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正文

浅谈工业设计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2 10:00

摘要:

  作者介绍:蒋晓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交互设计、情感化与体验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创意设计、可用性与用户体验等方向的研究。曾参与完成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子项目,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近年来,出版图书十二种,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  工业设计(IndustrialDesign简称ID)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1919...

  作者介绍:蒋晓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交互设计、情感化与体验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创意设计、可用性与用户体验等方向的研究。曾参与完成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子项目,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近年来,出版图书十二种,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


  工业设计(IndustrialDesign简称ID)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1919年,设计师西奈尔(JosephSinel,1889~1975)开设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并在信封上印上“工业设计”一词,用以代替工艺美术和实用美术这些概念而开始使用的。工业设计是经过产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大生产以后的产物。


  工业设计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也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工业设计在不同的国家其定义亦不相同。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也是不断地充实和扩大。从历史视角看,不同背景下人们对工业设计有多次不同的定义。


  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InternationalCouncilofSocietiesofIndustrialDesign)为工业设计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适应物品特质,不单指物品的结构,而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使抽象的概念系统化,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意即着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面。”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更新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当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和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2006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又作了如下的定义。目的:设计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其目的是为物品、过程、服务以及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构成的系统建立起多方面的品质,因此,设计既是创新技术人性化的重要因素,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关键因素。


  任务:设计致力于发现和评估与下列项目在结构、组织、功能、表现和经济上的关系。


  ◎增强全球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全球道德规范)。


  ◎给全人类社会、个人和集体带来利益和自由。


  ◎最终用户、制造者和市场经营者(社会道德规范)。


  ◎在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支持文化的多样性(文化道德规范)。


  ◎赋予产品、服务和系统以表现性的形式(语义学)并与它们的内涵相协调(美学)。


  设计关注于由工业化——而不只是由生产时用的几种工艺——所衍生的工具、组织和逻辑创造出来的产品、服务和系统。限定设计的形容词“工业的(industrial)”必然与工业(industry)一词有关,也与它在生产部门所具有的含义,或者其古老的含义“勤奋工作(industriousactivity)”相关。也就是说,设计是一种包含了广泛专业的活动,产品、服务、平面、室内和建筑都在其中。这些活动都应该和其它相关专业协调配合,进一步提高生命的质量。


  工业设计是应对当时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针对大量工业产品粗制滥造,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设计作为改变当时状况的必要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那时的工业设计主要是“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强调设计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设计师的核心工作是产品造型和形式美化。而当下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serCenterDesign)开始形成,而事实上“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是现代设计产生之初,包豪斯提出的三个基本观点之一。“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UCD)”就是要设计易于使用的产品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产品不但要满足人的使用需求,还要与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需求取得恰到好处的匹配。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无障碍设计、通用设计、交互设计、情感化设计、体验设计和服务设计等多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的具体形式。


  另外,从工业设计的性质来看,必须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创新发展的集中体现。这也就决定了工业设计是一门覆盖面非常广的交叉融合的学科,其涉及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领域,包括材料学、色彩学、工艺学、市场学、美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生态学、哲学和创造学等学科。工业设计是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结合,其中艺术与技术是工业设计相辅相成的两根支柱。技术为艺术增添活力,艺术赋予技术以灵魂。工业设计不能简单地像技术那样只服从自然科学的客观法则,也不能类同艺术创造那样主观自由地发挥想象,而应该是两者有机的结合,就如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指出的:工业设计是“技术×艺术”,是“人类第三种智慧系统”。


  传统意义上工业设计的范畴包括: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平面设计和展示设计等。但随着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软件设计和网站设计等多对工业设计的内容有了广义上的拓展。如美国苹果的iPHONE、iPAD等系列产品的推出,工业设计的内涵被彻底革命了。


  湖南大学何人可教授认为,“在数字工业时代,工业设计需要从传统的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工业设计不仅要在外观、功能和结构等方面得到体现,更要体现在产品的服务上。”


  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设计”的转型,工业设计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2007年2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朱焘理事长呈送的《关于我国应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的建议》上批示“要高度重视工业设计”,2010年7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给工业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大促进了工业设计的发展。但需要清楚看到的是我国现阶段工业设计整体还相对滞后,尤其是教育,因为定位比较模糊,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不够强。主要还停留在“产品设计”,甚至是“外观造型设计”的层面。达到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促进工业设计从外观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针对当下的工业设计,国内有许多学者和设计师从理论到实践都作了积极地探索。如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辛向阳教授积极倡导“大设计”的理念,并在哲学层面上提出准确的定义“大设计”。他指出“真正的设计师,要懂得如何去寻找需求。设计就是管理,管理就是设计”。培养设计者成为管理者,使“大设计”在新的产业格局下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又如浙江大学应放天教授所指出的,设计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是艺术设计,第二种叫人因设计,因为人的因素而产生的一些设计,包括信息架构、界面设计及用户体验等,第三种是科技设计。他指出“把感性的科技与人性关怀结合起来,目标是创造一个具有文化创意的人性化的世界”。


  随着国内对工业设计的重视度逐步提升以及历代设计师和设计理论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努力,中国的工业设计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发展,但仍还处于过渡阶段。设计是产业链增值服务的一部分,设计活动主要由商业模式驱动且围绕经济需求开展。这就对新时代的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机遇。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