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社会主义论文 > 正文

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8 09:16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何在?和谐社会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如何才能真正构建起和谐社会呢?  为何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从理论上说,是指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何在?和谐社会的内容和目标是什么?如何才能真正构建起和谐社会呢?


  为何要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什么是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从理论上说,是指社会各阶层和睦相处,社会各成员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是人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和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历史进步。


  第一,反映了我们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变化。在过去很多年里,以阶级斗争为纲,现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表明我们党把人作为执政的基础,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作为执政的一个重要问题来对待,这反映了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到今天“以人为本”思想的重大转变。


  第二,反映了我们经济体制和社会转型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党对这种转型的一种认识和把握。在过去的一个时代里,我们的社会是一个不完整的社会,我们的人是一个政治人、单位人,人和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人和人之间的文化、宗教和哲学方面的差异,都被掩盖和扭曲了。现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它反映了我们由这种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现在人们变成了经济人、社会人,人们回归到社会中来了,所以社会更加重要了。


  第三,反映了我们对社会问题从机械的发展观到科学的发展观这样一种变化。在过去单纯追求GDP、追求经济增长的那种片面、机械的发展模式下,政治、经济、文化没有协调发展,人也不能协调发展。只有政治上的民主、政治上的法制、人身权利的保障、人应得到的尊重,特别是人的民主权利得到落实、各种各样的文化权利和自由得到落实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走向和谐的社会。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在各方面的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当前仍面临问题和挑战,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地方。如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教育、卫生等事关全体人民福利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不均衡,城乡之间差距很大,地区差距和贫富差距很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人与自然关系失衡,资源、环境与工业化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仍是粗放式,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改变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正确选择,也是全党全国人民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2月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民主法治首先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就意味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独立人格和民主权利,尊重并维护公众的社会知情权、社会参与权、意志表达权及民主监督权,在民主得到充分发扬的基础上,使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同时,这种民主要与法治相结合,使整个社会的运转服从于法制的权威,真正做到法律高于人情、法律高于权力,从而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鉴于当前我国在民主法制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必须强化和谐社会的这一基本特征。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在我国社会剧烈的变化过程中,原有的社会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革和分化,加上“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高度重合,使我国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元交织、错综复杂的局面。今天我们讲公平正义,就是要妥善处理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应该强调,对“社会公平”不能作狭隘的理解,它不仅仅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公平,而且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公平、机会的公平以及整个社会规则和机制的公平。同时也应看到,社会公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是相对的公平,不能离开生产力水平对公平提出过分的要求。关键是政府要摆脱、超越既得利益者的束缚,从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高度来处理各类社会问题。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诚信是中国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现代信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厦的重要支柱。但在当前,社会信用制度缺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个人信用制度,而且企业信用制度和政府信用制度都亟待建立。强调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做到这一点,就须以道德作支撑,以法律作保障,以和谐的产权关系作制度基础。


  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如何使一个社会充满活力?作为基本面的东西,一是发展先进生产力,这是社会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二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为社会充满活力提供制度支撑。当前我国社会活力的释放还不够充分,应特别强调“四个尊重”,即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使社会活力竞相迸发。


  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安定有序主要涉及三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组织机制问题。例如,在农村已开始建立村民自治制度和城市社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发挥城乡各类“自治组织”的作用?在人们逐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和“社区人”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各类新型社会组织的作用?这些都有待于组织机制创新。二是社会管理问题。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就是需要探索的问题。三是社会秩序问题。如何建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机制?如何健全社会预警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这些都有大量工作要做。


  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自然包括资源和环境两个方面。一个和谐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要寻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最佳结合点。这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和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国家来说十分重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呼唤人们特别注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并着手建立和完善绿色GDP核算体系。


  构建和谐社会重在提高四种本领


  当前社会中存在诸多不和谐,并且长期得不到解决,都与体制性障碍有关,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协调推进经济领域和非经济领域的改革,是今后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挑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第一,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为此,要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更新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提高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牢固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有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改革越深化,越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正确地统一和结合起来,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第三,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必须着力健全矛盾疏导的工作机制,尤其是要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面临的问题。要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提高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和谐社会是活而不乱、活而有序的社会。除要健全社会预警机制,使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还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良好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