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中等教育论文 > 正文

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一政治教学新探

来源:UC论文网2019-04-19 08:35

摘要:

  新课程改革后,政治教材无论是结构上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初中,学生的政治课非常活跃,考试也是开卷的。进入高中后,政治教材比初中难度加深了,政治课堂抽象的理论增多了,教师的要求提高了,考试比初中也难了许多。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一下子适应不过来,感情上不能接受,行动上就突现出来:一些学生上政治课,要么跟着瞎起哄,要么沉默寡言,缺乏主动性,甚至少部分学生对政治课有抵触情绪,把上政治课当成是...

  新课程改革后,政治教材无论是结构上还是内容上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初中,学生的政治课非常活跃,考试也是开卷的。进入高中后,政治教材比初中难度加深了,政治课堂抽象的理论增多了,教师的要求提高了,考试比初中也难了许多。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一下子适应不过来,感情上不能接受,行动上就突现出来:一些学生上政治课,要么跟着瞎起哄,要么沉默寡言,缺乏主动性,甚至少部分学生对政治课有抵触情绪,把上政治课当成是一种负担。这一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要求高一政治教师要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整合新的教学资源,改变僵硬的教学方式方法,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使政治课的内容与形式、过程与方法,在继承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断乳期”。夸美纽斯曾说过:“我们的主要目标在于寻求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学生可以多学,而且学得更快乐、更容易、更积极、更主动。”这应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我想,就高一政治课而言,认真做到“四化”,激活政治课堂,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一、教学氛围民主化


  本次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基础教育新课改,不仅要改变教师封闭、陈旧的教育观念,更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命令式、指挥式、教条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学,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自立、独立、合作、创造等个性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真正的张扬和提升,使学生不仅成为学习和自我教育的主人,还将成为生活的主人,成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有责任感的人。对此,要求政治教师解放思想,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更新教育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在课堂上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不要以权威自居,独占课堂。在课堂上,教师应是组织者即“导演”,学生才是参与者即“演员”,这一点绝不能模糊。教师应在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与教材、教师不同的见解,允许和鼓励学生犯错,并尊重学生的见解,尊重学生的错误,把课堂变成一个启发学生思考的自由王国,让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气氛中接受课堂知识。


  2、教师要灵活地调节课堂气氛,缩短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可能地用亲切平实的语言,切忌板起面孔说教,切忌使用“你错了”,“你又错了”。卢梭曾经说过:“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了。”


  3、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把“学生喜欢不喜欢,学生理解不理解”作为检验自己教学的标准,再不能只把“任务完成未完成,答案正确不正确”作为唯一标准。


  二、课堂教学问题化


  古希腊大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强调在教学中用问答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他教学时,从不直接向学生陈述知识或传授知识,而是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得出结论,认识真理。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重点、难点,巧妙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


  新的思想政治课教材不但可读性强,而且编排形式生动活泼,以至有些教师认为:教材把老师要讲的都说了,老师没有什么可讲的啦。其实,一个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例如:在可读性增强的情况下,立刻就面临着学生会不会读、能否抓住重点读、能否真正读懂的新问题。如高一教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一框,约3500余字,另加四个数据和内容都相当丰富的图表、一幅插图、两个思考题。按正常速度,让学生看一遍就要20分钟。并且阅读时,要么看上去似乎掌握了一些基本观点,似乎懂了,但又说不全面,对整个知识的认识体系没有明确地把握。此时,教师不妨设计以下问题帮助学生阅读:①什么叫纳税人?(含成为纳税人的条件)②我国的主要税种有哪些?(比较各自的征税对象、纳税人、记税方法、主要优点或意义)③我国税收制度的含义是什么?④为什么说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四道题既有对本节知识的考查,又有对知识的运用。实践证明,学生用8分钟就能完成阅读任务,还能抓住本框题的重点。这种问题化教学既节省了学生和老师的时间,又使学生抓住了要害,排除了干扰,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三、教学过程情境化


  新课程改革在重视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讨论了什么、经历了什么、体验了什么、感悟了什么,而不是背出了多少个知识点、做对了多少道题、打了多少分。


