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学工矛盾论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9 09:07

摘要:

  摘要:学工矛盾是困扰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要寻找改革出路,必须从分析学工矛盾的内涵、表现形式、主要矛盾、矛盾的特殊性等入手,提出学工结合的思想理论,分析当前实行学工结合的主要障碍,创造学工矛盾转化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学工矛盾;内涵;表现形式;学工结合;转化条件  作者简介:卢国良(1954-),男,湖南桃江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G710  ...

  摘要:学工矛盾是困扰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要寻找改革出路,必须从分析学工矛盾的内涵、表现形式、主要矛盾、矛盾的特殊性等入手,提出学工结合的思想理论,分析当前实行学工结合的主要障碍,创造学工矛盾转化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学工矛盾;内涵;表现形式;学工结合;转化条件


  作者简介:卢国良(1954-),男,湖南桃江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副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9)16-0008-06


  工学结合的提法在教育界尤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由来已久并已被普遍接受。但笔者认为,学工结合的提法对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而言比工学结合的提法更为准确、更为科学。其理由是:1、学工结合,是以学为主,重点是学,学是目的,工是条件、手段。而学校教育阶段学生正是以学为主而不是以工为主。学是为了将来的工,工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学。2、与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提法完全吻合。党的教育方针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方向,重点是讲怎样进行教育,而不是讲怎样进行生产劳动。3、工学结合的提法对已经走上职业工作岗位须继续深造学习者更为合适。因为,工学结合是以工为主,重点是工,目的是工,是为了劳动报酬而工。学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工。笔者这绝不是钻牛角尖、鸡蛋里挑骨头之举,而是更有利于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更好更快地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故本文命题为:学工矛盾论。


  学工矛盾已经成为阻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2005年11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职业教育要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学工结合制度,力图通过政策导向来解决学工矛盾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长期困扰。但几年过去了,学工矛盾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仍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认真解决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这个问题尤显紧迫,为什么会出现政策导向失灵或者不能实现预期目标的情况呢?原因当然很多而且非常复杂!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对学工矛盾缺乏理论上的深刻认识。本文试图就学工矛盾问题进行一次初浅探讨,抛砖引玉,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学工矛盾概述


  (一)学工矛盾的内涵


  学工矛盾有广狭二义。从广义上讲,学工矛盾是指人类自身生产的全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的学习与工作之间的不相适应的状态。从狭义上讲,是指劳动力再生产的特定过程――学校教育阶段中实施职业教育的院校存在着的学习与工作之间的不相适应的状态。本文着力研究的是狭义上的学工矛盾。


  (二)学工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


  学工矛盾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两个环节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首先,我们来分析学工矛盾在劳动力供给即劳动力再生产环节的表现形式:1、理念缺失型。教育者理念落后,跟不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导致行为保守、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学工矛盾日益尖锐,随时可能在激烈竞争中被淘汰出局。2、资源缺失型。主要缺乏“双师型”教师资源和学工一体化教育所需的场地、设施、设备等物质性资源,缺乏学工结合的基础性条件,教育者心有余而力不足。3、信息缺失型。由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进程加快,劳动力需求信息瞬息万变,教育者对市场信息变化没有及时跟进,使课程设置、教育教学内容等没有及时调整,学工结合的内容方式滞后于市场需求。其次,我们来分析学工矛盾在劳动力需求环节即劳动力就业环节的表现形式:1、学用脱节,学无所用或者学非所用。一种是学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完全脱节,在社会劳动力需求中始终没有适合的岗位,受教育者毕业之时就是待业与失业之日。另一种情况是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才总量超过社会需求总量,只能到与所学专业无关的低层次岗位就业。2、用学脱节,用非所学或者用非所长。一种情况是所学专业与受教育者爱好、志向、特长无关,虽然社会需求旺盛但受教育者不愿专业对口就业,而是利用专业外的其他优势条件另谋职业。如大学工科专业毕业生,到机关当公务员从事文字材料工作,或到学校任体育、政治课教师等等,诸如此类。另一种情况是就业基本上专业对口,但所在岗位并不能让劳动者充分发挥其最具优势的专业特长。3、学用倒挂,学多用少。如为了就业选择面宽,如今大学生考了十几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而许多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4、用学倒挂,用多学少。毕业生参加工作才发现,工作要用的许多专业技能或专业技术,学校教育中根本就没有开设这些课程,劳动者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和依靠终身学习才能适合工作需要。


