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正文

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2 16:28

摘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逐步深入。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召开了第八次学科论坛,着重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研究展开学术探讨。与会学者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研究、学科体系研究、课程体系研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现将部分学者的发言摘编如下:  [中图分类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逐步深入。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发展,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召开了第八次学科论坛,着重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研究展开学术探讨。与会学者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研究、学科体系研究、课程体系研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讨论,现将部分学者的发言摘编如下: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11)06-0038-10


  张雷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研究”,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等方面内容的研究。近年来,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探讨正是从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等方面展开的。而对这些方面问题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本方面,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它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性,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体系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的研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意义。这里,就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各种不同类型的体系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理论体系是其他类型体系的基础


  所谓体系,就是一组理论观点能够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类似于范式的东西。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马克斯和希利克斯在编撰《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时所论述的那样:“如果我们把注意的中心放在一组联合起来的心理学家上,那么这个类似于范式的东西就是学派;如果我们把注意的中心放在一组联合起来的心理学观点的观念上,则这个类似于范式的东西就是体系。”这就是说,体系是学说的范式,体系是理论观点的逻辑集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有体系的,现在我们把“体系”又细分为理论体系、学科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等。显然,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体系。从理论的建构上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系就是理论体系,它是围绕研究对象而形成的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的知识系统,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命题经过严密论证和推理而构成的,反映的是理论观点的逻辑架构。我们一旦从学科的建构、教材的框架、教学的循序推进上来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体系,就会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安排的角度来看体系,就会形成课程体系。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身而言,无论哪一类体系,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在多种类型的体系中,理论体系是最根本的,它奠定了向学科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转化的基础。在这一意义上,我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体系、教学体系、课程体系,要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化,不研究理论体系是不可能真正做到的。先前,我曾认为理论体系向教材体系的转化是教材组的专家们去做的事情,而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化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现在看来,这种看法是有偏颇的。只有将理论体系研究透了,教材的改进才有希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向认知体系和信仰体系的转化也才能真正完成。


  2.无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哪一种体系,在建构中都必须以整体性为原则,只有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才具有实际意义


  这是因为:首先,整体性给人们提供的是完整的世界观、方法论,它要求人们必须掌握唯物史观,并把它运用到对现实问题的分析之中,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来看世界。其次,整体性给研究者们提供的是逻辑思维的力量,它强调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分析都必须具备宏观的视野、整体的视野,必须把问题的研究放到宏观和整体的大背景之下,必须要研究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和规律性。再次,整体性要求人们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从“老祖宗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上来认识,掌握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整体性寓于发展性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是在发展中体现出来的。最后,整体性还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内容,同时也认识到这一核心内容作为立场、观点、方法,它给了人们真理的力量,它的生命力是要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结合中得到体现的,这个过程是理论原理、理论运用与理论发展相统一的过程。正是有这样一个过程,才使我们能够深刻地认识到在中国本土上产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正确性,认识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到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中不可忽缺的重要内容。


  从整体上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首先是要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我认为,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需要,还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学科的研究如果没有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观念,就很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研究成果,也很难培养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人才。另外,也是当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人民大众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用于指导实践。这就提出了让人民大众理解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究竟是什么、我们给人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究竟是什么的问题。我认为,鉴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性,我们不能把它变成支离破碎、只言片语的东西,鉴于人民大众的特点,我们给他们的不能是一套一套的理论。人民大众理解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应该是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论,就应该是反映人民大众利益的理论。因为当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块整钢”来把握时,我们注意的就是它的全部的精神实质。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它少而精、管用、易于普及,适合人民大众的需要。


  3.关于整体性内涵的理解,是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的关键,而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体性的理解不能排斥三个组成部分原理的内容及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个整体并不是一下子产生的,它有一个形成过程。在马克思一生的理论研究中,哲学是他从事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研究的基础,没有哲学,没有唯物史观的创立,就不可能有马克思对《资本论》的研究,也不可能有他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研究。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经济学领域,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论》是唯物辩证法的具体运用,而《资本论》研究中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关于工业较发达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国家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的研究、关于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问题的研究等,既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的结果,同时也奠定了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如何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走向社会主义的探讨。反过来看,马克思关于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也为哲学的研究提供了实践的领域,使唯物史观的研究得到了实践的证实和检验,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哲学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为一个整体。因此,也可以说,没有科学社会主义,没有经济学,没有马克思对《资本论》和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研究,也就没有哲学,没有唯物史观,或者说,马克思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哲学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考察三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一生理论活动中的关系,应该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而这一整体性的存在必须以三个组成部分为基础。