  2004年湖南省思想政治课教学比赛,一位教师在讲《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一节时,首先打出一则招聘厂长的广告,要求同学分组讨论如何搞好一个企业,然后各组推荐一个代表上来参加竞选,说出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该过程用了25分钟,教师只讲了13分钟。本堂课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化繁为简,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打动了每一位听课的老师,获得一致好评。


  下面是《少先队活动》杂志主编在国外考察时看到的一堂精彩的生物课,相信会触动每一位教师尤其是政治教师的心灵。


  老师步入教室后,什么也没说,先给全班每一个学生发了一条蚯蚓。学生们立刻亢奋得直叫,几位胆小的女生甚至钻到了桌下。发完蚯蚓后,老师说:“现在,我给你们10分钟时间,让你们玩蚯蚓,过后,请把你们观察到的东西说出来。”


  在10分钟的时间里,有的孩子用小棍逗蚯蚓玩;有的把蚯蚓切成几段;有的甚至用舌头舔一下蚯蚓……10分钟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蚯蚓切不死。”“蚯蚓爬起来一扭一扭的。”“蚯蚓不会咬人。”“蚯蚓是圆的、长的。”而把蚯蚓舔过的孩子则大声说:“蚯蚓是咸的!”老师当即面露喜色,对他大加赞赏:“你真了不起,你发现了科学家没有发现的东西!”


  当时,中国的课堂“观摩者”虽然被老师的独具匠心所感动,却也替那位舔蚯蚓的学生担心:“多脏啊,不怕生病吗?”但当老师向他们解释后,他们不禁更加佩服老师的“别有用心”。原来,课前老师已将蚯蚓做过处理,蚯蚓已不带菌并且没有毒性了。


  这个故事启发我们教师:要走进学生的心灵,真切地关爱自己的学生,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与其强迫学生学这学那、补这补那,还不如多动脑筋,为学生设计一些能适宜学生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的“小情境”,诱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情境中学,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收获。


  四、教学模式生活化


  思想政治课永恒的主题和灵魂就是理论联系实际。面对鲜活的现实,学生充满着好奇心。而长期以来政治课教学一直按照传统的模式“从理论到理论”,教师用现有的、空洞的、抽象的、枯燥的,有时甚至是过时的理论去“奴役”学生,逼迫学生接受我们的观点,在磨掉学生灵气和个性的同时,也泯灭了中学思想政治课自身的功能。因此,教学模式生活化是新课改的必然趋势。


  1、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在讲解抽象理论时,尽可能多用生活中的事例为理论做论证,拉近理论与生活、理论与学生的距离。如在讲《价值规律的作用》时,可举例《新捕蛇者说》:张三、李四二人,原来一起种地,张三发现种地不赚钱就上山捕蛇。正好当时市场上各种蛇制品走俏,他大赚一笔。更多的人闻讯丢下农田上山捕蛇,李四犹豫再三也加入捕蛇行列。张三见此情景,独自下山又种起了地。很快,市场上蛇制品饱和,蛇价大跌,而粮食却因供不应求又涨价了,张三种地又赚一笔。李四等人不知该何去何从……这样贴近现实和生活的事例学生容易接受,对价值规律的作用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又如,我在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有人陷入了拜金主义的泥坑”时,列举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作家――投笔从“融”;历史学家――谈“股”论“金”;银行工作者――持“资”以“横”;记者――言为“薪”生;演员――多“财”多艺;出版商――添“资”加“页”;受贿者――据“礼”力争;家庭教师――因“财”施教……学生在幽默诙谐的语言中思考现实,思考生活,慢慢成长。


  2、生活化还要求教师多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走进生活,面对现实。如在讲“财政与税收”的作用时,安排学生搞社会调查,走访当地政府和税务部门,了解当地当年的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了解当地财政的支出方向和各自的比例……我想这比坐在教室里大谈理论要有意义得多。


  当然,民主化、问题化、情境化、生活化只是政治教学艺术上的冰山一角。四者要紧密配合,统一于政治教学之中。在这里,本人只想“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的政治教师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我相信,只要广大政治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多留意、多思考、多积累、多学习,我们就一定能在新课改的大道上越走越宽广。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