  学工矛盾具有严重的负面影响:1、教育资源浪费,劳动力再生产成本提高。2、劳动力就业难度加大,失业率提高,社会经济运行成本增高。3、应用型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等等。


  (三)学工矛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学工矛盾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往往快于人才成长的速度,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以及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等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人才培养的规模、质量、速度、总量等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教育资源配置在各级各类教育和各个区域之间失衡,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三是社会劳动再生产成本增速快于教育经费投入增速,教育资源总量短缺,导致解决学工矛盾难度加大。另外,在古代教育中,由于统治阶级对教育资源的垄断,把教育用来培养为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服务的简单工具,教育的功能被完全扭曲,也是导致学工矛盾的重要思想根源。中国古代“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旧的传统思想观念影响极为深远,成为人们头脑中的精神桎梏。严重影响了中国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当西方发达国家把自然科学纳入现代学校教育教学内容时,我们还是在科举取仕,严重封闭、抵制西方文化的一切。直至戍戊维新运动,大批有识之士用血的代价才换来了现代教育制度的某种改良!


  (四)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学工矛盾是由劳动力供求矛盾引发的。在这两对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矛盾运动中。劳动力供求矛盾始终是第一位的,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工矛盾实质上是劳动力供求矛盾在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即教育领域的集中表现。因此,劳动力供求矛盾是主要矛盾,而学工矛盾是次要矛盾,在两对矛盾运动变化中,学工矛盾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而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和途径就是抓主要矛盾。也就是说发展职业教育中解决学工矛盾的关键是抓住劳动力供求矛盾,必须从分析劳动力供求矛盾产生、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中寻找解决学工矛盾的正确方法与途径,


  需求决定供给。在劳动力供求矛盾运动中,以企业为代表的劳动力需求一方就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处在矛盾的主导地位,以学校为代表的供给一方是矛盾次要方面。处于从属地位。这种地位决定了职业教育院校和教育机构必须千方百计去分析、了解市场需求发展变化的规律,不断地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变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育结构与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措施,主动去适应市场、满足市场,而永远不可能改变市场、左右市场发展方向。


  在学工矛盾运动中,有两层含义必须明确:一是教育者(学校)在学工矛盾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二是被教育者(学生)在学工矛盾运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实际上,在学工矛盾运动中教育者(学校)与被教育者(学生)之间是矛盾着的双方。教育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始终处于决定和主导地位,被教育者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服从与从属地位。作为教育者,有责任为学和工提供必要的条件,如“双师型”的教师条件、学工一体化的教学条件或技能训练的工具、设施、设备、教学实践基地等等。总之,一切学工结合必须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都应由教育者(学校)提供解决,否则,学工结合就无从谈起!当然,一旦条件具备,被教育者(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就大有用武之地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时,教育者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方法。对调动被教育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学工矛盾的普遍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工矛盾存在于劳动力生产与再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只是各个时期各个阶段表现形式和矛盾对抗程度上的差别而已。例如:在胎儿期,父母亲为了子女成长为优秀人才,有理想的职业,就开始了胎教。婴幼儿时期,更是开始了形式多样的技能、体能训练与知识灌输。这实际上是学工矛盾在父母思想观念与行为上的提前反应与表现。学校教育中学工矛盾始终存在自不必说。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学工矛盾转化为工学矛盾。劳动者必须通过自学、进修、培训、脱产深造等方式去解决矛盾。通过“充电”来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能力结构与水平,达到与变化着的工作岗位与新的工作任务相适应。二是学工矛盾普遍存在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之中,也只是在表现形式和矛盾对抗程度上有差别而已。当然,在学前教育(幼儿园)、基础教育阶段、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学工矛盾是以隐性形式存在的,表现形式也是间接性的――往往是以被教育者变为劳动者之后,对工作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表现出来的。而劳动者会通过继续教育、终身学习(充电)来解决好工学矛盾。从而使这几类教育阶段的学校感受不到学工矛盾的直接压力,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职业教育中的学工矛盾是以最直接、矛盾对抗性最强烈为其表现形式,是矛盾的特殊性在职业教育中的典型体现。


