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信息科技类 > 网络安全论文 > 正文

论写作教学之困境:语言的规范性与网络语言的

来源:UC论文网2015-10-30 23:51

摘要:

论文摘要: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们特别强调学生习作中语言的规范性和传统性,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快速发展

论文摘要: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们特别强调学生习作中语言的规范性和传统性,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学生上网的频率越来越高,出现了语言的规范性与网络语言的冲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写作教学的困境,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学生的阅读和模仿 、合理适当地使用网络语言、区别网络语言与错别字等几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规范语言,写作教学,困境
  在目前的写作教学中,写作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网络语言的极大冲击: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们特别强调学生习作中语言的规范性和传统性,但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学生上网的频率越来越高,所以众多学生就在自己的习作中就很自然地使用着大量的网络用语:雷、囧、打酱油、斑竹、mm、9494、俯卧撑、给力、神马都是浮云等等。应该说这些网络词汇大都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以其简洁、个性突出、亲和力强的特点受到广大青年学子的青睐,并因其轻松幽默、诙谐形象生动、易于人们的掌握和流传而成为当下的流行语。但却和传统的规范性语言产生了较大冲突,并存有语法问题,所以,有人认为“网络语言不仅造成了写作中他们(学生)从众、浮躁的心理,还在词汇及语法运用、写作主题立意等诸多方面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1也有人认为“网络语言的出现是多样化的社会的必然产物。”2“网络语言,尽管在向传统的书面语挑战的同时,暴露出了自身的诸多问题,但它确实具有鲜明的特点。”3更有甚者,每年的高考作文中关于网络语言的问题都会争论几番。所以,面对诸多争论,许多写作教学工作者也在语言的规范性和网络词汇的使用之间纠结着。
  一、纠结于规范性带来的学生词汇的匮乏
  如果一味强调语言的规范性,许多教师就会苦恼于现在学生的标准性语言的匮乏和语法的混乱。现在的学生与80年代、90年代的学生不可同日而语,那时的学生没有太多的娱乐工具,所以他们就把大部分时间放在了读书上,而在书的选择上,他们会听从老师的指导,大量阅读经典书目,所以在书的滋养中,培养了他们规范性的语言和准确的语法运用,增强了对日常生活的感受力。而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把较多的精力放在了电脑上,每天看到的都是网络词汇,使用的也是网络语言,所以现在的孩子渐渐疏离了经典书目,也疏离了语言的规范性。在写作中,如果不让他们用网络词汇,他们的词汇就相当匮乏,用最直白的语言来记流水账。所以,许多写作教师都在哀叹:孩子的作文语言太干瘪了,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话。
  二、纠结于现在学生作文中的词汇大都是网络词汇
  许多教师现在越来越有同样的感觉:如果不规范网络语言,那么现在许多学生的作文就会整篇充斥着网络用语:给力、神马都是浮云、杯具,使得全文从头到尾没有几个常用语句。许多教师感叹:“现在学生的文章我们已经看不懂了!”同时,由于网络词汇中有许多是谐音,所以许多学生在写规范字时经常出现错别字,教师们都说“现在学生习作中的错别字现象有增加的趋势。”表达了对网络词汇使用率偏高的担忧。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专家李如龙曾经表达过对青少年使用网络语言的担忧。他认为,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是小群体为了交流方便,根据自己的爱好编造出来,这是一个不健康的苗头。
  面对这些纠结,不得不引起写作教学工作者的深思:要培养我们的学生继承、弘扬并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得做好我们汉语的规范工作,因为语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文化对内对外传播的重任;而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用语,它的出现是当代多样化的社会的必然产物,体现着当代人们的内心情感、认知和生活,具有较强的现代感,那么,怎样调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首先,要强调阅读和模仿的重要性
  阅读其实是写作的一部分,是属于进行写作前的准备工作,所以,在写作之前,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所以,写作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同时,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经典,即阅读加模仿经典的方法。现在许多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但阅读辨别力稍弱,所以,写作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我们民族、国家的经典作品,它们之所以称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们大部分代表着我们民族语言的规范性,并随之让学生加以模仿,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增加了词汇量、学会了写作技巧,更会了解什么是语言的规范性及规范性语言与口语间的区别,这样,就不会出现现在学生的标准性语言的匮乏和语法的混乱,他们的习作也会随之生动形象起来。
  其次,引导学生合理适当地使用网络语言
  任何民族、国家的语言都会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不是静止不动的。在每个时代里,总会出现若干新词汇(包括新的网络词汇),而经过岁月的洗礼和考验,在大浪淘沙中,总会有一部分具有较强生命力的词汇保留下来,并进而成为新的规范性语言。所以,我们不能一味排斥网络语言,所以,“对网络语言,不能视而不见,或者简单地予以排斥。”4对于一些非常生动、幽默、个性突出的网络词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而这一点特别考验教师的引导功力:既要求教师要非常熟悉网络词汇,又考验教师对词汇的辨别力。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周振鹤认为,与其禁止网络语言,到不如加强规范语言、高雅文化的教育。要抵御网络语言,并不在于禁止,而是在于如何教育、引导。这值得教育者深思。
  第三,引导学生区别网络语言与错别字
  如前所述,网络词汇大都带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以其简洁、个性突出、亲和力强的特点受到广大青年学子的青睐,并因其轻松幽默、诙谐形象生动、易于人们的掌握和流传而成为当下的流行语,但却有相当的学生认为,一些同音字、谐音字或其它的错别字的使用也是网络语言,致使在平时的语言使用过程中不注意正确使用,造成错别字连篇。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