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政治哲学类 > 社会主义论文 > 正文

和谐社会构建概说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8 09:18

摘要: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要科学地理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三重关系。这三重关系,是紧密联系的,形成体系的,缺一不可。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同时要敢于担当、敢于追求,使之可持续发展,从而努力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自我和谐;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要科学地理顺、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三重关系。这三重关系,是紧密联系的,形成体系的,缺一不可。特别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分子,要遵循自然发展规律,同时要敢于担当、敢于追求,使之可持续发展,从而努力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自我和谐;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4―0019―04


  我们所处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必然产生文化重生。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传统美德和革命情操),吸收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合理内核,发扬中华智慧,构建和谐社会。


  文化研究包括三大领域,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讲的是人要知天,最终目标是实现天人和谐,解决人类的生态危机;人与人的关系,讲的是人要知人,最终目标是实现人际和谐,解决人类的人文危机;人与自我的关系,讲的是人要知己,最终目标是实现身心和谐,解决人类的精神危机。


  一、人与自然和谐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从来就是人类安身立命的重要命题。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经历了三个阶段:崇拜自然阶段、征服自然阶段和协调自然阶段。


  崇拜自然阶段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原始人群在生产中软弱乏力,因而,同自然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狭隘的。他们看到有些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意外的享受,同时,有些自然现象却给人们带来祸害甚至伤亡。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界带来的灾难,可是所能办到的却极其有限。远古的人类不仅崇拜动物,对大自然的许多现象,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土地山河等,无不加以神化并对它们崇拜,祈祷日神、月神、雷公、电母、河伯以及土地爷等神灵保佑平安,帮助人们战胜无法预料的与人们相对立的、异己的自然力量。就在崇拜自然的人类社会早期,先民们已经开始凭简陋的工具、坚韧的意志和不断增长的智慧与险恶的自然环境搏斗。人们在生产斗争中获得了驾驭自然的知识。这些知识鼓励人们作进一步的尝试。在漫长的石器时代,火的使用和农业的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人类先后发明了青铜器和铁器,生产力水平才有了质的飞跃,社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


  当人类历史进入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出现,人类进入了大规模征服自然的阶段。然而,把科学技术作为征服自然利器的人类在此时恰恰缺乏对自然的深刻认识,把自然界当作取之不尽并可肆意挥霍的材料场和硕大无比可以乱掷污物的垃圾桶,巧取豪夺,竭泽而渔的大规模征服自然的做法,终于导致了自然大规模的报复,环境污染、生态失调、能源短缺、城市臃肿、交通紊乱、人口膨胀和粮食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事实教育并警告人们,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的对立物或被统治的观点是错误的,只有合理地利用自然,才能维持和发展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所以人类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目标,应当战略地转向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人类应该进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应当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不断升华境界,提高自身的素质,达成“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思想共识,既注意代内需求,更应当关心代际公平,以求得人类能同自然协调和谐,共生共荣。


  关注天人关系是中华精神的重要特征。从先秦时代到明清时期,我国大多数思想家、哲学家都有自己的“天人观”,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易传》在天人关系上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1.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易传》认为,人类和万物一样,是天地自然而然的产物,人类社会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序卦》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这就是说,天地是万物的根源,有万物,然后才有男女、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的社会关系,才有人类社会。因此,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但同时,《易传》认为,人有卓越的地位。不等同于自然界的万物。即如万物之中,只有人,才可与天地相提并论,并合称为“三材”。《系辞上》日:“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同时又日:“天地设位,圣人成能。”是说天地生养万物之功能,要靠人去成就。《易传》突出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卓越地位,肯定了人的价值。


  2.自然界普遍规律,人也要服从普遍规律


  《易传》认为,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人有人之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说卦》)天地之道,即指自然界阴阳刚柔的变化法则、规律。人道指的是道德准则和治国原则。人道应当效法天道,也就是说,人要服从普遍规律。《系辞上》曰:“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主张人道应该效法自然之道,顺天而行。然后,这种效法又不是被动的,而是要自强不息有所作为。正如《象传》所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人生的理想是人与自然和谐