  二、解决学工矛盾的思想理论


  人类社会存在着两种生产。“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须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马克思语)这两种生产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人类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就不可能进行!二者相互依存、彼此制约、互相促进、协同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对劳动力再生产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以至单靠体力劳动和简单的手工操作已无法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者必须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化科学知识并掌握现代生产工具的各种操作技能、生产的流程和工艺技术等等。于是,学校教育便应运而生,成为社会劳动力再生产的专门机构。


  纵观人类教育发展史,学工矛盾产生于学校教育制度形成之后。人类教育起源时代,有教无校,有学无师(专业教师),都是干中学、学中干。教育基本上是靠在生产生活中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来实现的,是一种紧密的学工结合。直到学校教育制度产生后才有了学工分离、先学后工,并导致学工脱节与学工矛盾的出现,


  在现代学校制度非常完备固化后,学工矛盾日益突出、尖锐。为解决矛盾寻求出路,便产生了学工结合的思想和理论。学工结合的思想在国外早已有之。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劳动教育的主张,配弟在1648年提出了建立“劳动学校”即“科学工场”和“机械中学”的计划。法国十八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直至1957年,我国才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并把“半工半读、勤工俭学”看成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大措施和办学形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职业教育进入蓬勃发展、全面改革新时期,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问题上,取得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的突破。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要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2005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学工结合制度。目前,一些职业院校已经与一些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与教学合作关系,这些均为学工结合的形成开拓了良好的局面,奠定了前进的基石。


  解决学工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在职业教育院校实行学工结合制度。其必要性是由以下两方面因素决定的:


  (一)社会人才需求


  职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二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促进再就业的需要:三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将巨大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合理、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应用型人才,而现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显然不相适应,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学工矛盾尖锐对抗!这样,实行学工结合就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选择。


  (二)学工结合的本质内涵


  “学工结合”这种办学形式既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又是当今我国职教的亮点与特色。其本质内涵是:


  ――学工结合是一种教育思想。学工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体现了职业教育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走向职业岗位训练,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实践过程为主,从学科中心转向学习者中心新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具有职教特色的人才培养观。


  ――学工结合是一种教育制度。学工结合作为教育制度,可以上溯到近代实业教育和新式学校的“工学并举”:上世纪50年代,我国教育改革中出现了三类学校并存的形式,即全日制学校、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重提职业教育大力推行学工结合,意义深远。它是现代职业教育将教育制度和劳动制度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


  ――学工结合是一种新的育人模式。学工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体现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读书与劳作的有机结合。学工结合强调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重视学习与劳作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学工结合是“面向人人”的平民教育。职业学校在校生80%以上来自农村和城镇,学生家庭经济相对较困难,学工结合也是一种有效的助学形式。黄炎培先生早在80多年前就主张职业教育应“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揭示了职业教育是一个“面向人人”的平民教育。


  综上所述,学工结合的本质内涵可表述为:学工结合是指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紧密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键能力和职业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把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面向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众化教育活动。


  三、解决学工矛盾的主要障碍


  (一)思想性障碍


  目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特别是学工结合的教育制度和办学形式并未完全认同,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误解与轻视心态依然严重,将职教、普教视为等级智力区别,认为“职业教育是差生教育”:“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教育”,教育行政部门普遍采用以考分高低论成败的筛选淘汰式普职分流,让高分生风流、让个性特长生泪流。要消除偏见,取得全社会共识,任务还很重、难度还很大,任重而道远!


