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教育管理论文 > 正文

对我国高校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

来源:UC论文网2018-03-09 08:51

摘要:

  摘要:为了适应国家教学体制改革的步伐,全面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公共政策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但由于公共政策专业对于我国高校教学来说还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国家在基础设施的投入方面还有所欠缺,高...

  摘要:为了适应国家教学体制改革的步伐,全面优化高校人才培养结构,公共政策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但由于公共政策专业对于我国高校教学来说还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国家在基础设施的投入方面还有所欠缺,高校学生在进入大学以前对公共政策专业了解甚少,造成公共政策教学方法在信息化程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师资力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为了深化对此专业课教学质量的思考,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公共政策学教学应从采用现代技术、转变教学考核模式、采用先进教学方法的角度着手,从而弥补其中的缺陷。


  关键词: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专题讨论


  中图分类号:C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7-0269-02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内的很多内容。公共政策教学则是在兼顾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之上,有目的地从系统科学的角度介绍公共政策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前景,探求公共政策的实质,以提供政策相关知识,从而为改善公共决策系统、提高公共政策质量打下基础。但由于公共政策学对于我国高校来说还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国家在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的投入方面偏颇,造成从事公共政策教学的专业化人才存在缺口和高校教师在公共政策教学过程中偏重理论,在强化问题意识,关注政策现实方面欠缺,从而使这门课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一、高校公共政策学课堂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各大综合性院校和财经类院校都相继开设了公共政策学这门专业课程,在不少的师范类院校和理工科院校也设有相近的专业。这表明,公共政策学专业在全国高校的覆盖面较广,高校学科设置的变化也紧跟国家教育政策变化的步伐。公共政策专业的灵魂就是把握国家政策的脉搏,更新和完善政策方案的设计,以便使社会更好地发展。但公共政策学在我国高校毕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因而课堂教学方法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必定存在着一些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


  由于公共政策学本身学科属性的特点,公共政策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要及时了解国家大政方针的改进和变化,收集、整理和更新公共政策专业的相关信息。然而,在实施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信息获取的渠道过于狭窄、信息处理不及时、更新较慢等,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汲取的知识往往是具有滞后性的,不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与发展。


  教学信息化还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比如多媒体教学操作。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能够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熟练地将公共政策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反映出来。但是部分教师仍保持手工操作方式,不愿意学习先进的技术,从而造成了大量的、低效的重复机械劳动。与此同时,用于公共政策教学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跟不上教学的变化,配套内容比较落后,有重复使用历年课件的现象。教学课件设计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这些因素也都影响了公共政策教学方法的改进。


  (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存在偏差


  公共政策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切实掌握认识和分析公共政策的基本方法,从而具备分析现实公共政策的能力,为进一步掌握从事政策分析和实际政策工作的系统化理论和完备的技术手段打下基础。我国国家和地方政策的不断变化,对高校教师在公共政策教学方法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基本途径,是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的重要手段,但一味地追求最终的分数而忽视人才培养的最初目标是与教学任务背道而驰的。由于高校的教学质量往往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体现,这就造成了教师和学生为了应试教育而进行“教”与“学”。公共政策学是一门需要与现实情况相结合进行学习的学科,教师为了进行应试教育,在教学方法中缺乏一定的主观意识,忽视理论联系实际,仅是照本宣科地给学生灌输索然无味的纯理论知识,不但导致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下降,同时也违背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学生也更多地关注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缺乏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和探索精神,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


  (三)教师课堂教学方法使用不当


  公共政策这门学科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近几年,随着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社会的发展需要公共政策作为指导,公共政策这门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就其当前教师的教学方法来看,还存在在一些问题。从师资力量的内部角度来说,教学师资队伍结构参差不齐,一部分教师未接受过公共政策学科的系统教育理论,另一部分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未达到要求。教师少学生多,这就导致教师的教学任务不能按时按量完成,不能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听课效率也大大降低。从教学方法的采用角度来说,有的教师教学上没有独立性,在教学中频繁变化教学方法,这也会导致学生对上课内容不知所云,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造成他们学习效率的降低。


