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其它门类 > 体育教育论文 > 正文

弘扬乒乓球文化,促进乒乓球事业健康发展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8 10:04

摘要:

  [关键词]乒乓球文化;高等学府;危机;建立;必要性;紧迫性[摘要]在目前的世界乒坛上,一边是中国的强大,一边是昔日乒乓强国的衰落,为什么?因为乒乓球有运动、有竞技,无文化、无专门的乒乓球高等学府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缺乏乒乓球理论研究,缺乏乒乓球文化和乒乓球精神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因此,借鉴日韩建立柔道学校和跆拳道学校的经验,借鉴NBA娱乐文化模式的经验,也借鉴我国建立“孔子学院”的经验,建立乒...

  [关键词]乒乓球文化;高等学府;危机;建立;必要性;紧迫性[摘要]在目前的世界乒坛上,一边是中国的强大,一边是昔日乒乓强国的衰落,为什么?因为乒乓球有运动、有竞技,无文化、无专门的乒乓球高等学府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缺乏乒乓球理论研究,缺乏乒乓球文化和乒乓球精神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因此,借鉴日韩建立柔道学校和跆拳道学校的经验,借鉴NBA娱乐文化模式的经验,也借鉴我国建立“孔子学院”的经验,建立乒乓球高等学府,培养乒乓球高级专门人才,传播弘扬乒乓球文化,推动乒乓球事业长盛不衰,就显得尤为必要而紧迫。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353(2008)03-0095-05


  我国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呈现着在竞技领域的强势、文化领域的弱势、健身领域的普及和产业领域的稚嫩等特点。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探究这一现状的成因,有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对国内体育的渗透和影响、国家政治因素对文化的干预性作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社会经济水平对文化的制约等原因。再看国际乒坛,以往中欧分庭抗礼、半分天下的局面早已荡然无存。欧洲一些昔日的乒乓球强国,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危机局面,甚至无法组队参赛,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乒乓球运动的教育文化和娱乐文化的支撑。综合分析中国和世界乒乓球事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认为,乒乓球事业的发展,更需要体育的教育文化和娱乐文化的支撑。应借鉴NBA竞技与娱乐文化融合模式,大力发展乒乓球职业联赛,形成强大的乒乓球文化产业。特别是为了培养乒乓球高级专门人才,传播乒乓球文化,挽救并推动乒乓球事业的长久发展,并使之长盛不衰,必须借鉴日韩建立柔道学校和跆拳道学校的经验,也借鉴我国建立“孔子学院”的经验,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专业相结合、竞技与文化相结合的专门高等学府――乒乓球学院,以培养对乒乓球事业有着深厚情结,热爱乒乓球事业,既懂乒乓球竞技、又懂乒乓球文化、懂世界乒乓球发展史、懂乒乓球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使乒乓球事业的发展更完满、更有生命力。而恰恰我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所这样的培养复合型乒乓球高级专门人才的高等学府或基地,为此,建立一所或几所专门培养乒乓球高级专门人才的院校或基地,就显得尤为必要而紧迫。


  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和前瞻


  1926年,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决定举行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至今大约经历了三次大提高。乒乓球运动前期,其优势在欧洲,其中匈牙利队成绩最突出,在117项次世界冠军中,他们获得了57项次,占欧洲队的一半。第十九届世界锦标赛上,日本运动员道德一举获得4项冠军,打破了欧洲运动员的垄断地位。日本夺得了20世纪50年代乒乓球运动的优势,1952年到1959年,在49项次世界冠军中,日本队夺得24项次,占47%。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一次大提高。1959年,我国运动员容国团获得了第二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后,中国运动员开始登上了国际乒坛。在1961年第二十六届世界锦标赛中,中国队既过了欧洲关,又战胜了日本选手,第一次夺得了男子团体世界冠军,并连续获得第二十七、二十八届男子团体冠军。20世纪60年代,中国乒乓球技术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乒乓球运动的优势由日本转移到中国。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二次大提高。在日本、中国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同时,欧洲运动员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在技术战术上有了新的突破,创造出适合于他们的先进打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这是乒乓球运动水平的第三次大提高。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交往和学习研究的加强,各种打法互取长短,使乒乓球技术得到了更快的发展和提高。