  有鉴于此,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是以不同层次的原理为构成基础的。在构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中,必须紧紧抓住“两个围绕”,一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主题,即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成的思想宗旨,即无产阶级争取自身的解放并最终解放全人类。根据这“两个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体系可分为三个层次。最核心层次的内容就是唯物史观的内容,它应该包括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发展等基本原理。第二层次的基本原理则应该是核心层次的原理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的实践结合而产生的新的原理,即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最一般原理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所有制、社会再生产的环节等。第三层次的基本原理则是核心层次的原理、第二层次的原理与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实践结合产生的新的原理,它包括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结合、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结合形成的原理如资本雇佣劳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等。从理论体系上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这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正是围绕其研究主题和思想宗旨而形成的逻辑严密、结构合理的知识系统,是由一系列范畴、概念、命题经过辩证转化和严密论证而构成的反映理论原理的逻辑架构。(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思考


  顾钰民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2005]64号文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它既应该从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应该进行整体性研究,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既要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更要进行整体性研究。但是,什么是整体性研究,给人们留下了思考空间。在这以后的几年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个研究热点。对如何进行整体性研究,不少学者提出了许多富有启示性的观点和看法,有效地推动了整体性研究的深入发展。但就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不理想,并没有出现得到大家基本认可的实实在在的真正体现整体性的研究成果。现在大家所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整体性研究,而不是拿出体现整体性研究的理论成果。针对这一状况,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是,目前的整体性研究思路是否需要调整,什么是整体性研究?什么不是整体性研究的问题是否应该重新思考?我认为,对这些问题反思要解决好的问题是重新认识什么是整体性研究,什么不是整体性研究。


  思考之一:整体性研究的实质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不是把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简单地综合在一起。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实质定位于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根本的是要求真正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相统一为根本出发点来研究问题,整体性研究必须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而不是站在资产者的立场上研究问题;得出的观点是维护人民大众的利益,而不是维护少数人的利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而不是运用其他的方法分析问题。只要是坚持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就是整体性研究,得出的就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整体性结论。如果不能做到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即使把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综合在一起,也不能反映整体性研究的要求,得出的结论也不能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性质。


  从根本上说,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质、基本原理的实质、基本观点的内容、分析方法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只有达到这一目标才是真正的整体性研究。因此,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这一问题的关键,一是要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或劳动大众的理论这一性质,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不是代表最大多数劳动大众的理论决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二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内容,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什么的问题,或者说,就能够回答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内容是什么,没有具体内容的抽象的马克思主义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三是要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把握了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看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了这样的方法就为理论研究和得出科学结论奠定了基础。我们所说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问题,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内容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相统一。这种统一是内在的,因而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也一定是内在的。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综合在一起进行研究,而不是孤立地或割裂地进行研究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题中之义,但不能把这三个组成部分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就认为是整体性研究。三个组成部分综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其特点是对某一个问题分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研究,或者是对同一个问题得出不同学科的结论。无论从哪一个学科进行研究,要得出马克思主义的结论,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相统一的整体性研究,否则就不能体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根本要求。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实际上是把已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学科综合在一起,它的意义只是在于综合。因此,不能把三个组成部分的综合视为整体性研究,把它视为综合性研究更为准确,综合性研究是从外部把三个组成部分集合一起,因而一定是外在的。


  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作为整体性研究的实质,并不否定进行综合性研究,整体性研究与综合性研究并不矛盾。整体性研究当然不排斥综合性研究,但综合性研究不等于就是整体性研究。无论是分门别类的研究还是综合性研究,都必须体现整体性研究的原则。马克思的著作最能够体现整体性,这种整体性都不是通过把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容综合在一起来体现的,而是体现在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体现在所得出的结论是马克思主义性质的。


  思考之二:整体性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始终坚持的原则,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后才提出的。


