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学生职业规划不早了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3 10:16

摘要:

  提到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这是进入大学后该考虑的事情,而没有意识到职业的选择与培养应该是高中时期该做的,以至于高考后“着急忙慌”填志愿的现象屡见不鲜。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到底什么样的职业适合孩子,孩子又在哪方面有所擅长,应该是选择专业和将来就业方向的首要因素。与其在大学与自己不爱的专业“闪婚”,就业时“离婚”,倒不如中学阶段尽早打算,让学生尽早建立自己的目标并开始规划各自的未来,以...

  提到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这是进入大学后该考虑的事情,而没有意识到职业的选择与培养应该是高中时期该做的,以至于高考后“着急忙慌”填志愿的现象屡见不鲜。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到底什么样的职业适合孩子,孩子又在哪方面有所擅长,应该是选择专业和将来就业方向的首要因素。与其在大学与自己不爱的专业“闪婚”,就业时“离婚”,倒不如中学阶段尽早打算,让学生尽早建立自己的目标并开始规划各自的未来,以便在毕业和择业时做出明智的职业决策。


  选专业像谈恋爱“包办闪婚”难成正果


  提到职业生涯规划,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这是进入大学该考虑的事情,以至于高考完之后,还有很多学生拿着志愿填报表问老师,“我该选择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这种被耀华中学老师、青少年心理专家张丽珊老师认为是“不正常”的现象,每年都会重演。有调查显示,七成高考生对自己的志愿填报没有明确想法,超过半数的学生家长仅仅将好就业作为选择专业的主要考虑因素。


  上海一份近千名中学生参与的调查问卷显示,100%的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但98%的学生都没有意识到如何去实践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仅仅以“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为唯一目标。同时,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中,70%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满意。黄同学原本在本市某工科高校读大一,但去年暑假,黄同学又回到了某中学文科班的教室,跟着一群学弟学妹准备参加明年的文科高考,被戏称为“大哥”。班主任李老师私下也将“大哥”作为典型,嘱咐学生慎重选择专业。李老师跟记者说,“据其家长介绍,‘大哥’原来学理科,高考也顺利,更是被第一志愿录取。可大学一年过来,死活就是不喜欢那个专业,由于专业课不拔尖,也无法进行校内转专业。‘大哥’心一横,决定回炉高考。”记者粗略一算,即使“大哥”回炉高考顺利,也会耽误三年的时间。对此,李老师认为“大哥”其实算是“幸运”的,毕竟家长还接受孩子重新选择,很多学生大学四年压根就是在自己不爱的专业里混日子。李老师打了个比方,“大学生和所学专业就像是男女朋友,只有真心相爱,大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好好对待专业课,而如果是家长包办,或是盲目选择的,学生根本就对专业不了解,想要爱上是很难的事情,更别提学好学精,往往大学四年是混下来的。”


  学习只为考高分偏听偏信选专业


  追根溯源,造成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无规划的原因是他们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职业的选择与培养应该是高中时期做的。记者在对十几位进入职场的本科毕业生采访后发现,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当时是家长让报这个专业的”。很多高中生临到毕业,还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是什么,对“职业”这个概念的认识仅限于“就业挣钱”的工具,更谈不上对社会上一些常见职业类型的基本认识。家长很少细想孩子的兴趣和潜力所在,眼光只停留在分数和好大学上,认为“考了高分,上了好大学,‘黄金屋’、‘颜如玉’就水到渠成”。“考高分”成为孩子高中三年追求的目标,“好专业”这种成就孩子一生职业方向的关键选择却在高考后短短的几天被仓促决定。大多数家长也认为高中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升入大学深造,讨论学生的职业生涯是大学毕业时的事。同时,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仅出现在大学,被称为“就业指导”,而几乎少有中学对学生进行过职业生涯教育。结果就是高考报志愿时,学生只考虑“分数线能上某个专业就填该专业,根本不清楚自己想干什么,也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


