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法学法律类 > 司法制度论文 > 正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3 16:56

摘要:

  摘要:具备良好的交通职业法律素养是交通学院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交通行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高科技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所不可或缺的。然而我们传统两课的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结合专业实际对学生交通特色文化的培养。在改革传统基础课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结合交通行业的特点,作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交通法律文化培养,法律基础,教学改革  作者:钟启春,胡晶...

  摘要:具备良好的交通职业法律素养是交通学院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适应交通行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高科技专业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所不可或缺的。然而我们传统两课的教育注重的是对学生一般的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结合专业实际对学生交通特色文化的培养。在改革传统基础课教育,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结合交通行业的特点,作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交通法律文化培养,法律基础,教学改革


  作者:钟启春,胡晶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1紧扣交通特色内容


  道路交通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是我们的一个教学重点,例如,今年3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该条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条例从全方位对公路安全保护作出了比较全面的规定。为了便于交通学院的广大学生对这部条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们举办了多次的课外专题讲座,特邀请市法制办、各有关部门、企业等方面专家,就条例的情况作一个全面介绍;我们还将进一步收集整理交通部即将出台的细化该条例的相关制度,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及时发布,组织学生学习。同时,动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道路交通行政法规的宣传社会宣贯实践。主要是在车站、服务区、治超站点等车流量比较大的区域,通过标语、宣传画、学习手册等形式向社会广泛宣传,使社会公众理解、支持公路安全保护工作。


  2选取热点教学案例


  选取具有针对性的热点案例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如在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六十一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时,选择了2009年5月7日晚发生在杭州市的胡斌交通肇事致人死亡案以及西安大学生药家鑫开车撞人并杀害伤者案等等。通过案例分析说明相关交通法律制度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法律制度精神,树立法律意识。课堂辅助以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制作出集声音、图像、文字为一体的电子教学课件,直观、生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运用专题教学方法


  在不脱离教育部指定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适时修订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把学生所关心的交通行业某些热点问题作为一个专题,据此,把课堂教学内容提炼为“交通人使命篇”,“交通法律篇”等14个专题,让学生切实感觉到该门课程的力量和作用。因为我们的专题讲座结合大学生思想动态及他们所关心的行业的热点问题,所以激发了学生学习交通法律知识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课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使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下一步,我们将更加贴近学生,具体结合到不同的班级学生专业方向来组织交通法律基础专题教学内容。


  4优化教师专业队伍


  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一门课程一位老师从头讲到尾,教师缺乏对教材中法律基础教学的针对性,无法(下转第109页)(上接第82页)发挥自己专业特长,课堂内容在讲解过程中就会显得粗糙,难以做到精致。为了配合专题式教学,我们根据教学内容配备了法律专业教师以接力的方式进行这门课程的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当然这种方法还处在改革之中,还存在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我们正在努力探索改进。例如:结合教学专题进一步优化整合校内教师资源,可以探索聘请我校交通法律专业的专职教师兼职授课的路子等,更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5培养团队学习精神


  把教学班级划分为若干个法律兴趣学习小组,为达到共同学习目标,教师给学习小组布置特定的任务,使学生针对特定任务,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分工收集法律资料,进行信息加工和交通法律问题解决,并发扬团队合作精神,为实现最大化学习成果而进行的合作互助性学习。在一定激励机制下,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教师。而这种兴趣小组成员之间的团队学习精神的培养,有赖于完善的激励机制作保障,否则就会出现“三个和尚挑水没水喝”或者“搭便车”的现象。所以,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激励机制。


  6强化课外实践教学


  交通法律基础知识的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教学过程,要花大力气进行实践性教学,即利用课堂以外的时空组织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主要采取参观、实地调研、现场参与、共同研讨等形式。内容形式上更加丰富、具体、感性,不再是强硬死板的交通法律概念、判断、法律推理等逻辑形式,而是活生生的交通法律事实、图像、景观,有利于巩固课堂上所学得交通法律基础知识、理论、原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处于被动的角色,而是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更有利于激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初步达到了交通法律知识的知行统一。


  7拓宽师生互动平台


  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现实联系非常密切,所以需要大力加强网络教学平台课程的建设,在网络课堂中,解答学生的疑问,给学生推荐书籍、文章,不断和学生就专题内容进行讨论,将交通法律知识的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提高教学效果。我们正在组织专业教师进一步细化教学平台上的交通法律板块,并做到交通法律法规制度的及时更新梳理。同时,专职任课教师邀请交通法律兴趣小组的学生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答疑解惑。为方便及时解答学生在交通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及法律实践过程中的疑难和困惑,很多任课教师把电子邮箱、电话等多种联系方式留给学生,通过电话或运用网络以及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学生交流与沟通。


  8凸显区域特色教学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统编教材关注的大都是世界或中国的整体情况,较少兼顾各地、各民族地域文化发展进程中的个性差异。教学中按照教材脉络介绍基本知识,同时结合本地区域交通文化特色补充教学,大力挖掘山东本土交通文化资源,作为激发大学生热爱家乡、将来积极投身家乡的交通事业建设情感的生动教材,使学生学习家乡的交通历史文化、感受改革开放给家乡带来的交通事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大大提高了学习这门课程的主动性。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