  如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定位于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那么,这一原则是始终存在并着力坚持的,并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以后才提出来的。不能认为在一级学科建立以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分门别类的研究都不符合整体性研究的要求。


  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目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对集中到一个一级学科中,改变以前马克思主义理论过于分散在其他多个一级学科中的状况,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地位。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主要功能:一是有利于集中队伍和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集中研究,从学科设置的角度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二是有利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各学科的综合研究,从学科综合的角度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因此,有利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是设立一级学科的主要目的和功能。不能把建立一级学科的主要目的和功能看作是为了确立整体性研究的原则。因为这样的认识既不符合实际,也不是对整体性研究的正确界定。整体性研究不是要改变把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组成部分的传统,而是强调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运用基本原理对现实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建立之前还是以后,整体性研究的问题始终存在,不能认为在一级学科建立之前不存在整体性研究的问题,或者是没有进行整体性研究,一级学科建立以后整体性研究的问题就解决了,或者现在要强调整体性研究问题。如果把一级学科的建立作为区分是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的界线,就把整体性研究直接与一级学科的建立联系在一起,这样的认识是不妥当的。应该说一级学科的建立有利于加强整体性研究,而不是决定能否进行整体性研究,整体性研究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并不会随学科设置的变化而变化。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应该有具体内容,也应该有具体范例。不能只是确立整体性研究的理念,而不清楚如何才能实现整体性的目标。我认为,马克思《资本论》就是整体性研究的范例。谁都不会否认《资本论》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著作,同样谁也不会否认其中体现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结论。但是,如果把《资本论》所体现的整体性研究理解为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这三大组成部分的综合,显然有些过于勉强。因为《资本论》不是一部专门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著作,也不是一部专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著作,而是一部专门阐述经济学理论的著作。《资本论》的整体性体现在立场、观点、方法高度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性质,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运动,得出科学社会主义结论。正因为有了立场、观点、方法的整体统一,才有马克思主义整体结论。所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应该从马克思本人的研究中找到依据和范例,而不是简单地把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综合在一起就认为是整体性研究。


  思考之三:整体性研究是指对问题研究得出的理论、观点、结论,不是指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


  在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的时候,有学者认为,整体性包括研究方法的整体性;也有学者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必须运用整体性研究方法;还有学者认为,运用整体性研究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整体性研究的前提。仔细考虑这些观点,我认为,这些说法并不准确,整体性研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


  说整体性研究是一种方法,其实并没有说明任何问题。如果把整体性研究看作是一种研究方法,那么,必须回答这一方法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才是运用了整体性研究的方法?如果说整体性研究方法就是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问题,这实际上是一种同义反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我们不是为了整体性研究才去寻找一种整体性研究的方法,也不是找到了整体性研究方法之后,才能够进行整体性研究。整体性研究本身就包含了研究方法的问题,方法问题是内在于整体性研究之中。是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了整体性研究,根本的不在于是否运用了整体性研究方法,而在于是否得出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结论。只要得出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结论,就是整体性研究。不存在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之外的独立的整体性研究方法。


  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关键不在于寻找或创造一种整体性研究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本身就不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方法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整体性研究也是这一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特有的。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才能得出马克思主义结论,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其他不带有马克思主义属性的一般的研究方法,但这些方法也都是已经存在的,而不是新创造的方法。不把整体性研究看作一种独立的方法,并不否定对研究方法的探讨。但这不是去判断哪些是整体性研究方法,哪些不是整体性研究方法,而是真正把着力点放在把握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上。不在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这一根本方法上下功夫,而去创造一种并不存在的整体性研究方法,实际上是走入了整体性研究的误区。研究方法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抽象地讲研究方法并不能解决问题。当还不能说清楚整体性研究方法是什么方法的时候,谈论用整体性研究方法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既不能解决任何现实问题,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作者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整体性


  钟明华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和理论体系的固有属性。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其整体性问题便一直备受人们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视为一级学科建设,这就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平台,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愈加凸显出来并得到相应的研究,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方面,学界也取得了不少共识,但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整体单一化或“线性进化”解读的倾向。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核心是其逻辑的整体性,因此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整体性的研究。那么我们当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整体性?