  在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乒乓球运动逐步进入世界乒乓球强国之列,从容国团在1959年第25届世乒赛上获得中国在世界乒乓球大赛中的第一个冠军,1981年第36届世乒赛上成为世乒赛历史第一个在一届比赛中囊括全部7项冠军的国家至今,我国竞技乒乓球在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实现“大满贯”就有4次(第47届开始把单项和团体比赛分开举行);在自1959年-2005年中的22次世界锦标赛中(1967年的第29届和1969年的第30届没有参加)夺取了154个冠军中的107个,夺冠率达到了69.4%;在乒乓球项目进入奥运会后,在已经举办的5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我国获得了总数20块金牌中的16块牌、夺冠军率达到了80%。据统计,截至200t年,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百年历程中共有46项技术和打法上的创新,其中中国有27项,占总数的58.7%。自乒乓球项目“入奥”以来,面对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艰难处境,中国乒乓球界进行了一项非常大胆的创新尝试――“直拍横打”,已经形成了和创造了以“快、准、狠、变”为独特风格的技战术特点。这些充分反映出了中国乒乓球人才辈出,在乒乓球技战术创新、人才梯队结构合理、整体实力和持续发展方面全面称霸世界乒坛的“中国特色”。


  乒乓球运动能给人们带来健康身心的优势。乒乓球不仅仅是老少皆宜,其“小、快、灵、准、狠”的特点也迎合了国人机智、灵敏、果敢、善拼的民族心理特点。正因如此,这项在中国全面开展还不到50年的西方竞技体育项目便在健身、教育领域得到国人的认同,进而得到了很好的普及。据统计,目前我国经常打乒乓球的人口约1000万,神州大地到处可见乒乓热,人们已经把打乒乓球作为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政府机关还是大中小学,乒乓球运动随处可见:在农村,乒乓球在农民参与的体育项目中排在第四位,像湖南的桃源县、吉林的白山市、辽宁的卢龙县、江苏的惠山县以及河北省有“中国乒乓球之乡”的美誉;在城市,乒乓球项目也是居民重要的健身项目,辽宁的鞍山市、河南的三门峡市、河北的保定市、湖北的沙市市、江西的新余市和江苏的镇江市成为了中国乒乓球重点城市。


  体育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是一种人体文化,是一种追求人的完善的文化。虽然我国受到了儒家文化影响曾造成了重文轻武、文弱之风的盛行,但随着西方教育思想在近代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后,作为西方教育重要内容的西方体育思想也逐步为我国学校体育所接受,竞技体育内容在我国的学校体育也随之得到了发展。但中国并不是一个体育强国,只能算是一个竞技体育强国。这种强势的竞技体育文化是西方竞技体育思想在我国得到渗透,实现主导的结果。譬如奥林匹克文化是西方竞技体育文化的缩影和标志,奥林匹克文化是一种强者的文化,是一种强者向往的文化,更是一种向往成为强者的文化。它具有象征性、多元性、观赏性和人文性的特征。其内涵主要体现一种理想、精神或主义,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侧重和提法。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以及文化的性质和概念,奥林匹克文化主要体现了和谐发展、团结友谊、公平竞争、重在参与、奋力拼搏和为国争光等六个方面的主旨。奥林匹克文化在世界上的重大影响力从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便可一目了然:国际奥委会成员的数量由1900年的8个,增长到1950年的80个,2000年的199个;奥运会的参赛国家和地区从1896年在希腊雅典的首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3个增加到1960年的84个,2000年的199个,2004年的202个。在我国,西方竞技体育文化已经逐步渗透到我国的体育文化之中,并且在影响力上超过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中国乒乓球运动虽历经磨难,却50余年长盛不衰,为祖国和人民争得了无数荣光,曾演绎了彪炳史册的“以小球推动大球”的中美“乒乓外交”,使两国关系进入了历史新纪元,从而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政治格局。乒乓运动所创造的“人生能有几回搏”的乒乓精神启迪、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中国乒乓球队作为国人的自豪和骄傲,是中国体育的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辉煌成绩的取得靠的是“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支撑,靠的是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靠的是严格的管理、艰苦的训练和持续的创新,靠的是团结、敬业、智慧的优秀教练和队员,这使中国乒乓球始终走在了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最前列,也为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中国的乒乓球项目在国际上可称为“一花独放”,这是值得欣喜的事情。然而,“一花独放”潜藏着危机,很可能带来“一花独败”,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如何使乒乓球这一中国的“国球”之花永远在中国灿烂的绽放,也要考虑到如何使乒乓球在世界范围内更加兴旺并且长盛不衰。


