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重读《实践论》、《矛盾论》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9 09:25

摘要:

  改革是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一种,它主要的目的是巩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调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苏联著名哲学家尤金曾说:“中国共产党不是教条式地而是创造性地领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这样的国家,因而大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许全兴、陈葆华、冯国瑞编:《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文选》,1987年第1版,第10—20页)毛泽东思...

  改革是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一种,它主要的目的是巩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调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苏联著名哲学家尤金曾说:“中国共产党不是教条式地而是创造性地领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中国这样的国家,因而大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许全兴、陈葆华、冯国瑞编:《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文选》,1987年第1版,第10—20页)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所实现的历史性飞跃。他于革命圣地延安写成的两篇光辉著作《实践论》、《矛盾论》,从唯物辩证法的实践和矛盾两大范畴入手,讨论人们是如何在实践中达到理论的深化,矛盾是如何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起作用的,论述自成体系,独具一格,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种新的表达形式,不仅构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还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态,创立了现代中国革命的哲学逻辑;同时,为我们今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实践第一的原则引领人民大胆改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传统哲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客观世界,通过实践实现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与费尔巴哈将实践理解为认识的活动不同。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事物。才能解释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毛泽东在《实践论》一书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进行深入分析和梳理:“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提出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创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前提,并引领广大人民大胆进行改革。改革是社会实践基本形式的一种,它主要的目的是巩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调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关系,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解放思想才能够大胆实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就是要从实践出发,求真务实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邓小平在中国从“文革”灾难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战略转变中,正是抓住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这一根本原则,支持和领导“实践标准”的大讨论,使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思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历史也证明:只有从中国的实践出发,我们的革命才能夺取胜利,国家的未来才能有希望。“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文选》第2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邓小平这段话充分地说明了实践的意义。正因如此,他坚决否定“两个凡是”、重申生产力标准、辩证地审视市场经济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要“大胆试验”、“不搞争论”、“走一步,看一步”等观点,这都是尊重实践得出的正确结论,同时也拉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


  这之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而进行的理论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深化,是将改革继续推进的理论创新。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发扬“实践第一”的原则,江泽民提出了“创新”的思想,将其视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并提出“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革命的创造性,不断研究和解决新问题。”(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74页)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第四代领导集体,继续以实践标准为指导,大力深化改革并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就业、居民收入、衣食住行等方面已有显著改善。


  但目前仍有因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否定改革的错误思想。的确,我们今天依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薄弱,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但不能因此简单地将这些问题归因于改革,并否定改革。改革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但这种调整是逐步的、有规律的,不可能一步到位。因为认识事物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经过感性阶段、理性认识阶段和实践阶段三个过程实现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只能通过实践的探索逐步解决,并取得正确的认识,并最终完成改革的总任务。因此,不能因存在的问题否定改革,否定我们取得的成绩。相反,实践和历史已向我们证明:“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


  可以说,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史已经向我们证明,实践的观点引领我们大胆进行改革,只有坚持从实践出发。坚持改革,中国的事业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矛盾观点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马克思主义吸收了黑格尔关于矛盾观点的深入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唯物主义改造,将其规定为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矛盾具有客观性,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源泉与动力。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思想。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的矛盾问题进行了系统阐发,创造性地提出:矛盾问题的精髓,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0页)在书中,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同上,第305页)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每一个事物及其过程中的矛盾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标志。任何一个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个性与共性、绝对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场合中,普遍性可以是特殊性,反之亦然。因此,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对的,在一定状态下,可以相互转化。毛泽东特别强调要分析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这是根据人类的认识习惯得出的,“这是两个认识的过程:一个是由特殊到一般,一个是由一般到特殊”(同上,第310页)。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从具体问题出发的方法论,是毛泽东将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考与中国革命的时代问题相结合的产物,它引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同样,这也是今天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哲学基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哲学逻辑经由邓小平运用和发展,提出了一个伟大的命题和论断:“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矛盾的观点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立足中国国情的正确之路,同时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走怎样的路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走自己的路,是根据世情、国情、党情决定的,也是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新的时代要求,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把握了时代中矛盾的特点,取得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成功,并向世人证明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这是矛盾的特殊性。


  对于近些年中国所取得的成绩,一些国际媒体大肆报道,极尽赞美,比如“惊叹”、“中国2025年超越美国”、“中美两极正在成为客观现实”等。还有一些报道则极尽诋毁之意,如“中国威胁论”、“中国称霸世界”等。当然,诸多评价中不乏客观和中肯,但其中更有一些是夸大其词和别有用心。因此,还应清醒地对待各种关于中国道路的赞美之词和批评之声,从本质上解释这条道路的必然性和生命力。正如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说:“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之所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而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它反映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要求,也体现着人类文明进步的趋势和走向。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具有其他发展模式所没有的内在特质。从哲学层面回答,就是它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具体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了社会有机体的协调统一,实现了制度的有效成长,缩短了中国同西方国家的差距。同时,它还丰富了世界发展模式,为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发展的可能性。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中国人民实践的选择,是对矛盾观点的运用和发展。


  三、小结


  《实践论》和《矛盾论》创造性地提出了理论与实践、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这一马克思主义经典原则,从哲学高度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扫除了危害革命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思想,科学地回答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如何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也成为了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成功进行中国革命的关键所在,也构成了中国革命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实践论》《矛盾论》已经问世七十多年。这七十多年来,世界发生了变化,中国也发生了变化。和平和发展已成为世界新的主题。人类正迈向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后工业化时代,中国也正在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前进。但是,今天在时空距离中重读《实践论》《矛盾论》,不仅可以感受其光辉思想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指导意义,更能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深刻哲理依然闪烁着的智慧光芒,并为我们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作者: 崔丽华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