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大数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

来源:UC论文网2018-12-30 09:34

摘要:

  2015年8月,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中明确要求“建立‘用大数据进行说话、用大数据明确决策、用大数据科学管理、用大数据不断创新’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机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

  2015年8月,国务院在《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行动纲要》中明确要求“建立‘用大数据进行说话、用大数据明确决策、用大数据科学管理、用大数据不断创新’的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机制”。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与实施“大数据战略”,要求社会各行各业充分利用大数据思维思考与解决问题,打破惯性方式方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运用“大数据”分析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大数据定义


  大数据(bigdata)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1]。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在《大数据时代》中提出“大数据是一种对海量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的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为企业和机构提供科学的信息咨询,帮助企业和组织做出更加有效的决策”。“大数据不仅是一种技术,而且是一种价值观和方法论”[2]。由大数据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大数据是一种符合科技发展的、前所未有的方式,它依据一定的目的,通过对采集的巨量数据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处理,以便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达到目的提供信息支撑。


  二、大数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大数据拓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与范围。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方面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大学生作为网络的活跃群体,在生活和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越来越频繁和多样化,他们为了追求自由,跳出了基于高校校园网的BBS版块,在社会网络上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轨迹,甚至有“依赖症”。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思想越来越活跃,他们在网络信息、交友、通信等平台表现自己,思想表达日渐由向教师、同学表达到向社会网络、公众表达。大学生使用的网络等都是数据化的,有专门的、相对应的数据库信息系统,这些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极有可能被泄露,甚至被他人或者某些图谋不轨的人所掌握,极有可能威胁大学生的隐私和利益。各种网络手段的使用日渐便利,可以说随时随地,这为信息传播带来了即时性。


  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范围与内容应该由原来的现实教育向虚拟网络教育拓展。从原来的现实生活、行为的安全、法律的普用向虚拟生活、行为的安全与法律普及转变。


  2.大数据引发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


  大学生在生活中利用各种网络手段产生的不同类型数据,这些丰富的数据种类为深度挖掘数据之间的关联性提供了可能,如果通过迅捷、合理的数据计算与分析,就能迅速甚至同步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反映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状况等。相对于传统的静态数据,同步数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便利性,它弥补了基于经验或直觉进行推断的不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重组数据,深度揭示难以处理或无法预知的思想动态问题,既有利于个性化教育教学,更便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相关设备实时收集学生,分析和掌握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与行为动态,为思想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


  三、大数据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


  1.研究范围明显不足。


  新生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引起与之相关的领域研究的变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起大学生生活、学习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大学生不用到商店,就可以在寝室通过手机购买想要的物品;可以不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只需在寝室通过手机百度或者电脑查询视频资源;可以通过电脑学习所学课程的优质视频资源或课件;有新的东西或想法,不需要找知心人?A诉,把想要表达或想让别人看的拍成图片或视频,写成文字,发朋友圈,然后传遍世界各地;电脑网络、手机网络有了贷款等新奇的信息,大学生有了新的想法需要实现时,“借助”外力想实现梦想等。这些大数据带给学生新便利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了危害。(1)容易变得懒惰与贪婪。没有课的早晨,他们不用再起早床去餐厅吃早餐,任何时间醒来,拿起手机可以点餐;他们不用亲历商店购物面对面交钱了,面对网络上花花绿绿、便宜的物品,不管有用没用,他们停不下购物的步伐等。(2)容易变得“得过且过”。网络上便利的优质学习资源为他们旷课找到了借口,寒冷的冬天的早上或春风拂面的下午,他们没有了去教室上课的动力,认为老师教的东西网上都找得到,有时间自己学也一样,得过且过。(3)法律意识淡薄,容易犯错。一些学生思想较为单纯,他们面对事情时,不深入思考就发至网络,有可能造成不良影响。(4)容易成为受害者。为了一时的便利,可能出卖自己的隐私或权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必须意识到大数据带给学生的便利与危害,如何正确引导他们使用大数据提高生活和学习质量,避免或减少危害的发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和研究重心。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方面做得差强人意,寝室变成了游戏场和购物场,变成了懒惰的温床,学生时常受网络信息等的危害,这暴露了思想政治工作者们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应引起思。


  2.缺乏人文关怀,亲情日渐疏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定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与学生拉近距离,从而建立情感。当发现问题后,找相关学生面对面沟通、谈心,形成心与心的交流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通过面对面的活动与沟通夯实。


  然而,大数据广泛影响时期,沟通的工具多了,交流的手段多了,交流的对象与范围变宽了。手机与电脑占据了学生的一大半时间,QQ群、微信取代面对面交流,成了新时期沟通与交流的最主要形式;朋友圈代替了同窗好友圈,同班好友不再是唯一的交流选择。教师不需要走近学生,可以通过QQ、微信向学生发布信息;不需要面对面,可以通过视频通话做思想工作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深入沟通变少了,教师与学生间的应有关怀大打折扣,师生亲情日渐疏远。


  3.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挖掘不足。


  大数据在校园中的应用,让学生在校园各个角落都留下了印迹,当他们吃饭刷卡时,食堂服务器中留下他们的记录;当他们在图书馆借书时,在图书馆的服务器留下记录;当他们登录上网时,在校园网络上留下踪迹;当他们在商店购物时,商店电脑中有他们的记录;当他们刷卡喝水时,一样留下记录等。这些记录不仅有学生信息,而且有物品信息、时间信息等。这为我们掌握学生的生活、学习规律提供了信息资源,也为我们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参考。比如,某个学生经常旷课,教师可以从学校网络中心调取学生的校园记录,发现他在做什么,分析旷课的原因,教师思考寻找有效的破解办法,提高思想教育工作效率。


  然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并没有注意到大数据的作用,没有重视其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他们通过原始的考勤、信息员等获得信息,当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后,还是通过询问、简单教导了事,只做到表面教育,没有深入学生心里,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既要面对不利,预防教育做到位,将不利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重视利,将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科学预测大学生的行为,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防范大数据不当使用的风险,真正发挥大数据的积极作用。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