  (二)制度性障碍


  学校形态的办学形式不太适合职业教育。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以学校形态实施的。是一种典型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学校形态的教育模式下,职业学校始终培养不出有特色的学生,甚至实现不了预期的培养目标。因为主导传统学校理念的是课程内容的理论化、学习方式的课堂化、学习结果的文凭化和学校组织的制度化,而实行学工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必然要求职业院校处于相对独立状态,它可以并且必须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独特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而目前处于学校系统中的职业院校却没有这种权力。如果某所职业学校试图突破这些规范,那么它就有被排除到教育体系以外,不被社会或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认可的危险。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正是处于这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职业教育的学校化使学工脱节的矛盾尖锐化并推向了极端,职业教育丧失了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并导致了毕业生就业难、学校招生难、生存发展更难的困境。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建立一种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有效的合作机制。学工结合机制的提出可谓适逢其时。这次金融危机已经使职业院校按学术性学校标准化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增大,更加显示了实行学工结合是职业教育院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三)行为性障碍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职业院校在推进学工结合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行动迟缓、反应滞后、措施乏力、协调不力、政策不到位等等。也增加了顺利推进学工结合的难度。


  一是政府经费投入不够,导致办学资金严重短缺。按教育规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投入之比应为3:1,可是与之不协调的是,社会、政府对普教的重视程度却大大高于职教。当前制约职教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就不可能为职教实训基地建设提供和更新设备,就改变不了“黑板上种田,教室里开机器”的现状,影响学生技能与动手能力。


  二是现有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设置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根据湖南职成教育信息网统计,2008年湖南省中、高职专业目录中,高职教育共设置专业531个,其中一产类专业38个,二产类专业192个,三产类专业301个:中职教育共设置专业270个,其中一产类专业19个,二产类专业126个,三产类专业125个。但是,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网统计数据,在全省生产总值中,三大产业结构的比例2005年为19.6:39.9:40.5,2006年调整为17.8:41.7.40.5,产业结构由“三、二、一”调整为“二、三、一”。这就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专业设置分布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与两大产业产值比例不相协调,第二产业相关专业数量比例偏少。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数量偏大,显然这与湖南省三大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


  三是企业参与学工结合的主动性不够,合作基础缺失。校企合作“一头热、一头冷”的主要原因:学校以育人为第一目标,追求社会效益:企业则以赢利为第一目的,追求经济利益。企业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1,缺乏有效的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的相关政策:2,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不足,不能认同承担学生实习的社会责任:3,缺乏学校与企业结合的双赢机制:4,缺乏能承担较大数量学生顶岗实习的岗位与生活条件。


  四是可操作的政策法规相对缺乏。职业教育办学主体所有制结构趋于多元化,主要采取政府办、民办、行业和企业办。政府办学比重低,行业、企业和社会办学比重高。行业、企业是我国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的重要力量。为此,要充分依靠企业,发挥行业作用,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指导、市场调节、企业自主开展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但目前政府的倡导和支持还依然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缺乏与政府文件相配套的可操作的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


  四、学工矛盾转化的基本条件


  学工结合是一项涉及企业、学校、学生以及社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大力推进学工结合,确保逐步将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到学工结合的路子上来,必须跳出学工双方狭隘的视野,从配套政策、夯实体制、强化管理、创新理论等更大范围去思考,真正让学校与产业部门和企业一道,共同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互利共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一)更新理念,创新理论


  首先,要更新职业教育的相关理念。以前。由于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和人生观,忽视了人的多样性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造成“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职业教育门庭冷落车马稀的景象。结果是,一方面大量普通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或用非所学,一方面蓝领奇缺。技工荒,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因此。必须更新教育理念。教育要考虑人的真正差异,考虑人的具体需要,保证人的不同发展,将职教、普教理解为分工不同和人才规格、人才类型区别。对受教育者理应施以适合其能力发展的教育。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地位和待遇。使普通劳动者获得应有的尊重和承认。使尊重技能、尊重劳动的观念在社会上蔚然成风。要树立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同等重要的新理念,要树立两种不同类型人才都是人才的新理念:要通过舆论宣传和政策导向达成社会共识,形成社会合力。


