此促进智能化下社会的快速发展。


  作者:刘书敏


  第3篇:民国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1民国时期就业难的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就业问题实际上是全社会的一个共同问题,加上那个时期的中国处于多方面的转型阶段,许多实业还在形成阶段尚不成熟,所以即便是一些实科毕业生也很难完全被社会所吸收,出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容纳能力的脱节。陈关麒在《绸缪月刊》中发表的《毕业与失业问题的探讨》可以大概展现民国时期就业难的情况:“现行的学校制度,中学六年,大学四年,一般毕业生耗废了金钱,经过了长时期的学校生活,用去无数的精力脑力,好容易拧得一张文凭,谁都希望出其所学,效力社会,不幸而生在供过于求的年头,政府机关人浮于事且没有援引不易进身,社会方面,又受经济恐慌的影响,工商业衰落不振,对此莘莘学子,也是无法容纳。因此毕业生俞多,失业人数也愈众。结果,因无颜同乡,自杀的也有。或因思想激变,走入邪途的也有。大有作为的青年竟在‘毕业即失业’的状态下做了时代的牺牲者!”


  加之20世纪20年代的学制改革和“庚款兴学”的影响,国内高等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高校吸收了大批学生。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以及毕业生爆发式增长的情况,与当时民国政府与社会的转型发展不完全的现实相抵,突然剧增的毕业生无法被当时的社会快速吸收容纳,因此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问题。


  2民国时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2.1高校类型


  当时大学有国立、省立、私立之分,国立与省立均属公立大学,教会大学属于私立大学。受传统思维的影响,中国社会普遍认为国立大学质量应当优于私立大学,国立大学还享受一些私立大学没有的特殊资源,因此用人单位偏向于接受国立大学学生。加之从20年代开始,私立大学毕业生人数随着私立学校的增多而不断增加,教学质量却没有相应的进步,导致私立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但同属公立大学之列的省立大学,因受地域、办学经费等因素制约,其就业状况不但没办法和国立大学相提并论,许多甚至还远低于私立大学的就业率。


  2.2专业类型


  “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对1933、1934年未就业学生进行了统计,总体而言,已就业者占全数87%,未就业者约占全数13%左右。失业者中,属文科者占四分之三,属理农工医等科者仅占十分之一二。”另一份对1930年代国内大学及专门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显示,商学、畜牧、家政、交通管理专业的就业率达100%;电机工程就业率亦有99%;土木工程、机械、化学、物理和探矿冶金等专业的就业比例也较高,均超过了90%;史学、经济、法律学门的就业率分别是64%、70%、73%;就业率最低的是政治专业,就业率就只达到59%。由此看来,当时的文科类学生普遍比实科类学生更难就业。且拥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更好就业。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来比较重视文科知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使法政科尤热,而对农工商等实业类学识就相对轻视,因此许多学生在入学时多选择文科类专业;另一方面,民国时期许多大学在扩招时,由于缺乏实科类专业所需设备及其经费,因而在招生上亦更倾向于文科类学生,导致大学里文科类学生数量远超实科类。


  2.3个人选择


  首先在地域选择上,中国大学生有着显著的地区倾向。在1930年代初期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地域分布调查中,就业地域选择南京及各省市的占75.8%,选择县城的仅占22.8%。另据全国工作咨询处1934年10到12月3个月的人才登记调查表显示,在调查的450余人中,国内外专科以上毕业生所填希望工作的地点以南京、江苏、上海、浙江等地人数最多,其中希望在南京就业的达230余人,愿意去贵州、新疆、蒙古、西藏等地就业的仅各1人而已。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民国时期东西部地区发展差异大,二是因为民国时期的大学地域分布原本就不均衡。


  其次在领域选择上,30年代大学毕业生以进入教育界领域居多。例如,“对江苏省中等学校毕业生就事各职业界的比较显示,入教育界者约4000人,入农工商界者930余人,入政法界者僅90余人。“文科毕业当教员,理科毕业当教员,商科毕业当教员。……一般专门学校及至于中学小学毕业生的出路,都以教书为本位,却是很普遍的现象。”即便是一些非文科的专业诸如农科,学生毕业后也倾向于选择从事教师行业。这种就业倾向,也是由于当时近代经济欠发达,大学生就业渠道过窄,并且在各种因素之权衡博弈之下,教育界成为大学生最佳就业领域,因此30年代大量学生涌入教育界争相做教师成为一种“常态”。


