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经济管理论文 > 管理学论文 > 正文

家族企业难题

来源:UC论文网2019-04-20 11:06

摘要:

  家族企业正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点话题。“保持家族企业的活力也许是世界上最艰巨的管理任务”,这是美国管理学家兰德尔・卡洛克的话,但其实,只要吸收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家族企业仍然可以取得成功,它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并不矛盾。  1987年,美国管理学家兰德尔・卡洛克在他的名著《怎样保持家族企业健康发展》一书中,开场白便直言:“保持家族企业的活力也许是世界上最艰巨的管理任务。”  家族企业本身是一个中性...

  家族企业正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点话题。“保持家族企业的活力也许是世界上最艰巨的管理任务”,这是美国管理学家兰德尔・卡洛克的话,但其实,只要吸收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家族企业仍然可以取得成功,它与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并不矛盾。


  1987年,美国管理学家兰德尔・卡洛克在他的名著《怎样保持家族企业健康发展》一书中,开场白便直言:“保持家族企业的活力也许是世界上最艰巨的管理任务。”


  家族企业本身是一个中性概念,它只是根据家族成员占有企业财富的多少而界定的一种企业存在形式。有专家指出,一般符合如下一项或几项定义即可归纳为家族企业:企业50%以上的普通可投票股权由一个具有血缘或姻亲关系的家族成员拥有;企业总经理、董事长或董事会主席认为企业是家族企业;企业管理团队中51%以上的职位由拥有企业股权的家族占据,并且企业的股权由两代或两代以上的家族成员掌握。


  相对于“非家族企业”,家族企业在世界各国企业中的规模、贡献及经营水平毫不逊色。成功的家族企业全世界比比皆是。例如《幸福》杂志所列的500家大型企业中,有175家为家族企业;在美国公开上市的最大型企业中,有42%的企业仍为家族企业所控制;欧洲也是家族企业盛行的地区,43%的欧洲企业是家族关联。目前,家族企业在世界各地经济活动中仍然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发达国家或地区总产值中家族企业产值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这些足以表明,家族企业本身是有生命力的。但是,家族管理却不利于一个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家族企业本身来说,只要吸收了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仍然可以取得成功。仅仅把家族企业看作落伍、保守的作坊式企业,不免有些失之偏颇。香港巨商李嘉诚资本的核心仍然是家族控股,李氏家族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他们的成功绝不是因为家族制的管理,恰恰相反,正是他们跳出家族框框的现代公司制,才使李氏家族能够不断提高产业层次、扩大产业规模并实现跳跃式的发展。因此,家族企业与现代化企业管理并不矛盾。


  根据参与企业管理的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家族企业大致有三种类型:兄弟档(或兄妹档)、夫妻档、父子档。当然,有的家族企业比较复杂,可能兼有以上两种或者三种关系。


  “兄弟档”家族企业


  在兄弟档(或兄妹档)类型的家族企业中,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方相对强势,在公司决策层面有绝对的权威,而另外一方相对弱势,更多的是起辅佐的作用。比如盛大公司的陈天桥与陈大年兄弟,均瑶集团的王均瑶、王均金、王均豪兄弟;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双方或几方都处于均势的地位。比如远大集团的张剑与张跃、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刘永行、刘永美、刘永言四兄弟。


  在盛大公司,陈天桥拥有绝对的权威,一直独占风头,而搞技术出身的弟弟陈大年,安心躲在公司里负责研发的事情,虽然在公司壮大的过程中做出不错的成绩,却显得默默无闻。在均瑶集团,生前的王均瑶一直担任第一号“男主角”,负责发展战略和投资,王均金负责航空和乳业,王均豪负责置业。在国美,黄光裕更是一言九鼎的“帝王”,其它两个妹妹和妹夫只能处于辅佐的地位。这种情况之下的家族企业主次分明,不容易发生内部动荡。


  如果一方不甘心于相对弱势的地位,那么家族企业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据传,陈大年与哥哥之间后来也发生一些不愉快,而这些不愉快很大一部分是发生在他娶了一个精明的上海老婆之后。这位陈大年夫人认为,自己的老公贡献那么多,却享受不到相应的权力和利益,于是开始提出各种要求,甚至不惜通过律师准备对簿公堂。


  如果家族企业的双方或几方都处于均势的地位,那么往往会上演一山难容两虎的好戏。14年前,张剑与张跃开始一起创业,很快使远大空调在市场上名声鹊起。但此时,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地多是张剑,而张跃则是以助理的身份隐身幕后,外面也习惯于称呼他们为“张剑兄弟”。在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翁排名榜上,张剑、张跃兄弟名字还并列在一起,但到了2002年,却只有哥哥张跃的大名,弟弟张剑的名字却不知道去了哪里。两人的分家源自于对以后事业的定位―张跃紧紧抓住直燃机空调这个行当,声称要做一辈子,决不改行,并且发誓不让公司上市;但张剑则极力主张远大的多元化,认为直燃机空调未来市场潜在很大危机,于是把精力放在了远铃整体浴室这个比较超前的项目上。