  其次,要创新学工结合的相关理论。学工结合教育在我国多年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理论层面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对学工结合教育本质内涵理解不够全面。在学工结合的现状研究、比较研究、发展定位研究、实现途径研究、主体行为研究、共性与特性研究等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二是对学工结合教育的功能把握不够准确。没有把提高学生的关键性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来加以考虑。三是对国家大力推进学工结合的政策没有形成坚强的理论基石。职业院校在如何开展学工结合思路上缺乏理论指导,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实际的操作指南。为此,迫切需要进行理论创新,提出学工结合的原则与方向,提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专业可供借鉴的学工结合的人才模式,提出学工结合、校企合作教育的评价标准,以指导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推动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提升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营造学工结合的良好环境


  职业院校学工结合培养模式的推行,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参与。特别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推进职教改革攻坚的过程中。政府部门更应加大参与和协调的力度,优化资源配置,营造学工结合、校企合作的良好环境。一是政府应制定和规范出台有利于促进学工结合的法规与配套政策,具体地说,学工结合中涉及的学生安全、技术保密、成果分配和学生待遇等方面的立法还不健全。各级政府在人事、财务、奖惩、信贷、税收、考核等方面尚未制定配套的支持学工结合的倾斜政策和鼓励性措施。二是政府要积极支持和参与学工结合培养模式的推广活动,通过行政手段帮助学校和企业解决具体的困难。三是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和学校的监督,确保学工结合模式的稳步推行和健康发展。四是落实劳动准入制度,完善职教人才评估标准。五是要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按能力和贡献分配,而不是按学历分配,要通过改革分配制度来改变“技工待遇低――不愿当蓝领――排斥职业教育――技工荒”这种恶性循环局面。


  (三)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学工结合运行机制


  为了使学工结合的运作规范、有序、高效、持久,就需要通过扎实的工作,实现体制机制的创新。


  首先,要建立、健全学工结合的组织机构。负责沟通学校、企业之间的联系,促进校企紧密合作。负责专业设置、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教学计划和专业建设规划的论证与审定,负责具体指导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负责对外联络合作单位,沟通信息、签订协议、密切关系、办理相关事务;负责对内联系有关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落实合作项目,牵头解决学工结合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使学工结合教育及对外社会服务与学校的招生、就业、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等工作环节有机融合:提高院校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能力和服务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稳定就业。


  其次,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学工结合的管理制度。对校企合作的方方面面,对学工结合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校内各种保障措施都要制定科学、规范和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要建立学工结合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建立有合作企业、学生、院校和社会参与的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形成规范高效的学工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机制。


  第三,要理顺学工结合的各方关系,提升学工结合的实际效果。学工结合涉及院校、企业工作的方方面面,关系院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切身利益。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工作相比,学工结合要困难得多。因此,亟需理顺各方面的关系,建立有机统一的学工结合利益责任共同体,使有关各方的利益、愿望、要求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并通过沟通和协调上升为制度和措施,从而为学工结合的全面推进奠定基础。


  (四)深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首先,以建立和完善学工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加快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要切实从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从传统的偏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向注重就业能力提高和综合职业素质养成转变。要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改革,形成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的学工结合教学机制。要突破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把教学活动与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


  其次,改革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推进学工结合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要制定“产教结合委员会”制度,让企业真正参与学校的管理:要推进“职业教育学分”制度改革,实行弹性学制,以保证提前取得就业岗位或家庭确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要制定学工结合的实习制度,制定为参加学工结合学生提供合理报酬和津贴的政策:要制定培养“双师型”教师制度,要求一方面从企业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到学校任教。另一方面教师要定期到企业参加生产实践;要改变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评价考核办法,确立以顶岗实习单位评价为主体的考核制度等。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