  二、建立乒乓球高等院校,传播乒乓球文化


  (一)从乒乓球事业发展的现状看建立乒乓球本科院校传播乒乓球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19世纪末在英国诞生乒乓球运动起,历经兴衰;到今天,乒乓球事业已潜藏着生存危机、发展危机和创新危机。纵观欧洲一些昔日的乒乓球强国,其乒乓球项目的国际地位由高到低,在国内发展由兴到衰,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危机局面。究其原因,正是由于缺乏乒乓球文化底蕴作为精神支撑,没有持久的生命力。为什么?因为乒乓球有运动、有竞技,无文化、无灵魂、无专门的乒乓球高等学府培养专门高级人才,缺乏乒乓球理论研究,缺乏乒乓球文化和乒乓球精神的传播。日本的柔道为什么发展起来了,因柔道经文化发展推广开来,在世界各地,柔道学院、柔道培训班传播柔道文化,形成了柔道热。韩国跆拳道也是如此。


  在中国这一乒乓球强国建立一所或几所乒乓球学院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乒乓球作为中国的“国球”,拥有坚实的群众普及基础,在这一点上,乒乓球所占优势远远的超过其他运动项目。其次,乒乓球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乒乓球项目一直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再次,乒乓球运动项目从国家队到各省队,都有着良好的教练及运动员队伍建设基础,如此更有利于培养本土的拥有高超的乒乓球专业水平、同时能够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并拥有较高的外语水平的乒乓球专长人才。同时,我们的乒乓球学院可以广泛吸收国际人士前来留学深造,使中国的“国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并且更有利于乒乓球项目在世界范围内的均衡发展。


  (二)从“文化力”和乒乓球运动的社会文化价值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看建立乒乓球本科院校传播乒乓球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文化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软实力”的概念已叫得震天响,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而“乒乓文化”、“乒乓精神”乃至“乒乓魂”,同样是乒乓球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和“软实力”。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的乒乓球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乒乓球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乒乓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乒乓精神力量。因为乒乓球运动蕴含着人类共同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如身心健康发展、游戏愉悦、自我表现、以我为主、机智应变、竞争与胜利欲望的满足、团结协作的快感等。但是,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人们从事乒乓球运动时,是用本民族的文化范式来理解和认识它的本质规律,因此,世界范围内的乒乓球运动无不打上民族的烙印,呈现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以至于形成了不同的打法和技术战术风格。乒乓球运动的另一个明显的文化意义就是张扬人的个性,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塑造人格和精神,展现社会人的人格魅力和内在精神品质。乒乓球比赛中也不会发生运动员服用兴奋剂这类玷污神圣奥林匹克精神的事件,因为服用兴奋剂非但不能帮助运动员发挥技术,而且还会起反作用。这是乒乓球作为技能类运动项目与田径、举重等体能类项目相比,在塑造人的内在精神品质方面的一大本质区别。另外,乒乓球运动对参与者的注意力的转换、反应速度、快速移动能力乃至意志品质的培养、心理素质的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等方面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这也是对人的内在精神和意志品质的一种塑造。特别是随着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新规则的实行,形成一种体育文化的乒乓球运动,其对社会人的人格精神方面的塑造作用和功能愈显突出。乒乓球运动为现代人的个性张扬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人们参加乒乓球运动,或表现健康向上的生命活力,或追求内心的自我超越,或享受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或体验“乒乓球文化”的洗礼和熏陶,或品尝胜利欲望的满足,或塑造拼搏进取的人格精神。人们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人人都可以在乒乓球运动中得到自己的所想所需。参加乒乓球运动的过程是参与者个性特点张扬的发展过程,也是人的人格精神塑造的文化熏陶过程。


  (三)从乒乓球的“国球”地位看建立乒乓球本科院校传播乒乓球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乒乓球运动是世界大运动项目之一。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拥有近200个会员协会,是世界上较大的体育组织之一。全世界有近4000万人从事该项运动。乒乓球运动深受国人喜爱。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近9000万人不同程度地参加了乒乓球运动,目前我国经常打乒乓球的的人约1000万。乒乓球在我国体育事业中地位显赫,份量沉重,有着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在国际上人们把乒乓球称作中国的“国球”。然而,中国乒乓球文化的发展与乒乓球的“国球”地位很不相称。尽管在中国乒乓球界一些德高望重老前辈的努力下,全国各地建立起了一些乒乓球学校,部分高等院校设有乒乓球方向的教学专业,并为中国乒乓球事业培养出了一些优秀的苗子,但是我国却缺少让这些乒乓球苗子继续成长的浓厚的乒乓球文化氛围和肥沃的乒乓球文化土壤。


