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社会文化论文 > 正文

共生理论视角下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协同路径

来源:UC论文网2018-11-22 08:26

摘要:

  摘要: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大学是科学技术与知识人才的汇聚地,在文化继承与创新、借鉴与传播、创造与培育等方面...

  摘要:大学文化和社会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大学是科学技术与知识人才的汇聚地,在文化继承与创新、借鉴与传播、创造与培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长期浸润在社会文化之中的一种亚文化,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以“平行、博弈、合作”为基本常态的互动机制,大学文化则通过“纠正、提炼、辐射”等方式引领着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在现代社会中,共培文化意识、共育文化人才、共谋文化创新、共享文化成果逐渐成为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互动路径的主要模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大学文化;社会文化;协同路径;共生理论;


  作者简介:田浩,副教授,泰州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政管理研究。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其核心是激发创造性,目标是有活力。大学,是“第一生产力”与“第一资源”的交汇点,其独特的地位,决定了它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汇聚知识,培养人才,传播文明,更是人类先进文化的推动者,应该成为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有生力量。因此,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使命的高等学校,承担着增强文化创造活力的重任,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负有更多的责任。


  一、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


  (一)大学文化


  大学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中,经历历史的文化积淀,大学与文化已经逐渐融为一体。大学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与物质形态”[1]。它包括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精神文化层三个层面:(1)物质文化层面,如校园环境、文体设施、校标校旗、校园识别系统以及校园纪念品等,这些是大学文化的基础;(2)制度文化层面,如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奖惩制度、校园文化活动制度以及校园内独特的仪式、典礼等等,这是大学文化的重要表现与保证;(3)精神文化层面,如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层次和关键所在[2]。


  (二)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是社会人类群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含着社会活动中的一切事物和社会人的行为方式、心智状态等等。它包括富有个性的地方形象文化,如城市的空间布局、道路、广场、公园、雕塑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各类艺术团体;不断发展的文化产业,如文化娱乐产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产业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如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民俗文化活动等。


  (三)共生理论视阈下的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


  “共生”一词源于希腊语,最早由德国生物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于1879年提出,是指由于生物生存的需要,它们之间必然按照一定的模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3]。“共生”就是共同生存和发展,共生理论的本质是每个共生单元要更好地在共生系统中发展自身,并与其他共生单元进行合作与协同,相互运用各共生单元的优势和长处,从而实现互惠互利、共同促进、协调发展。共生理论为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提供了思维与实践的路径参考。


  大学文化存在并发展于社会文化之中,是社会文化大背景下一种独具特色的亚文化。同时,大学是文化的载体,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共生理论,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平行、博弈、合作”构成了两者互动过程中的基本形态。平行,是指大学文化虽是社会文化独特的亚文化,但他们之间存在相对独立性。大学是以人才培养、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为职能的社会机构,这使得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文化品性和文化追求。博弈,是指大学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存在,在其与社会文化交互发展过程中,两者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较量与冲突。譬如,耶鲁大学力推自由教育,注重个人品性的提高,对于社会文化中的商业气息及功利价值追求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4];清华大学“真维斯楼”的出现则引起了公众对高校价值观的反思。这些都说明大学有其特立独行之处。合作,一方面指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当地社会资源的支撑,另一方面也指地方政府期待大学为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发展做出贡献,而这正是两者间有效合作的现实基础。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这种平行、博弈、合作互动无疑为文化创新、增强民族活力提供了良好载体和有效路径。


  二、社会文化对大学文化的浸润


  每一种文化都植根于她自己的土壤。大学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形成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客观限制和影响。一直以来,社会文化对大学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发展目标、人才培养标准等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大学对国家法律、大政方针等社会政治的学习和弘扬,也影响着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同时,社会中某些世俗文化的影响,也导致了学术文化中的使命感相对低迷、责任心部分丧失,良好的研究作风正在渐行渐远。这些都是社会文化与大学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体现。


  作为坐落于某一区域或者说某一城市的大学,其城市的文化更是成为形成特色大学文化的基础。首先,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域,其民情风貌集中体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审美追求等。作为与区域有着天然地域联系的大学,其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和广大师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无不反映这种文化,无不与这种文化息息相关[5]。其次,大学特色文化的形成,需经历一个历史文化积淀和升华的过程,优秀的社会文化能有效助推这一进程。例如,扬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2500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崇文尚德、开明开放、创新创造、仁爱爱人的地域文化传统。驻地的扬州大学既在“淮扬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带有深刻地域文化传统与城市精神烙印的办学特色,学校文化在城市精神的浸润之下,形成了其独特的精神内核。


  三、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引领


  (一)大学文化对于社会文化的批判


  大学自由的学术氛围有利于激发大学文化对社会文化批判的动力。大学通过自身的文化创造以及引入外来文化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方法,可以催生新的社会文化,同时大学文化可以对现实文化的偏离进行及时纠正,如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大学人文主义教育家对基督教文化的批判,五四运动时期大学文化对封建文化的批判等。社会现实提出的问题也能使大学对已选定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校园文化活动等大学文化形态进行变革,变革后的大学文化又进一步催生新的社会文化。


