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毕业论文 > 正文

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

来源:UC论文网2019-04-11 17:10

摘要: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对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原则;问题与对策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原则  (1)育人和社会效益原则。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接受教育,这是区别于一般人类实践的地方,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价值所在。不能偏离育人的主题...

  摘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对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原则;问题与对策


  1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原则


  (1)育人和社会效益原则。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根本目的在于接受教育,这是区别于一般人类实践的地方,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价值所在。不能偏离育人的主题,否则就是本末倒置,干扰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高素质人才的大计。在育人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干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是衡量社会实践活动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实践活动寻求社会支持、保证其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针对性和系统性原则。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必须针对实践主体和实践对象的特性,开展富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实践活动。如组织美术专业的学生外出写生、参加画展,组织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到建筑工地实习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与其实践效果之间虽有密切的联系,但多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有着多方面的教育效果。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注意多种实践形式的结合,也要注意挖掘一种社会实践形式的多方面教育意义,这样才能使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最充分地发挥出来,注意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结合。


  (3)主体性原则。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将大学生视为活动的主体,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调动大学生自身的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外在价值观念逐渐内化的过程,若没有活动主体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参与,这个转变过程是难以真正实现的,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调动其各方面的能动性,使其对活动对象的理解更深刻,更准确。坚持大学生主体性原则,并非是在实践活动中对他们放任自流,而是使他们在获得自主的同时,对他们加以适当的指导和提供帮助。


  (4)点面结合原则。


  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使全体大学生思想水平和知识能力的提高,因此应立足于面,但社会实践又是一个不断深入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离不开点的带头作用。具体而言,就是我们一方面要面向全体同学、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之在活动规模、组织形式、活动内容、主体结构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保证面的扩展;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根据不同的活动类型、活动主体、活动方式等方面有主次、有区别,保证重点,从而带动和引导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全面展开和普遍提高。


  (5)时代性原则。


  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体现我国现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把大学生培养成现代人,具有现代意识,包括竞争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国际意识、时间观念、科技观念、信誉观念、质量观念、开放观念、创新观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观念等,以及与现代意识相适应的能力。


  (6)节约性原则。


  当前我国高校的资金普遍紧张,而社会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工程复杂,需要大量资金。如何合理地使用有限的经费是关系到社会实践活动能否广泛而持久开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这样就要求组织者除多渠道筹措资金外,还要精打细算,严格把关,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刀刃上,本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就近就便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


  (1)“三下乡”与“四进社区”活动。“三下乡”和“四进社区”是我国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三下乡”即“科技、文化、卫生”下乡活动;“四进社区”即“文体、科技、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三下乡”活动声势大,影响面广,参与人数多,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品牌。


  (2)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之中的一种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深化”。通过开展教学实践,加强了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增强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对课堂教学成果的检验和延伸。


  (3)专业实习。专业实习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专业演练,是高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运用训练、培养岗位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


  (4)军政训练。军政训练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强化训练学生行为习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学生的国防意识的有效形式。


  (5)社会调查。社会调查主要是大学生以了解社会现状为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社会走访等形式开展的调研考察活动。


  (6)生产劳动。大学生为了演练理论知识,体验劳动过程,感受劳动艰辛,亲自深入农村、工厂等生产一线,与工人农民等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劳动生活即为生产劳动。


  (7)志愿服务。志愿服务主要是大学生以非营利为目的、志愿参加的各类公众服务活动。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就主要由北京地区的高校大学生承担。


  (8)公益活动。公益活动主要是大学生自主开展的以爱心奉献为主题的各种面对公众的活动。公益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义务劳动、爱心救助、爱心帮扶、募捐、无偿献血、环境保护等。


  (9)科技发明。大学生的科技发明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结合专业所学,并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进行的发明与创造。


  (10)勤工助学。勤工助学是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参加活动获取合法报酬一种活动。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参与勤工助学,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培养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锻炼品格毅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勤工助学还有助于贫困家庭学生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缓解经济困难,帮助他们自立自强,是关心和服务贫困家庭学生的有效途径。


  3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1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1)大学生社会实践重视不够、认识不清。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大多集中在基层地区,因此基层领导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认识、重视程度,从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败。很多地方存在应付现象,只是象征性的按照上级要求召开了会议,出台了文件,但缺少实质性的工作措施,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投入很难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在机构设置方面,地方政府并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或者明确由哪个部门具体负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导和统筹等工作,因此高校在联系社会实践活动时就会出现屡吃“闭门羹”的现象,这使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难以顺利开展。


  (2)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不透、形式单一。


  目前高校普遍缺乏根据大学生专业特点和各学习阶段而进行的社会实践内容系统设计,大多数高校在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并没有将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予以考虑,缺少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规划,在活动的过程设计方面也缺少对活动的整体策划,导致社会实践形式单一,缺乏新颖性和创造性。


  (3)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不力、浮于形式。


  许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组织松散,活动缺乏必要的经费和制度支持,且活动时间仅限于假期,缺乏统一的指导。另外,在考核方面,许多高校没有统一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条件,对社会实践的考核只凭学生递交的社会实践报告或心得体会,对于学生是否真正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是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些问题较少问津。


  3.2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水平。


  首先,高校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高校实施专业教育的要求。其次,要全面地认识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再次,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自身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必须承担责任和义务,制定较为完善的配套政策。


  (2)拓宽实践视野,丰富实践内容。


  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学生意见;要敞开思路,结合自身特点,发挥所长,把实践活动切实放到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点的交点上来;要根据社会实践的目的,确定实践活动的形式、内容。比如,社会考察、社会调查能让学生获得对社会的感性认识,是形势政策教育课的延伸。科技文化服务、挂职锻炼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更直接地了解工作,加深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深切体会不同工作的不同要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合作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产实习、生产劳动能有利于学生增强劳动意识,弥补专业理论学习之欠缺;创业实践、勤工助学能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精神,等等。因此,社会实践要采用多形式,包括生产实习、科技竞赛和发明、创业等,服务社会相关的包括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爱心活动、挂职锻炼、科技咨询等,学校内部的各类助学助管助研和社会工作等。


  (3)重视基地建设,发挥基地作用。


  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应注重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的联系,本着社会与高校共同建设、共同管理、服务社会的原则,建立一批社会实践基地。实践基地一般包括志愿服务实践基地、创业实践基地、专业实习基地、科技服务基地、文化服务实践基地、勤工助学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等等。近年来,高校采取与街道社区、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共建社会基地的做法,作用十分明显。


  (4)强化组织环节,做到点面结合。


  首先,学校各级领导要亲自落实并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经费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党政领导身先士卒,为社会实践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奠定坚实基础。统一全员思想,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担任指导教师。其次,要明确目标,确定主题,无论是哪一级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应确立主题。确定主题后,工作重心应转移实践上来。再次,要做到点面结合。由于客观条件限制,相当数量的学生必须回到当地参加实践活动。对这些学生的一是要有过程管理,有组织保障和机制来鼓励和约束他们。同时,在考核评比和总结交流时,要重视他们的实践成果,调动师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社会实践规范化和制度化。组织部门要逐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激励。


  (5)创新管理体制,加强实践管理。


  首先,要建立有关机构,以对社会实践起到统筹规划、科学指导、提供保障作用。其次,要建立相关的制度,这些制度应涉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要求、实施、保障和评估等各个环节。再次,政府部门要关心和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形成全社会育人、全员育人的局面。第四,要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并使之贯穿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第五,要坚持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对学生要有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要有考核。第六,要在生产实习任务中增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的任务。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