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正文

水资源危机四伏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8 15:15

摘要:

  同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国土安全一样,水资源安全作为一国的长期战略发展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水量不足、水质受污染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发展绿色中国的道路上,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战略举措的实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地步。  中国水资源安全的四大危机  2013年2月,一则“听闻潍坊市许多化工厂、酒精厂、造纸厂发明了新的排污技术:把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1000多米的水层,将...

  同能源安全、粮食安全、国土安全一样,水资源安全作为一国的长期战略发展要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多地出现水量不足、水质受污染的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发展绿色中国的道路上,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战略举措的实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地步。


  中国水资源安全的四大危机


  2013年2月,一则“听闻潍坊市许多化工厂、酒精厂、造纸厂发明了新的排污技术:把污水通过高压水井压到1000多米的水层,将地下水彻底污染”的消息一发布,引起无数网友的关注。据国土资源部调查数据显示,全国主要城市及城镇周边地区的地下水普遍检测出有毒微量有机污染物指标,检出率较高。这表明,在全国范围内,各地都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地下水污染。在地下水令人频频堪忧的状况下,2013年3月13日,上海市黄浦江松江段水域惊现的大量死猪,更使我们对地表水水质的状况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中国的水资源安全似乎正经受着巨大的考验。


  危机一:污染问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问题,是制约我国水资源安全的最大危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建办主任、水利部水资源与水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建华告诉《经济》记者。就我国地表水管理而言,水质标准按功能区的划分各有不同,其中包括灌溉功能区、饮用功能区、工业功能区等,但在全国范围内,地表水水功能区的水质达标率仅为46%左右。这意味着,全国各地地表水功能区能够达标的水源不足一半。此外,对于监管难度较高的地下水而言,至今,我国甚至尚未公布官方污染数据。“地下水的污染的问题比较严重,但目前也只能从点上看待,因为我国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甚至没有建立地下水检测系统。”王建华说,据水利部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857处国控地下水监测井,其中Ⅰ类、Ⅱ类地下水仅占检测水的2%,适合饮用的Ⅲ类地下水占检测水的21.2%,而Ⅳ类、Ⅴ类受到污染的地下水竟然占检测水的76.8%。并且,地下水不同于地表水,其排污口检测难度高、管理难度大、污染恢复难度高、污染影响后果严重,使解决地下水污染成为一大难题。


  危机二:缺水问题。王建华认为,应将缺水问题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破坏型缺水;第二,转嫁型缺水。比如:就北京市而言,因政治、经济因素的特殊需要,居住在北京市的居民几乎不会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影响,因为有地下水及生态用水的补给,这是所谓的行业转嫁。此外,调集河北省等周边地区的水源以供应北京市,这便造成区域转嫁;第三,约束性缺水,集中表现在黄河中上游地区。“黄河中上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全国约70%以上的煤炭来源于该地区。但该地区因受制于水资源不足,无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王建华表示。目前,我国缺水量约为500亿立方米。但受到水文、天气等特殊因素的影响,这一数据将有可能发生相应的变化。


  危机三:生态问题。目前,我国众多水域遭受不同程度污染,导致地下水开采超标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是否还有底线?这值得我们思考。”王建华表示。


  危机四:极端、突发事件。与以往多发干旱的海河地区相比,近年来,原本多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多次出现干旱问题,造成我国水资源危机的极端事件时有发生。此外,据水利部数据统计,2006年至2011年期间,我国有显示的水污染事件约180起,数量较多。刚刚发生的“死猪汤”事件,更是使企业排污、生产事故、交通事故成为影响我国水资源安全的巨大危机。


  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造成水资源危机


  由于受到地理位置及季风气候的影响,造成我国水资源的“先天性不足”。“雨热同期”、“南多北少”与“东多西少”成为我国水资源状况的两大基本特征。此外,近年来,我国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旱涝灾害成为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之一。


  但造成我国水资源危机更重要的因素,则是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2013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王承德表示,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过度砍伐、开垦造田、围湖种地、过度放牧、无序开采等人为因素,使我国河流流量明显减少,森林覆盖率明显下降,雨量逐年减少,干旱持续加剧,地下水超采到了极限,荒漠化未能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的水资源减少加速,需求倍数增长,已形成恶性循环,水资源全面告急。地方政府为单纯追求GDP增长,不惜以污染水资源为代价,更是令我们痛心不已。


  在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对水资源的需求更是有增无减。以北京市为例,每年50万人口数量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呈现3000万立方米的年均增长量。据统计,2030年前后,我国将迎来人口数量高峰。届时,我国人口或将达到15.2亿,这将会进一步加剧我国水资源的紧缺。“我们做过一个大体的估算,按照2012年2月16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到2030年,我国用水量将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目前,我国用水量为6100亿立方米,未来将会在东北粮食主产区、黄淮海域、京津城市群、沿海、长三角、珠三角、黄河上中游等地区形成集中需水区,空间分布上则会更加聚集。”王建华说。用水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带来的却是更多的水资源污染和浪费。


  建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战略措施


  2013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曾透露,中国将投入19亿元人民币建设的全国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预计将于2014年底建成并初步投入应用,主要监测取用水、水功能区、省界断面及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对此,王建华认为,在治理水资源污染问题上,我国可采取以下3项措施:第一,将水域与陆域相结合,重新制定排污标准;第二,建设健全的监控系统,包括水体、水质的监测,及水体、水质的关键断面和排污口的监测;第三,落实相关的处罚措施,对于排污量大、造成污染严重的单位及个人采取“无上限”的惩罚标准。同时,也应制定相应的地方问责体系。


  此外,王建华表示,在过去的这一年中,国家水利部也在积极开展各项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第一,将保护水源地放在战略高度上,划定水资源功能区,对重要的水源地进行划围立界;第二,积极开展水资源配置、供水工程。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水源地,在没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分散水处理装置,计划于2013年,基本解决农村饮水问题。在水资源配置工程方面,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东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第三,配合国家粮食安全进行“节水增粮”行动,在增粮增产的同时,注意节约用水;第四,保护地下水;第五,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制度层面上确立3条红线,切实将维护水资源安全落到实处。


  在未来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战略举措方面,王建华给出以下4个建议:首先,从缺水地、缺水原因看,水资源的进一步挖掘能力减小,水资源需求量增多。因此,应控制需水量,提升用水效率,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动员全社会开展节水运动,并调整经济发展运行模式,加快工、农业节水技术的改造;其次,进一步加强水资源配置和城乡供水安全的行动,在区域、行业之间进行合理配置,并建立用户末梢水的水源评价体系;再次,加强水资源保护,包括:地下水、地表水的水资源保护;最后,加强风险管理,在常态条件下为发生干旱、污染等事故做好备用水源准备,制定应急措施,建立应对风险体系。作者:刘佳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