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文学文化类 > 古代文学论文 > 正文

浅谈古代汉语动词活用

来源:UC论文网2019-03-30 14:51

摘要:

  摘要:文言文教学中动词词类活用这种特殊语法现象一直是教与学的重点,弄清这一点对文言文的理解很有帮助。本文从动词的语法特征谈起,辅以教材中实例,寻求一些可遵循的规律,以求能有助于大家走出古代汉语动词活用问题上的困境。  关键词:古代汉语,动词,活用,规律  作者:黄蓉蓉  词各有类,每类词都有区别于其他词类的特点和作用。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等,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句子的谓语,前面能够受副...

  摘要:文言文教学中动词词类活用这种特殊语法现象一直是教与学的重点,弄清这一点对文言文的理解很有帮助。本文从动词的语法特征谈起,辅以教材中实例,寻求一些可遵循的规律,以求能有助于大家走出古代汉语动词活用问题上的困境。


  关键词:古代汉语,动词,活用,规律


  作者:黄蓉蓉


  词各有类,每类词都有区别于其他词类的特点和作用。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等,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句子的谓语,前面能够受副词修饰,能与副词组合,后面可带宾语。其实古代汉语中的动词也一样,结合例子来看看它们的特征。


  朝服衣冠,窥镜。《邹忌讽齐王纳谏》


  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见古代汉语中的动词如同现代汉语中的动词一样可带宾语。当然也有不带宾语的,叫做不及物动词,这类动词的活用后面再说。例句中的“服、窥、为、伐、破、取、拜”都是及物动词,后面都有名词或代词做它的支配对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宾语,当然做动词宾语的不只是代词、名词,还有一些词组,例如: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这里第一例的动词“知”的宾语是个省略主语的动词组;第二例动词“以为”的宾语是个主谓词组。


  动词不仅能带宾语,还能带补语。例如:


  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天论》


  这里“愿”是动词,“于物之所以生”是介宾结构做它的补语。例句还告诉我们偏正词组也能作动词的宾语,“有”为动词,它的宾语“物之所以成”就是一个偏正词组。


  动词除了能带宾语,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受副词修饰。例如: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起义》


  “故”即故意,副词“数”即屡次,为表数副词,均作动词的修饰成分(也就是状语)。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幸”是表敬副词,修饰动词“赦”。“尝”即曾经,时间副词,修饰动词“从”。


  当然动词还有其他特点,如可以重叠,这里就不多讲了,我们讲的是其主要语法功能及特点,目的在于与活用动词对照,以显示活用后的动词与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及特点不同,就是说动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句子结构中发生了词性变化,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和特点。


  动词可以转性为名词、形容词、副词,但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此分别举一些例子说明。


  一、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在动词活用中最常见,在这里着重讲。动词转性为名词,在一些古汉语书中常称之为动词名物化。例如:


  赵氏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例句中带点的词都是名物化,它们给我们一个总的感觉,动词名物化首先要求句中动词具有明显的意义,如“救”表“救兵”,“出”表“出产物”、“入”表“收入物”,“伏”表“埋伏的军队”,“至”表“到这里的人”。


  其次,动词作句子的主语、宾语,肯定是转性活用为名词,例如:


  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里的“令”作“命令”解,“救”作“救兵”解,都是置于主语位,原本的动词活用为名词。


  一般来说,动词活用作主语是容易掌握也容易理解的,因它居句首,位置明显;动词名物化作宾语,相对说来,就不那么容易识别了,但是也是有规律可找的。例如:


  追亡逐北。《过秦论》


  例句中的“亡”、“北”都是名物化的动词充当主要动词“追”、“逐”的宾语,“亡”为“逃走的人”、“北”为“溃败的军队”。这样的例子还有: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论》


  君子有三戒。《论语・季氏》


  君子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孟子・滕文公下》


  “援”、“戒”、“闻”、“见”原本都是动词,这里都处在宾语的位置,也已活用为名词了,意为“援助力量”、“禁戒的事情”、“听觉”、“视觉”。


  由此可见:第一,凡是名物化的动词在句中都受到主要动词的支配和制约,第二,有时“之”、“其”之后的动词又无受它支配的对象(宾语),这个动词就会名物化;第三,介词结构“于”字前和“所”字后或者否定词“无”后的动词,后面无宾语,即转性为物化名词。总之,动词在一定的语法环境中代表人、事、物的名称,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点,这个动词就是名物化动词。


  二、动词活用为形容词


  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梁惠王上》


  心知诵尔,意如飘风。《庄子》


  “饥”、“饿”本为动词,用在名词“色”、“莩”之前,而在“饥”、“饿”之前又有作谓语的主要动词“有”支配,与“色”、“莩”构成动宾词组(亦称动宾词组),显然“饥”、“饿”在句中起修饰作用,为定语,“饥色”为“饥饿的颜色”、“饿莩”即“饿死的人”。同样,“飘风”的“飘”字也是名词的附加成分(定语),与“风”构成偏正词组。总的来说,这些动词都是后面名词的定语。在名词前作定语是形容词的语法功能,而这一功能在例句中已经被动词“饥”、“饿”、“飘”字所担当,就是说“饥”、“饿”、“飘”已经具备形容词的性质而活用为形容词了。


  由是观之:动词转化为形容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它们的显著特点就是动词前有主要动词,而主要动词的宾语,为这一动词的修饰对象――偏正词组的中心词。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