  一般来说,历史和逻辑具有不可分性,但我们认为历史研究主要侧重事实梳理和史实陈述,而逻辑研究侧重于思想和范畴的逻辑架构、脉络解析。所以,笔者主要通过维度切分和线索剥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整体性进行简要述议。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两种逻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整体性,实际由两种逻辑构成:一是理论形成的逻辑(外部逻辑),包含思想演变的逻辑、批判推进的逻辑和实践展开的逻辑;二是理论本身的逻辑(内在逻辑),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范畴和理论内涵的逻辑。


  1.理论形成的逻辑或外部逻辑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和实践发展方面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逻辑,这是必要的;如果把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历程和实践历程割裂开,就很难解释其思想转变发展的逻辑线条,也很难理解马克思恩格斯从批判活动转入革命实践活动的内在原因,也就无法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逻辑,进而造成对理论本身的逻辑和内涵的曲解。


  通过研究分析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思想演变的逻辑、批判推进的逻辑、实践展开的逻辑,实际上表现为一个诸形态交错叠加的逻辑整体;只是在不同的时期,它们此消彼长。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的逻辑存在着细分的三重逻辑。因为很显然,我们不能说在某个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只有思想上的变化,而不存在批判和实践方面的变化,我们不能说学术活动不是实践活动,也不能说批判活动不是实践活动,更何况马克思恩格斯大多数情形下是将思想学术活动、社会批判活动以及革命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的。


  在逻辑整体性研究方面,如果侧重于思想演变、批判活动、实践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研究,突出其逻辑之间的整体性关联,那么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我们就可以从不同层次和角度梳理出为马克思恩格斯所共有的一些逻辑和过程:从思辨逻辑到实践逻辑、从批判逻辑到革命逻辑、从宗教批判逻辑到政治批判逻辑、从资产阶级政治解放逻辑到无产阶级人类解放逻辑、从国家改造逻辑到社会关系改造逻辑、从唯心主义世界观到唯物主义世界观、从唯心主义历史观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从抽象共产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这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学术研究过程、文本写作过程、思想演变过程、社会实践(革命)过程的整体性得出的一些简要的具体的逻辑,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整体性的第一个层面的整体逻辑,亦即“理论形成的逻辑”的整体线索和过程,它随历史时期和社会现实的变化在不断转变,随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活动历史的差异而有所变化。因为,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逻辑道路和语境内涵并非一开始就一致,尤其是在思想理论本质性的逻辑转换上,有一定的阶段性差别和侧重点的差异,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体系形成所具有的完整的逻辑,说明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二人之间的逻辑互补,才为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创立和诞生准备了内部逻辑条件。


  2.理论本身的逻辑或内在逻辑


  这是关于理论自身内在逻辑的分析,是基于历史整体性研究(“文本事实”和“实践史实”)分析而得出的内在逻辑。①


  借鉴理论界“逻辑范畴论”知识,从逻辑范畴体系的一般结构看,逻辑范畴体系是由诸多范畴联结而成的,它们之间通过一定的相互关系形成内在结构。这个内在的结构表现为:逻辑基项、逻辑始项、逻辑中项、逻辑终项。若缺乏这样的内在结构,任何一门科学的概念体系都称不上是真正的科学体系。②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逻辑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通过判断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所包含的若干概念和范畴,以及由此连接在统一体系中的逻辑结构和关系,追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逻辑”和理论旨归,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元件可以依据一般逻辑结构划分为:(1)原始基因,(2)基本范畴,(3)初始范畴,(4)本质范畴,(5)终极范畴,(6)中介范畴。在整个内在逻辑的构架中,“为人类的幸福而奋斗”③是原始基因;“实践”是基本范畴;“人”是初始范畴;“社会”是本质范畴;“共产主义”是终极范畴;中介范畴:异化劳动、人本主义、无产阶级革命。


  如同《资本论》从揭示商品的本质和内在矛盾而引出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一系列内容逐渐具体和丰富的范畴,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特殊运动规律一样,那么,从现实的人、人的本质及其内在矛盾,亦可以引出劳动实践与劳动异化、社会及其结构(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等)、社会形态与阶级革命等一系列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通过揭示这些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能集中而系统地阐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一思路源于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历史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的历史的思想。社会历史是由人及其活动组成的,离开人及其活动,也就没有所谓的社会历史。所以,研究人的本质及其实践活动发展的规律,同研究社会历史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实质上是一致的。因此,以人为逻辑的起点,实践为基本范畴,社会为本质范畴,共产主义为终极范畴,异化劳动、人本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为中介范畴汇集而成的范畴群,经由各范畴间的规定、联系、整合而出的体系,就能勾勒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这是一条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之内在逻辑的链条。


