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数学教育类 > 小学数学论文 > 正文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探索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8 10:01

摘要:

  【摘要】数学是一门充满活动的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善于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实施我们的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供独立自主的思考与协作交流的空间,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强化计算,逐步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从小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独立思考协作交流多元化计算应用意识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

  【摘要】数学是一门充满活动的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当善于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实施我们的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提供独立自主的思考与协作交流的空间,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强化计算,逐步培养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主动探索,主动交流,从小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设情境独立思考协作交流多元化计算应用意识解决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6(b)-0107-01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学前教育阶段走入新一轮的小学教育阶段,他们天真、活泼、可爱,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想象,充满了无数的疑问,对他们这一阶段的引导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他们现在的学习生活,更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发展。从学习和生活中走来,他们对数学更是充满了渴望的神彩,他们在不断的观察、思考、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对数学的理解,把握和运用,把客观世界中一些简单的现象形成定性把握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并适当应用。而我们的数学学科对于这群学生来说,它就是一门充满活动的学科,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和取得不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是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学科,我们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把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都充分的利用起来,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他们打开心灵的窗户,观察生活,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认真推理,互动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们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对象。那么,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利用教材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实施我们的教学呢?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学习数学


  我们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如讲一讲故事,做一做游戏,或利用教具直观演示,或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认识数学知识。


  例如我们在教学“0的认识”时,第一步先准备两个气球,让一个学生拿好,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位同学手中有几个气球?接着出示卡片“2”。第二步让这位学生把气球全部放飞,引导学生观察回答:这位同学手中还有气球吗?气球全飞走了,一个也没有了,就可以用“0”来表示,并板书:“0的认识”


  ......


  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认识“0”这个数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认识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2为学生提供独立自主的思考与协作交流的空间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作为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同伴协作交流。我们教师只负责组织学生活动,给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并总结学生的意见,提出好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这一课时,老师把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体摆放好。让学生分小组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玩一玩,在小组内说一说感受。教师把学生的感受收集起来并补充完善得出结论。


  如认识长方体时,学生会觉得这个盒子(或其它类的物体)长长的方方的,有8个尖尖的角,有6个平的面、有菱边,有的面长点、有的面短点。教师这时可以补充说明这就是立体的,就叫做长方体。并让学生展开思维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物体来巩固认识。


  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形成有关几何体的直观感受,培养主动探究、与人合作的精神。


  3强化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计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运用,强化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中之重,如果学生学习了数学明白了一些理论知识,也知道怎样计算。但在计算过程中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影响是很大的。这就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必须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思考的角度不同,可能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教师就应当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倡多元化计算。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章的“9加几”时,以“9+3=12”为例,教师可以先准备12个饮料瓶,分成9个和3个两组,让学生计算一共有多少个瓶子?学生可以使用的方法:


  (1)数数。数一数瓶子的总数,结果是12。


  (2)在3个一组的瓶子中拿一个瓶子放在9个一组中,使9个变成10个,10个瓶子再加上剩下的2个瓶子就是12个,这种方法就是“凑十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理解“凑十法”是怎样运用的。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4渗透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本阶段学习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有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例如教学“连加连减”一节中,让学生观察插图,提出问题:


  (1)地上有几只鸟?(4只)


  (2)树上有几只鸟?(2只)


  (3)天上飞来几只鸟?(3只)


  (4)一共有几只鸟?4+2+3=9(只)


  引导学生先把地上的4只鸟加上树上的2只鸟,结果是6只,再加上天上飞来的3只,结果是9只。并写出算式4+2+3=9。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感受到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总之,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要多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主动探索,与伙伴合作交流,从小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