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当代中国论文 > 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探析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3 11:49

摘要: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专题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联系实际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都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加以运用。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开设的一门课程。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专题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联系实际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都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加以运用。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19-0244-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开设的一门课程,它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要想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大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一、专题式教学法


  “纲要”课虽然以讲授中国近现代史为主要内容,但“两个了解、三个选择”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而不是历史课,它所承担的不是单纯的历史教育的功能,而是鲜明的、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为了能够更好地凸显“纲要”课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突出“纲要”课的理论性,开展专题式教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纲要”课教材编写本身就是专题式的,但由于各个高校教学学时不同,不可能完全照本宣科;再加上要避免与中学历史知识的重复,避免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内容上的交叉,因此,就不能不考虑在教学中设计专题,通过专题教学来实现教学目的。专题式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选择一些重大的历史问题作为专题,集中深入地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进行专题式教学,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科学地选择和确定专题。专题的选择应注意两点:一是不能太偏或太窄,所涵盖的内容,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二是所选择的专题既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又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紧密联系。例如:“列强侵华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如何认识抗日战争中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专题式教学来进行。专题式教学的好处:一是解决了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在教学中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教学专题,这就突破了教材原有的章节结构,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就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突出了教学重点、主题明确。每一个专题都是任课教师精心选择的,注意宏观把握和多角度分析,有新史料和新观点,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是避免了与中学历史知识的简单重复。在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来着重阐述历史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独立观察和思考,让学生懂得用历史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实现教学目标。


  二、互动式教学法


  “纲要”是高校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学生最为熟悉的一门课程,如果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势必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多采用互动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通过讨论、辩论、讲演、提问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做到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而要运用这一方法,就必须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首先应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教师可以在课前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对课程的期望等进行了解。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希望“纲要”课不要再像高中那样考前画书、背书,希望把鲜活的历史画卷呈现出来,同时他们也希望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作为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通过课堂讨论、辩论、演讲、学生上台讲课等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例如:可围绕“如何认识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中的‘和与战’”“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关系”等问题开展课堂讨论。为使讨论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必须注意几点:一是应该精心设计、选择讨论题目。讨论题应该是社会的热点与焦点问题,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是广大学生十分关注的问题。二是给学生查阅资料、整理材料、分析问题的时间。可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组有重点发言,避免讨论流于形式或者泛泛而谈。三是把讨论与学生的平时成绩挂钩,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对与本课程相关、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师还可以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曾设计了“国民党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辩论题目,正反两方学生,分头准备。在课堂上,两组同学唇枪舌剑,立论、驳论逻辑严密,不少同学即兴发言,博得了同学的热烈掌声。虽然为了辩论获胜,学生的观点是绝对的,对国民党抗战或者彻底肯定或者彻底否定,但是,他们都说通过辩论,使他们认识到研究问题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不能简单化、绝对化。通过这些形式的灵活运用,不仅可以改变学生被动和机械的学习模式,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研究探索的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三、联系实际法


  “纲要”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是从历史教育的角度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功能。尽管当代大学生非常关心中国的现实生活以及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但是他们缺少对现在与历史的内在联系的认识,不善于在历史的大尺度中把握现实生活的发展以及发展规律。因此,在“纲要”课的教学中,要将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告诉学生真实的社会现实。中国近现代史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和现实的生活相联系的,有的还成为今天的热点问题。作为“纲要”课的教师应联系现实,联系当前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分析,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给现实生活提供借鉴。比如,讲授抗日战争时,可联系当前中日关系中的问题,如日本对二战的态度、慰安妇问题、南京大屠杀事件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纠正他们认识上的偏差,防止可能出现的偏激行为。讲述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曲折,可联系当前改革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和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如当前社会存在“收入不平衡”、“大学生就业难”、“腐败”等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在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中国进行改革是一项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必然会经历艰苦的过程,今天中国是昨天中国的继续,应该从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看待问题,更应正确对待社会问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只有避免空洞说教,贴近学生,解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满足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才能把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把学习的过程转化为自觉、自主的行动。联系实际法体现了“纲要”课的开放性,使教学内容从封闭的教科书扩展到整个社会,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增强了本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多媒体教学法


  当代大学生崇尚创新,关注新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等,而且非常希望尝试,希望能够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随着电子、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度发展,大量的现代教学媒体应运而生,有电视录像、幻灯、投影、计算机、多媒体、多功能教学基地等,而国内外大量历史图片、录像资料的公开,也给“纲要”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教学素材,使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在“纲要”课教学中,必须改变“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讲半天”的状况,利用现有的教学技术,使教学手段“多样化”、“现代化”。应用多媒体技术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能用影视教学、视听手段代替课堂教学和图书资料。在学生看完影视作品后,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加以点评总结。二是在选择影视资料时,尽量使用纪实性较强的音像影视作品,如《复兴之路》、《走近毛泽东》等等,对文艺作品则尽量少用。因为文艺作品固然有反映历史真实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没有经过考证的或是杜撰的东西,使用时须注意给予甄别。三是影视播放不能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在有限的课时里,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只能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会削弱本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功能。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的特点,可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因此,在“纲要”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给学生直观生动的历史镜头和图像资料,可以增强“纲要”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进而提高“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五、实践教学法


  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纲要”课教学也不能缺少这个环节。加强实践环节是提高“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在于亲身体验、感受,比从课本中间接得来的知识更容易吸收、接受,或者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纲要”课的实践教学一方面受教学经费的限制,另一方面受课时少的约束,只能变通地进行。立足我校实际情况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方式进行实践教学。“走出去”是指去较近的赣州市博物馆、瑞金市博物馆等地参观,让学生亲身感受赣州革命事迹及赣州人民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贡献。也可以放在假期,结合学生当地的地方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自己去调查、考察。在此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请进来”是指邀请老革命、老干部讲解他们的英雄事迹或那个时代的英雄故事,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现场教育。通过这些形式的实践教学,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总之,在“纲要”课的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灵活运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