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多角度探析大学生暑期支教实践活动

来源:UC论文网2019-04-18 10:02

摘要:

  摘要:随着大学生"支教热"的盛行,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笔者亲身考察支教过程,深入接触支教团队,从支教大学生、普通大学生、组织者、家长、学校、社会大众等多角度分析大学生暑期支教实践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给予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期给大学生支教团队一些参考,帮助其更好地开展支教活动,让我国的支教事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支教问题对策  自1994年以来,我国每年组织动员近百...

  摘要:随着大学生"支教热"的盛行,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弊端也逐渐显现。笔者亲身考察支教过程,深入接触支教团队,从支教大学生、普通大学生、组织者、家长、学校、社会大众等多角度分析大学生暑期支教实践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给予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以期给大学生支教团队一些参考,帮助其更好地开展支教活动,让我国的支教事业更好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支教问题对策


  自1994年以来,我国每年组织动员近百万名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基层,发挥自身的知识优势,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如今,每逢临近寒暑假,校园里就会出现各种社团或其他团体组织的支教活动,吸引大量同学积极参与。“正作用”值得肯定。但同时,“副作用”显现。


  一、大学生暑期支教活动的问题和解析


  1.支教大学生


  (1)参与的支教时长绝大部分在一个月以内


  目前支教时间短、选取时间段尴尬是大学生短期支教中存在的一个巨大问题。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大学生短期支教多将时间安排在寒暑假,周期多为10至20天。在时间点上,被支教地学校已处在放假状态,若要求学生继续接受教育显然是不合理也不现实,因此能接受到教育的孩子其实数量有限且不固定。另一方面,支教周期过短,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被支教者可以得到的知识以及技能上的提升微乎其微,支教者所能做的最多的也就是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输入新的观念,但其影响有限。


  (2)所教科目基本局限于语数外,地方特色化不足


  在大学生支教过程中,由于支教者的语数外基础一般比较扎实,如英语发音等比当地老师标准,所以很多支教团队都选择了常见的语数外课程,有些会另外开设音乐、体育等。但目前支教活动绝大多数没有根据当地环境,没有结合当地的风俗文化、历史渊源,有针对性地教授一些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他们身边的文化。


  (3)备课不够充分,后期困难不少


  大学生的教学经验有限甚至为零,充分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备课情况存在很大的问题,大学生虽然有着一腔的热血,但是面对自己不太熟悉的课程,没有办法掌控住。组织者在前期准备中,需要实地调查,了解当地学校拥有哪些教育设备,让支教者提前准备支备课教的方案,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才不会出现支教者辛辛苦苦准备的内容由于教学条件太差而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非常遗憾的现象。


  2.普通大学生


  (1)不熟悉导致支教参与率不高


  虽然近些年大学生支教非常火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自发组织去农村或者西部比较偏远的地方支教,社会上也涌现了很多支教组织的团体,关注度在不断提高,但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没有参加过支教活动。


  只有深入了解后,才会参与其中。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渠道了解的信息,比较趋于表层,更多人对通过何种渠道参与其中,支教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费用的耗费情况等具体的内容不甚熟悉。


  (2)赞同短期支教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有相当的人赞同支教对大学生的好处。首先,提高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素质,经过一段时间的支教活动后,精神面貌、意志品质和思维方式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净化和提升。其次,提高综合管理能力,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需要很好的了解学生的思想活动,这为大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和应变能力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最后,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巩固所学知识。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虽然支教能够使笔者大学生感受艰苦的生活,能够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但是,性格很能改变,支教结束后不用很久,很快还是会回到原来的状态,自身素质也没有得到提高。


  3.支教组织者


  最关心的是资金问题。目前活动的经费基本上是由参与学生自己承担,其他方面的支持非常有限,导致活动有时不能特别顺利地开展。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政府和关注人士的支持。


  其次是公众的认可和制度不完善。社会上有很多质疑,对大学生暑期支教的效果、安全等存有疑虑,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


  4.支教大学生家长和受教学生家长


  多数大学生家长支持自己子女的暑期支教活动,认为可以丰富阅历、增长见识、了解老师的艰辛;在支教距离上省内比较能接受、偏远山区等地会让家长考虑安全问题;资金方面倾向用学生自己积攒的钱,来让实践变得更加有价值。


  同时,受教学生家长也赞成孩子在暑期接受教育,认为可以提高孩子的知识面,激发学习的动力,为孩子树立榜样作用,提高学习成绩。


  5.受教学校和受教学生


  学校方面,认为为教育带来了活力,缓解了师资落后这一尴尬。先前支教的大学生给学校带来了些不良影响,致使他们不再信任大学生支教;需要花精力和时间为大学生支教提供条件;支教后新学期受教学生上课会不专心;担心受教学生的安全问题。