  (二)大学文化对于社会文化的提炼


  从古典大学到现代大学,“科学”和“人文”都是大学文化的两个关键词。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健全人格、造福人类永远是大学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求真”和“求善”一直是支撑大学作为社会中一种文化机构得以存在的灵魂。大学文化中的经典精神要素推动对社会文化中先进因子的找寻,甄别出保守落后、忽视人性关怀的成分,将社会文化的精髓提炼出来,促进理性价值观的形成,进而引导更多的民众理解和接受,直至转化为民众的文化自觉[6]。


  (三)大学文化对于社会文化的辐射


  大学文化在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些基本职能的过程中,会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辐射先进文化,引领群众文化,孵化文化产业。同时,高校学者在参与地方的各种学术交流、文艺创作、媒体宣传、论坛讲坛等活动中,将先进文化传播到群众之中,促进先进文化和高雅文化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另外,每年700多万受高校文化熏陶的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他们更是对社会文化影响巨大。所以培养出优秀的大学文化无疑可以对社会文化的发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四、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大学文化已成为社会发展战略的要素,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战略与文化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全国各地的许多知名城市,在其发展中,特别是城市科技和文化发展轨迹中,无不留下了知名大学的发展足迹,大学和社会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美国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大批著名大学所在的波士顿,其文化竞争力远胜于美国其他城市;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这两大名校,亦是伦敦的“文化标签”和“城市名片”;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广州等城市,既滋养了驻地的高校,亦因名校驻扎而更彰显其文化底蕴。因此,要积极找寻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协同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搭建两者良性互动平台,促进两类文化和谐共生与协同发展。


  (一)文化意识共培


  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文化思想,文化思想的基础是文化意识。人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大学生作为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为学生构建完整精神世界的职责,运用艺术、文学、哲学、科学等文化知识推动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使大学生传承主流文化、创新先进文化、引领社会文化,为文化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高校师生开展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送文化下乡、文化知识调研、文艺夏令营等等,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促使大学文化在社会中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地发挥教育引导功能。政府可通过校地、校企、校校之间的协同合作,更好地传播文化艺术作品、支持文化产品创作、发展文化事业等,以培养社会公众的文化意识,不断加强民众文化自觉,逐步推进文化建设。


  (二)文化人才共育


  育人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培育契合社会发展、文化繁荣要求的文化人才,高校与社会应各有分工、各有优势。高校应通过“合作”与文化部门、文化企业、文化社团等建立形式多样的文化人才培养基地[7]。如中国人民大学与扬州市政府建设大学文化科技园项目,建设版权贸易交易基地、“数字文化云”(服务)大厦、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等,为社会专业文化工作者提供了拓展文化艺术相关知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条件。地方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参加文化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未来文化人才的文艺专业素质。同时,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智库”等优势资源,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与需求,针对地方文化产品的开发、营销、管理、服务等进行“私人订制”,建立培训基地,分类进行模块培训,与地方文化社团共建高校学生实践基地,促进大学生专业文艺素质的培养与技能的提高。


  (三)文化创新共谋


  现代社会民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精品化等特点,文化创意产品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起到基础性作用,同时,文化创新又是文化创意产品的来源。高校有丰富的教师资源和充满创造热情的大学生,可以结合特色文化资源建立文化艺术研究机构、组建文化创意社团,将青年研究者思想的敏锐性与灵动性充分发挥,构思和设计文化创意产品,以学术研究为依托,培养文化高级人才。如江苏师范大学依托文史哲学科优势,组建了汉文化研究院、大学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积极整理、研究、传播、开发徐州汉文化历史遗存和汉文化旅游资源;成功举办了“海峡两岸楚汉文化研讨会”,出版了《楚汉文化论坛》,并以此为基础,充分利用办学优势培养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积极探索繁荣地方文化的特色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地方文化产品经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建立产品研发中心,或寻求与高校、其他企业的合作,开发创意产品,将文化创意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注重文化产品附加值的提升与市场潜能的挖掘,形成生产、推广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有效推动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


  (四)文化成果共享


  调动各方积极性的根本所在是文化建设成果的共享,也是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利器”。在共同建设中,高校与地方政府、相关单位等组织有着不同的定位和作用,各方应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各自所承担的角色、任务和所做贡献去理性看待成果的共享。文化资源库共享、文化产品著作权共享和文化产品商业价值共享等都是文化建设成果共享的组成部分。此外,文化建设平台诸如体育、文化、艺术场馆等的共享有利于提高平台利用率,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共生发展的要求,给当今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课题与新方向。对此,高校工作者不仅需要理性思考,还需构建切实可行的运行机制和合理有效的互动模式。这样,建立在良性互动基础上的大学文化,才会充满活力与创造热情,在与社会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得到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并不断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做出新贡献。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