  还有部分家长,高中三年都对大学专业没有了解,等到了该填志愿了,要不“二小过年看邻居”——选专业随大流儿;要不就偏听偏信,要是有亲朋好友恰巧在某个行业混得不错,人家再给孩子选专业支支招,就绝对听信“高人”指点。刘明高考那年就是被“高人”拽上“贼船”的,当年他高考时分数很高,可以说在他所报的大学里专业随便挑,可刘明父母就是铁了心让他学法律,因为他们有朋友是法官,看着人家社会地位、生活水平都不错,就信了这位高人的话。结果找工作那年,刘明才明白不是那么回事: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就像独木桥一样,自己根本挤不上去;可不通过这俩考试,当法官是门儿都没有的。刘明说,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一定不会偏听偏信选择这个专业的。


  职业规划早打算放大优点因势利导


  耀华中学张丽珊老师提醒家长:让孩子在高中时期就进行职业规划,而不是到高考后报志愿时临时“抱佛脚”,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三年不仅仅是孩子学习课本知识的时期,也是家长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职业,同时,了解自己兴趣、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各位家长应该重视孩子自身的优点长处,而不是将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张丽珊老师为高中生家长具体支招:


  首先,了解海量职业信息。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而家长的接触人群和职业有限,所以他们眼中的“好专业”更有限,这就造成了既不能将孩子的能力兴趣与职业匹配来看,又觉着热门专业有限,一味盲目扎堆儿。


  其次,有些家长有误区,认为就业职业和大学专业必须一一对应,其实不然。比如有些学生数学好,就一门心思要上数学系,高考志愿填报表上满眼都是数学系。这样的话如果正好赶上这个专业“热门”,那极不容易被录取。相反,有位同学高中三年一直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是高考分数却无法选择心仪的数学系,于是他退而求其次,报考了需要用到高深数学知识、但分数不太高的冷门专业并被录取,几年下来,这孩子利用自己的数学能力已经在院系内崭露头角,尚未毕业就已经被多家大型企业预约,前景一片光明。


  再者,趋利避害不仅仅体现在学生个人兴趣上,还得考虑大学四年乃至将来就业后的学习、工作能力。有的学生就是对英语学习没有天赋,可家长一厢情愿让孩子出国留学,高中时就“逼着”孩子专攻英语,就连不及格的高考英语成绩都没能打消父母盼儿留学的念头。留学一年下来,由于语言依旧不过关,孩子迫不得已回国再寻出路。如果家长当年能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特点,“躲开”弱项,孩子也许能在另一领域打拼出一片天地。


  总之,职业规划是“放大优势”的过程,希望家长们能早动手,为高中学生全面收集信息,了解孩子自身特点,从而为寻觅到适合孩子的专业和职业做好充分准备。


  有“分”难买心头好趋利避害看长远


  俗话说,有“分”难买心头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才能够有利于日后的就业方向。兰儿当年是某市重点中学的高材生,用老师的话说,“孩子虽然不是最聪明的,但绝对是最肯用功的,所以成绩一直稳居前三名”。兰爸爸看兰儿性子那么稳,又不爱与人交流。就鼓励她待在实验室多做一些化学、生物实验。日子久了,孩子爱上了待在实验室的感觉。高考后,兰儿的成绩虽然能报考更热门的专业,但兰儿依然选了当年并未大热的药学专业。


  十年过去,兰儿已经成为了该专业顶尖学府的博士毕业生,即将去外国继续深造。谈起当年的“舍”和今日的“得”,兰儿说,自己是个慢性子,又是极其内向的人,非常不善于和人打交道,但看着实验www.yulu.cc发生变化,心中倒十分满足。虽然看似当年的高考成绩学这专业有点浪费,但从长远看来,自己非常适合这个专业。


  对于成绩稍差的孩子来说,高中就进行职业规划更可谓是雪中送炭,能帮助他们趋利避害,发掘自己除了书本学习能力之外的其他潜能,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与将来的工作联系起来,把自己锻炼成某方面的行家里手。


  耀华中学张丽珊老师介绍,当年有个女生理科成绩一直较差,但语文成绩却名列前茅,作文经常被当成范文全班传阅,还有几篇文章收录于中学生杂志中。后来张老师就鼓励她利用寒暑假为新闻媒体投稿,小小年纪就成了撰稿人。高考报志愿时也选择了相关的文科专业,大学毕业时,这孩子虽不能算“著作等身”,但其实习作品颇受用人单位重视,如愿觅得满意工作。作者: 叶丹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