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需求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来源:UC论文网2019-03-28 16:15

摘要: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培养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为导向,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体系,以拓展通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共同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地质工程高级工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DOI:...

  摘要:本文针对我国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培养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为导向,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体系,以拓展通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通过以上三个方面共同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地质工程高级工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6.017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针对特定职业领域,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1]其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工程应用上岗位就是高级工程师的培养,只有弄清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需求,并以此构建培养模式,才能真正回归实践。


  1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我国教育部2009年启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截至2010年已设置40个领域。2012年开始推行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主的研究生培养政策,[2]从2010~2015年这6年间招生趋势可以看出,研究生总体招生人数在小范围增长,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数量比例逐年递增(见图1)。这个发展变化反映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对其培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对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从教育内涵、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质量控制五个方面进行对照分析(表1),可以看出学术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着显著差异,相较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更侧重于职业能力、实践能力。[3-4]


  但是由于近年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与人数不断增长,而对该类型人才培养经验尚不成熟,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存在着严重照搬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现象,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首先培养目标区别不清,造成培养模式雷同。其次课程体系套用学术型培养体系,理论课比重大于实践课;第三,双导师和导师指导小组比例很低、以学术性课题研究代替社会实践等;第四,学位论文过分强调理论研究能力和科研水平,偏离了专业学位研究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上述原因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缺乏社��认同,严重影响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质量。


  3基于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需求构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具有明显职业特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作为不同专业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时首先要清楚所培养学生的职业背景,以及该职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要求,而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主要体现在职业能力、创新能力、通用能力等方面,因此在设立培养模式与实施过程要与培养目标互相匹配,并达到统一协调。为此,本论文以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通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教学方法改革等方式构建了基于高级工程师岗位能力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3.1以培养高级工程师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专业课程群体系


  课程体系基于职业能力进行设置,我校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依据其他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建设经验,[5-6]并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以培养高级地质工程师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主要包括地质工程设计能力、安全研究与开发能力、安全管理与组织能力、事故分析与调查能力等,该课程体系将知识、实践和训练融为一体,强调职业能力的系统性,按需安排知识点。同时,注意强调职业能力的实践训练,适当减少理论教学时间。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注重调整课程分配设置。设置通用学科基础课程同时,增加以下专业课程群:地质工程设计课程群、地质工程勘测课程群、地质工程研究与开发、地质工程事故救援与调查课程群。研究生只需根据研究方向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课程群,同时在学位论文中也依据学生所选课程方向进行选题研究,从而达到培养解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3.2以培养高级工程师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实践环节训练


  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级工程师必备能力之一,我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依托已有学科、实验、产学研结合的平台,扩展传统的实践环节,在课程实验、生产实践及导师制度方面不断提升创新要求,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系统地搭建了立体化实践教学平台,多种途径激励和支撑学生投身创新性实践,提高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