  有人说兄弟公司无法解决所有权的继承问题,也有人指出这是家族企业发展的宿命,但也有人认为这是民营企业走向成熟的开始。其实兄弟分家并一定是一件坏事,因为志不同道不合却非要捆绑在一起互相煎熬,那么产生的内耗会大大影响家族企业的发展。像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刘永行、刘永美、刘永言四兄弟,分家后各奔前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黄俊钦、黄光裕兄弟俩当年及早分家,都在各自的领域内创造了商业成功的神话――这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养育的两个儿子,竟然都名列中国富人排行榜前列(在2005年胡润的百富榜上,黄俊钦已经以55亿的资产蹿升至第13位)。


  因为兄弟分家导致双赢局面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印度的米塔尔家族。拉尔・米塔尔从1952年开始在印度加尔各答收购了一家经营惨淡的钢铁厂,改名Ispat钢铁厂,这里成为米塔尔家族钢铁帝国的第一起点。拉尔・米塔尔有三个儿子:拉克什米・米塔尔、普拉默德・米塔尔与维诺德・米塔尔。拉克什米・米塔尔从25岁开始就去海外独立发展,后来开动“并购战车”,在全球收购了一系列的钢铁公司,其中包括曾占据着全球钢铁行业头把交椅的阿塞洛钢铁公司。米塔尔用了30年的时间,把一家印度钢铁小作坊变成了总部在伦敦、注册地在荷兰,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及荷兰阿姆斯特丹泛欧期货交易所上市的全球第一大钢铁公司。


  而两位弟弟一直留在本国发展,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分家。他们控制下的钢铁公司,2005年年收入达到15亿美元左右,成为印度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根据今年最新的财务报告,拉尔・米塔尔名下的米塔尔-阿塞洛钢铁集团2006年销售额高达885亿美元,利润也高达118亿美元。拉尔・米塔尔以32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名列福布斯全球富翁排行榜第五位。如果再加上米塔尔两位弟弟在印度的产业,米塔尔家族2006年的总销售收入将高达900亿美元,不仅成为印度最富有的家族,在全球舞台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大家族,令整个印度都引以为豪。


  树大要分杈,这是自然规律。在家族企业中,不合则分,也许可以避免同根相煎的悲剧。


  “夫妻档”家族企业


  在绝大多数家族企业中,创业者的另一半起着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


  “夫妻档”家族企业,一般是以男方为主,女方充当着贤内助的作用。比如黄光裕与其夫人杜鹃。杜鹃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在中国银行任放款专员。1993年,黄光裕因为工作关系与杜鹃相识。那一年,黄光裕刚和大哥黄俊钦分家,正处在事业的关键转折点上。既漂亮能干、又拥有良好教育背景和工作单位的杜娟,无疑让年轻的黄光裕为之心动;而连初中都没有毕业的黄光裕,却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奋勇的进取心,这也让杜娟不得不为之侧目。1996年,黄光裕与杜娟终于“土洋结合”。1999年,杜娟从中国银行辞职,投身于正飞速发展的国美。她长期担任上市公司国美电器的执行董事,为黄光裕打理在香港的业务,同时还是鹏润投资的副总裁,主要负责集团海外业务和购并。2007年3月20日,鹏润投资集团和私募基金公司贝尔斯登商业银行签署谅解备忘录,成立上限为5亿美元的联合投资基金,共同投资中国零售企业。而此次重大战役中的直接操盘手,就是黄光裕的夫人杜鹃。在备忘录签署现场,黄光裕身边的杜鹃显得颇为耀眼――她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思路敏捷地与美方伙伴交流周旋。


  在“夫妻档”家族企业中,也有很多“阴盛阳衰”的现象。一般是以女方为主,男方充当着贤内助的作用。在一次贸易会上,张茵认识了后来的丈夫刘名中。当时刘名中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医生,并兼职做钢材贸易,精通多国语言。在张茵的怂恿下,刘名中抛开自己的事业,和她一起创业。1990年,张茵与丈夫刘名中做出决定,把事业迁往世界最大的原材料市场美国,在那里建立了美国中南公司,为其在中国的工厂购买并提供可回收废纸。初到美国,不会说英文的张茵,和丈夫一起一家一家寻找客户。张茵事后感慨道,女人在挑选另外一半的时候,必须看重对方是否和你一样专注事业,否则相互不能理解,日子久了就会累。而刘名中就完全能做到这一点,在负责公司的发展、处理公司的事务方面,他甚至比张茵还厉害。有的人会介意:作为一个男人,却屈居于女人之下。但刘名中根本没在意,不在乎那些虚荣的东西。两人相处的原则是:有错就要认错,而且对事不对人。董事长张茵有时做得不对,作为副总裁的刘名中会进行严厉的批评。


