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信息科技类 > 计算机网络论文 > 正文

计算机病毒全接触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8 14:32

摘要:

  摘要:现在,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作为计算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计算机病毒也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据统计,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给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计算机;防范;病毒  中图分类号:TP311.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18-0000-02  计算机病毒的...

  摘要:现在,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作为计算机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计算机病毒也频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据统计,世界各国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的事件数以亿计,严重地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给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计算机;防范;病毒


  中图分类号:TP311.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1)18-0000-02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是计算机技术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曾经有几个毋庸置疑的“真理”:计算机不可能因为仅仅读了一封电子邮件而感染病毒;计算机病毒不可能损害硬件;计算机病毒不可能感染一张有写保护的软盘;计算机不可能因为浏览一个图形文件而感染病毒。但是,在计算机病毒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些说法都已经过时,我们必须更新关于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工作的陈旧知识。


  一、病毒的起源


  1949年,由冯•诺伊曼提出了一种对病毒雏形的一个概念,一种可能性,核心理论是能够自我复制的特殊程序,但是冯•诺伊曼的能够自我复制的病毒程序蓝图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能的。10年后,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中,一种叫做“磁芯大战”的游戏让这一切成为现实,但在当时还没有出现计算机病毒这个专有词语。


  计算机病毒这个词语最早是出现在科幻小说里。1977年夏天,托马斯•瑞安(Thomas.J.Ryan)的科幻小说《P-1的春天》(TheAdolescenceofP-1)成为美国的畅销书。作者在这本书中描写了一种可以在计算机中互相传染的病毒,病毒最后控制了7000台计算机,造成了一场灾难。


  1983年11月3日,弗雷德•科恩(FREDCOHEN)博士研制出一种在运行过程中可以复制自身的破坏性程序,伦•艾德勒曼(LENADLEMAN)将它命名为计算机病毒(COMPUTERVIRUSES),并在每周一次的计算机安全讨论会上正式提出,这时计算机病毒才真正出现在公众视野中。1988年底,我国国家统计部门发现了国内首例病毒―小球病毒。在后面的时间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病毒的发展也越来越快。


  二、计算机病毒的产生


  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究其产生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显示水平。一些计算机爱好者出于好奇或兴趣,也有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故意编制出一些特殊的计算机程序,他的本意并不是想让这些程序产生社会危害,但程序一旦流传出去就演变成计算机病毒,好在病毒破坏性一般不大。


  (二)报复心理。如我国台湾的学生陈盈豪,就是出于此种情况;他以前购买了一些杀病毒软件,可拿回家一用,并不如厂家所说的那么厉害,杀不了什么病毒,于是他就想亲自编写一个能避过各种杀病毒软件的病毒,如CIH病毒。


  (三)版权保护。这是计算机病毒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计算机发展初期,法律上对软件版权保护没有现在健全,一些商业软件公司为了不让自己的软件被非法复制和使用,运用加密技术,编写一些特殊程序附在正版软件上,如遇到非法使用,则此类程序自动激活,于是又会产生一些新病毒;如巴基斯坦病毒。但是随着信息产业的法制化,这种类型的病毒现在极其少。


  (四)获取利益。当今木马占病毒的七成左右,而木马的主要功能就是窃取用户信息,获取经济利益,如“熊猫烧香”、“网游大盗”等。


  (五)用于研究或实验而设计的“有用”程序,如最早的“磁芯大战”。


  (六)用于特殊目的,一些组织或个人也会编制一些程序用于进攻对方电脑,给对方造成灾难或直接性的经济损失,如攻击伊朗核电站的震网病毒。


  三、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其危害


  计算机病毒是通过复制自身从而感染其它程序。当染毒文件运行时,病毒也随之运行并自我复制再感染其它程序。计算机病毒可分为良性、恶性两类,良性病毒没有恶意攻击性性的代码,只占用系统的资源,不会造成巨大的破坏;恶性病毒携带恶意攻击性的毒码,一旦被激发,即可感染和破坏。


  特点决定特性,计算机病毒有很大的破坏性,主要是因为病毒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隐蔽性强。病毒可以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感染计算机而不被人察觉,等到发现时,就已经造成了严重后果。二是繁殖能力强。电脑一旦染毒,可以很快“自我复制”。三是传染途径广。可通过移动设备、有线和无线网络、硬件设备等多渠道自动侵入计算机中,并不断传染。四是潜伏期长。病毒可以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而不发作,等达到激发条件后,就发作破坏系统。五是破坏力大。计算机病毒一旦发作,轻则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重则破坏磁盘数据、删除文件,甚至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瘫痪。


  病毒的特点决定了其危害性,据有关方面统计,计算机病毒给用户带来的危害如下图所示的几个方面。


  四、病毒的识别


  计算机病毒发作时,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这有助于我们尽早地发现和清除它们。


  (一)电脑运行比平常迟钝。


  (二)程序载入时间比平常久。有些病毒能控制程序或系统的启动程序,当系统刚开始启动或是一个应用程序被载入时,这些病毒将执行他们的动作,因此会花更多时间来载入程序。


  (三)对一个简单的工作,磁盘似乎花了比预期长的时间。例如:储存一页的文字若需一秒,但病毒可能会花更长时间来寻找未感染文件。


  (四)不寻常的错误信息出现。


  (五)硬盘的指示灯无缘无故的亮了。当你没有存取磁盘,但磁盘指示灯却亮了,电脑这时已经受到病毒感染了。


  (六)系统内存容量忽然大量减少。有些病毒会消耗可观的内存容量,曾经执行过的程序,再次执行时,突然告诉你没有足够的内存可以利用,表示病毒已经存在你的电脑中了!


  (七)磁盘可利用的空间突然减少。


  (八)可执行程序的大小改变了!正常情况下,这些程序应该维持固定的大小,但有些较不聪明的病毒,会增加程序的大小。


  (九)坏轨增加。有些病毒会将某些磁区标注为坏轨,而将自己隐藏其中,往往扫毒软件也无法检查病毒的存在,例如DiskKiller会寻找3或5个连续未用的磁区,并将其标示为坏轨


  (十)程序同时存取多部磁盘。


  (十一)内存内增加来路不明的常驻程序。


  (十二)文件奇怪的消失。


  (十三)文件的内容被加上一些奇怪的资料。


  (十四)文件名称,扩展名,日期,属性被更改过。


  另外我们要会区别硬件、软件故障所造成的伪病毒,如硬件不兼容、电压不稳定、接触不好、程序破坏、非法驱动、软件兼容性以及程序引导故障等。


  五、计算机病毒的防范


  计算机病毒防范,是指通过建立合理的计算机病毒防范体系和制度,及时发现计算机病毒侵入,并采取有效的手段阻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和破坏,恢复受影响的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要资料,定期备份。


  (二)使用正版杀毒软件杀毒并经常升级病毒库。


  (三)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尤其是盗版软件。


  (四)避免使用可移动磁盘,如移动硬盘、U盘等。


  (五)网络上要限制可执行代码的交换,建立好较好的口令,规定合理的读写权限。


  (六)采用内存常驻防病毒的程序。


  (七)改变文件扩展名。


  尽管现在的病毒种类各种各样,杀毒软件也比较先进。但病毒的更新,换代速度也非常之快,我们不要掉以轻心。要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才能在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方面做到尽量避免损失。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