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素质教育论文 > 正文

小学思品教学策略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5 12:11

摘要: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没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在“如何用好教材”,“如何用好课堂”,“如何让思品课回归生活”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运用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没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相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知识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在“如何用好教材”,“如何用好课堂”,“如何让思品课回归生活”等方面作了一些探索,运用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自主实践,保障教育活动


  活动是浓缩的生活,活动是跨越时空的生活。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喜爱参加活动是小学生的特点,他们在活动中自主实践,自主选择。例如:教学“好作品伴我成长”,活动的主题来自于班级的一些“小书虫”,没有什么内容限制,由着学生尽情挥洒。“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书好问,一问不得,不妨再三问,问一人不得,不妨问数十人”……学生收集的名言及其贴着生活的阐释是与名人对话的结果。比如读秦文君的小说《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常被主人公的举止逗笑;读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又为小女孩的悲惨遭遇而伤心。读书给生活增添了色彩。从孩子们的交流中,不难体验到学生喜爱的作品及其阅读中的情感经历,为孩子们的生活引入一股纯洁、高尚的精神清泉,是德育书本难以找到的情感历程。活动浸润富含着情感陶冶的因素,对培养学生生活情趣,提高生活鉴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让学生自觉在做中学、学中做。


  2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教材


  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新课程也倡导,教师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程的开放性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留出大量空间上,教师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时间进行灵活、合理的调整,更能有效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如:二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生活》中“金色的秋天”一主题单元,我以“金色的秋天”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将四课内容整合在一起。单元伊始,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观察“九寨之秋”“香山红叶”“收获的山村”……一组组秋天的图片,激发起学生对秋天的向往与喜爱之情;然后,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野,寻找秋天的足迹,感受秋天的喜悦与美丽;最后,师生回到课堂,交流在活动中的发现与收获,一起分享快乐。由于教育内容回归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体验,因而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教育则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3教师导行,重视心理疏导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建设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起到心理疏导作用,把学生的思想引入正确的航线上去。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自悟,密切关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更好地发挥教学机制,如:《我们的学校》这一课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形成为学校骄傲和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学校争光”的愿望。其一扣有一个交流话题是《不同的学校》,通过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开阔学生的视野。我们学校属于农村普通学校,学校条件有限,校园建设还待改善,当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学校的情况时,有的学生就在下面议论开了,说我们的学校一点都不美,一点都不喜欢,要是能到那些学校去学习就好了……这是儿童的自悟,自然情感的流露,此时,教师不能否定学生的想法,关键看教育者怎样朝着健康方向引领和启发。于是老师说道:“其实啊,这些学校之所以建设得这样的漂亮,也是经过了他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实现的。你们想要我们的学校也像那么漂亮吗?从现在起,你会做些什么呢?”同学们马上投入到讨论中,纷纷表示要为我们学校争得荣誉、在校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使我们的学校变得更美丽。


  4鼓励探究,注重生活体验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鼓励学生在实际的矛盾冲突中积极探究和体验,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实践,从而生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真正获得教益。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教师在教学前,要让理论联系实际,让孩子们从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教学《思想品德》第九册教材《团结协作》时,让学生分小组到生活中去发现:哪些事是人们团结合作完成的。于是,学生去参观工厂,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他们的发现也许会令自己也大吃一惊。


  学生发现,原来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个人都不能完成,都需要我们团结协作完成。通过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才觉得书上的“大道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