  “夫妻档”家族企业中,也有夫妇两人旗鼓相当的。杨澜与吴征的结合,就是一对典型的名女人加财富老公的商业成功案例。在事业分工上,吴征以资本操作和管理为主,杨澜则是创意更多一点,同时兼任着公司形象大使的身份,会更多地在外面抛头露面。在海外的华人圈里,吴征早就是一个名气颇响的年轻的华人实业家;到了内地,因为杨澜是明星,受到的关注自然比吴征要多一些;而在香港,两人的名气差不多。两人有共同的文化理念,又各有所长,自然是相得益彰。


  在“夫妻档”家族企业中,如果因为重大意外事故而导致一方不能继续对企业进行管理,那么另外一方无疑是最好的“替补队员”。外表柔弱的龚如心,早年辅佐丈夫王德辉一起创业。当公司的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王德辉却分别于1983年和1990年遭遇了两次绑架。前一次绑架在支付了1100万美元后获得释放,而第二次绑架在支付了6000万美元的赎金后,王德辉却从人间蒸发了,从此杳无音信。龚如心并没有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所击倒,在她的继续领导下,公司势力不断壮大,资产也在成倍的增长。在龚如心的不断努力下,华懋集团已发展成为亚洲首屈一指的投资公司,1997年7月,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世界超级富豪榜中,龚如心以70亿美元个人资产名列世界华人女首富。


  当然,在传统型的家族企业中,父子、兄弟、夫妻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何处理,也是一大难题。比如在盛大公司,陈天桥与陈大年兄弟之间早年相对单纯的关系,便因为两人妻子的加入,从而变得更加复杂,往往会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而龚如心与公公王廷歆之间,更是上演了一出世纪遗产争夺案,双方恶语相向、势同水火。


  当然,“夫妻档”家族企业中也并非全是举案齐眉的和谐故事,也有因为同床异梦从而反目成仇,最后酿成悲剧的。李爽曾是一名芭蕾舞演员,后来嫁给一个房地产公司的老总。不甘寂寞的李爽,在过了一段安逸的“全职太太”生活后,开始进入丈夫的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并任公司副总经理。李爽没有让丈夫失望,在不到两年时间里便使自己名声大噪,在业内获得了“美女操盘手”以及“地产美女”的殊荣。但事业的成功并没有给婚姻增加润滑剂,相反,年轻、漂亮、外加女强人的各种优势,让她与比自己年长得多的丈夫之间积累了很多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两人决定离婚。就在两人达成协议离婚的时候,悲剧发生了――在离婚协议签订后的两个月后,李爽被公司免除了一切职务;半个月之后,通州公安分局接到匿名举报信,举报李爽在公司任职期间有职务侵占行为,李爽被警察刑事拘留。李爽拒不承认自己有职务侵占行为,认为公司是自家的公司,而在自己与丈夫的离婚协议书中,丈夫已经同意给自己离婚费用900万元,但一直没有兑现。后来丈夫告诉自己可以通过与其他公司签合同时多加些数额,让对方返回现金的方法解决。但最后,法院还是认定李爽职务侵占行为成立,她身陷牢狱之灾中。


  在生活中讲情,追求关系的亲密无间;而在事业中讲理,争取权益和分工的清楚明晰。这对“夫妻档”家族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原则。


  “父子档”家族企业


  在中国,“子承父业”一直是中国富翁们最根深蒂固的惯有模式。中国的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这种“父子档”类型的家族企业,家族企业的更新换代正在加速进行:鲁伟鼎(鲁冠球之子)成为万向集团的总裁,周海红(周耀庭之子)担任红豆集团董事局第一副主席,23岁的刘畅(刘永好之女)出现在民生银行和金鹰成长基金的股东名单中……


  权杖交接,关键要做好过渡时期的工作。我国家族企业过渡模式有如下几种:


  一是垂帘听政式:创业者感觉公司离不开自己,别人主事不放心。即便该退居二线了,他们也还要围绕自己创造的企业这台机器运转终生,成为工作狂。但他们必须认识到一点:如果不能完成管理梯队的建设,将企业安危系于自己一身,其结果是灾难性的;


  二是顾问扶送式:三株公司吴炳新董事长和张蔷总裁的说法最为典型。吴炳新找她谈。她说:“我行吗?”吴说:“你行。你先骑上马,我送你一程。这个企业是我的,你干不好我可以随时救你。实在不行,我再放你。打个比方,原来我划了一个圈,我自己跳进去领着大家跳;现在我划了一个圈,你带领大家跳,我看着你跳。跳得不好,我再指导你。试试吧,有我呢。”