  3就业难困境出现的原因


  3.1学生外部因素


  我们可以讨论社会因素和教育制度两个方面。社会原因方面,当时的人们多归因于帝国主义压迫、世界经济恐慌、国内工商业衰落不振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中国社会,民族经济难以抵挡外资企业的竞争。外国经济的入侵,也加深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影响。再加上20世纪以来,中国的政治经济一直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加剧了中国经济的衰败,多少会影响到全体国民包括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在教育制度方面,许多人认为“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大学教育并不能因地制宜,课目学非所用,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著名教育家庄泽宣先生则认为,大学所存在的诸如课程设置简单,重复,文法科不平衡等现象,皆为大学定位存在问题,盲目求多、求大、求全,并造成大学之间存在严重“争经费、争教授、争学生”之怪现象。当时出现的这种结构性失业现象,恰恰说明了高校的专业设置忽视了社会的需求。


  3.2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自身存在的多方面因素,也成为了他们的就业限制。首先是学生对于职业选择期望过高,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理论与社会现实脱节的情况,对于职业选择要求过高,地域要求也很局限,低于期望值水平的工作很难接受;其次是学生素质有所欠缺,追求高深的知识而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许多大学生看似掌握了知识,但是将来能够单继续深造,独胜任研究工作的并不多见,如果不再深造转而去寻求职业发展,但是又缺乏一些职业技能和谋生手段,总有一些学生进入高校的初衷就是为了寻找一份光鲜体面的工作,但却又不能踏踏实实地学习本领和知识,求职时出现“眼高手低”的情况,自然也容易出现就业难问题。


  4针对就业难采取的措施


  正因为当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各地的大学生组织发起职业大同盟运动,以争取社会各界支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北平各大学、南京中央大学、上海暨南大学的学生纷纷组织成立了同盟会,向政府请愿并寻求社会援助。在学生运动的疾呼之下,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采取积极的回应并承诺:①成立“全国学生工作咨询处”,调查各地需用的人才,俾材尽其用;②调查各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人数,作整个计划;③与考试院磋商举行考试,使学有专长者,不至于无机会为国家社会服务。”之后,民国政府和高校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缓解就业难的问题。


  4.1整理高等院校,严格招生数量与质量


  政府为改变滥设大学的情况,提高教学质量,下令教育部开始整顿大学教育,合并整理裁减高等院校,提高大学的设置标准。如1930年底停办了贵州大学,1930年《教育部公报》发表《改进高等教育计划》,其中关于整顿高等院校重点定为充实高等教育内容,改进高等院校质量,控制数量上的扩充,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1931年的大公报曾刊登了近三年来全国大学及专科学校整顿概况,对大学的合并,院系的调整做了具体的介绍。经过多年的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政府同时还加强了对私立大学的管理,要求成立私立大学,包括教会大学,都要向政府注册,这些措施,对控制新生的数量,提高新生质量,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4.2调整学科设置,平衡文实科发展


  因为之前的高等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考虑更多的不是社会的需要,而是該专业所需要投入的经费,因此很多高校倾向于设置一些投资较少的专业,导致高校培养了许多并不能迎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当时的教育部王世杰也指出“毕业生失业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实科人才的匮乏和文法学生的过剩,鉴于此,应增设实科、裁并文法科同时分令各大学严格执行招生比例。”国民政府也的确对当时各个高校的专业进行了改革,很多高校也根据政府的号召根据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情况而进行人才的配置,在文科和实科的专业设置比例上尽量贴合市场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一些一窝蜂的专业热情况。


  4.3建职业介绍中心,创办失业保险


  高校大规模地建立了毕业生就业辅导机构,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便于学生就业。1934年10月,全国学术工作咨询处成立,教育部也发出第12930号训令“凡公私立专科以上学校均应组织职业介绍机关。”于是,高校纷纷开始在校内建立职业介绍部,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就业指导。失业保险是为失业者中没无经济来源者给予一定的补贴,包含大学生。政府在20年代末设立的这种失业保险制度虽然后来因为战争等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但在一开始也的确为失业者提供了很多帮助。


  民国30年代的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几年当中,暴露出的学校质量和学生素质问题,以及经济转型和工商业发展不完全情形下造成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引起了当时许多有识之士的反思与总结。我们也可以发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历史问题,本文也希望通过对历史问题的回顾,对现实的就业问题有一定的启发。


  作者:吕回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