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其它门类 > 军事理论论文 > 正文

基于模块化的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改革

来源:UC论文网2018-10-24 08:37

摘要:

  摘要:高校军事理论课实行模块化教学将会极大地改变现有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困境,促使军事理论课教育教学价值的整体发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行模块化的教学理念设计,模块化的教学目标定位,模块化的课程内...

  摘要:高校军事理论课实行模块化教学将会极大地改变现有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困境,促使军事理论课教育教学价值的整体发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行模块化的教学理念设计,模块化的教学目标定位,模块化的课程内容构成,模块化的师生角色互动,模块化的教学策略实施,模块化的教学评价组织,是构建军事理论课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模块化;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胡勇胜,湖南科技学院军事教研室主任,讲师(永州425100);;贺幸平,湖南商学院教授(长沙410205);


  军事理论课教学是开展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要途径。《国防教育法》指出,国防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军事理论课承担着训练储备合格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可见,军事理论课在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军队后备力量建设上具有重要作用。受各种因素制约,当前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不佳,其教育价值难以发挥。因此,改革现行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实行模块化教学不愧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一、高校军事理论课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模块化(Modularization)这一概念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例如,堆积木,组合家具、机械模具、建筑模型、武器模型等等。童时中举例说明,中医中药是古代中国成功运用模块化概念的典范。[1]模块化理论,滥觞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建筑设计领域,作为一种设计方法,用于解决建筑物外形与环境的协调问题。之后,模块化被用于解决市场需求多样化问题。20世纪70年代,模块化被认为是复杂系统组织在软件、产品设计、生产和组织形式上的必然选择或自然而然的结果。[2]20世纪80年代,模块化由工业领域引入经济、管理领域,备受经济学、管理学界的青睐。


  模块化是一种思维工具,它通过对模块化对象的特征、规律的科学分析,采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等逻辑方法,以及系统思维方法,优化模块化对象体系的结构,运用标准化方法,使各对象的构成要素规范化、有序化,达到提高系统综合运行效率的目的。模块化的本质是对事物要素或结构的分解与集中,通过各要素的重新组合或结构调整,实现综合效益的整体提高。


  高校军事理论课模块化教学,是相对于现行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提出的,它是以模块化课程内容为基础,以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模块化教学资源为载体,动用所有教学要素,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军事理论课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将实现军事理论课教学要素的优化整合,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


  二、军事理论课实行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课堂课时压缩,导致规定的课程内容无法有效进行;二是大学生就业功利性心理,导致对与自己就业无直接关系的课程只是草草应付;三是课程内容体系相对肤浅,致使大学生降低了课程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与分量;四是高校课程体系地位偏低,致使课程的教学管理、考核和评价等工作形同虚设;五是军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军事理论课教学缺乏吸引力。[3]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与质量。


  模块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可简化教学系统,满足课程教学的多样化需求,提高课程教学系统的综合效益。军事理论课实行模块化教学将会极大地改变现有的军事理论课教学困境,促使军事理论课教育教学价值的整体发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其中,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有利于课程目标层次化要求的实现,提高其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二是有利于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求知需求,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大学生因就业功利性而产生的应付心理;三是有利于调整与重组军事理论课程内容,深化课程内容体系,发挥教学内容的综合效能,解决课时不足的难题;四是有利于整合现有军事教学队伍,实现人尽其才,提升教学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五是有利于促进军事理论课教学正能量的发挥与教育综合效能的大幅提升。因此,高校军事理论课实行模块化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三、军事理论课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的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结构形式。[4]一般而言,教学结构模式由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师生角色、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要素组成。军事理论课教学实行模块化,就需要对各个教学要素进行模块化。


  (一)模块化的教学理念设计


  教学理念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灵魂,军事理论课教学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学理念。模块化的教学理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二是构建师生对话的教学模式。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具有自主意识的生命个体,让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罗杰斯说过,“有意义的学习只是在教材同学生自身的目的发生关系,由学生去认知时,才能产生”。[5]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吸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教师还要认识到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性,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时,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如,针对文科生可加强国防历史的教学;针对理科生,尤其是计算机、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可加强军事高技术、信息化战争等内容的教学。


  其次,构建师生对话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要素的优化组合。军事理论教学工作本身是一个结构复杂、组织严密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学的条件、学生的特点、教师的个性、教材的内容、教学的组织等因素均与课的质量、效果密切相关。[6]在这些教学要素中,教师和学生是最活跃的要素,通过这两个要素的互动或对话,其他教学要素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功用。


  (二)模块化的教学目标定位


  《大纲》指出,军事课程以国防教育为主线,以军事理论教学为重点,通过军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储备合格后备兵员和培养预备役军官打下坚实基础。[7]这体现了军事课课程目标的层次性特点。这一特性与模块化的要求相吻合。