  《易传》主张天人和谐。要达到天人和谐,首先要解决“穷神知化”的问题。《系辞上》日:“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深”,指万物变化之神妙;“几”,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苗头。极深研几,即“穷神知化”。这就是说,无论怎样的幽深不测,怎么的变化细微,都要穷研而知之。惟此,方能通天下之志,成天下之务。在古代就能提出“穷神知化”的观点,对于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身、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推动力量。


  人既要遵循自然法则,又要自强不息,有所作为,以达到天人和谐的境界。为此,《易传》又提出“裁成辅相”说,即“天地交泰。后(君)以财(同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象传》)就是说,人应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加以辅助、节制或调整,使其更加符合人类的要求。“裁成辅相”的观点,既要求人要深刻地认识自然,又要求能动地协调自然,朴素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与此同时,《易传》又提出“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系辞上》)的思想。即节制、调整自然的变化而又不违反其本性,普遍成就万物而无所遗漏。一方面强调尊重自然规律,“顺天休命”、“辅相天地之宜”;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裁成天地之道”,“范围天地之化”,在大自然面前有所作为。


  《易传》认为人生的理想应当是与天地相合,达到天人和谐的最高境界。人要“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尔天知命,故不忧;安土孰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系辞上》)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违”、“不过”,讲究天人和谐,比较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一方面强调天、地、人相统一,另―方面强调人的特殊性,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一种积极的和谐关系上,不主张片面征服自然。人类应以对大自然真诚的爱心,理智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恢复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关系,把自然看作人类的伙伴,如此,才能实现新的“天人和谐”的目标。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和谐理念,对当代的经济发展模式、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就人与环境的关系而言,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种是传统经济模式。它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处理模式是,人类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又不加任何处理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是一种“资源―产品一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开放式经济过程。在早期阶段,由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有限,以及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还较强,所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环境的自净能力削弱乃至丧失,这种发展模式导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短缺的危机愈发突出。这是不考虑环境代价的必然结果。第二种是“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它开始注意环境问题,但其具体做法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很大,不但治理成本奇高,而且生态恶化难以遏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很难达到预期目的。第三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采用全过程处理模式,以达到减少进入生产流程的物质量、以不同方式多次反复使用某种物品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目的,是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实现从“排除废物”到“净化废物”到“利用废物”的过程,达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的目的。因此,可以说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人与社会和谐


  人与人的关系,是讲人要知人,最终目标是实现人际和谐,解决人文危机。人不是孤零零地生存在世上的,而是和他人一起生存在世上,而且随着文明的发展,人对社会的依赖性更加严重,既然如此,那么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一个人应该如何对待他人,怎样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先哲们认为,人有社会生活,人有人伦,人有道德规范。在如何看待、对待他人的问题上,中华文化提倡遵循和谐通达的处世为人之道。


  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是追求人之自我身心、个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超越之天地宇宙的普遍和谐。追求普遍和谐是中国哲学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为实现普遍和谐的伟大追求,中国文化提供了两大法宝,一是“和”,一是“中”。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人与人的和睦相处,倡导待人诚恳、宽厚,互相关心、理解,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团结、互助、友爱、求同存异,以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和为贵”一词出自《论语》,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之运用,贵在能和,主张借礼的作用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思想,把“人和”凌驾于天时、地利之上,集中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和”与“同”是中国文化所关注的一对含义不同的范畴。早在西周末年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过所谓“和同”之辨。“和”是众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同”是简单的同一。《国语・郑语》记载,史伯在回答郑桓公“周其弊乎”的发问时认为,西周最大的弊端就是“去和而取同”。对于“和”与“同”的区别,史伯进行了阐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以他平他谓之和”,就是聚集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叫作“和”,“和”能产生新事物,所以说“和实生物”;而“以同裨同”,则是把相同的事物简单地叠加起来,是不能产生新事物的,而且会“尽乃弃矢”。所以有“五声和,则可听;五色和,则成文;五味和,则可食。”推及施政,则必须“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即要综合不同意见,防止偏于一端、专横独断,否则,则“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孔子曾提出“和而不同”的著名观点。他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认为君子能汲取别人的有益思想,纠正错误思想,力求公允正确,绝不盲从,这叫“和而不同”;而小人只会随声附和,从不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这叫“同而不和”。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其内涵十分丰富,充满了大智大慧的深刻哲理。“和而不同”的“和”,一是主张多样,二是主张平衡,对不同的意见,不同的事物,持以宽容的态度,“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易传・系辞下》)提倡宽厚之德,发扬包容万物、兼收并蓄、淳厚中和的“厚德载物”(《易传》)的博大精神。“和”不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制定政策的必要依据,更是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断、历久不衰的重要保证。