  这是在前述“理论形成的逻辑”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本依据”和“实践史实”总结得出的“理论自身的”内在逻辑,这是一个由外到内逐步成形、再从内向外不断扩充、内外相连的整体性线索和过程,。


  3.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的整体性在于内外逻辑的结合与统一,而不在于二者中的任何一者


  马克思主义理论完成了内在和外在逻辑上的辩证统一,方才呈现为了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


  通常,研究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指称为其内在逻辑,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理论本身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但也有导致逻辑映像模糊的缺点。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整体性(外部和内在),就要尽量避免单线逻辑的思维,一方面要注重研究逻辑的转换关系,一方面又要注重逻辑间的叠加性、交错性和互补性,这包括:外部逻辑和内部逻辑的叠加性、交错性和互补性,外部逻辑(包含思想逻辑、批判逻辑、实践逻辑)中逻辑的叠加性、交错性和互补性,内部逻辑(包含诸逻辑范畴)中逻辑的叠加性、交错性和互补性,甚至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之间思想逻辑的叠加性、交错性和互补性,等等。这种逻辑运动和性态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体系发展固有的内外部逻辑形态和属性交结粘聚在一起的。比如说,当马克思从批判语境和逻辑走向实践语境和逻辑的时候,他也在从哲学层面的辩证唯心主义走向辩证唯物主义,从政治层面的激进的民主主义走向共产主义,从经济层面的理性法权主义走向现实革命主义,从社会层面的历史唯心主义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体系才表现为一种从思维领域跨入实践领域,又从实践领域不断向思维领域输入动力和资源的特殊体系。


  由此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并非自始至终就只有一种逻辑,马克思主义从探索发展到最终创立形成,其逻辑是不断变换的。马克思恩格斯并非一开始就发现并创立了成熟的理论体系,并非只遵循或占有单一一个(种)逻辑,而是有一个遵循和占有多种交错逻辑的过程。


  因此,我们不能说马克思或恩格斯的思想在每个时期只有一条纯粹的线索,而应当说在一条主线上附着若干条线索,或者几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最初,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是从思辨的批判逻辑开始他们的研究和活动的,在积极介入和参与政治实践活动之后,他们并没有丢弃批判逻辑,可以说批判逻辑贯穿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思想的全部过程,只是在实践逻辑开启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就已经开始将批判逻辑导入实践逻辑,此时的批判逻辑不再是单纯的思辨逻辑,而是将思辨逻辑逐渐融入实践逻辑中来了。例如,在经历了“莱茵报”时期的社会批判和对物质利益问题的研究,以及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加上到巴黎接触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马克思的思辨不再是从现实的现象出发,而是从历史和社会的整个条件和趋势出发,理论的研究和阐发不再是个别思想精英针对政治国家的阐发,而是整个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现实生活和条件的阐发,理论不再是单纯的批判,而是转入了工人运动和无产阶级革命活动之中,从思辨转化为整个无产阶级现实的革命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也积极地投入到这种活动中去了。正是在思想逻辑、批判逻辑、实践逻辑交融演进中,才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同时又能体现理论本身人本诉求旨归的内在逻辑结构;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完成了的内在逻辑结构,从中也能展现出其形成过程的逻辑交错演变轨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才是整体性的,这一逻辑的整体性特征不在于二者之中的任何一者,而是在于二者的结合。(作者系中山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陈新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体系和学科体系(课程和教材体系)的关系所以需要论证,是因为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和矛盾,而基于教学要求,又必须尽可能地使其统一起来。下面从学科体系建设的角度,就二者关系中的一些问题谈几点初步的看法。


  1.如何理解学科体系和科学体系的关系


  从学科体系和科学体系关系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体系建设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学科体系建设要以科学体系为基础,二是学科体系建设要遵循自身的特点。


