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正文

浅谈音乐欣赏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8 14:56

摘要:

  音乐是人类社会中产生的最早的艺术之一,是创作者(作曲家和演奏唱家)对现实生活以及作品感受的一种表现,但对欣赏者来讲,则是一种美感经验的艺术传达。这种“表现”和“传达”是以音乐成品为媒介来完成的。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包括音乐在内的任何文艺作品,要为欣赏者所欣赏,它本身就必须具有可传达性(或称可欣赏性)。那么怎样才能欣赏好一首音乐作品呢?过去有人常说音乐要有三个阶段:首先是官能的欣赏。它主要...

  音乐是人类社会中产生的最早的艺术之一,是创作者(作曲家和演奏唱家)对现实生活以及作品感受的一种表现,但对欣赏者来讲,则是一种美感经验的艺术传达。这种“表现”和“传达”是以音乐成品为媒介来完成的。从“接受美学”的观点来看,包括音乐在内的任何文艺作品,要为欣赏者所欣赏,它本身就必须具有可传达性(或称可欣赏性)。那么怎样才能欣赏好一首音乐作品呢?过去有人常说音乐要有三个阶段:首先是官能的欣赏。它主要是满足悦耳(即要好听)但这只是肤浅的欣赏。要对作品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还须进入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要从这三方面欣赏音乐作品我认为还不够,还需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


  第一点要了解音乐作品的时代性、民族性(含地方性)和作曲家的创作个性。音乐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任何一个作曲家的创作都必然受到时代民族及他个人性格的影响,因此,我们在欣赏音乐作品前要比较深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时代特点。例如何占豪、陈钢于1959年共同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当时他俩还都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交响音乐走向民族化的道路,选用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曲调为创作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旋律优美、色彩绚丽,通俗易懂、艺术性很强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这首优美的乐曲中,充分体现出音乐作品的三个特性。同样在《黄河大合唱》这首气吞山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三个特性是那么鲜明,但又是那么统一。


  其次对音乐作品的各种体裁要有以下了解,概括来讲,音乐可分民间音乐和专业音乐。两者无论在创作方法或是音乐语汇及传唱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民间音乐是人民群众通过集体创作传唱(或演奏)而形成的音乐作品。《孟姜女》这首民歌是我国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传统民歌之一,各地都有它的踪迹,千百年来人们用歌曲(或用乐器演奏)传诵着这一动人的故事。而专业音乐则是由一种较自觉的艺术劳动而创作的音乐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器乐作品,它把戏剧舞台上“梁祝”的故事内容浓缩精炼成相爱、抗婚、化蝶三个场面,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内容,以表现这对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忠贞和对封建婚姻的抗争,从而使这部音乐作品从内容到形式达到了高度完美的统一。这充分体现了作者在作品中付出的辛勤的艺术劳动。


  欣赏音乐的第三个常识就是要具备基本的音乐知识。构成音乐的主要因素有:音阶、调式、节奏、节拍、音量、音色、速度、和声、复调和曲式结构等,其中前四项构成了音乐的旋律,是音乐构思的直接体现,曲式是音乐素材排列的样式,也就是音乐结构的布局。常见的曲式有乐段、二段式、三段式、复三段式、回旋曲式、变奏曲式、奏鸣曲式等等,欣赏音乐既应了解一般意义上的曲式学,同时还应该注意作曲家在自己作品中有所创新,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作品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复调可以丰富音乐形象、推进音乐的展开。


  任何事物都有其表层意义,也有其深层意义。音乐欣赏更是如此,虽然我们说音乐中表现和蕴含有深刻的感情内容,可这“感情”是看不见、摸不到的。这就需要欣赏者透过表现看本质,对凭直感获得的情感信息进行更加深刻的体验,并使其在音乐欣赏过程中不断深化,得到加强或修正。要求在欣赏中进一步从各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以及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不断加深对乐曲整体及各部门的感情内涵的理解,才有可能使感情的体验更加准确和深刻。如海顿谈到他的音乐创作时说道:“当我获得一个意念,我就全力按艺术规律来苦心推敲,把它表现出来。”贝多芬也这样认为:“我为什么要创作?我心中所蕴藏的思想必须流露出来。”因此,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欣赏者一方面应通过对音乐的仔细倾听,凭借直觉准确地体验出乐曲情绪。另一方面应从更广阔的方面,特别从作品产生的社会环境、时代、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和风格等方面去了解,力求能够准确地体验乐曲的感情内涵,获得深刻的美感享受。


  音乐是人类艺术品类中最纯粹的艺术。有人称它为皇冠艺术。它不但将人的情感细腻丰富地表现出来,而且还能激奋人心、陶冶性情,只要用心去欣赏,我们一定会从音乐作品中得到美的启迪和享受。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