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论文网 > 论文宝库 > 教育教学类 > 初等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

来源:UC论文网2019-04-22 10:08

摘要: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阶段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不是以说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教学过程,致力于创设全新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在教学中,应给予每个学生发展的机会,为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养...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小学阶段对一、二年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不是以说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灌输给学生,而是要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教学过程,致力于创设全新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为师生发展而教,为师生发展而学。在教学中,应给予每个学生发展的机会,为学生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以创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智能。


  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遵循三个“一致”,即一致地贯穿对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一致地重视把社会的、科学的教育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一致地体现出思想性、生活性、活动性、开放性等特点,真正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


  品德与生活课程主要针对的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低年级学生具有通过具体的活动和体验来进行思考的特点。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辨明是非,感知善恶,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创设情境,激趣体验


  品德与生活课程所展现的活动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件,都是学生所熟悉的。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如游戏、讲故事等形式,可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例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课,在活动一开始,我用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游戏方式导入,请他们做一个“摸一摸”的游戏,从一个盒子里摸各种纸制品,并将课前搜集到的纸制品图书、扇子、纸杯、包装盒、人民币、复写纸等放到袋子里,再找其他同学上前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接着我还让大家看一看我们教室里还有哪些物品是纸做的?用寻找身边的纸制品激发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在活动中感受到纸的方便之处,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纸的欲望。


  二、调查体验,关注生活


  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内外相结合,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达到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例如,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课,为了使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纸的重要性,教学中我设计了“小调查”活动。先让学生调查小组同学一天中的用纸量,将数据填入课前发给的表格中,并统计汇报。在此基础上和小组同学进一步算出全班及全校学生一天、一个月、一年的用纸量。在这里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数据统计,把调查结果用书中的表格形式、直方图、曲线图表现出来。通过调查统计全校的用纸量,用两千多万张的惊人数据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突出本课重点,真正做到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充分利用了课堂资源,又将课堂延伸到了学生的其他生活空间,培养了学生关注生活的意识,同时又提高了他们调查收集信息的能力。


  三、了解历史,激发情感


  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是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例如,《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课,在进行了寻找生活中的纸和生活用纸的调查这两个活动后,我趁热打铁地提问:“在纸张没发明之前,人们是在什么地方写字的?”此时,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自行交流。而后,出示视频加以补充引导,使学生了解到纸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从而激发他们对造纸先祖蔡伦的崇敬之情,并由此而产生民族自豪感。这一环节设计充分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性。


  四、活动拓展,开阔视野


  品德与生活课程不应只局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还应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使学生保持探究的热情。例如,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课中,我安排了一个环节,让学生认识各种新型的纸,说:“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纸。刚才大家说到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纸。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特殊作用的纸。今天老师请来一个纸家族中赫赫有名的纸博士,它给大家介绍几种特殊的纸”。(播放视频)在学生认识了几种特殊的纸之后,出示相关儿歌。这一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开发性。


  五、情景表演,升华情感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进行角色表演,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对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能力有一定作用。例如,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一课中,我设计一个版块。首先让学生想象,假如有一天,没有了纸,我们的生活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接着请五个学生戴上头饰扮演小动物上台表演《假如生活中没有纸》。让学生知道,如果有一天,真像小品表演的那样,找不到一张纸,那我们的生活会很不方便,甚至寸步难行,所以节约用纸是多么重要!我让大家一起行动起来,每人写一张节约用纸小书签,写上最有感受的一句话,告诉大家要节约用纸。学生写完后可以将小书签在同学之间互送。品德教育的落脚点在于“行”,而以在小书签上写感言的形式宣传节约用纸正是学生“行”的一面,同时此活动也把课堂内容向外延伸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作者: 于娜

核心期刊推荐