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理学类 > 生物论文 > 正文

分子生物学教学探索

来源:UC论文网2019-04-09 14:19

摘要:

  【摘要】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基础课程之一,是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根据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结合河南大学办学特色和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素材、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为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及培养素质型人才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探索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分子生物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渗透到了整个...

  【摘要】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基础课程之一,是生物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根据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结合河南大学办学特色和生物技术专业的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素材、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为提高分子生物学教学质量及培养素质型人才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教学,探索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分子生物学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渗透到了整个生命科学,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人类社会已经开始从崇尚实证科学逐步转变为注重分析科学,注重人文科学,强调人与地球大环境的和谐。面对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疾病猖獗、能源资源匮乏、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前人所没有预料到的问答题,而生命科学可能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1]。要培养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的人才,分子生物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不熟悉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将不能应对飞速发展的高技术挑战。3年来,笔者在分子生物学教学方式中,对以下几点做了探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素材的准备


  1.在生活中寻找分子生物学教学素材


  21世纪的未来,将是生命科学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与发展的世纪。一大批与人类生存与发展有关的科学难题渴望得到解决。将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世界”带入生物学的“科学世界”,然后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把单薄的知识讲丰富,枯燥知识讲生动,浅显知识讲深入,繁杂问题讲简洁。就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和重要价值,使生物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


  2.以存在于生物学知识背后的这些活生生的实例为教学素材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挖掘存在于生物学知识背后的一些活生生的实例。用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的同时表现出来的对科学执著追求,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良好的科学品质。如伟大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历尽千辛万苦,写成了《物种起源》;沃.森和克.里克在剑.桥大学相遇后,一位是生物学家,一位是物理学家,两位学者在一间办公室工作,一起讨论学术问题,这无疑开阔了他们的思路,也更加丰富了他们的科学想象力,两个人互相补充,互相批评以及相互激发出对方的灵感,这是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另外,要想很快的建立DNA结构模型,应该充分借鉴其他科学家已取得的分析数据。他们在分析其他学者在这方面取得的数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一次又一次地建构模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他们默契配合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成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


  3.双语教学的素材


  面对日新月异的生命科学,学生不仅要学好现有的专业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阅读英文文献的习惯和能力,才能成随时了解、吸收和借鉴前沿知识最新动态的能力。采用英汉双语对分子生物学进行教学对跟踪国际分子生物学发展前沿,分子生物学教学内容与水平同国际接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开展分子生物学双语教学,带动学生查阅有关分子生物学的英文原版教材和文献资料,鼓励学生常浏览一些生物英文网站,逐步建立学习英语,应用英语的习惯并形成能力,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在选择国外教材时,应注重教材的先进性、学术性和易接受性这几个原则。《EssentialsofMolecularBiology》(ThirdEdition)是一本分子生物学的入门教程,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地提炼了日新月异的分子生物学进展,叙述简洁,突出重点,使学生能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要点。每章均突出了主要概念,因此主题鲜明。书中还精选分子生物学家传略,附章前提示和章末小结、各类习题和解答、名词概念解释、参考文献及主题索引[2]。


  二、精心组织课堂


  1.营造最佳老师心理来激发学生分子生物学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感、意识和精神需要,它们就会发挥极大的效用[3]。因此,我们应努力探索课堂教学中的种种心理现象,提高教师掌控学生心理的能力,建立最佳教师心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新奇有趣教学方法的采用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无限好奇和兴趣。也就是说,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内驱力。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尊重和赞赏使学生情绪高涨。毫无疑问,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最后,教师对所教知识的牢固掌握,比如,清晰的解答阐述,流畅的口语表达等,无疑会对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有所触动。总之,由教师心理场所产生的向心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2.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灵活多样