  二、对公共政策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公共政策学是一门实践与操作性很强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性质与定位决定了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一)采用现代技术,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


  在硬件等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国家要加大财政拨款力度,确保高校的多媒体教室覆盖率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其次,对于从事公共政策教学的教师来说,要对其进行信息化教学管理的专项培训,这里不仅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方式,还包括如何使用多媒体将其服务教学等等。课件的制作不能照搬课本,要突出国家政策变化的事例,可以结合新闻等形式表现出来。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使用多媒体课件用于教学还应注意的是,将计算机能表现的信息元素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和视频等有机结合,要从提高课件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出发,这一点是对公共政策教学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通过一段时间系统的培训,公共政策的教学人员在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方面就无大碍了。同时,从事公共政策教学的人员还应积极交流与合作,通过网络、图书馆、报刊等途径搜集有关政策变化的最新信息,以保证获取最前沿的政策信息。


  (二)转变公共政策教学考核方式


  传统应试教育的考核方法往往采用的是期末闭卷考试法,这不仅为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埋下了隐患,同时也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我国高校在公共政策教学中,要把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公共政策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并作为公共政策教学效果评估的最高标准。在转变公共政策考核方式上,首先是要进行考试方法的改进。可以采用开卷考试代替闭卷考试,同时结合学生平时课堂的发言表现、作业情况和论文设计等,这样就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其次是改进考核的内容。减少纯理论知识死记硬背的考核,注重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而进行探讨性问题的解答,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后,教学质量的检测不仅是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考查,也应增加对教师考察的部分。这样,才能使教师在进行公共政策教学时不断改进方法和完善教学水平。


  (三)灵活引入多样的教学方法


  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长期受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是课堂的主人,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作为教师,以“授人以渔”为天职,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自学、钻研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授课,形式上要做到发挥性讲授与解释性讲授并举;知识面上,应当在剖析教材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要涉及有关我国公共政策的最新动态。因此,引入案例分析法、专题讨论法是帮助改进公共政策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法是指围绕公共政策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向学生提供模拟性的教学情境,使他们经过研究和讨论,将所学的公共政策理论和方法用于解决实践的政策问题,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对于教师而言,教师要选择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典型性的公共政策案例,因为高质量的案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其次,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是教师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作用。案例要在上课前发给学生,给学生以充足的自由阅读和思考的空间。在讨论中,教师要仔细听取学生发言并评判学生的理解是否正确。在案例教学后,教师要及时进行评价。案例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案例分析法引入公共政策教学,将新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成绩评价方法用于课程教学中,对今后学生们的毕业设计也都是有帮助的。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课堂教学、课堂提问、课外质疑、撰写文献等形式,这是具有前瞻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专题讨论法是指学生在课堂上就某一个公共政策中的问题进行广泛的讨论,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专题讨论的教学方法旨在启发学生能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将公共政策教学分为公共政策系统、公共政策结构、公共政策过程和公共政策分析几个专题来进行研究,让学生们参与讨论课之中。老师作为听讲人根据学生专题讨论的内容提出其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不足,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样也能使得同学们能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了解公共政策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结语


  教学是高校办学质量好坏的关键,公共政策教学方法要秉承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原则,并且要能与实际相结合,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突出案例分析法和专题讨论法在公共政策教学中的运用,提高学生听课的趣味性和积极性。高效率的教学方法是保证高校教学正常运行、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的培养目标从知识传授转到能力培养,教师的教学方法从板书讲授转到多媒体教学。作为高校公共政策专业的教学方法也必须不断完善与改变工作方式,用多样性、开放性、创新性的思路和手法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迈入一个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袁祖望.论高校课程体系重构和教学模式转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80-83.

  [2] 张金马.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冯军.论大学教学学术的培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0,(7):36.

  [4] 肖渭淳,朱欣华.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5,(7):85-86.[责任编辑 柯 黎]

  作者简介:邹琪(1970-),女,安徽蚌埠人,硕士,副教授,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研究。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