  任何事物,只有不断地创新,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生存和发展。乒乓球运动也是如此。创新与发展是乒乓球文化的核心,它所揭示的社会文化意义在于为参与者的思维和灵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譬如运动员在实践中可以在符合规则和击球原理的前提下,结合自身特点创造新的技术和打法,如中国队创造的直板盖打弧圈球技术、直板反面横打技术、高抛发球技术等等。乒乓球器材厂商亦可以根据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趋势,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创造出新的球拍。诸如现今运动员普遍采用的碳素纤维球板、芳基纤维球板、芳碳混织纤维球板、高弹海绵、高粘性胶皮、快干胶水等等,都是高科技条件下创新的产物。社会生产方式的升级,必将导致体育方式和人们体育文化观念的变革。现代社会和工业革命带给人们富裕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身心的沉重负担。高速运转下的精神疲劳,简单重复的劳动异化,家庭生活的枯燥乏味,各种疾病的肆虐侵袭,给现代人带来身心的痛苦乃至生命的威胁。而参加体育运动无疑是人们摆脱这种痛苦和威胁的最积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传播乒乓球文化,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仅做电视机前和体育看台上的热心看客,不再满足于为别人的精彩球技和表演而喝彩,而是积极投身参与,更愿意拿起球拍亲身去体验一下“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去品味乒乓运动的无限乐趣,去感受乒乓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乒乓有形,快乐无限。人们参加乒乓球运动,收获的是欢乐和健康,体验到的是内中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实现的是现代人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追求。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立一所或几所乒乓球高等院校,成为传播乒乓球文化的基地和辐射源,不但培养本国的拥有高超的乒乓球专业水平、同时具有良好的乒乓球文化修养的乒乓球高级专门人才,而且广泛吸收国际人士前来留学深造,使中国的“国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发扬光大,从而使我们的“国球”成为“世球”。所以说创建乒乓球高等院校非常必要,也非常紧迫、时不我待。


  三、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乒乓球文化的有效途径


  (一)应该借鉴日韩建立柔道学校和跆拳道学校的经验,也借鉴我国建立“孔子学院”的经验,在我国这个乒乓球大国建立一所或几所乒乓球学院


  创办专门的高等学府――乒乓球学院,培养大批国内外乒乓球高端人才,这是顺应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和中国乃至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潮流的一件大事。它对于传播乒乓球文化和乒乓球精神关系重大,而且是非常必要、迫在眉睫的事情。


  日本、韩国推广柔道、跆拳道的成功经验可资借鉴。柔道这项运动,在日本有着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在日本每年围绕着全国柔道比赛大会,要举办名目繁多的各种类型的比赛。例如,各地区的中学生(相当于我国的初中生)柔道比赛。高等学校(相当于我国的高中生)的全国比赛、全日大学生优胜赛,以及各种形式的对抗赛等。柔道在日本不仅仅是娱乐性质的体育运动,而且是学校体育的一个教学项目。这就使日本人从少年时代起就有机会接受系统训练,为提高柔道技艺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享有“柔道之国”美誉的日本,在历届奥运会和世界比赛中,几乎每次都获得半数以上的金牌和团体冠军。自从柔道在日本普及后,一些外国人在日本柔道学校中学习柔道,回国后传授技术,积极推广。这样经过多年的努力,使柔道在国际上得到迅速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各国参加柔道运动的人数不断增加,掀起了“柔道热”。许多国家成立了柔道联盟。在英国、法国柔道爱好者的倡议下,欧洲成立了有203个国家参加的柔道联盟。每年都举行一次比赛。跆拳道是凝聚着朝鲜民族智慧的宝贵文化遗产,因此称为韩国的国技,是“世界第一搏击运动”。在韩国跆拳道被看作是增强体质,培养青少年爱国意识、尚武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手段,受到政府的重视,普及面很广,是几乎每个韩国男生都会的体育课上的必测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跆拳道的全民化,韩国出现了很多在政府大力支持下茁壮成长的跆拳道学校,这些学校积极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宣传跆拳道精神,海纳百川,吸收世界各国的跆拳道爱好者前来学习。至今,跆拳道已成为世界上最普及的武道。国际跆拳道联盟作为不依赖任何政府的独立的民间组织,在韩国和世界各国的广大跆拳道爱好者的不断地努力下,它已发展成具有140多个会员国的国际组织。这两个项目在世界上的普及和提高,与两国重视推广和宣传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明显看出,随着新时期体育社会功能的转变,随着体育“从生产到生活”、“从群体到个体”、“从工具到玩具”的角色转换以及体育文化属性的皈依,体育运动作为大众文化娱乐的特点愈显突出。所以,我们应该借鉴日韩建立柔道学校和跆拳道学校的经验,也借鉴我国建立“孔子学院”的经验,在我们这个乒乓球大国建立一所或几所乒乓球学院。