  学科体系建设要以科学体系为基础是学理上的要求。学科体系实质上是科学体系在学术研究和理论表达中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体系建设要以科学体系为基础,首先是因为学科体系的学理基础和根据在科学体系中。


  学科体系建设要以科学体系为基础,又是由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决定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面对的是具有一定价值判断能力和理论思维能力的大学生,对他们的教育必须特别注重学理性和科学性。


  毛泽东曾经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1](P28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原理部分,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基本的科学认识和价值取向,因此,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重点应放在他们对原理的理解和认同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要生动活泼、动之以情,更要严谨缜密、晓之以理。只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真正把原理中的道理讲清楚,讲透彻,让学生在学理上理解它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才能使他们心悦诚服,真正地接受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能够运用理论正确地解疑释惑、分析现实问题。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P9)恩格斯也曾指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3](P258)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根本上取决于它的解释力、说服力和感召力,取决于它的科学性和学术性。学术性不足是影响当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乃至所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之一。可以设想,如果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像对待其他科学理论一样,有一种学术崇敬感,能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上的博大精深、学理上的严谨和逻辑上的清晰,就会为其所折服。正是因为教学效果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所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体系建设必须以科学体系中的学术研究为支撑。


  学科体系建设又要遵循自身的特点,这是由学科体系建设的目标决定的。从起因看,我们所以要研究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体系,是为了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质量,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成效。由于现有学科体系的分类所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处于一种与其他相近学科交叉、重叠的关系之中。在这样的关系中,如果完全拘泥于科学体系,完全受科学体系的束缚,学科体系的建构就无从进行。因此,在尊重并基于科学体系的前提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体系建构又应当从现实出发来进行,应当根据教学实践的需要对学科、课程和教材内容作出界定和调整。


  2.如何界定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建设的一个前提性问题,是厘清“马克思主义”的含义。对这一问题可以分两个论域来讨论。


  一是科学体系的论域。从这个论域看,主要问题在于:马克思主义除了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内容?换一种提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中哪些属于马克思主义?


  通常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三个部分,这一观点近些年受到了质疑。一些研究者认为,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被划分为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三个部分(乃至于三个学科),源于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由于杜林从哲学、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三个方面向马克思发起进攻,恩格斯便针对性地作出了应战,并相应地从这三个方面正面阐释了马克思和他创立的理论,列宁正是以此为依据,明确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上述三个部分。因此,三个部分之说事出偶然。


  我们认为,对这一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上述质疑有一定的根据也有一定的道理。道理在于,既然是马克思主义,当然应当包括经典作家的其他思想。因为研究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是极为丰富的,除上述三个领域外,还涉及历史学、法学、文学等其他领域,并且在这些领域提出了许多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另一方面,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涉及多个领域,但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显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倾注了他们最多的心血,包含着他们最有理论和现实价值的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综上可以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应当以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三部分为主体,同时兼顾其他内容。至于如何确定相关的理论架构,有待继续探讨。


  二是学科体系的论域。在这个论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显然不同于前述。从语境上说,这是就科学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关系而言的。在这个层次上,主要问题在于:如何理解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马克思主义”与其他学科门类中的“马克思主义”(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的关系。毋庸讳言,这之间的重叠是不可避免的,且从学理上深刻地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的必要性以及合理性。有学者对之提出了很有启发性的看法,如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总汇或简单相加,而应是存在于三者之中共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统一表达。这类探讨十分有益,有待继续深入。


  3.如何界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哪些属于“基本原理”?这是厘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课程和教材建设中必须回答的又一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哪些内容属于基本原理?


  应当注意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之一个部分或层次,基本原理之基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基本原理本身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如最基本(最核心)的和次基本(次核心)的等。最基本的原理应当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核,包括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部分,是理论大厦的基石。具体而言,其中主要包括价值取向上的内容,如追求人的解放和发展,以及科学认识上的内容,如实事求是原则、实践批判精神、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等。有学者主张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应秉持“坚守内核,放宽外围”的原则,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容的理解。坚守内核,就是坚守核心内容,放宽外围,就是以内核为基础适当扩展基本原理的范围。


  由于基本原理的划分具有相对性,基本原理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基本原理外围的内容应当也必须具有动态性,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科学和学科体系建设才能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才能在坚持中发展并在发展中更好地坚持。(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