  将“和”用于人际关系,以宽和的态度待人,就会取得众人的信任;将“和”用于政治,则能促进历史发展,文化繁荣;将“和”用于经济,则能促进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将“和”应用于文化,则可使百家争鸣,理论创新;将“和”用于外交,则“协和万邦”,既维护自己国家的独立,又不向外扩张;既不侵犯别国,也绝不允许别国侵犯;将“和”用于战略决策,则贤才蜂聚、良言潮涌、上下通达、左右和谐、弊端早现、创新迭出;将“和”用于养生,得和则盛,得和则寿。


  “和”的取得是需要过程的,它不是既成的东西,而是通过不断的调节变易得来的。宋代张载在《正蒙・太和篇》中讲:“有像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意思是只要有像,必定有一个东西和它相对,相对的事物,它的行为方式必然是相反的;免不了有矛盾、有挫折、有斗争,最后解决的方法―定要“和”,不能让矛盾冲突扩大。张载看到了宇宙世界、人间社会都是有矛盾的,但在矛盾的解决上他主张“仇必和而解”,而不是“仇必仇到底”。对立--和斗争不应以一方消灭另一方作为最终的结局,而是应相反相成,协调配合,趋向于“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中国人的智慧充分体现在这句“仇必和而解”之中,以和谐的方法来消除矛盾、解决矛盾,使事物向一个更新的方面来发展,最后解决的方法是一定要“和”,不能让矛盾冲突扩大。只有“和”才有生机和活力。这种对待矛盾的朴素的辩证思想,对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是大有裨益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遵循的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这几个方面的目标汇总起来,就是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特征所在――人与人的和谐。我们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就是人与社会之间关系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的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把社会的公平正义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标尺,把诚信友爱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把充分激发每个人的活力作为奋斗目标,让全社会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和谐社会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中各种重大关系的和谐。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重大政治社会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实现我国政党关系长期和谐;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信教群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下最大限度地团结起来;要以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为目标,使海外侨胞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不断增强,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要全面兼顾和实现各阶层群众的利益,坚持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方针,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充分发挥社会各阶层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三、人自我和谐


  在当代社会,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利益得失变化频繁,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的自我心理应具有相应的承载力。常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才是最聪明的。


  1.认识自我


  清除自我认识中的盲点,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开拓。诚然,直至生命的终点我们都无法穷尽自我,但时时警惕自我,激励自我,当使我们不枉为人,不虚此生。人类不断成长,是因为人能不断认识自我,磨炼自我,提升自我,善待自我,而认识自我则是人生“自觉”的起点,人生永恒的主题。


  2.善待自我


  世界上的事物都有其正面和反面,正反对立面往往是互相依存的。人生有得必有失,有顺必有逆,有胜必有败,有进必有退,有荣必有辱。人生道路上并不是处处铺满鲜花、洒满阳光,而是时时有风雨泥泞,处处有丛林荆棘,正如辛弃疾词云“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鹧鸪天・送人》)人生常会遇到困难、挫折和逆境,遇到顺境是每个人所期待的,遇到逆境则常常是无法避免的,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顺境和逆境。自古常言不我欺。命运、机遇往往是不可刻意追求的,自解得失,善处顺逆,就成为处理好人与自我关系的关键。在任何环境中,人生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心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正确对待客观事物,对健康也是有益的;不良的心态对健康有害,甚至导致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全球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口比例只有9.5%。据保守估计,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25万人自杀,约100万人自杀未遂,约260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预防抑郁症的主要办法就是要缓解压力,及时调整心理上的不平衡,消除和“转化”不良心理,具体就是要能够知足常乐、达观超脱、宣泄疏导、排遣自娱。有专家指出,在所有疾病中,19世纪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肺病,20世纪对人类威胁最大是癌症,21世纪对人类威胁最大的是精神疾病,这种说法值得深思。


  总之,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是一个丰富的思想宝库,无论就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而言,还是就人与人关系的发展而言,甚或就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而言,人类在21世纪更加需要借助、发扬、光大优秀的中国文化和人生智慧。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