  我们采取了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专题讲座相结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改变了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而是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分子生物学设计到的内容,从时空跨度看,小到动植物的细胞,甚至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分子,大到世间所有生物,即整个地球;近到我们人本身,远到世界各大洲。但远离学生身边的、看不到的物体及现象则是他们无法感知的。单纯看书本上的黑白图片,较抽象而难以理解.多媒体技术能以图、文、声、像等综合形式向学生传播广泛的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形象,给学生以强烈的感观刺激,学习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促进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的兴趣、扩大知识面、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4]。


  3.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科研后备军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时刻不忘宣传弘扬科学家们的科学道德、勇于坚持真理和科学的献身精神。例如:BarryJ.Marshall和J.RobinWarren因发现幽门螺杆菌及其在胃炎和胃溃疡方面的作用而获得了2005年的诺贝尔奖。让人们敬佩的是,实验过程中,为了确定幽门螺杆菌是胃炎和胃溃疡的致病菌,根据确定致病菌的Koch原则,BarryMarshall和ArthurMorris这两位可敬的医生自愿试验,在他们的胃镜活检检查细菌均阴性的情况下,吞服了培养的幽门螺杆菌,导致他们都发生了胃炎。同时他们的发现并非一帆风顺。为了证明胃内生长的细菌是慢性胃炎的病因,Warren等在其他同行持否定态度的前提下,持之以恒,坚持研究,通过严密设计相关实验,证实了他们的判断。然而,当他们的研究结果成文后投稿时,由于一位审稿人的反对,论文没能发表。但是他们并不气馁,坚信研究成果的正确性。终于在一年后,他们的论文一字不改地发表了;遗传学鼻祖孟德尔在修道院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提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但他承受着不被社会认识和承认的巨大压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依然坚信“人们重视这一项成果的日子一定会到来”。科学家们大无畏的献身精神和勇于坚持真理的品德不仅让同学们震撼,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不断提高。


  4.加强实践教学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才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与创新性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对于培养学生探索科学的精神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在实验前,要引导学生弄清实验目的,正确选择所需器材,按步骤实验,重视实验过程;实验操作时,要求操作规范,严谨认真,正确使用仪器;在观察现象时,要实事求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等。在实验教学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上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勤奋求实的科学态度。


  5.指导文献查询,综述撰写,为科学研究打基础


  针对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指导学生们走进图书馆或上网,自己查找和跟踪有关的文献资料、撰写相关的综述。通过训练,使学生们不仅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科技成果,拓展了课堂教学的内容,而且锻炼了他们查找资料、总结资料和学术论文撰写的能力。为他们今后毕业论文的设计和撰写、发表科学论文及基金申请书的撰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考核方法的改革


  考试象指挥棒一样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教与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考试只应是作为促进学习的方法之一,引导学生培育自主学习意识、重视知识积累、夯实专业基础,增强学生自身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笔者对分子生物学课程考试做了一下调整:①结合分子生物学新理论和新技术针对帮助农作物解决干旱胁迫、盐胁迫、冷害胁迫等逆境环境带来的伤害和减产这些问题,选择一个方面来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多上种途径解决这些问题(学期开始,笔者就把设计的模式方案发给他们,讲述设计的步骤,学生就开始预习该课程,查文献进行思考),这个成绩占总成绩的40%,因为分量很重,所以学生都很用心的查资料,预习课程内容,还经常找笔者讨论一下方法。②根据遗忘规律,笔者要求学生每次上课完成,课后立即要总结重点内容,下次上课前复习内容,上课时笔者会带着大家复习上一次课的重点内容,学生积极回答问题,也算是小考。这个成绩占到30%。③期末试卷成绩占30%,并对理论课笔试试卷设计进行改革,加重主观题份量,减少客观题的比重,同时适当增加试卷的给分点,考察学生的知识面。经过三年的尝试发现效果很好,学生不仅掌握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在创新意识方面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古语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这门课,让学生们学会自己学习,建立起他们学习的信心。同时我们教师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教师自身要不断的提高业务素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把教学工作开展的更有生气、更有效果,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生物技术人才。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