  三是撒手放开式:典型例子是方太“二茅”。在方太公司的交接班问题上,老将淡出,少帅执印。人们似乎觉察到,随着方太公司的成长和茅忠群的出场,父亲茅理翔的身影已经慢慢隐在那巨大的帷幕后面了。


  当被问到:“你在那么年轻的时候就坐到了这么一个位置上,是否有赶鸭子上架的感觉?”时,方太集团总裁茅忠群的回答比较有意思:“比如过去的皇帝,他出生在一个皇帝世家,你说他是幸运还是不幸运的?尤其有些不是做皇帝材料的却要硬着头皮去做皇帝。”


  茅忠群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还在读高一的时候就到学校宿舍去住了,所以在家里呆得时间很少,暑假回去的时候就像客人一样。但血缘关系是任什么也阻隔不了的。1994年茅忠群上海交大硕士毕业之后,就被父亲“请”回了飞翔集团。在不声不响地呆了一年以后,便开始担任集团的总经理。任职前,他们父子之间曾有过“约法三章”,其中有条:如果遇到观点达不成一致的时候,尽量由儿子来做主。由于观念不同,父子之间的争执自然难免,但让茅理翔“心痛”的是,儿子上任伊始就开始“革”自己的“命”――茅忠群把父亲几十年拼打出来的品牌“飞翔”要舍弃掉,重新起用“方太”这个名字!


  茅忠群在当总经理之前,从没有专门学过管理,完全是凭自己的直觉和摸索、任着一股冲劲和悟性,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进。让外人刮目相看的是,企业并没有出现大的失误,一直在平稳地发展着。茅忠群总结:“从1996年开始开发新的产品,可以说90%以上都是成功的。”在追问下,他也并不遮饰自己的失败之作:“当初有客户反映深型抽油烟机体积太大,薄型抽油烟机又没有多少力来抽油烟。于是我们开发了一个叫压深型的抽油烟机,我感觉它一定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这个方案是我强力推广和执行的,但最后开发出来效果不好,后来只得取消了。”


  “刚开始做时很有底气,什么都不怕。但越做到后来就越没有底,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了,需要充电了。”茅忠群坦言,虽然自己要比同龄的人承受更多的压力,但当初却没有过怕的感觉,反而感觉到很刺激。然而在自己莽撞莽打的“三板斧”后,心里却越来越没有底,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懂了。他深深知道,凭他内向和执拗的脾气,以及那么一丝聪明与天分,他也许能拗过舐犊情深的父亲茅理翔,却最终拗不过残酷无情的市场。于是在2000年,年仅30岁的茅忠群走进了中欧的MBA课堂。


  让茅忠群印象最深的,是一些实用的课程。比如管理会计,等他一学完,便马上把其中的一些内容照搬到自己的企业中,按照每一个产品线、每一个型号做出了利润贡献计算表,这张表他们原来是没有的。


  在班上,茅忠群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别的同学都叫他小弟弟。大家也时时拿方太说事,热情地出谋划策,告诉他应该怎么做。但他大多数还是姑且听之,一副“我有我主张”的心思。茅忠群与众不同的地方,还体现在对这些特殊朋友们的态度上。其它的人都巴不得马上把这些同学关系变现成人民币。但他却有相反的看法:“同学最好保持单纯的关系,如果合作了可能就要解除同学关系,商业上的合作总是难免掺杂其它的东西在里面。茅忠群也曾有把同学引进自己的企业的打算,但最后都是因为这个想法而作罢。


  2002年茅忠群从中欧毕业。当初还在上战略管理课时,他就结合自己的企业情况,完成了一篇文章:《方太的战略发展》。等一回到企业后,他马上进行了实施,主张把企业定位在“方太厨房专家”上。父亲茅理翔还是觉得难以理解,觉得他越做越“狭隘”―为什么把自己卡死在厨房?为什么不凭借方太的无形资产做其它的彩电、空调之类的东西……茅忠群仍然使用他的“绝招”:“能说服他时我就尽力说服他;要是实在说服不了我就不说服了,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得了。我是比较固执的一个人。”所幸的是做父亲的很开明,尤其是在他读了MBA以后,常常是保留自己的意见、尊重儿子的选择,在一边静观其变。


  依靠职业经理人?有很多企业家觉得这简直是在开玩笑。“我们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家产哪经得起他们折腾!”他们普遍认为,中国目前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阶层,法律也尚不健全,致使许多家族企业无法相信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两权相害取其轻,还是家人背叛的可能性比较小!作者: 张小平

核心期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