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中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学德育新论

来源:UC论文网2019-04-10 09:23

摘要: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中学德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构建健全的德育制度,向社会、家庭拓展德育空间,在方法上,必须注重实践。  关键词:中学德育;现代化;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曾娇娥(1982-),女,湖南新邵人,湖南省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中职中学英语教学、班主任工作。(湖南邵阳422000)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观念具有很...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中学德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构建健全的德育制度,向社会、家庭拓展德育空间,在方法上,必须注重实践。


  关键词:中学德育;现代化;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曾娇娥(1982-),女,湖南新邵人,湖南省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中职中学英语教学、班主任工作。(湖南邵阳422000)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观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赢得青少年就赢得未来。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给中学生的价值观带来冲击。有的政治信仰模糊,功利意识严重,价值取向扭曲,重物质利益轻无私奉献,重等价交换轻爱心付出;有的知行脱节,知道社会主义道德的一些基本内容,但在实际行动中却是另一种表现;有的过分注重自我,社会责任感不强。社会转型期也是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新的形势既为中学的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学德育作为社会德育的一个子系统,应以崭新的德育观迎接新时期的到来,需要学校采用新的德育内容、德育制度和德育方法来实现中学德育的现代化,使中学生具有对不同的道德观念进行重新整合的能力。


  一、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


  在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资源中,有许多精华无疑是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道德源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都在发生着变化。每一种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下的不同发展时期,都有相应的核心价值观。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一种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核心价值观,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就难以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力量,就会丧失凝聚力和战斗力,其发展就不可能健康、快速和持续。现代道德的主要内容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此,当今中学德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


  二、中学德育必须构建现代化的制度


  它要求构建全方位“德育一体化的育人格局,实现德育决策、管理、运作一体化,实现德育评估机制、激励机制一体化,实现德育队伍、内容、方法、渠道一体化”,真正把“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指示落到实处。


  三、中学德育在空间上应向社会和家庭展拓


  长期以来,中学的德育工作主要依靠专职德育工作者来承担,因脱离社会、脱离家庭、脱离实践而事倍功半的情况屡见不鲜。为此,中学德育的时空必须向社会、家庭和实践拓展,以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德育大环境,使中学生在开放、动态的德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我们应打开校门,面向社会,一是主动创建学校主导、社区主动的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家、校、社三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二是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实行学校与社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教育的“双向”机制;三是完善学校与社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协作工作体系,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间文化以及地方人才资源,形成学生喜闻乐见,有鲜明地方特色、有较强教育意义的特色活动和系列活动。使中学德育的时空向社会广泛地拓展,让全社会都来关心中学生的成长。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社会细胞,它既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也是中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的寓所。一是要完善家长学校的办学制度,编制相关的课程纲要,研发相应的课程;二是要开发家长的课程资源,沟通家长与学校两个教育平台,发挥两条不同教育途径的交叉作用;三是通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将学校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的内容、要求告知家长,并向家长提出明确的要求。


  四、中学在方法上应注重社会实践


  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初中生每年20天参加社会实践的规定,把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力提倡从当地实际出发,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更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习、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努力使他们真正理解、热情参与、积极创造。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陶冶情操、锻炼意志,把道德认知自觉地转化为道德行为,实现学校思想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这种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高层次上加强中学德育工作的措施,有助于中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科学性,有利于中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增进中学生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