  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孩子们来说,支教大学生来自一个不同的世界,他们能将山外的精彩带入孩子们的视野,从而激发孩子们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望。但为大学生的来去匆匆感到苦恼;接触到大学生教学后感觉到自己学校的老师教学水平不高;认为平时学校上课相比支教期间上课很没意思;学生心理落差很大。”


  6.支教关注者


  对大学生短期支教行为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清支教的目的以及支教的意义在于什么地方;


  第二,探究大学生是否有支教的必要以及大学生支教产生的问题根结在哪;


  第三,支教应该是毕业之后的大学生或者是致力于从事义务教育的学者、教师或其他知识分子的工作,时间应该是在2年左右,而不是只是大学生支教所利用的寒暑假;


  第四,大学生应该以组织暑期夏令营的活动方式并且所教授的东西不是孩子即将学习的文化知识,而应该是例如绘画、音乐、书法等之类的兴趣培养;


  第五,关于支教的资金问题,社会应该加大资金投入,给予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别且对主动要求去义务支教的知识分子给予一定的政策性照顾,社会应该制定一个完善的支教制度,从而规范支教,规范教学。二、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对策


  支教热,受益的不仅仅只有支教大学生本人,受教学生以及受教地区也受到积极的影响,总的来说,大学生支教还是利大于弊的。


  而针对目前支教中所产生的各种消极作用,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端正心态


  支教大学生首先应该考虑清楚支教是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支教的环境自己是否能适应等;要努力提高个人素质,在支教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形象,为学生做榜样;在支教前以及支教过程中,要做好备课工作,不能仅凭个人想法擅作主张,要对受教学生负责;大学生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摈弃功利心,真正将支教当做公益事业来看待。


  2.线上线下结合


  线上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校园媒体以及微博、社交媒体、手机报等新媒体工具,在活动的策划、动员、实施、总结等各个阶段进行广泛宣传和互动参与。2012年腾讯微博就联合团中央学校部推出“启程?大学生三下乡微报道”大赛,为暑期实践活动搭建平台,记录、分享给广大网友,让更多人去了解、热爱和延续。


  线下支教组织者应科学合理地选择支教地点,认真做好考察,选取真正需要笔者大学生前往的地方,提高支教的有效性,从而实现大学生和受教学生的互利共赢;应做好支教大学生的监督工作,以确保支教工作的高效性;以“短周期、多循环支教”方式进行支教,增强短期支教的后续工作,支教团体与被支教地保持长期联系,了解支教地的变化与孩子们的需求变化,提高支教的效果。


  3.解决后顾之忧


  学校应该为大学生暑期支教实践活动设置专项经费,整合学校资源,通过立项申报、资助,来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鼓励企业、社会团体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支教活动,对大学生支教活动给予一定关注与支持,对大学生支教活动提供资金、物资等帮助,将短期支教办成长期持续的模式,并将这种模式推广。


  政府相关部门完善支教的法制法规,从而规范支教,使得支教的资金、安全等得以保障,资金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不是仅凭大学生或者高校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忙与协助。


  4.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


  支教组织者应注重对大学生教学技能的培训,光有一颗热诚的心不够,能力要跟得上,对支教大学生应进行以下培训:师范培训、野外生存及自救培训、对即将前往的地方,当地的人文风俗习惯进行的基本的认知培训。实施支教前做好充分培训工作,才能保证支教者的安全,保证支教的顺利实施,进一步确保支教效果。


  学校应抓好源头,加强对支教大学生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教活动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专家式”指导并且组织协调支教活动。组建专门社团,把有支教愿望的学生组织起来,采用“短周期、多循环”的方式进行支教。


  5.完善评估机制


  一套合理有效的实践评估机制,可以调动教师对大学生实践指导的积极性,提高大学生的自主性。包括事前准备、事中控制和事后审查,考核指标不仅包括团队成员的自我阐述还包括对受教地的实地电话回访的等方式。


  支教关注者应增加对大学生支教活动的调查研究,总结归纳出有效的支教模式与方法,积极提出建议;探索大学生参与支教的新模式,以克服短期支教弊端,实现支教方与受教方的共赢。


  支教作为我国支教事业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正在为改善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状况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对于大学生支教的探索,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完善自身建设,使这一群体不断走向成熟,最终达到支教的制度化、规范化,改善当前大学生短期支教状况.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