  (二)以基础雄厚的乒乓球学校为基础,挂靠体育大学,创建乒乓球本科院校乃至研究生院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其文化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竞技文化、体育教育文化、康体文化与娱乐文化的融合。只有这样,乒乓球运动才会真正在我国得到可持续发展,“国球”就会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财富,也会在世界上普及并健康发展。


  专门的乒乓球院校,不但搞竞技,增加生源,形成规模,而且搞理论研究,延伸、弘扬、升华乒乓球文化,使之升华积淀为一种“乒乓精神”、“乒乓魂”,以支撑乒乓球运动持续发展。前些年蔡振华就极富战略眼光地动议在北京体育大学建立乒乓球学院,但由于多种原因而搁浅。如果直接创办独立的乒乓球本科院校,手续繁杂、旷日持久,但建二级学院可行,省事、省时间、省资金。可考虑以基础雄厚的乒乓球学校挂靠体育大学建二级乒乓球专门学院。这样,在短期内即可建成,并迅速招生办学。


  (三)借鉴NBA模式。实现乒乓竞技与娱乐文化的融合。发展乒乓球产业


  娱乐文化与竞技的融合是当今体育产业发展的趋势。有着50多年历史的NBA所打造的娱乐文化与体育竞技融合的模式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在NBA比赛中,观众不仅欣赏到精彩、激烈的高水平篮球比赛,还可在比赛暂停、赛节之间的休息和中场休息的时候看到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得到主场举办方送出的礼物等;每年的全明星赛和赛季间歇期的篮球夏令营让篮球活动成为了人们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娱乐的节日;把每个赛季开始的季前赛搬到其他国家去举办更是把这种美国本土的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正是这种体育与球文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推动该项运动在世界的普及和发展。作为我国的“国球”,乒乓球运动最大的影响力还是主要集中在竞技领域,其娱乐文化性尚显稚嫩。体育原本是一种身体游戏,不管它在历史的进程中会衍生出何种功能都不能摆脱这种根本属性。竞技“异化”已使得人们对这一体育亚文化产生了恐惧和厌倦,纯粹的竞技体育文化不能吞噬体育的其他亚文化,相反,它的发展更需要体育的教育文化和娱乐文化的支撑。作为我国的“国球”,其文化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竞技文化、健康身心文化与娱乐文化的融合。只有这样,乒乓球运动才会真正在我国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及和健康发展。“国球”也才会像“国粹”、“国宝”一样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财富。


  (四)继续发挥乒乓球“海外兵团”即“海外使团”的桥梁作用


  我国乒乓球因拥有强大的竞技优势而成就了规模宏大的“海外兵团”。与其说这些出国打球的运动员是“海外兵团”,还不如说他们是“海外使团”,因为是他们向世界宣传了中国,从而让世界了解了中国,让中国融入了世界。我国的乒乓球运动为我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构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成为了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友谊、促进交流的重要桥梁。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的“中国乒乓外交”则更加凸显了我国竞技乒乓球在国际舞台上的巨大影响力所带给国家和人民的无限荣光。


  (五)大力发展乒乓球职业联赛。形成强大的乒乓球文化产业


  职业联赛是体育产业的一个重要发展领域,而我国目前全国性的职业乒乓球联赛有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甲A、甲B、甲C和甲D联赛以及乙A、乙B共7个级别的职业联赛,但真正具有职业性质的只有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这一个级别的赛事,因为后面几个级别的联赛在比赛形式上都是采用集中比赛制,并不是真正含义上的职业联赛。而那些不是隶属于中国乒乓球超级联赛俱乐部的甲级队或乙级队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俱乐部,他们大多以“双轨制”的形式存在,乙B联赛的队伍根本就没有注册数量限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我国乒乓球职业联赛还需要大发展。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