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正文

非直属临床医学院实践教学督导结果分析研究

来源:UC论文网2018-01-09 10:18

摘要:

  課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而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在临床教学中,建立高效、可行的临床实践教学督导体系是切实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是保证人才培...

  課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点,而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在临床教学中,建立高效、可行的临床实践教学督导体系是切实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1,2]。医学教学督导的目的是保证医学教学质量,让医学资源充分与合理地为教学服务,而教学评价是在广泛收集教学信息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判断,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对教学活动的调控,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过程[3]。本研究以广东省某医科大学三家非直属临床医学院为例,分析近两年的临床实践教学督导结果,以期为提高临床教学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督导专家组的建立


  选择具有副教授、副主任及以上职称,且具有较高教学水平与临床经验的专家,在学校和医院两个层面组成督导组,以医院督导组为主,每次至少2名以上的专家进行督导。


  1.2督导对象


  从每学期承担临床实践教学工作的医生中,抽取部分人员进行教学督导。


  1.3督导评估


  每位督导专家根据教师上课情况,填写学校制定《临床见习课教师教学评价表》,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结合临床、语言表达、时间分配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学目的明确,内容熟悉,重点突出(10分);充分利用科室现有不同类型的病种进行教学(10分);带教认真,示范操作准确(20分);表述准确,语速适中(10分);教法灵活,注重培養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10分);医患沟通能力强,能合理安排学生见习(10分);时间分配合理,有病例讨论和小结(20分);言传身教,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10分)。按不同评价等级给出一个评分,汇总后形成一个总的评价结果,整理后将督导结果反馈给教学管理部门和督导对象。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LSD法进行均数的两两比较或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实践教学督导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收集3家非直属临床医学院教师实践教学督导评价表40份,督导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1月,分布于5门临床课程,其中内科学督导11次,外科学督导10次,妇产科学和儿科学各督导7次,神经病学督导5次(封三图6)。根据专业技术职称,把临床教师分成中级组、副高级组、正高级组,三组人数分别为15、19、6人,副高职称临床教师数最多,占47.5%(封三图7)。


  2.2不同专业技术职称临床教师评价分析


  中级、副高级、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临床教师教学评价得分分别为(85.5±2.4)分、(89.6±3.2)分、(92.5±2.1)分,正高级组平均分超过90分,三组专业技术职称临床教师教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表1),分别对三组临床教学评价得分进行两两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正高级组与中级组临床教师教学评价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中级组临床教师教学评价得分低于正高级组(表2)。


  3讨论


  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质量保证体系是学校加强自我管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4]。教学督导是现代教育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教育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对高等教育教学进行督导,建立健全督导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教学目的的有力措施[5]。以教学督导为主要模式的高等学校自主式教学督导,已经成为保障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在维护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秩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3.1医院层面建立健全教学督导机制


  地方医学院校肩负着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各级各类合格医务工作者的重任,在该校将近六十年的办学过程中,面向基层,培养了大批“下得去、上得来、用得上、干得好”的实用型医学专门人才,成为广东省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近几年对校内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进行“3+2”临床教学改革,即前3年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在学校内进行,后2年的专业课程和临床实习安排到校外合作医院进行,与符合教学要求的非直属附属医院共建非直属临床医学院,让临床教学回归原点,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反复接触临床。但非直属临床医学院的临床教师以医疗工作为主,临床经验丰富,不过教学经验和方法比较欠缺,如何保证临床教学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应积极构建三级实践教学管理体制,实现“学校——临床医学院(直属、非直属)——教研室(科室)”三级管理体制,将学校教育与医院实践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医学实践能力[6]。学校和学院层面应该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示范教学、教学讲座、授课比赛等教学活动,促使医院建立健全教学督导机制,切实做好本科教学工作,加强各教学环节的监督与指导,逐步提升临床教师的教学水平[7]。


  3.2建立教学激励机制,提高临床教师教学热情


  为统筹教学工作,需建立统一协调的整体化临床教学体系,即由医院分管科教的副院长主抓教学工作、各临床科室主任兼任教研室主任,在工作机制上推行医院科教部门和临床学院教学科的深度融合,以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


  医院需要以医学教育的需求为指导,从体制上调动临床医生重视教学的积极性,用完善的制度引导临床医师积极投入临床教学。如鼓励临床教师在取得医师执业资格的同时要取得高校教师资格;在取得同级教学职称后,同等条件优先晋升上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在干部选拔任用上优先考虑“双职称”人员;增加教师授课津贴,让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收入不比从事临床工作少;在每年教师节进行教学表彰活动等,以此激发全院医师重视教学、关注教学、热心教学的意识和热情[8]。


  3.3加强师资队伍培训


  本研究中,中级职称临床教师评分低于高级职称临床教师。目前,多数中级职称临床教师在教学方法、技巧和临床经验方面相对不足;同时中级职称教师,在职业规划发展中,更加重视医疗事业的发展、文章发表等方面的工作[9,10],不愿主动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因此,应该有计划地进行中低职称临床教师教学培训工作。教研室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和试讲,以便让中低职称教师获得更好的教学经验和学习到更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本门课程有更全面深入的理解[11],帮助年轻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学校、学院组织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12],派出参加各级医学教育部门组织的“医学教育教师骨干培训班”、医学教育学术会议等。根据临床教师的工作年限及职称,分门别类地制定培训计划。如对进院时间不长的临床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使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敬业精神,树立教书育人的理念。而对中级职称的教师可以安排一定时间让他们到知名大学的附属医院进修,去学习先进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技术,以强化专业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提高教学水平[13,14]。


  3.4教学督导覆盖率有待提高


  本研究中收集收集2015年9月~2017年1月临床教学督导评价表40份,从学科看,只涉及5个学科,神经病学只有5次,妇产科学和儿科学也只有7次。今后,需要从学校——学院——医院三个层面加强督导,以医院为主,学院和学校为辅,组织督导组成员,进行更多的临床教学督导,从不同临床专业课程、不同职称教师等方面考虑,提高临床教学督导覆盖率,一方面,督导专家从培养教师愿望出发,给予临床教师至诚的关怀,广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给予压力的同时也增强他们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多渠道收集各種实践教学信息,并对实践教学实际情况开展价值判断,并及时做好教学工作反馈,实现对教学活动的调控,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15]。


  3.5引入学生评教制度


  学校非直属临床医学院有好几家,学生人数较多,分得较散,学校很难大规模组织专家反复、多次到医院进行教学督导,因些利用学生进行教学评价,将意见反馈到学校,学校将数据整理分析后再反馈给医院和带教老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16]。


  总之,学校、学院和医院各方应该根据临床医学的学科特点,结合医院实际情况,结合学校办学地位、办学目标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和教学督导机制[17],履行医学教育的职责,稳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人格好、人缘好、形象好、适应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


  作者:梁磬云等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