  按照模块化的要求,军事理论课教学目标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基础普及层次,即普及国防知识、基本军事理论,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国防常识和基本军事理论,为进一步学习国防军事理论奠定基础;二是意识养成层次,即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使学生具有民族忧患和居安思危意识,正确认识当前世界格局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战争观;三是能力提升层次,即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达到准军人的基本要求,成为一名合格的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这种模块化的教学目标,切合了大学生个体和高校地区的差异性,体现了大学生自我成长发展的层次性要求。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所言,人只有在一定需要得到满足或保障后,才会提出更高层次的需求。


  (三)模块化的课程内容构成


  依据课程目标的模块化定位,军事理论课程内容划分为三个模块,即基础普及模块、意识养成模块、能力提升模块。


  基础普及模块课程包含中国国防、毛泽东军事思想、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我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等内容。其中,中国国防由国防概述、国防建设(突出中国国防建设成就,以几次大的国庆阅兵作为平台进行讲解)、国防动员组成。我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重点介绍歼-15、运-20、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武直-10、神州飞船、核潜艇、辽宁舰航母、翼龙无人机、系列先进导弹等先进的武器装备。


  意识养成模块课程由军事理论类和军事选修课组成。军事理论类课程包含中国国防(含国防概述、国防建设、国防动员)、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与相关学科融合的知识点除外)和信息化战争等内容;军事选修课则根据学生的求知需求和课程目标开设,如《孙子兵法与经营管理艺术》、《毛泽东军事思想与当代经济管理》、《军事高技术与信息化建设》、《战争心理学》、《军事领导科学》、《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研究》等。


  能力提升是意识养成的外在表现,是理性认识的一种内化和升华过程。能力提升模块课程包括国防理论、思维拓展两类课程。其中,国防理论课程包括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理论、国防动员学、当代国外高校国防教育、国际热点问题研究、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地缘政治学等内容;思维拓展课程以军事思想、哲学与军事辩证法、军事高技术与仿生学、军事运筹学、中外典型战例解读等内容为主。


  实行课程内容模块化,分三个学期安排军事理论课,延长军事理论课的学习周期,既有效改变当前军事理论课课时不够的困局,又能强化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四)模块化的师生角色互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最重要的教学要素,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模块化教学要求下,教师要具备不同模块课程间角色的互换能力。在不同模块课程教学时,教师要以合适的角色出现,才能与学生形成对话,达到教学互动。这样,教师、学生与模块课程形成完整的统一体。每个统一体就是一个新的模块。教学要素的重新组合推动着新模块的构建。三个模块课程,就形成三个新的模块,模块间体现着递进的层次性。例如,在进行基础普及模块与意识养成模块课程教学时,教师在课堂引入、教学方法、授课的语气语调、提问的方式以及教学的引导等方面,都应有所区别,体现出教学个性。这种个性,既是教师的教学个性,又是模块课程的个性。只有具备这种个性,才能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教学活动中,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在学习活动中形成较强的自主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同时,结合模块化教学内容,教师队伍也需要进行模块化分组。通过分组整合,使军事理论课教师实现扬长避短,人尽其才,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


  (五)模块化的教学策略实施


  所谓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为解决教学问题所采取的方法、措施的总和。模块化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讲究教学方法的个性化与艺术性。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富有个性的认知主体。教学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动地获取知识和增长社会适应性技能的过程。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要承认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创造性学习。学生的个性化呼唤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促使教学方法个性化,展现其艺术性,推动师生间的互动与对话。如,把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叙利亚危机问题、南海问题、钓鱼岛问题等热点引入课堂进行互动讨论、对话,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8]二是注重教学措施的多层次与多样化。鉴于目前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缺乏吸引力等特点,军事理论教学要采取多层次与多样化的措施,增强其教学感染力与吸引力。首先,借助集文字、影片、声音、动画于一身的多媒体教育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学提供知识信息的多维空间,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实现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其次,实行体验式教学。利用国防教育基地和武器模型展览中心,举办国防建设成就展,展出我军最新武器装备和图片、音像资料,注重军事知识的信息量和科技含量,将抽象的军事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对军事知识的感知度。再次,开设军事选修课和课外国防教育活动,既能充实军事教学内容,弥补课时的不足,又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巩固课堂教学成果。第四,建设国防教育网站,开辟军事理论教学网络课堂,发挥网络优势,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六)模块化的教学评价组织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在高校军事理论课教学中,模块化的评价应是多层次、立体化、整体性的。从评价的内容来看,模块化教学评价包括学生学习效果,教师教学状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其中,学生学习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教师教学状况包括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教学工作量和课堂教学等。从评价的对象来看,模块化教学评价包含教师、学生、教学资源、学习环境等方面。从评价的主体来看,模块化教学评价既包括教师、学生,又包括领导、第三方评价组织。从评价的方法来看,模块化教学评价坚持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教师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同行专家评议、教学督导团评价等方式进行。总之,考核内容的深度与广度要符合模块化课程要求,考核方式应适合军事理论课的课程性质与模块化课程教学的特点。


  课程教学评价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质量的高低。因此,各高校应将军事理论课纳入学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之中,不但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健全的评价机构,而且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将课程教学评价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和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系列,与教师、学生的切身利益挂钩,确保教学评价功能的正常发挥。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